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跳樓遺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許瓊文所指導 伍先恩的 台灣媒體如何報導自殺者與關係人-以林奕含事件為例 (2019),提出學測跳樓遺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林奕含、自殺、性侵、自殺者關係人。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學測跳樓遺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媒體如何報導自殺者與關係人-以林奕含事件為例

為了解決學測跳樓遺書的問題,作者伍先恩 這樣論述:

本研究焦點為媒體在自殺案件中,如何報導自殺者與關係人,採取質化的文本分析方式,針對林奕含過世至誘姦案結案期間的新聞報導進行探討。研究結果發現媒體以林奕含事件作為楔子,將新聞岔向八卦化的軼聞追蹤,利用提供案件嫌疑人陳星、陳星女兒,以及林奕含生前同事的個人背景,挖掘他們與林奕含的互動,在誘姦案的推理報導中,增加整起事件的聳動性,並且利用自殺者關係人的不堪回憶,形成另一系列的感官新聞報導,延燒媒體熱度。新聞報導中記者利用自殺者關係人與案件無關的個人隱私,包含情感狀況、經濟情形以及日常生活起居等,以爆料甚至帶有醜化的書寫方式呈現戲劇性、聳動化的效果。同時藉由林奕含本身的優美文筆,結合其家屬哀慟的煽情

報導,與前述戲劇且聳動的八卦消息,不斷打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所呼籲降低自殺新聞的顯著、重複性,且只專注於自殺相關消息的理念 。同時本次誘姦疑雲使媒體將焦點著重於林奕含與陳星的感情史,而非是否違背性自主權的議題,使部分新聞著重於陳星的婚外情、兩人的師生戀、林奕含的情感等,顯示出報導者背後的性侵迷思(Sexual assault myth),以女性的情感作為探討自殺與疑似性侵事件的出發點。除此之外,林奕含事件的系列報導亦顯示出臺灣媒體對於精神議題的忽視,就所得之新聞文本中,僅有極少數針對自殺事件提供醫療、心理衛生等角度之分析,整體仍傾向於自

殺者相關人之八卦、腥羶色等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