太陽能光電轉換效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太陽能光電轉換效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新東,王萌寫的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和林明獻 的 太陽電池技術入門(第五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全華圖書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物理學系所 李明威所指導 蔡盛宇的 Sn-Cd-S三元素合金半導體奈米顆粒之合成及其量子點敏化太陽能電池特性 (2019),提出太陽能光電轉換效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量子點敏化太陽能電池、三元素合金半導體奈米顆粒。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 劉博滔所指導 黃則豪的 以上轉換奈米粒子提升低溫製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效率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上轉換奈米粒子、近紅外線、二氧化鈦、染料敏化 太陽能電池的重點而找出了 太陽能光電轉換效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太陽能光電轉換效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為了解決太陽能光電轉換效率的問題,作者王新東,王萌 這樣論述:

  本書全面系統闡述了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包括能源物理化學、能源存儲與轉化原理、關鍵材料與器件、發展概況和應用前景。在風能、太陽能發電、二次電池、超級電容器、燃料電池和金屬-空氣電池等材料製備與器件技術的基礎上,還針對目前電動汽車和規模儲能應用,介紹了固態鋰電池、質子交換膜純水電解、氫能等前沿材料與器件。本書內容豐富,資料和理論新穎,結構嚴謹。書中有大量習題和思考題,並附有最新文獻,便於深入學習。   本書是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教材,兼顧大學材料、能源、冶金、化學、化工專業高年級及研究生教材;同時也是從事新能源、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規模儲能等領域

研究與應用人員的必備基礎參考書。  

太陽能光電轉換效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太陽光這個取之不竭,乾淨又安全的能源,讓很多人對它的未來,充滿著美好的想像。不過,在成為主要能源之前,還有幾個問題要克服。

以效能最高的單晶矽太陽電池來說,發電轉換效率平均在15%左右,遠低於傳統核能電廠的30%,以及火力發電廠的37%。

誰能掌握到提升效能的關鍵技術,就能開闢這個產業的新藍海。

薄膜太陽電池被認為是太陽能產業的下一個明日之星。未來的應用也將更為廣泛。

連水養建議,台灣應該在前端的研發,投入大量的經費,掌握關鍵技術和設備,才有可能在這個產業裡頭發光發熱。 "

Sn-Cd-S三元素合金半導體奈米顆粒之合成及其量子點敏化太陽能電池特性

為了解決太陽能光電轉換效率的問題,作者蔡盛宇 這樣論述:

本篇論文主要是在研究液態Sn-Cd-S半導體敏化太陽能電池(Semiconductor-sensitized solar cells, SSCs)。透過一系列的製程包含:對電極製作、二氧化鈦散射層及傳輸層塗布、連續離子層吸附及反應法(Successive ionic layer adsorption and reaction, SILAR)、電解液製作,最後合成電池完成效率的量測。 本實驗之XRD分析結果所得到之CdS晶相結構為立方晶系(Cubic Phase),在 Sn2+離子摻雜進入CdS後,影響XRD之峰值角度偏移。 本實驗以Sn-Cd-S為半導體材料所製作之太陽能電池,再100%

模擬太陽光照下之光電轉換效率為1.37 %、短路電流為5.11 mA/cm2、開路電壓為0.53 V、填充因子為50.63 %,而在25 %的模擬太陽光照下,光電轉換效率可以達到2.72 %;最佳太陽能電池狀態之EQE量測分析,計算後所得到之積分電流密度約為6.17 mA/cm2,而從EQE光譜圖中得知的Sn-Cd-S之Eg為2.17 eV。

太陽電池技術入門(第五版)

為了解決太陽能光電轉換效率的問題,作者林明獻  這樣論述: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全球皆積極研發使用潔淨的再生能源,以減輕傳統發電方式所產生之污染問題。使得太陽能產業得以被重視,也成為未來能源的趨勢。   本書作者以多年的經驗由淺入深的對於太陽能電池做詳細的解說,對於太陽光電產業與歷史演進及基本理論做簡單的介紹,使讀者有整體的概念,並分別針對多晶矽原料、單晶矽晶片和多晶矽晶片等原料之製造技術做介紹。對於所有矽基太陽電池的製造技術做說明,包含結晶矽太陽電池、薄膜型結晶矽太陽電池和非晶矽太陽電池等。本書對目前轉換效率最高並用在太空領域的太陽電池III-V族化合物太陽電池之製造技術 、 CdTe化合物太陽電池製造技術、CIS和CIG

S太陽電池製造技術、染料敏化太陽電池之製造技術,這些不同的太陽電池介紹其各有的特色。最後將太陽光電系統與應用做簡單的說明,使讀者可以融會貫通並應用於生活上。本書適用於從事太陽電池產業之工程人員及學術研究者所或是有興趣的人士閱讀。 本書特色   1.本書為一本介紹各種太陽電池之製造方法、原料製作及產品應用之入門參考書籍。   2.本書輔以生動的彩色插圖,可以幫助讀者對太陽電池製程與理論之理解與吸收程度。   3.本書不僅為從事太陽電池產業之工程人員及學術研究者所必備之參考書籍,且非常適合非理工背景之一般讀者之研讀。  

以上轉換奈米粒子提升低溫製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效率之研究

為了解決太陽能光電轉換效率的問題,作者黃則豪 這樣論述:

摘要 iAbstract ii誌謝 iii目錄 iv表目錄 viii圖目錄 ix第一章 緒論 11.1前言 11.2太陽能電池簡介 21.2.1 矽晶太陽能電池[7] 31.2.2 化合物薄膜半導體電池 51.2.3 新興薄膜科技太陽能電池 51.3稀土發光材料簡介 71.3.1 稀土摻雜上轉換發光材料 81.4太陽能電池產業 91.5研究動機 11第二章 文獻回顧 122.1上轉換奈米粒子之文獻 122.1.1 上轉換奈米螢光體之起源 122.1.2 上轉換奈米螢光體之發光機制 122.1.3 上轉換奈米螢光體材料 132.1.4 摻雜濃度效應

162.1.5 上轉換奈米螢光體合成方法 172.1.6 上轉換奈米粒子表面修飾 192.1.7 上轉換奈米螢光體之發展 202.2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文獻 202.2.1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發展 202.2.2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結構 212.2.3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原理 262.3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低溫製程之文獻 272.3.1 二氧化鈦低溫製程之文獻 272.3.2 二氧化鈦低溫製程之塗佈方法 312.3.3 工作電極後處理 322.4太陽能電池摻雜上轉換奈米粒子之參考文獻 342.4.1 矽晶太陽能電池摻雜上轉換粒子 342.4.2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摻雜上轉換奈米粒子 362.4.3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摻雜上轉換奈米粒子 412.5太陽能光電轉換效率量測 422.5.1 標準測試環境 422.5.2 太陽能電池特徵曲線及參數 43第三章 實驗方法 453.1實驗藥品 453.2實驗儀器設備 463.2.1 壓力釜(Telflon-lined autoclave) 473.2.2 螢光光譜儀(fluorescence spectrum) 473.2.3 X光繞射儀(X-ray Diffractometer,XRD) 483.2.4 高解析度穿透式電子顯微鏡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

ectron Microscope,HR-TEM) 483.2.5 紫外光/可見光光譜儀(UV/ Vis spectrophotometer) 483.2.6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493.2.7 太陽光模擬器 (Solar Simulator) 493.2.8 光電流-電壓量測儀(Source Meter) 493.2.9 電化學阻抗分析儀(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493.2.10 濾光片(850nm Cut-on short-wave infrared

longpass filter) 503.3實驗方法 513.3.1 二氧化鈦粒子合成 513.3.2 上轉換奈米粒子摻雜高結晶二氧化鈦粒子 523.3.3 介面改質LiYF 4:Yb 3+ 0.25/ Er 3+ 0.01 / Ho 3+ 0.01 / Tm 3+ 0.01 @LiYF 4:Yb 3+ 0.2 533.3.4 工作電極之製備 553.3.5 對電極之製備 553.3.6 電解液之製備 553.3.7 電池組裝 56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74.1LiYF 4:Yb 3+ 0.25/ Er 3+ 0.01 / Ho 3+ 0.01 / Tm 3+ 0.01

@LiYF 4:Yb 3+ 0.2材料分析 574.2油相水相上轉換奈米粒子之光學性質 614.3油相水相上轉換奈米粒子摻雜h-TAc之表面檢測 664.4上轉換奈米材料於DSSC上應用 684.5油相不同濃度UCNP於h-TAc元件之應用 694.6油相UCNP於P25元件之應用 734.7去除油酸之UCNP於h-TAc元件下應用 754.8UCNP經由PEG表面改質於h-TAc元件下之應用 764.9在DMF溶劑中以NOBF4-UCNP/h-TAc元件應用 774.10UCNP經由PEGMA表面改質於h-TAc元件下之應用 784.11摻雜與未摻雜之染料吸脫附 814

.12SEM檢測工作電極 82第五章 結論 87參考文獻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