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齔之年是幾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始齔之年是幾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好書法研究中心(主編)寫的 精編楷書書法字匯 和闞正宗的 臺灣佛教的殖民與後殖民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古人从0~140岁的年龄称谓,你知道几个?也說明:始龀 、龆年:男孩8岁。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博揚所出版 。

最後網站知命之年的意思成語字典漢語網- 知命之年是幾歲 - Gecayo則補充:关注. 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知命之年:50岁;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论语为政记载,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始齔之年是幾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精編楷書書法字匯

為了解決始齔之年是幾歲的問題,作者好書法研究中心(主編) 這樣論述:

楷書,又稱真書、正書,產生於漢末,盛行於魏、晉、南北朝,沿用至今。唐代書法中興,風格多樣,蔚為壯觀。中唐顏真卿,其楷書雄渾創新,有大氣磅礴的氣勢;晚唐柳公權,其字體風格為柳骨風健,端庄寬舒。他們的作品歷代公認為楷書典范。《精編楷書書法字匯》是一部書法藝術工具書,收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俯等歷代名家楷書墨跡、名牌、名帖中精選出的一萬余范字。所選范字按中國傳統漢字部首筆畫由簡到繁順序編排,並對所選范字進行了適當的縮放;為保持范字的原有風格,盡量不作修飾。《精編楷書書法字匯》可臨摹、鑒賞、珍藏,適合於廣大讀者研習書法時使用。 一部一1丁1七1丈1三2萬2上2下2不3丑3且

3丕3世3丘4丙4丞4並4丨部中5丶部丸5丹5主5之5丿部乂6乃6久7乍7乎7乏7乖7乘7(乙)部乙8九8乞8也8乳9干9亂9(亅)部了10予10事10二部二10於11雲11五11井11亘11亞11亠部亡12亢12交12亥12亦12亨12享13京13亭13亮13人(亻)部人14仁14仂14今14仇15仄15介15仍15仕15他15仗15付15仙16代16令16以16仰17仲17休17伏17伍17伐18任18伯18伴18似18伽18但19佇19位19佐19何19余19佛20作20佩20佳20使20侄21來21侈21侍21依21侯21侶22侵22便22俄22俊22俗22保22俟23俠23信23俞2

3修23俯23俱24俸24俾24倉24倍24倒24倚24候24倜25借25倦25倫25倬25偃25假25偈25偉26偏26偕26停26健26側26偶26偷26傍27傑27備27催27傲27傅27傷28傾28僅28僉28像28僑28仆29僚29偽29僧29僮29價29僨29僵29僻30儀30儁30億3030儒30儔30償31優31儲31儻31儷31儼31人(入)部入32內32全32兩32八部八33公33六33共33兮33兵34其34具34典34兼35冀35兒部允35元35兄35充36兆36先36兌36光36克36免37兔37兒37兜37兢37幾部幾37凡37凱37刀(刂)部刀38刃38分38切3

8刊38刑39列39刓39初39判39別39利40刮40到40刲40制40刷40刾40刻41剎41則41削41克42前42剃42剖42剛42剝42剞42剡42副42剪43割43創43剸43劉43劎44劇44力部力44功44加44劣45助45劫45劬45劭45劾45劵45勁46勃46勇46勉46勒46動46勘46務47勝47勞47募47勢47勤47勛48勵48勸48勹部勺49勿49包49匈49匏49匍49匐49匕部北50化50旨50匙50匚部匠51匡51匣51匹51匿51匪51匱51奩51區51凵部凶52出52函52冂部冊53再53冒53冕53冖部冠54冢54冥54廠部厚54厝54原55厥55廈

55廚55厭55厲55卩部卯56印56危56即56卻56卷57卿57十部十57千57升58卅58廿58半58卉58卑59卒59卓59協59南59博59卜部卜60卞60占60卣60卦60冫部冬61冰61沖61決61冶61冷61況62凄62凊62涼62凋62凌62凍62凜62凔62准62凝63厶部去63參63又部又64及64友64反64叔65取65受65叛65敘65叟66叡66叢66口部口66古66句67叨67只67召67可67台67叱68史68右68司68葉69吁69各69合69吉69同69名70后70吏70向70吐71吊71君71吝71吞71吟71否71含71呈72吳72吾72告72呂72吸7

2吹72吼73周73味73呼73命73和73咎74咸74咨74哉74哀74品74咽74哇75員75唐75哭75哲75哺76哽76唄76唯76唱76商76問76啟76啜77喻77喧77啻77啼77善77喈78喑78喜78喬78單78喪78嗌78嗔78嗚78嗜79嗟79嗣79嗅79嗤79嘉79甞80噓80嗽80嘆80嘯80嘻80嘲80嘿80器81噫81噲81噴81嚇81嚙81向81嚬81嚴81囊82囑82囗部囚82四82回82因83困83固83囿83圃83國83圍84園84圓84圖84圑85屍部屍85尹85尺85尼85尾85居86屆86局86屈86屑86展86屐86屏86屠87屢87屣87層87履

87屬87己(已巳)部己88已88巳88巴88巷88巽88弓部弓89引89弗89弘89弛90弦90弟90弧90弩90弭90弱90張91弼91強91彈91彌91彎92弋部弋92式92弒92廣部序92底92庚93府93度93庠93庫93座93庭94庵94庶94康94庸94庾94廉94廊95廓9595廟95廡95廣95廩95龐96廬9696宀部它96宅96宇96守97安97宋97宏97宕97宗97官98宙98定98宛98宜98客98室98宣99宮99宰99宵99害99宴99家99宸100容100宿100寂100寄100寅100密101寇101寃101富101寐101寒101寓101寔101寘102察

102寡102寢102寤102寥102實102寜103審103寫103寬103寮103寵104寶104山部山104岑104岡104岫105岱105岳105岷105岸105峙105峨105峭105峰106峻106峽106崇106崎106昆106崛106崟106崔107崖107崤107崩107崢107崗107嵩107嶇107嶄108嶪108嶮108嶷108嶸108嶺108岳108巍108巔108巒108巗109巘109屮部屯109巾部巾109市109布109希110帖110帛110帝110帥110師110席111帳111帶111常111帷111帽111幄111幅112幕112幡112幣112幢11

2廾部弁112弄112弈113弊113尢部尤113就113子部子113孔114孕114字114存114孝114孟115季115孤115孩115孫115116孰116學116孹116寸部寸117寺117封117射117將117尃117尉117尊117尋118對118導118小部小118少119尚119大部大119太119天120夫120夭120央120失121夷121誇121夾121奄121奉121奇121奎122奈122奕122奔122契122奏122奚122奘122奢123奠123奧123奪123奩123奭123奮123女部女124奴124好124如124妃124妊124妄124妒124妖1

25妙125妝125妣125妥125妨125妹125妻125妾125姉126始126姑126姒126姓126委126姜126姚126奸127姨127姬127妍127姻127姿127威127娑127娛127娜127娟128娠128娥128娣128婁128婆128婉128婢128婦128媒128媚128媧129媼129嫁129嫌129媳129嫂129婺129嫡129媯129嬉129嬋129嬪129嬰130嬴130孀130土部土130在130圭131地131圻131坂131均131坊132坎132坐132坑132坡132坤132坦132垧132垂133垢133垣133埋133城133埒133域133

埵134執134基134堂134堅134堪134塍134尭134報134堙135堞135堡135堤135埸135塊135塋135塔135塗135塞135填136塏136塵136墀136境136墅136墉136墓136墜136增136墟137墨137墮137墳137壁137壇137牆137壑137壓138壘138壙138壚138壞138壟138壤138(士)部士139壬139壯139壹139壺139壽139干部干140平140年140幸141干141工部工141左141巧141巫142差142(彐彑)部匯142彝142幺部幻142幼142幽143幾143夕部夕143外143夙143多144夜14

4夠144夢144夤144夂部夏145夔145廴部延145廷145建145彳部彼146往146征146徂146待147徇147律147后147徊148徐148徑148徒148得148徙148從149御149徘149復149循149徭150微150征150德150徽150彡部形151彥151彤151彩151雕151彭151彰151影152巛部川152州152巡152巢152手(扌)部手153扌153扣153扛153扶153批153扼153承153技154把154抑154抒154投154抗154折154抱154披154抵155抽155押155拔155拗155拙155拘155招155拜155括155

拯156拱156拳156拾156持156掛156指156按157挍157挫157振157挹157挺157挽157捉157捍157捎157捕157捦158捧158舍158卷158捷158掃158掇158授158掌158排158掖159掘159掠159探159接159控159推159掩159措159掬160采160捥160提160插160揖160揚160換160握160揣161揮161援161揪161損161搖161搴161構161搜161攜161摧162摩162摯162摳162搏162摹162摽162摛162摸162撓163撞163撥163撩163撫163播163撰163撝163撐163撼163

撿163擁164擅164撃164操164擎164擐164擔164擘164據164擗164擇165擒165擢165擠165擬165擲165擾165擿165攀165攘165攝165攬166毛部毛166毫166心(忄)部心166必167忌167忍167忒167志167忘168忠168忤168念168忽168忿168怍168怒169思169怠169怡169急169性169怨169怪169怵169恃170恂170恐170恕170恙170恢170恣170恨170恤170恩170恬171恪171恭171息171恰171恍171恆171悅172悉172悌172悍172悔172悖172悟172患172悚172悲

173悵173悼173凄173情173惑173惕173惚173惜173惟174惠174惡174惰174惲174想174惶175惻175愁175愆175愈175愉175愍175意175愚175愛176感176愧176愬176慎176愷176栗176慈176態177慌177愴177慕177慚177慢177慝177慧177慨177慮178慰178憂178慶178慷178慟178慣178戚178憑178憐179憚179懌179憲179憶179懈179懇179應179懋179憤179懵180懣180懲180懿180懷180懸180懴180戄180爪(爫)部爪181爭181爰181為181爵182牙部牙1

82丬部床182182片部片183版183牒183牖183牘183斤部斥183斧183斫183斬184斯184新184斲184斷184戶部戶185戾185房185所185扃185扆185扇185扉186歹部死186歿186殄186殆186殃186殂186殉186殊187殖187殘187殤187殪187殫187殯187殱187方部方188於188施188旁188旄188旅189旋189旌189族189旒189旗189(旡)部既190氏部氏190民190氓190比部比191毗191氣部氛191氣191氤191氳192日部日192旦192早192旬192旭193旱193旻193昆193升193昊19

3昌193明194昏194昃194易194昔194星195映195春195昧195昨195昭195昶195是196昴196時196晉196晏197晃197晈197晚197晝197晟197晦197晨197晤198普198景198晴198晶198智198晰198暈198暗199暇199暑199暄199暢199暝199暮199暴199暫199歷199暨200曉200曄200暾200曈200曖200曜200曙200曠200曦201曩201(曰)部曰201曲201曳201書201更202曷202曹202曼202曾202替202最202會202月(冃)部月203有203冐204朋204服204朔204朕2

04望204朗204朝204期205母部母205每205毒205毓205父部父206爻部爽206爾206文部文206斐207斑207欠部次207欣207欲208欷208欽208款208欺208歆208歇208歌208歙208歟208歐209歡209支部支209攴(攵)部收209攸209改210攻210放210政210故210效210教210敏211救211敕211敖211敗211敝211敞211敢211散211敦212敬212敵212敷212數212整212斂212殳部段213殷213殺213殿213毀213毅213戈部戈214戊214戌214戎214成214我214戒214或215戚215戡

215戢215截215戮215戰215戲215戴215火(灬)部火216灼216災216炎216炬216炳216烈216烏216焉217烹217焚217無217焦217然218煌218煎218熙218煙218煞218煥218照218煦219煩219熄219熊219熏219熟219熱219熾219燈219燎219燒219燕219營220燧220燭220燾220燼220爐220爛220水(氵)部水221永221汀221求221污221汝221江221池222汴222汾222沂222沈222沒222沙222沛222沉222沫223沮223河223油223治223泉223泊223泌223法223泗22

4泛224波224泣224泥224注224泰224泳225洋225洎225洗225洛225洞225津225洪225洮226洲226洵226洹226洺226活226洽226派226流226液226浩226浣227浦227浪227浮227浴227海227浸227涅227涇228消228涉228涌228涕228涯228液228涵228淑228淙228淚228浄229凌229涼229涪229淡229淪229淫229深229淳230淵230混230清230淹230淺230添230涸230渙231淼231渚231渝231渠231渡231渥231渤231渭231測231渴231游232渾232渺232湍23

2湖232湘232湛232湯232溫232源232溺233准233溝233溢233溥233滂233滅233滄233滌233滋233滑234滓234溪234溯234滁234滬234滯234滴234滸234滿234漁235漆235漂235漏235演235漚235漕235漠235漢235潛235潰236潤236潮236潺236潼236澀236澄236澆236澍236澈236澡236澣237澳237澤237澹237激237濁237濃237濕237濟237濡237濤237濫238浚238濮238濯238濱238瀆238瀑238瀝238瀨238瀾238灌238灑239灘239木部木239未239末239本

240札240朱240朴240朽240杉240李240材240村241杜241杖241杞241束241杭241杮241東241杲242杳242杷242松242枉242板242析242枕242林242枚242果243枝243杯243枇243枯243架243柄243柏243某243染244柔244相244柬244柱244柳244柴244核245株245根245格245桀245桂245桃245案245桐245桑245桓246梁246梅246梏246梓246條246梟246梧246梯246梵246梨247棄247棋247棗247棘247棠247棟247森247棲248棺248植248椎248椒248楊

248楚248楞249榆249楨249業249極249楷249楹249楓249榭250榮250盤250槐250榜250樂250樊250樓250標251概251槳251樵251樹251橋251橫251機251檳251檀251檐252檻252欄252權252欒252斗部斗252料252斡253牛部牛253牝253牟253牢253牧253物253牲254特254牽254犀254犖254犢254犬(犭)部犯255狀255狂255狄255狎255狐255狩255狼255猖256猛256猶256猷256猿256獄256獨256獲256獵256獸257獻257止部止257正257此257步257武257歲2

58歷258歸258禸部禹259禽259皮部皮259疋部疑259癶部癸260登260發260穴部穴260究260穹261空261突261窈261窆261窕261窗261窟262窮262寤262窺262竅262竄262竇262灶262竊262疒部疚263疲263疵263疾263病263痛263廢263癘263立部立264竟264章264童264竭264豎265端265競265玄部玄265率265王(玉)部玉266王266玩266珍266珠266珥267班267珪267佩267現267璇267球267琅267理267珶267琳268琴268瑟268瑋268瑕268瑜268瑞268瑤268瑣268瑩

268環269瑾269璃269璣269璐269璧269璫269璽269瓊269石部石270砌270砂270破270研270碑270碣270碧271碩271盤271磔271磨271磬271磻271礙271白部白272百272的272皆272皇273皓273瓦部瓶273矛部矟274矝274矢部矢274矣274知274矧275矩275短275生部生275產275甥276示(礻)部示276禁276稟276社276祀276祁276祇277祈277祉277佑277祔277秘277祖277祗277祜278祝278神278祠278祥278祭278祿278禍279福279禝279禪279禮279禱279禾部秀2

80私280秉280秋280科281秩281秦281移281稀281稅281程281稠281種282稱282稷282稽282稼282稿282穆282積283穎283穡283穢283田部田283由283甲284申284男284界284畏284畔284畝284畢285留285略285畫285異285當286畿286疇286疆286迭286用部用287甫287甘部甘287甚287目部目288直288省288真288眠288眺288眼289督289睦289睹289睿289瞻289蒙289矚290皿部盈290益290蓋290盛290盜291盟291盡291監291盤291盥291盧291盪292肉部肉2

92月(冃)部肌292育292股292肥292肩293肱293肺293胄293背293胎293胡293胤293胥293能294脅294脈294唇294脫294腦294腸294腹294膳295膺295臘295臚295血部血295眾295而部而296耳部耳296耶296耽296恥297聆297聊297聖297聚297聞297聮298聰298聲298聳298職298聴298自部自299舌部舍299舒299色部色300艶300老(耂)部老300考300者300虍(虎)部虎301虔301處301虛301虜302虞302號302虢302虧302羊()部羊302羌303美303羔303羞303羨303羣

303義304羲304蟲部蚌304蚤304蛇304蜀305蛻305蜜305蝕305融305螽305蟋305蟠305蟬305蟲306蟻306蠟306蠢306蠲306蠻306羽部羽306翁307翊307習307翔307翟307翠307翦307翩308翰308翳308翹308翻308翼308耀308竹()部竹309笑309笙309符309第309筆309等309筍310筐310答310策310筵310箋310算310管310箭310箱311箴311節311築311范311篆311篇311篤311簡311簾312籃312籌312籍312籙312籀312籠312艹(艹)部芥313花313芳313苑31

3苗313苞313苟313若313苦313英314苻314茂314范314荔314茲314荊314草315荒315荷315荼315蒞315荘315莫315莽315菜315菩316華316萬316落316葉316着317葛317董317葩317葬317蒙317蒲317蒸317蒼317蓬318蓮318蔚318蔡318蔽318盪318蕤318蕳318薄319薦319姜319蕭319薪319薛319薨319孽319熏319藉320藏320藝320藥320藕320蘇320蘭320舟部舟321般321船321衣(衤)部衣321衫322衽322表322衰322袂322袖322被322袋322裁323裂323

裔323裕323補323裘323裴323裳323裾324制324褚324褒324褭324襄324襲324系(糹)部糾325紀325約325紅325紈325納325紐325純325紙325紛326素326紡326索326紫326累326紳326紹327終327弦327組327結327絶327絜327給327統327絲327絳328綏328經328緑328維328網328綴328彩328綺328綿329緝329緣329練329縈329縣329縱329縻329總330績330繁330繇330織330繞330繩330繪330系331繹331繼331纂331續331纏331纓331纖331米部米332粉

332粗332粒332粟332粵332粲332精332粹333糟333糠333糧333耕333耨333臼部臾334舅334與334興334舉334舊334缶部缺335罄335網部岡335岡335罕335罪335置335罰336署336羆336羅336羈336覀(西)部西336要337覆337行部行337術338沖338街338衛338衡338衢338舛部舜339舞339艮部良339聿部肅340肆340肇340臣部臣340卧340臧341臨341至部至341致341台342臻342豕部象342豪342豫342豸部豹343貂343貌343貓343貝部貝343貞344負344財344貢344貧344

貨344貪344貫344責344貴344貶345買345貸345費345貽345賀345資345賈345賊345賓346賜346賞346賢346賤346賦346質347賴347贄347贈347頤347贊347贍347贏347贗347角部角348解348觴348采部采349釋349身部身349躬349軀349足()部足350趾350距350跨350跪350路350踴350踐351蹤351踰351蹈351蹌351跡351躅351躍351躡351走部走352赴352起352超352越352趙353趣353趨353辶部迅353近353迎353迥354迨354迦354迫354迭354述354跡354迷

354追354退355送355逆355回355逐355逍355途355通355逞356速356造356逢356連356逯356逮356進356逸356逼357逾357運357遇357過357遏357遐357道357達358遂358違358遘358遙358遠358遣358適358遭359遯359遵359遷359遲359遺359選359遼359避359邁360還360邇360邈360邊360言部言360計361訊361討361訓361訖361托361記361訛361訟361訪362設362許362訴362詎362詒362詔362評362詞363詠363詢363誤363詣363試363詩363詭36

4話364該364詳364誅364志364誑364誓364誕364誘365語365誠365誡365誣365誥365說365誦366誨366誚366誰366課366調366談366請367諍367諒367諭367諧367諌367諱367諸367謀368謁368謂368諦368謗368謙368講368謝368謚369謨369謹369證369譏369識369譚369警370譬370譯370議370譜370護370譽370讀370變371讓371讖371贊371見部見371規372視372覺372親372覽372觀372車部車373軌373軍373軒373軫374軸374軻374軾374載374輒37

4輔374輕375暉375輟375輦375輩375輪375輯375輶375輸376輿376轂376轄376轉376辛部辛377辜377辟377辨377辦377辭377辯377辰部辰378辱378農378酉部酉378酌379配379酒379酬379酷379醉379醒379丑379醫379釀380里部里380重380野380量380邑(阝右)部邑381邕381邙381那381邦381邪381邵382邱382郊382郎382郡382部382郭382都383鄒383鄉383鄙383鄧383鄭383鄰383谷部谷384溪384豁384豆部豆384豈385豊385豐385赤部赤385赫385金部金386針

386釣386鈐386鈞386鉤386鈴387巨387鉛387缽387銀387銅387銑387銓387銘387銜388鋭388銷388鋒388鋪388録388錢388錦388錫389鍪389鍵389鍾389鎮389鏡390鍾390鐫390鐵390鐶390鑒390鑠390鑾390門部門391閉391開391閏391閑392閔392間392閟392閣392閭392閱392闇392闈393闍393闕393關393辟393闥393雨部雨394雪394雲394雷394電394霄394霆395震395霍395沾395霜395霞395霧395露396霸396靈396隸部隸396長部長397阜 (阝左)部阜3

97阡397阮397防398阿398陂398附398陋398降398限398陛398陝399陟399院399陣399除399陪399陰399陳400陵400陶400陷400陸400陲400陽400隅401隆401隊401隋401階401隔401隘402際402障402隙402隨402險402隠402隹部隼403只403雁403雄403雅403集403雍404雕404雖404雙404雑404離404難405青部青405靖405靜405非部非406韭406靡406面部面407首部首407頁部頃407順407須407頌408預408頑408頓408頗408領408頭408頹408頻409題409顏4

09額409願409顙409顛409類410顧410顯410顰410革部革410鞠410鞭410鞮411韋部韋411韓411韜411韞411音部音412韻412響412香部香412馥412馨413風部風413揚413颻413飄413飛部飛414食部食414飢414飱415飫415飭415飲415飯415飽415飾415餋416餐416余416館416餞416饋416饌416饒416骨部骨417骸417體417髟部髣418髪418髴418髻418鬟418鬯部鬯418郁418鬼部鬼419魂419魄419魏419馬部馬419馭419馮420馳420駐420駒420駕420駟420駭420駿420騁4

21騎421騫421騰421驅421騾421驕421驚422驗422驟422驢422驤422高部高423魚部魚423魯423鮮423鯨424鱗424鳥部鳥424鳧424鳯424鳴424鴻425鵝425鵡425鵲425鵾425鶴425鷲425425鹿部鹿426麗426麟426麻部麻426麾426鹵部咸427黃部黃427黑部黑428黔428默428黜428點428黨428黯428黷428黍部黍429黎429黽部黽429鰲429鱉429鼎部鼎430鼓部鼓430鼻部鼻430齊部齊431齋431齒部齒431齔431齡431龍部龍432龕432龜部龜432

臺灣佛教的殖民與後殖民

為了解決始齔之年是幾歲的問題,作者闞正宗 這樣論述:

  本自選集為作者近十餘年來,關心日本殖民時期以降的臺灣佛教歷史、文化及其人物,共收錄論文十七篇、附錄一篇。從殖民佛教到後殖民佛教,臺灣佛教的面貌多變,而曾經因政治因素而「扭曲」的樣貌,因臺灣解嚴後的「民主化」而有所回復。 作者簡介 闞正宗   生於臺灣嘉義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教於佛光大學、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法鼓佛教學院。著有《臺灣佛教一百年》、《重讀臺灣佛教─戰後臺灣佛教(正、續編)》、《臺灣佛寺的信仰與文化》、《臺灣佛教史論》、《中國佛教會在臺灣─漢傳佛教的延續與開展》、《臺灣日治時期佛教發展與皇民化運動──「皇國佛教」的歷史進程(1895-1945)》等專書,以及相

關佛教論文集數十篇。 自序1 著作年表6 圖集13 前篇:殖民時期21 第一章日本殖民時期臺灣佛教的特點與研究23 第二章日僧佐佐木珍龍的臺灣開教 ――佛教曹洞宗在殖民初期(1895-1901)的活動51 第三章殖民初期(1895-1906)日本東本願寺派在福建的活動 ――以「廈門事件」為例75 第四章殖民時期獅巖洞元光寺修行者群像 ――兼論曹洞宗在獅頭山的活動91 第五章百年前廣西籍法師在臺弘法記 ――日本佛教殖民史上一段塵掩的歷史125 第六章殖民時期曹洞宗的觀音禪堂與觀音講會141 第七章司公與乩童 ――日本「皇民化運動」下道士的佛教化155 第八章本殖民時期臺灣的

佛教期刊 ――羅妙吉與《亞光新報》兼論林秋梧的左翼《赤道報》171 中篇:殖民與後殖民189 第一章殖民與後殖民時期的樂生療養院與佛教191 第二章齋教先天派乾元堂系在北臺灣的發展213 第三章殖民佛教的「認同」與戰後「轉向」 ――王兆麟的跨政權弘法事業235 後篇:後殖民時期255 第一章冷戰時期中佛會對東南亞的宗教外交 ――以「世界佛教友誼會」、「世界佛教僧伽會」及 「世界佛教華僧會」為中心257 第二章戰後臺灣佛書贈送及助附印 ――《菩提樹》所見的印經事業(1952-1972)291 第三章解嚴前(1949-1986)臺灣佛教的印經事業 ――以「臺灣印經處」與「普門文庫」為中心311

第四章玄奘頂骨來臺與玄奘寺建寺 ――玄光寺產權歸屬問題337 第五章戰後中佛會對日僧寺產的交涉與爭取359 第六章慈航法師的付法弟子及其道場383 後記421 自序 青鞋印我痕――學也無涯思 壹、古人智慧   南宋一代文人楊萬里(1127-1206)〈庚子正月五日曉過大皋渡〉一詩云:「霧外江山看不真,只憑雞犬認前村;渡船滿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楊萬里是紹興24(1154)年的進士,曾任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吏部員外郎,因反對鐵錢行於江南諸郡而辭官歸里。淳熙7(1180)年庚子新年間,楊萬里在一個大霧茫茫的清晨時刻過大皋渡,心有所感地寫下這首傳唱數百載的詩文。大皋渡位於江西省中

部偏南,為吉安市所轄的泰和縣境內,因縣北八十里有大皋渡城,蓋以大皋渡名。其實,楊萬里還另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桂源鋪〉:「萬山不許一溪行,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這兩首都有他極高的人生智慧。   在前路難辨的水路中,只憑雞犬相聞,一路逶迤前進,在已經積滿厚雪的船板上無意中印踏出青鞋痕。想必當時渡船定如過江之鯽,船上多賢之士不免踏雪尋蹤,然當楊萬里從自己的渡船上印出第一痕之後,步步似乎都有了方向。「青鞋印痕」看清自己的腳步,與船家同在霧中摸索,寒晨雞犬相聞中知道又經一村了。 貳、三位老師   從無常的定律言,命運不該是天注定。齠齔之年,親族命算謂我將當「和尚」。年幼時

對什麼是「和尚」我一無所知,也不放心上。對宗教也沒什麼特別偏好,高中輟學後,開始感受人生的「苦」。及從嘉義北上重考,進入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今世新大學前身),一本〈心經〉開啟入佛因緣。 世新是一個學風極度自由的學府,因「臺大哲學系事件」而被臺大解聘的王曉波老師,當時就在世新任教,開設哲學概論課程。王老師第一堂課的第一句話「教授就是會叫的野獸」,至今音猶在耳。世新自由的學風,深深影響了我的學與思。   畢業服役後,1985 年末至1986 年間即服務於佛教雜誌、出版業,之間雖仍摸索佛法,然始終未有確定目標與方向。1989 年9 月,原佛教雜誌社負責人赴美進修,於是將雜誌交予我,繼而專心於佛教文化

的經營。在編採的過程中,與佛教文化交涉日深,結識的佛門善知識倍增。   1990 年在為日後重拾課業的準備中,先於文化大學夜間部選修黃慶明老師的理則學(邏輯學),他也是涉及「臺大哲學系事件」的相關老師之一。而透過邏輯學的學分,雖然對於佛教哲學研究有所助益,但始終無緣進入哲學學門。由於投身臺灣佛寺與人物的採訪工作,深覺無論從義理或歷史研究,近代日本佛學研究皆是世界重鎮,何況日本曾殖民臺灣半世紀,意識到日文可能會是將來研究的工具。1992 年以一整年的時間在永漢日語學習,從五十音一直上到高級班結業。1993 年夏,在楊白衣夫人楊林寶璧的引薦下,插班進入京都佛教大學(通信教育),校方准從大三讀起,

但考量自己的日文尚不足應付,於是選擇從東洋史專攻二年級開始。   佛教大學的通信教育,有些類似臺灣的空中大學,每年必須於暑假至少一個月在校上課、考試,稱之為schooling,其餘時間在家研修學校規定的課程及撰寫報告。原本需讀三年,但由於家庭與工作忙得分身乏術,於第三年開學後即辦退學。但在京都兩年的兩個夏天,因接觸日本近代佛教的海外布教過程資料,進一步引發後來研究臺灣殖民時期佛教的因緣。其中在日文的教授、解說,楊師母是我的恩師。楊師母畢業殖民時期的北二女,日文造詣深厚,1957 年曾在新竹一同寺女眾佛學院旁聽一年,法名「如實」,後下嫁楊白衣老師,為楊老師從事中日文佛學著作翻譯工作。這三位老師

對我日後在佛教的研究工作上啟蒙不少。 參、初履學涯   從1986 年至1995 年的十年新聞編採過程中,累積了許多資料,田野調查的體驗,進一步引發臺灣佛教史研究興趣。佛教相關學術研究會亦如雨後春筍,常在採訪過程中聆聽了學人的研究發表,然部分對於臺灣佛教的歷史討論,與我在田野的見聞,乃至所蒐集的史料並不完全吻合,於是便思考撰文回應一些問題。於茲走進了學術研究的領域渾然不知。   1996 年夏,現代佛教學會舉辦首屆「臺灣佛教研討會」,會長為楊惠南老師,承其錯愛,於會中發表個人學涯第一篇調查研究論文:〈戰後臺灣佛寺的轉型與發展──以南投地區佛寺齋堂為例〉,論文背景正是配合當時調查南投地區佛

寺與人物的歷史研究。此後與現代佛教學會關係日深,諸多啟蒙者如藍吉富、楊惠南、蔣義斌、林光明、蕭麗華、恆清法師等老師,更因為這樣的因緣還忝任兩屆現代佛教學會蕭麗華、賴賢宗會長的秘書。從而每年幾乎都發表一至兩篇取材於田調的臺灣佛教史相關研究。   2000 年元月,為印順法師的祝壽學術研究會上,在陳一標老師的鼓勵下,於翌年報考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第一屆在職碩士專班。諸多宗教領域的視野開拓,如開設《大唐西域記》的黃運喜老師、《宗教社會學》的鄭弘岳老師等等,豐富了宗教學的素養。2004 年1 月口試通過,決心朝歷史學研究邁進。2005 年報考廈門大學與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僥倖同獲錄取,因地緣關係

遂捨廈大而就成大。   成大一向以臺灣史與明史享譽學界,五年的成大研究生生涯,明代佛教史陳玉女、明代海洋史鄭永常、臺灣宗教文化與日文陳梅卿、日本文化史顧盼等諸位老師給予醍醐灌頂般的指導,是學術生涯的重要轉折。 肆、做好一件事   投身佛教學術研究是人生意外之旅,雖最終與「和尚」無緣,亦不信宿命,但冥冥之中似與佛教深緣難解。已故的世新學長李國修(1955~2013)因為父親的一句「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深重地影響他的一生。資質駑鈍如我,相信勤能補拙,每當吟味前人充滿大智慧之語,時心有所感。惕勵自己這一輩子也能做好一件事。   臺灣佛教的研究,因歷史很短,看似容易,其實不

然。明鄭清代以降,方志對佛教的記載十分有限,出現的僧侶雖多,但乏生平背景,更遑論宗派思想,這樣的佛教面貌很難清晰。研究者所能做的亦十分有限。在此不利的條件之下,結合田野調查乃必要之舉。   僧侶的活動場域,除一般所熟知的佛寺外,民間宮廟絕不能忽略。無論是媽祖廟或是關帝廟,甚至城隍廟,清代以來都不乏僧侶住持。這從近年來越來越多被發現的祖堂牌位得到佳證。祖堂牌位往往有歷代住持名號,或所屬宗派別,單獨的牌位背後,常常有該僧人的生卒年,甚至牌位下會鑽洞紙藏僧侶生平資料,這大都是方志不曾記載的,皆是拼湊臺灣佛教的第一手資料,如果不作田野,將一無所獲。   祖堂牌位固不可小覷,而跑田野時又往往可以獲得

第一手資料,如手抄本、善本經書等等,到日本殖民時代,甚至有許多珍貴照片,這些都是研究佛教、齋教流傳、演變的文獻。   清代臺灣佛教研究一般以為難脫閩粵佛教影響,但其他鄰近地區僧侶來臺的作用當不可忽視。如臺南開元寺首任住持志中和尚乃是來自江西,屬曹洞宗湛然圓澄(1561~1626)一系,又如大甲鎮瀾宮僧侶歷代祖師演字與普陀後寺一致,極可能是來自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凡此種種,絕不能理所當然地認為,臺灣移民主要來自閩粵,佛教必全然受閩粵影響,就像戰後大批大陸僧侶來臺,以江浙省籍為多,其影響較之閩粵更為深重一樣。   清代來臺僧侶系譜集中在贛、浙、閩、粵四省,如能釐清來臺僧人的身份背景,將可推進臺灣

佛教的研究,除文獻的研究外,對該僧人的原鄉祖庭的田調將是必須的。最新例證,雲林北港朝天宮2012 年在福建仙遊找到當年帶著媽祖來臺的開山住持樹璧和尚(1664-1723)的墳位,俗名嚴瑞義的樹璧,出家仙遊龍紀寺,30 歲(1694)抵笨港創建北港朝天宮,46 歲回到故里。1 如果沒有朝天宮相關人士到仙遊從事調查,當不會發現樹璧和尚的相關史蹟。渡海來臺僧臺南開元寺首任住持志中行和的生平資料,透過田野調查或許有一天也將出土,屆時研究臺灣佛教又將向前一步。   個人學涯從新聞相關科系,轉入宗教學門,最後歸於歷史。始終未從一而終,時節變化與個人興趣的投射,是因緣相續的結果。雖然各學門的訓練都觸及,但

畢竟難比一以貫之的學習。故在長期的佛教文化鑽研上幾乎是傾向於佛教史的研究,而方法學即集中於文獻與田調的比對應用,其中田調工作某個程度上又相似於新聞學的採訪報導,至少個人對這兩方的結合是極為自然。   臺灣佛教的研究,一方面是漢人移民歷史不過四百年,二方面自明鄭清代以降,佛教與其他宗教都不是方志所重視的,往往只有寺廟歷史背景,而1 蔡維斌,〈北港朝天宮傳說迎媽媽來台的和尚找到了〉,《聯合報》(2013年11月22日),A26。   僧侶住持僅聞其名,難得其生平資料,這在在都使臺灣佛教史,甚或宗教史難以入手,這也就是為什麼清代臺灣佛教始終沒有一部完整專書出版。   臺灣佛教的研究難以「宏觀」

,歷史短、文獻乏是主因,故大部分都屬「微觀」研究。但宏觀有宏觀的好處,微觀亦有微觀之長,並無優劣軒輊可言。明鄭至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是政治「邊陲」,亦是宗教「邊地」,加上佛教自晚明以來即呈衰微狀態,其不受重視,甚至受人鄙視。日本殖民之後,臺灣佛教被導入日本殖民佛教新觀念與新研究,初步提升了臺灣佛教研究品質。   歷史學式的佛教研究在臺灣恐怕非主流,投身其中者也不多,鑑往知來確是歷史研究的迷人之處,自己從最初的個別寺院、齋堂研究,過度至區域史、交涉史的研究,似乎是漸漸地點、線、面連成一氣。從清代經懺、香花僧受眾人鄙視的佛教,過度至殖民時期,及至戰後佛教漸成主流,這種極大變化的歷史,於未滿四百年漢

人移民史上繽紛呈現,不可不謂「驚天動地」、「可歌可泣」。   投身於臺灣佛教的研究,沒有預設,談不上目的,卻成為生活的大部分,自己的工作是佛教文化出版,在大學、研究所開的課是佛教史學或佛教典籍專題,鎮日所思、所言、所行,無不與佛教有關,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誠哉是言。放心於生活,放心於學問。《莊子‧ 養生主》說:「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知識無邊無涯,故說學海無涯,生命有限,做好一件事,做到哪裡就哪裡,那裡就是圓滿。 闞正宗 2013 年12 月17 日於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