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性別刻板印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媒體性別刻板印象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曾多聞寫的 數位教養:記者媽媽的聰明教養提案【附贈兒童專屬《數位小公民養成記》】 和DavideCali的 請投大野狼一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字畝文化 和小山丘所出版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班 翁麗芳所指導 許禕芳的 5歲幼兒性別角色概念之探討:一位教師的圖畫書教學經驗 (2019),提出媒體性別刻板印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幼兒園、5歲幼兒、性別角色概念、圖畫書教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 李宗薇所指導 莊佳穎的 應用電視節目於國小高年級性別平等教育之教學設計研究 (2015),提出因為有 教學設計、性別平等教育、電視節目、國小六年級的重點而找出了 媒體性別刻板印象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媒體性別刻板印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數位教養:記者媽媽的聰明教養提案【附贈兒童專屬《數位小公民養成記》】

為了解決媒體性別刻板印象的問題,作者曾多聞 這樣論述:

──寫給數位時代所有家長的教養提案── 記者媽媽全方位大膽摸索、細心研究數位時代的教養新課題 提供具有實證基礎的教育新知與實用策略 讓親子共同撐好「數位保護傘」!     數位科技帶來便利與機會,也在生活中埋下風險與危機。遇到孩子沉迷3C、遭遇網路霸凌、對網友缺乏戒心、誤信網路假消息……的情況,該如何陪伴他們面對網路時代的新課題?難道只能限制他上網、沒收他的手機嗎?     本書作者曾多聞,是主跑文教線的記者,也是兩個男孩的媽媽。出於保護孩子的天下父母心,她發揮記者的調查力,對於如何降低兒少上網的潛在危險進行長期而深入的探究,寫成本書,分享給所有擔心孩子過度上網又不懂得防範網路風險的家長。

    書中對於如何引導孩子掌握上網原則,提出具體可行的做法,也針對孩子在網路世界可能發生的各種危險,提出因應之道與預防對策。家有學齡兒到高中生的父母,都可在其中找到適合自家孩子的教養點子,幫助孩子無憂享受數位生活。     這是一本為所有家庭寫的「數位公民教育」之書,給家長最全面的數位教養攻略,並加贈兒童專屬小書《數位公民養成記》一冊(48頁,有注音),以六則圖文故事帶出兒少上網的正確態度與觀念,讓數位素養從小扎根。     #數位時代的教養攻略   #給孩子參與數位社會的完整裝備   #用數位教養為孩子撐起保護傘   #保持參與孩子的數位生活   #從小培養健康的3C使用習慣   #教出

不迷網的數位小公民   本書特色     ★K~12分齡漸進的教養策略   從學前到國小低中高年級、國中、高中,分齡來談數位教養的六大重點議題,依據孩子在不同年齡的網路使用狀況,提出適齡的教養對策與解方。     ★清楚條列學習重點   用條列方式整理出段落要點,幫助家長快速掌握孩子的學習進程,各個階段的重點觀念都不遺漏。     ★切合108課綱推動核心素養與高中多元選修課的教學需求   全面性整合數位公民教育的基礎課題,提供豐富的討論問題與教案範例,是設計「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與「媒體識讀」相關課程的好幫手。   鄭重推薦     常玉慧|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節目製作主持人   陳逸玲|臺灣展

翅協會秘書長   程金蘭|臺北廣播電臺節目主持人   黃兆徽|臺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教育總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黃益豐|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執行長   楊惠君|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分眾報總監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以上按姓名筆畫排序)     本書實用性高、面向多元,如同給了進入到茫茫網路新時代裡無法理出教育方向與座標的家長們,一個找到出口的指北針。──楊惠君(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分眾報總監)     你很煩惱如何讓孩子安全、聰明的使用網路嗎?本書會是您的好幫手!書中提供兒少數位教養新知及實用策略,引導孩子有能力因應數位世界中的機會與風險

。──陳逸玲(臺灣展翅協會祕書長)     趁早培養孩子的數位素養,否則就像讓他們在網路高速公路上無照駕駛,隨時可能造成難以預防的傷害。──常玉慧(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節目製作主持人)

媒體性別刻板印象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本集廣告與「KKBOX」合作播出 🎉
《On the Ground 路邊攤計畫》是由非營利媒體《報導者》製播、獨家授權 KKBOX Podcast 播出的節目。路邊攤計畫會帶著大家走進台灣各地角落,聆聽這塊土地上各種多元的聲音,解答青年世代所在乎的那些重要議題。

現在就趕快下載 KKBOX 去收聽吧!👉 https://kkbox.onelink.me/SWCv/shasha77
而且在 KKBOX 收聽 Podcast 全部都免費哦!

#在KKBOX聽Podcast全部免費
#報導者獨家Podcast_路邊攤計畫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KKBOX」立場。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42 【Podcast 路邊攤計畫】一分鐘廣告
02:55 屬於 Billie Eilish 的時尚?
03:53 發生了什麼事?
05:01 「性化」是什麼?
06:29 女性可以自己「性化」自己嗎?
07:39 Billie Eilish 自己怎麼說?
08:41 我們的觀點
09:36 問題
09:54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It’s All About What Makes You Feel Good”: Billie Eilish On New Music, Power Dynamics, And Her Internet-Breaking Transformation:https://bit.ly/3w52z7E
→britishvogue-IG:https://bit.ly/3w52z7E
→Billie Eilish's 'British Vogue' cover sparks a conversation about women's bodies:https://bit.ly/3w23xln
→Can't Decide How To Feel About Billie Eilish's New Look? You're Not Alone:https://bit.ly/3iq4ZK8
→Billie Eilish’s Jarring New Vogue Cover Is A Window Into Gen Z’s Struggle With Sex:https://bit.ly/3ivG4VP
→Billie Eilish 憑什麼那麼紅?她還能紅多久?:https://bit.ly/3w6PP0C
→性化WIKI:https://bit.ly/3vXxPWh
→當性感作為「手段」,女人得勢還是失勢?:https://bit.ly/3ggbOeP
→楊雅晴 TED 演講全文:「親愛的女生,你們要拿回自己的身體、情慾、權利」:https://bit.ly/3csxinD
→【網路帶來的是女性主義的解放還是限制?——第四波女性主義的爭論】:https://bit.ly/2TajWFO
→【這種穿著,在七零年代是解放思想,為何如今是「自我物化」?】:https://bit.ly/35bYpPT
→閱讀時間|關於性別,許多人還在矛盾裡翻身掙扎——專訪康庭瑜,讀《惡女力》:https://bit.ly/2S9Otn7
→舊文】女人到底能不能自我物化?先從大結構環境說起:https://bit.ly/3zctjFu

【 延伸閱讀 】

→康庭瑜,《賦權及其極限?後女性主義、社群媒體與自拍》:https://bit.ly/34XWBcZ
→北一女擺攤陪聊為何是「自我物化」?談性別刻板印象與性的污名化:https://bit.ly/3zctqkc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email protected]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email protected]

5歲幼兒性別角色概念之探討:一位教師的圖畫書教學經驗

為了解決媒體性別刻板印象的問題,作者許禕芳 這樣論述: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三,一是瞭解教師計畫性圖畫書教學活動前,幼兒對於性別角色之概念為何;二是瞭解透過教師計畫性圖畫書教學活動,幼兒的性別平等意識是否提升;三是瞭解教師在計畫性圖畫書教學活動後之改變。研究者以任教之4、5歲混齡班中20位5歲幼兒為個案研究對象,實施每週一次,共八次的計畫性圖畫書教學活動及活動前、後共兩次的「幼兒性別角色概念」訪談。過程中,研究者蒐集、比較、分析幼兒之性別角色概念相關資料,並透過教學省思及與研究夥伴的對話檢視研究結果,發現如下:一、教師計畫性圖畫書教學活動前,幼兒之性別角色概念於外觀、職業與活動、家務分工及人格特質四面向普遍具有性別刻板印象。二、透過教師計畫性圖畫書

教學活動,幼兒的性別平等意識在外觀、職業與活動、家務分工及人格特質四面向均提升。三、教師在計畫性圖畫書教學活動後對於性別相關詞彙或語句之敏感度提高、更能覺察圖畫書中隱含的性別刻板印象、並確認幼兒之性別角色概念可透過教師計畫性圖畫書教學活動改變。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對幼兒教師、家長、師資培育機構、圖畫書作者與出版者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

請投大野狼一票!

為了解決媒體性別刻板印象的問題,作者DavideCali 這樣論述:

翻轉童話中的反派角色, 候選人大野狼的友善形象是真的嗎?   讓孩子從小培養媒體識讀能力和公民素養, 審慎投下珍貴的一票!     大衛・卡利X瑪嘉莉・克拉弗雷攜手打造   繪本版的《動物農莊》!     農場裡的動物就要投票選出新領袖了。當然,豬皮爺、小母雞珍妮和鼠哥鼠弟都希望自己能當選。不過,今年出現了一位大家都不認識的候選人——大野狼帕斯卡。他又帥又親切,也很會講笑話⋯⋯     大家都想把票投給大野狼!     一個適合大人小孩一起看的寓言故事,了解媒體識讀和民主選舉的入門繪本。     本書特色     【幽默諷刺,反

思時事】     作者將農場動物擬人化,加入選舉事件,帶有黑色幽默的開放式結局令人會心一笑。書中動物的表情豐富,漫畫式的對白更加活潑。本書可延伸探討選舉新聞時事,反思選民如何檢視候選人的政見及背景。     【親子共讀,培養公民素養】     適合親子共讀的公民繪本,故事內容幽默有趣,可帶領孩子輕鬆接觸選舉文化、投票制度,從生活中落實民主素養,教導孩子什麼是選舉,若不慎重行使自己的權利將會帶來什麼影響,並理解批判性思考、媒體識讀的重要性。     【附贈電子學習單,延伸議題思考】      掃描書腰上的QR code即可下載學習單,提供故事內容和公民議題

提問,讓家長帶領孩子深入閱讀故事,一起來練習兌現承諾吧!    好評推薦     何翩翩|資深蒙特梭利教育專家、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   沈雅琪|神老師、國小教師   林怡辰|國小資深教師、閱讀推廣人   黃筱茵|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歐玲瀞|佳音聯播網FM90.9節目主持人   蔡幸珍|資深閱讀推手   諶淑婷|「半媽半X」自由文字工作者   賴嘉綾|作家、繪本評論人   (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列) 好評推薦     何翩翩|資深蒙特梭利教育專家、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   「做選擇」是件不簡單的事,如何蒐集資訊並做出正確的判斷

更是難上加難,從大野狼候選人的故事中,了解每個選擇可能帶來的危機,讓孩子們學習到克制衝動、理性思考的重要性,但可別嚇到孩子,用幽默的口吻帶過投票人的消失,威力應該就夠強大啦!     林怡辰|國小資深教師、閱讀推廣人   《請投大野狼一票!》用簡單圖文、幽默諷刺,讓孩子在生活中看見選舉的文化,自然帶入思考如何選賢與能,並讓孩子深刻感知社會和自己的關係,是不可錯過的認識社會文化、認識選舉的繪本,誠心推薦!     黃筱茵|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這部作品以幽默的故事加上充滿漫畫趣味的圖像,在讀者面前搬演選舉宣傳與媒體造勢現象的荒誕不經。不過這則故事的可愛與戲謔誇飾背後

,還埋藏著作者對人類社會現象的深刻關懷,期望大家在會心一笑之餘,也能細細思量。     蔡幸珍|資深閱讀推手   《請投大野狼一票!》從書名就引起我的興趣,有沒有搞錯?大野狼可是繪本界的反派大明星,果然,大衛・卡利帶給讀者一個黑色幽默、「笑」果十足又警世的選舉故事,也提醒選民檢視候選人政見和背景的重要性。     *有注音   *推薦閱讀年齡:3-7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行閱讀

應用電視節目於國小高年級性別平等教育之教學設計研究

為了解決媒體性別刻板印象的問題,作者莊佳穎 這樣論述:

性別平等教育一直都是世界所關注的教育議題,但臺灣國小性別平等教育的推行成效不如預期,且缺乏了系統化設計的課程實施。在電視媒體成為第二個教育課程的時代下,學童的性別平等概念受到電視媒體的影響甚深。故本研究運用電視節目作為教材,設計八週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並實施。研究採個案研究法,個案為快樂國小(化名)六年級21名學生,以10則電視節目作為教材,進行每週一堂,每堂40分鐘,總計320分鐘的教學。本研究結論為:1.「尊重多元性別特質」、「平等家務分工」、「自由的生涯規劃」、「翻轉媒體性別刻板印象」主題,可涵蓋國小性別平等教育重點。2.學生接受性平教育課程後會有認知與態度上的正面改變。3.學生對本研究

之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滿意度高。4.協同教師對本課程肯定本研究的教學結果。5.運用Morrison,Ross,Kalman與Kemp教學設計模式,能提升學生性別平等教育的學習成效6.以電視節目進行性別平等教育,能引發並維持學生對課程的動機及參與度。建議如下:1.可以校或縣市為基礎,擴大推動國小應用電視節目進行性別平等教育。2.後續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每單元時間可延長為兩堂課,以有充分的討論。3.國小宜全面性地強化教師教學設計之知能。4.性別平等教育教學在評量與作業方面可再求多元,以減少學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