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蛋糕訂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寶寶蛋糕訂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Julie(朱芳緯)寫的 甜素烘焙實驗室:Vegan的創意純素蛋糕 和戴夫.可本的 「讚」起來,開始拉攏顧客變粉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育兒】mimocake 幸福手感烘焙@ 艷寶的周歲生日蛋糕‧ 汪汪 ...也說明:寶寶 滿一歲,對於新手父母而言真的是很不容易,尤其是在早期醫療不發達 ... 於是我私心的決定要訂購「造型蛋糕」,而且希望是「客製化」,來慶祝這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 和所出版 。

最後網站桃園|日福OH HAPPY DAY 周歲生日蛋糕專為小朋友設計的 ...則補充:寶寶蛋糕 是原味戚風蛋糕+少量減糖鮮奶油+新鮮水果的組合,蛋糕成份單純,只用了雞蛋、麵粉、葵花油、 ... 透過LINE訂購蛋糕,還可享有LINE專屬優惠!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寶寶蛋糕訂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甜素烘焙實驗室:Vegan的創意純素蛋糕

為了解決寶寶蛋糕訂購的問題,作者Julie(朱芳緯) 這樣論述:

  如果甜點不需要用到蛋和牛奶,吃起來是什麼感覺?   因為純素、低糖、無反式脂肪、無氫化油、   無合成代蛋粉、無人造鮮奶油、無香精、無化學添加,   過敏原減少後,即使給孩子吃也完全不擔心。   甜素蛋糕完全不使用動物性的原料,是素食者可以放心吃的蛋糕,如果稱之「素蛋糕」,可能會讓人聯想到全都是蔬菜的甜點,令人有些卻步。但請別擔心,「甜素烘焙」的理念是「愛甜食、愛身體也愛地球」,不僅不使用動物性的食材,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健康的有機食材,主打純素、低糖、無反式脂肪、無氫化油、無合成代蛋粉、無人造鮮奶油、無香精、無化學添加,就像是做給孩子吃的甜點那般的健康與安心。   原

本是室內設計師的Julie,同時也是素食者,她的孩子從在肚子裡開始就是個素食寶寶。甜點對孩子來說總有不可抵抗的魔力,但鮮少有純素的甜點,因此她開始自己實驗,如何不使用動物性食材,也能做出好吃的蛋糕。她也從室內設計師的角度開始設計蛋糕,將每個甜點隱藏的基地、業主、概念和材料,都化做「三視圖」。讓讀者透過手繪的草圖,感受到「甜素蛋糕」的溫度。 本書特色   ◆Point 1純素是對動物的關懷,更是要了解自己吃進身體裡的是什麼   近年來吃素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是因為信仰,有些人是因為對環境、動物的關懷,無論是哪一種,「Vagan」都是另一種飲食的趨勢。而為了避免動物性食材,大多會用人工合成的食

品加工,但這樣的食物真的健康嗎?自己在家做的甜點,才能真正清楚吃進肚子裡的是什麼!     ◆Point 2素食理念不見得人人都接受,但健康的食材有誰不愛?   使用純天然的有機原料,用豆漿取代牛奶、用腰果替代奶油,使用椰子油、葡萄籽油等植物油,讓你吃得健康安心。用當季的蔬果融入甜點,每個季節都能嚐到食材的原汁原味;而糖量降至最低限度,利用水果本身的甜度,帶出甜點的幸褔微醺感。   ◆Point 3詳細的作法圖解,輕鬆簡單帶你進入甜點的世界   每個作法都有精美的圖片解說,詳盡的步驟讓你沒有失敗的機會。由於不使用雞蛋作為甜點的主材料,所以不需要有打發的過程,做甜點變得更加簡單,失敗率更是降低

了許多,初學者一點都不必擔心!   ◆Point 4室內設計師做的甜點,蛋糕上的裝飾就像是裝潢美麗的住宅   利用室內設計的概念,找出每個蛋糕的業主、基地、概念及材料,加上色鉛筆手繪的甜點三視圖。除了能看到內層的結構和質地外,一眼就能洞悉甜點設計師的設計理念,這絕對是另一種視覺饗宴! 推薦人   暖心推薦   Hailey  「Vegan Kitty Cat」蔬食部落客   林嘉俐  金鐘影后   張瑀芠  慈祐醫院執行長   劉怡里  知名營養師   譚艾珍  資深女演員  

寶寶蛋糕訂購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調理棒 #送2000多贈品
[啾團] 超強Electrolux伊萊克斯Create5手持式調理攪拌棒E5HB1-57GG一機多功能的超強攪拌棒!讓做料理也可以這麼快速!
蓓蓓實用 https://baibailee.com/create/
Electrolux伊萊克斯Create 5讓我體會到什麼叫"超強"
本來許多要又搗又刨又削的料理
現在只要按下攪拌棒就可以快速完成
縮短許多我需要料理的時間

重點是它一機可以抵多機
讓媽媽可以把廚房中零碎的刨削用具全部丟掉
非常適合喜歡做各種料理的媽媽
然而更適合我這種兩光媽媽

主機本人的質感非常的好
重點是馬力非常足夠!
還可以調整轉速
能視食材調整轉動的速度

--打蛋器--
這是愛做蛋糕餅乾必備的打蛋器
打麵糊或是打奶油都會很方便

--不鏽鋼攪拌軸--
它是我跟R先生大推最實用的配件
如果正在做副食品的人一定會很愛它
因為它可以瞬間把許多食材搗爛
快到都還來不及驚呼就打完了
可以搭配著附贈的 #搗碎桶 一起使用
馬力非常充足!想打冰沙/果汁/醬料...等等 都沒問題

---多功能切絲刀片杯碗1250ml(含三組刀頭)---
它不管是你想切片、切絲還是切碎都沒問題!
只要把裡面的配件稍微換一下
就可以既切片又切絲
裡面一共含了三組刀頭
多功能刀片/切絲切片刀盤(粗)/切絲切片刀盤(細)
可以放進肉類/堅果/蔬菜都沒問題
自己用刀子切不知道要切多久才食材只要30秒就會非常細碎
讓料理不必手忙腳亂

---切碎杯碗(500ml)---(開團加送)
如果要用的食材不多
只要攪碎少量的食物
那就可以選擇比較小的切碎杯碗(500ml)
這個尺寸很適合做少量的東西
像是寶寶食品也很適合

---磨泥器---(開團加送)
這個很適合正在為副食品煩惱的媽媽
它可以快速的把已經煮軟的食材壓成泥
馬鈴薯泥/蘿蔔泥...等等
我覺得是我目前用過的料理棒裡"最強大"的!
不僅馬力大!做料理快速又多元
讓人不喜歡也很難
可以一機取代許多廚房用具
讓媽媽做料理也可以很輕鬆

❤❤優惠訊息❤❤
這次很幸運!幫大家談到了Electrolux伊萊克斯Create 5開團之外還幫大家ㄠ到了兩個很好用的贈品
讓大家可以用團購價就買到大全配
大全配就是除了原本的組合之外又多送了 #磨泥器 以及 #切碎杯碗(500ml)
光是送這兩組配價就高達市價$2000左右
買起來超划算!
訂購網址 https://pse.is/3ne25f

「讚」起來,開始拉攏顧客變粉絲

為了解決寶寶蛋糕訂購的問題,作者戴夫.可本 這樣論述:

展現迷人親和力,拉攏顧客變粉絲善用社群號召力,網路最佳人緣獎非你莫屬   每家公司都說他們很在意顧客,但很多公司在社群網路上都沒做到這點。   《「讚」起來,開始拉攏顧客變粉絲》的作者戴夫可本,累積豐厚的網路行銷經驗,海尼根、露得清等知名品牌都是他的客戶,第一次在書中與大家分享自己客戶的親身經歷,範圍橫跨Facebook、 LinkedIn、Twitter、Groupon、Foursquare、YouTube、Flickr等。他發現,親和力越好的甜哥甜姐,才有辦法在網路戰國中吸引更多目光。   如何增加親和力,拉攏顧客變粉絲?   ★聆聽應該永遠占對話的50%★  仔細聽顧客說什麼,不論是批評

或讚美,讓顧客說完你再回應。  代表案例:露得清公司新推出專為年輕族群設計的抗痘系列SkinID,露得清利用Facebook看到數千則SkinID愛用者的使用經驗,透過聆聽和回應,誘發顧客表達更多觀感,提升顧客忠誠度,進而成為產品的推廣者。   ★親近人,而不擾人★  把重點放在消費者身上,內容還要盡量有趣。  代表案例:烹大廚是專賣廚具與餐具的直銷公司。烹大廚的Facebook不打品牌也不推銷,只「烹調」粉絲喜愛的內容。在Facebook首創虛擬禮物應用程式,讓粉絲在朋友生日或特殊場合時,可以到朋友的塗鴉牆張貼可口的蛋糕照。   ★不刪負評、迅速回應、真誠對話★  如果你能額外提供東西彌補顧

客,也可以把回應和客服變成行銷利器。  代表案例:1-800-Flowers.com提供代送鮮花與禮品的服務,每逢重大節日就是最客訴高峰期。2010年,1-800-Flowers.com決定在重大節日安排全天候的人力,關注Facebook社群,堅持在1小時內公開回應客訴,並超乎顧客預期,送顧客比原先訂購還要高檔的鮮花和禮品。在關鍵時刻成功地維持了品牌聲譽。 作者簡介 戴夫.可本   戴夫.可本是討喜媒體公司(Likeable Media)執行長。討喜媒體公司是一家社群媒體和口碑行銷公司,也是社群媒體和Facebook行銷方面的頂尖專家。   CNBC的《財經講談》(On the Money)、

ABC的《今夜全球新聞》(World News Tonight)、CBS的《晨間秀》(The Early Show)、《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和無數部落格,都報導過戴夫和他的事業成果。   2010年,他在數十場大會上演講,包括口碑行銷協會(WOMMA)的高峰會,他的公司急速成長,陸續設立新的分公司,吸收新客戶,包括海尼根、露得清、康普蘭、 Uno芝加哥燒烤餐廳、威訊(Verizon)、1-800-Flowers.com、Stride Rite 童鞋。討喜媒體公司如今在Facebook和其他社群媒體網站上,協助管理250個以上的品牌。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

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MBA,曾任職於西門子公司與花旗銀行,目前為專職譯者。 致謝辭前言 第1章:持續聆聽,永不停歇★大家都喜愛「有人聽我說」的感覺★效益解密:為什麼聆聽很重要?★不聆聽的代價★別停止傾聽★當你只能聆聽時:露得清SkinID 第2章:不光是「25到54歲女性」──比以前更清楚定義你的目標客群★Facebook:海量用戶隨你撈★LinkedIn:為求最大效應,只鎖定專業人士★別管人口統計:用Twitter鎖定就行★你有多了解你的目標客群?★討喜公司討顧客歡心 第3章:思考與行動像個消費者★基本原則:顧客真正想要什麼?★消費者喜歡什麼?★重點不是你的品牌,而是你的顧

客 第4章:邀顧客當你的頭號粉絲★按「讚」比連結還重要★如何獲得「讚」:規畫你的價值主張★網路銷售新循環的誕生★假如沒把現有顧客變粉絲…… 第5章:參與力──在你和顧客之間,創造真誠的對話★跟孩子對話,而不是講給小寶寶聽★培養顧客關係★參與:說易行難★非營利組織與政府單位的參與 第6章:迅速回應負評★接受無法掌控的事:社群媒體的評論是新式意見卡★解決之道:迅速公開回應,接著私下處理★從申訴者變支持者★考慮以驚喜來回應 第7章:好評也要回應★光回應就贏了,不過加點創意會更好★繼續幫我們說好話★這個對話,要持續下去★啟動你的品牌大使 第8章:真誠至上★即興互動,而非照本宣科★培養真誠的聲音★真誠令

人信任,不真誠令人害怕★真誠的名人 第9章:誠實與透明化★培養信任:沒得商量,一定要透明化★就像約會一樣:愈坦白愈好,但也有個限度★公眾人物、政府,以及公開揭露 第10章:你該問很多問題嗎?★為什麼要問很多問題?★討喜媒體對提問與Facebook參與的研究,發現了什麼?★群眾外包有什麼威力?★如何問可引起討論的問題? 第11章:提供價值(是的,完全免費!)★提供免費資訊,可培養信任、聲譽,甚至業績★打95折等於羞辱:優惠券,以及優惠和行銷的區別 第12章:分享故事(那是你的社交本錢!)★你的組織有什麼故事?★故事讓你的公司活起來★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有影片更好★找不到合適的故事,就自己創造一個

★每家公司都有故事 第13章:鼓勵顧客分享故事★激勵的力量一樣,只是頻道不同★把口碑融入產品和服務中★找出頭號粉絲,給他們分享經驗的工具★肯定,激勵出故事 第14章:把社群媒體整合到顧客體驗中★社群媒體不只用來行銷★你還需要網站嗎?★如何讓你的內容、產品和服務唾手可得?★客服的親和力很重要;親和力比什麼都重要 第15章:讓社群媒體廣告發揮更大影響力★Facebook廣告★其他社群網路廣告★社群網路廣告的長遠價值 第16章:勇敢認錯,也勇敢改過★簡單三個字,讓你走長遠的路★如何說出「對不起」★突發狀況因應計畫★別說完對不起就算了 第17章:不斷傳遞刺激、驚奇,以及樂事★你已經超越競爭對手了★讓每

個人小贏,你就大贏:分享獎品,讓社群壯大★結合自動化和人情味 第18章:別推銷!只要讓顧客覺得產品簡單又迷人★說銷售不俗氣,但要愈簡單愈好★Facebook 的銷售漏斗當然包括銷售★運用社群網路和庫存管理來銷售★Groupon和團購網站的運作模式為何?★購物機會+吸引人的Facebook更新資訊=銷售更成功★1-800-Flowers.com 因取得社群網路的「讚」而取勝 結語:只要親和力 ★記住重要概念:傾聽∕透明化是新準則∕回應給所有人∕要有親和力★這不是結束,才剛開始 附錄:社群媒體總複習 ★Facebook:6億人口錯不了最佳用途:聯繫目標客群,和他們互動按讚的內容:專頁和朋友更多東西

可以按讚 ★Twitter:即時和消費者互動最佳用途:了解消費者觀點、顧客服務、即時溝通 ★YouTube:如果一張圖就勝過千言萬語,那一支影片呢? 最佳用途:展現企業文化或示範產品 ★Foursquare及其他行動定位網路:顧客在哪裡,他們就在哪裡最佳用途:顧客在你的地盤或附近時,主動接觸他們,了解消費者對賣場廣告的行為 ★LinkedIn:聯繫專業人士最佳用途:招募與留住人才、產業合作 ★部落格圈:每個部落客都是「媒體」最佳用途:和目標客群更深入聯繫,把自己定位成業界的意見領袖 ★Flickr、MySpace、Yelp和其他特殊領域的社群網路最佳用途:接觸高度集中的目標客群 前言   我

在拉斯維加斯當時最新潮的艾瑞亞飯店排隊,辦理入住手續,等了近一個小時。這是2010年6月,我才剛從紐約坐了六個小時的飛機抵達這裡,現在我最不想做的,就是浪費一小時的生命在這裡排隊。沮喪之餘,我拿出黑莓機,上Twitter發訊息:「不管是哪一家拉斯維加斯的飯店,都不值得排隊等那麼久, 在艾瑞亞,光是辦理入住就等了一個多小時。」   有趣的是,艾瑞亞飯店沒回應我的推文,反倒是它的競爭對手回我了。我發訊息才過兩分鐘,就看到利澳飯店的回訊。如果你和大多數聽過我講這個故事的人一樣,你可能會想:「利澳飯店回了你什麼?他們該不會是回你:『來我們這裡,這裡不需要排隊。』吧?」   要是利澳飯店回我那樣的訊息,

我可能也會覺得不勝其擾,彷彿他們在偷偷打量著我,或是不懷好意地想趁火打劫,藉機牟利。相反地,利澳飯店回我的訊息是:「戴夫,我們對你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希望你之後在賭城都能一切順利。」   你猜我後來再去拉斯維加斯時,住了哪間飯店?   飯店運用社群媒體來聆聽訊息,並即時回應。在適當的時機,對適當的人,展現一點同情。這是廣告或「推式行銷」訊息(push-marketing message)辦不到的,社群媒體則可做到聆聽、回應,以及感同身受。   利澳飯店基本上靠著一則回應,賺了600美元,那則訊息先是引起我的注意,後來變成影響我下次去拉斯維加斯選擇旅館的主因。這在任何人看來,都是很棒的投資報酬

率,不過故事還沒完。   我還沒去利澳飯店以前,就先上利澳飯店的Facebook網頁幫他們按「讚」,讓我在世界各地的3,500位朋友知道,我認同這家飯店善待客人的做法。幾個月後,我的朋友伊蓮正想訂新年去拉斯維加斯的飯店,我從Facebook上收到她的訊息:「嘿,戴夫,我注意到你在利澳飯店的網頁上按『讚』,我過年想去那裡住住看,你覺得如何?」   朋友的推薦,比任何廣告更有效果,結果伊蓮也去住利澳飯店。其他幾十位朋友肯定也注意到我的推文,以及我在Facebook上為利澳飯店按的「讚」,並因此受到影響。所以,一則回應促成Facebook 上的一個「讚」,連帶而來的是無數的業績。   俗話說,滿意的

顧客,會和3個人分享他的滿意經驗,而不滿的顧客,則會告訴10個人他的不滿經驗。不過,我和艾瑞亞飯店及利澳飯店打交道的經驗顯示,如今因為有社群媒體,不管顧客滿不滿意,他們都只要動動手指、按個「讚」,就可以告訴成千上萬人,他們對某公司的服務或產品有何感想。利澳飯店善用了這個功能,艾瑞亞飯店則不予理會。   社群媒體和「讚」的革命   社群媒體的革命,讓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擁有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聲音,也迫使公司思考該如何變得更透明、更迅速回應。社群媒體的興起,加上全球經濟衰退,促使公司、組織和政府思考,如何運用少量資金,完成更多任務;就是能把訊息傳遞出去,掀起討論, 又不需要花大錢在電視、電台、印刷等日益

式微的媒體上。   口碑行銷一向是大家認為最單純、最好的行銷方式,社群媒體也在多方面持續證明了這點。大家喜歡彼此分享自己喜歡與信賴的品牌、組織,甚至政府,喜歡那種彼此保持聯繫的感覺。   2010年4月Facebook 推出「讚」按鈕,如今已有超過200萬個網站加入這個按鈕。只要按個「讚」,Facebook上超過6億的用戶,就可以表達他們對公司、團體、文章和意見的認同。無論是朋友小孩的照片、《紐約時報》的文章、本地組織拍攝的影片、或是某全球品牌的比賽,這個「讚」的按鈕,每天都被按了10億次以上。   這個數字雖然驚人,但對公司和消費者來說,在社群媒體革命中,最重要的是網路個人化的崛起。Face

book讓你確切知道你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喜歡什麼,所以「讚」的功能才會變得那麼強大。例如,你就算喜獲麟兒,也根本不會在乎電視上廣告什麼嬰兒手推車。其實,可能也不在乎Facebook上有50、500,還是5,000 人喜歡某款新的嬰兒手推車,但如果你有朋友為那款手推車按了「讚」, 你比較可能相信製造那個產品的公司,也會比較放心購買。   Facebook並非唯一採用「讚」這個功能的社群網站,YouTube、LinkedIn、foursquare都有類似的功能,讓用戶表達對內容的認同, Twitter也有「收藏」(Favorite)按鈕,讓用戶認同某則推文。如今在網路上,可輕易找到你認識與信賴的人

喜歡什麼內容、公司、產品,以及想法。值得讓人按「讚」的公司和專業人士,可在短期內建立信任感,長期則可在所屬的網路領域上稱霸。「讚」=新連結:Facebook重組了Google搜尋   某天早上起床,你的背痛得要命。你搬到新城市後,一直拖著沒找新的醫生,距離上次身體檢查的時間,已經過好久了,這次終於拖出了毛病。背痛到你無法再等下去,現在就得去看脊椎醫生。   於是,你打開電腦,連上Google,輸入「脊椎醫生」和你所在地的名稱,結果看到十家買了Google廣告的脊椎醫生,還有幾十位其他醫生的名字列在一般搜尋結果上,但在這種緊急狀況下,你會想把疼痛的背交給陌生人來處理嗎?於是,你又想到另一種方法,

你上Facebook,再次搜尋「脊椎醫生」。這次在搜尋結果最上面的某位醫生名字旁,有三位朋友幫他按「讚」。第二位脊椎醫生的名字旁邊, 也有兩位朋友按「讚」,你心想:「太好了,有了朋友的認可,我總算找到可信任的醫生了。」你馬上打電話預約,出門去找朋友按「讚」推薦的醫生,來幫你解除背痛的痛苦。   這種情節或類似的情境尚未大量出現,但使用Facebook和社群圖譜(social graph,意指全球的人際對應與連結方式)來搜尋及經商的情況,已經開始了。   你想想,既然可以根據友人的偏好與推薦來做決定,怎麼可能還會靠Google上的廣告,來決定你要挑哪個醫生、律師、技師,或是任何重要的產品或服務?

Facebook和社群媒體讓你更容易參考朋友的意見做決策。不管是對行銷人員還是各種規模的事業來說,這等於幾乎完全改變了遊戲規則。   我們身處現在這種新的傳播世界裡,有個好消息,就是人人都有機會。你只要製造好產品,把消息傳給一些人,讓大家輕易和親朋好友分享,這樣一來你不需要花大錢也能賺錢。   舉例來說,5年前,如果你到一家新餐廳用餐,吃了覺得很滿意,可能就會和幾位親朋好友或鄰居分享經驗。如果真的很喜歡,你可能會在一週內,逢人就誇那家餐廳,但頂多告訴10或15位朋友。而現在,只要輕輕一按,你可以透過電腦或手機,和200位Facebook上的朋友、300位Twitter的關注者、150位Lin

kedln的關連者分享經驗。   不論你的企業、組織或生意規模有多大,都可以依照本書介紹的社群媒體原則來獲利。高階主管和負責傳播工作的人都要知道,社群媒體和Facebook上的行銷重點,不在於傳播訊息、把訊息傳給許多人,以及傳播的頻率,而是在於參與對話、聆聽、吸引和獲得認同。現在,喊最大聲、砸最多錢的人已經贏不了了,最聰明又靈活的聆聽者才是贏家。   讓我們來爭取「讚」吧   Facebook、Twitter、部落格、YouTube、Linkedln、foursquare,以及其他社群網站和工具都非常創新,比史上其他傳播技術還要瞬息萬變。我們要了解各大網站背後的基本運作方式,以及行銷人員和業主

如何善用網站。在後面我們會提出18項策略,教你如何運用社群媒體,打造難以抗拒的品牌。但在此之前,我建議你先看附錄。附錄中簡要地介紹Facebook、Twitter,以及其他社群網絡、部落格和重要工具,教大家在行銷與廣告上,最好如何看待與運用這些媒體。如果你覺得不需要入門指南,可以直接閱讀後面的章節,不過我非常建議大家,隨時以附錄作為指引,了解進一步的背景資訊。   社群網路和工具幾乎週週都有變化,但本書討論的18項策略依舊適用,教你如何運用社群媒體,把公司變得更透明、反應更迅速、更有吸引力,而且獲利更多。   感謝各位選擇和我踏上這段旅程,讓我們開始吧! 摘自第三章:思考與行動像個消費者假設

你是消費者,什麼內容會讓你按「讚」或留言?是一張讓人食慾大開的照片?好笑的影片?還是一則與你有關、但不為人知的訊息?有一種訊息,肯定不會獲得粉絲的正面回應,就是談你最近的獲利報告、新人招募,或是新產品的新聞稿。可能有些顧客會想知道這些資訊,值得你在別處分享,但這些人並不是你在Facebook上鎖定的目標。Facebook的客群並不在意這些訊息,Facebook、Twitter和所有的社群網路並不是傳播媒體,這點我必須一再強調,你應該吸引他們的關注,而不是放送訊息!重點不是你的品牌,而是你的顧客以前,傳統的行銷人員無法和顧客進行雙向溝通,但那時他們的確有一群離不開的觀眾,所以會不斷灌輸消費者一些

行銷訊息,直到大家購買為止。例如,如果你年紀在40歲以上,應該會對綠巨人玉米(JollyGreenGiant)的廣告歌曲耳熟能詳。不是因為它是首好歌,而是因為電視和電台不斷播放,次數多到你都會背了。在資訊擁擠的行銷廣告界裡,所謂的「心靈占有率」(mindshare),是指顧客多常想到你的產品或服務。現在為了獲得顧客的心靈占有率,你的行銷不能再只是談品牌、產品、特色或效益了。更重要的是,你必須讓顧客在已展開的對話中,持續談論或參與。如果他們發表看法,而你又出現在他們的Facebook動態消息上,就獲得了一些心靈占有率,這比顧客可選擇視而不見的付費廣告更有價值。訊息傳遞一定要和顧客相關,他們的希望

和夢想是什麼?他們想做什麼、聽什麼、講什麼、分享什麼?對他們來說,什麼才是真正相關的?這對公司來說,是一門很難的課題,因為這需要先拋棄他們對行銷、促銷、宣傳的大部分認知,他們會問:「那我們的品牌怎麼辦?我們怎麼能把寶貴的行銷預算和時間,用來傳遞和品牌或公司無關的訊息?」重點是結果,所以你要不斷提醒自己「動態消息」之類的東西。如果你的訊息都是在談品牌,大家對那個訊息沒什麼興趣,或是覺得事不關己,他們連看都不想看。相反地,即使你的訊息完全不談品牌,只要有人留言或按「讚」,Facebook的粉絲還是會看到你的粉絲頁名稱,也可以同時吸引別人的關注。你的品牌不只出現在粉絲的動態消息上,更會出現在他們的腦

海中。我們來看幾個站在顧客立場思考、善用社群媒體吸引顧客的實例。烹大廚:烹調粉絲喜愛的內容烹大廚(PamperedChef,簡稱TPC)是美國規模最大、最廣為人知的直銷公司之一。總部位於芝加哥,擁有一支強大的獨立顧問銷售團隊,透過家庭聚會和其他活動來推銷廚具和餐具。在大多數直銷競爭對手都成立粉絲頁,並獲得數千名粉絲後,烹大廚才上Facebook開粉絲頁。他們想迅速在Facebook上為品牌和業務人員打開知名度,卻沒有Facebook的廣告預算。相反地,一開始,他們的競爭對手和其他公司都用Facebook廣告來累積粉絲數。烹大廚的團隊成員仔細思考顧客喜歡和不喜歡的東西,合力打造粉絲頁、應用程式,

以及每天的內容日誌,裡面不談品牌,也不推銷東西,只談和消費者有關的事物。例如,他們會分享食譜和食材、鼓勵大家分享美食故事、請大家拍照分享。他們在Facebook上,也放了一個虛擬禮物的應用程式,讓粉絲在朋友生日或碰到特殊場合時,可以到朋友的塗鴉牆張貼可口的蛋糕照。當然,這一切內容都和品牌及他們的任務隱約相關,但不是只談品牌,而是把重點放在消費者身上,內容還要盡量有趣。在透過互動吸引數百則留言和按「讚」以後,烹大廚因此長期留在粉絲的動態消息上,獲得更多的關注、心靈占有率、點閱率和業績。結果,最初兩個月,他們在完全沒使用付費廣告下,就累積了超過10萬名粉絲,每天更新的訊息都有數百人按讚。烹大廚每天

分享的豐富內容,不只是讓粉絲按「讚」,也吸引許多人參與分享,也因此吸引更多人返回他們的頁面。公司雖然沒透露這些Facebook粉絲參與對話所創造的業績,但業績數字肯定相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