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1kw建置成本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另外網站地面型太陽能設置困難重重?一次了解地面型太陽能好處及法規 ...也說明:建置 地面型太陽能板,可讓土地進行長期休養的同時產出電力,其電力可以 ... 不過太陽能板設置成本高昂,加上每年的維運費用及保險費,如果沒有百萬 ...

健行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碩士班 呂文隆所指導 游景舜的 小型智慧型電網之模擬與驗證 (2017),提出太陽能1kw建置成本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智慧型電網、淨現值、電能平均成本、投資回收期。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產業安全與防災組 蔡春進所指導 施華的 社區發展太陽能發電系統之成本效益評估 (2009),提出因為有 太陽能發電、全天空日射量、太陽能發電系統模擬發電量、發電成本、成本效益的重點而找出了 太陽能1kw建置成本的解答。

最後網站綠能節電- 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 彰化縣| 認證專案則補充:將以目前收集最新太陽光電建置資訊與能源局最新一期屋頂型太陽光電躉購費率為主 ... 改善後(1kW太陽能光電板發電):-1kW x 1,332小時 = -1,332度(發電之耗電量為負值).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太陽能1kw建置成本,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小型智慧型電網之模擬與驗證

為了解決太陽能1kw建置成本的問題,作者游景舜 這樣論述:

本論文利用HOMER套裝軟體針對本校已架設之小型智慧型電網模擬與實測驗證,其太陽光電發電系統裝置容量為2.544kWp,儲能系統5.54kWh,區域負載740W,使用HOMER模擬系統之淨現值成本(NPC)、電能成本(COE)最小值及投資回收期,以淨現值成本及電能成本最小化之方法計算投資回收期。本論文以實際監測數據及區域負載用電情形建立小型智慧型電網監控系統,設定小型智慧型電網儲能系統在時間電價下之需量控制及電能調度,在有負載情形下,太陽光電優先供應負載使用,其餘則饋送至市電電網或對蓄電池充電,當電力網斷電時,可及時由蓄電池放電,提供區域負載電能,達成小型智慧型電網之電力調度。本文研究考慮在

區域負載不可停電力需求下,其模擬結果顯示,最佳經濟設置為PV系統全額躉售,若以躉售電量來看,PV系統加裝儲能系統後躉售電量最多。實測結果中,證明研究之系統PV發電優先供給區域負載及電池,剩餘能量躉售市電,透過實際監測數據可對系統進行性能評估,相關研究可提供業界及學術界參考。

社區發展太陽能發電系統之成本效益評估

為了解決太陽能1kw建置成本的問題,作者施華 這樣論述:

本研究蒐集中央氣象局2004~2008年期間全天空日射量與溫度等氣候資料,並據以探討台北、台中、高雄、台東、花蓮五個地區,已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的住宅或機構,計算系統的模擬發電量、成本效益及回收時程等數據。依據氣候資料統計結果,2008年之平均全天空日射量,台東地區高達4.26KW/㎡-day,平均1KW日發電量為3.06KWH;台中市、高雄市全年度日射量幾乎達到3kW/㎡-day的水準,平均1KW日發電量為2.88~2.92KWH,顯示此三地區全年均具發電潛能。台北年平均日射量較弱, 1KW日平均發電量為2.21KWH;但是夏季日射量可達4 kW/㎡-day,花蓮、台東更達到5~6 KW/㎡

-day,1KW日發電量可增至3.28~4.39 KWH的水準,說明台北、花蓮夏季相對發電潛力強,有利舒緩季節性尖峰用電。在1KWH之發電成本計算結果,以台東最低為11.14元,台北最高達15.42元。換算設置成本回收時程,扣除政府補助,台東須43年,台北市則須59.54年方可回收。比較2004~2008年期間各地區系統的模擬發電量、成本效益及回收時程等結果均與2008年相似,台東地區之平均全天空日射量達4.27KW/㎡-day,1KW平均日發電量略增為3.07KWH;其他地區則微幅減少,四個地區1KW平均日發電量介於2.12~2.84 KWH間。比較1KWH的發電成本發現,以台東最低為11.

14元,台北最高達15.82元。回收時程台東為43年,台北市為61年。本研究發現1997~2008年的平均日射量及溫度有升高趨勢。最近五年各地氣溫增加1.01~1.03倍;在日射量變化方面,台東增加1.04倍、台北、高雄、花蓮增加1.14~1.18倍,台中則增加了1.26倍之多,各地區1KW平均日發電量也與日射量同步增加。除了台東地區有最高之發電量外,台中市的系統發電量提升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