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團圓張愛玲心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小團圓張愛玲心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52堂文藝課:愛&文學 路加人文雅集 和止庵的 沽酌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下午两点,弥陀寺文化公园,跟陈建华教授走进张爱玲的全宇宙也說明:读张爱玲,不能错过《小团圆》,这部她写于晚年的自传性作品,直到2009年才首度出版 ... 书中收录了陈建华五篇论文,集三十年“张学”研究之心得,在我国传统美学与西方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情書出版社 和廣西師範大學所出版 。

國立中央大學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康來新所指導 賴姿妤的 不倫不類─論周芬伶、袁瓊瓊、張愛玲私寫作 (2013),提出小團圓張愛玲心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周芬伶、袁瓊瓊、張愛玲、私寫作、私散文、私小說、自傳體小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胡衍南所指導 楊淳淳的 黃碧雲小說研究 (2010),提出因為有 黃碧雲、香港文學、香港意識、暴力、張愛玲的重點而找出了 小團圓張愛玲心得的解答。

最後網站【張愛玲逝世20年特載】張愛玲糾結 周芬伶| 現代文學 - SI則補充:隨著中文作品《同學少年都不賤》、〈鬱金香〉……到《小團圓》;英文譯作也陸續推出《易經》、《雷峰塔》、《少帥》……她的中文書寫夾帶著神祕的魅力,新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小團圓張愛玲心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52堂文藝課:愛&文學 路加人文雅集

為了解決小團圓張愛玲心得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第1本彙集52堂文藝課的專書,絕對不容錯過!   這是全國文藝界壯舉:連續52週,週週舉辦「路加人文雅集」,主講老師按場次排序:王學敏、落蒂、黃克全、劉正偉、游常山、朱介英、林煥彰、汪士淳、翁林澄、陳慶瀚、蕭蕭、李宏政、李瑞騰、張璉、白靈、陳若曦、宋玉澄、方梓、管管、向明、張啟疆、鍾文音、歐團圓、李進文、凌拂、夏婉雲、李子恆、張默、楊老師、吳彩娟、林央敏、詹明儒、洪惟助、呂健吉、張老師、韓老師、林文義。

不倫不類─論周芬伶、袁瓊瓊、張愛玲私寫作

為了解決小團圓張愛玲心得的問題,作者賴姿妤 這樣論述:

本論文旨在討論周芬伶、袁瓊瓊、張愛玲此三位女作家的私寫作,特以本真性強的私散文及私小說、自傳體小說為主,主要探討女作家如何以不同文類表現私密性極高的自我書寫題材,而探討的內容以「不倫不類」為主。「不倫」指的是情感上的不倫,討論內容以感情、婚姻、家庭關係為主;「不類」則是討論作品的文類與文體的越界,或兩種不同文體的相互指涉,作為輔助探討。 周芬伶在經歷了婚變之後,從早期天真絕美、關注家庭與婚姻的學院派閨秀散文,搖身一變,開始關注女性主體與自我精神,大膽的將情慾、身體、性向等私密不倫議題進行剖析,以虛構和真實交錯、意識流與客觀寫實的筆法參雜,多方的實驗了「文體越界」的創作,創造了女

性王國與女性世代,也建構女性自己的歷史。 2007年袁瓊瓊出版了四本情書系列散文,以情感背叛與創傷為訴求,挑戰自己寫作的透明度,並使用部落格、MSN短句的寫法與情書體例,將自己的不倫情路公諸於世,成就了「自殘之書」,也成全了「自贖之書」,更突破了傳統散文的寫作方式,達到文體「不類」的效果。 張愛玲在《小團圓》裡,採取了以自傳體小說還原生命史的手法,選擇以「祛魅」的姿態寫作,雖不斷地書寫家庭之惡與感情之不倫,但已從早期單純的揭露父母之惡,轉變為對自己逝去的親情與愛情凝視,創造出「傷逝的周期」,而以「愛」來完成最後生命的圓滿。 在此論文中,筆者以作家的生平、創作歷程、創傷經驗、

文本內容、他人評論等作為主要分析,將作家的私散文、私小說及自傳體小說作品與生平經歷做一比較對照,探討此三位作家的「不倫」心理、人生經驗與筆下世界,進而討論其私寫作不倫不類的內容,為「私寫作」的內涵做一討論與研究。

沽酌集

為了解決小團圓張愛玲心得的問題,作者止庵 這樣論述:

《沽酌集》收錄止庵文章五十四篇,大多與書有關,或是書人書事,或是書評隨想。書中既有對周氏兄弟、張愛玲、廢名、錢穆等現代文學作家及其作品的品評與考據;也有對日、法、俄等外國文學、歷史、藝術作品的賞讀;更有說“文心”的篇目,兼談作者買書、讀書、寫書、編書的心得。從古到今,不論中外,臧否人物,漫談世事與學理,舒展自然中見性情,內斂平淡中見積澱,很好地詮釋了“把閱讀視為對於真理和創造的一種認同過程”的閱讀觀。 止庵,作家、學者。有《惜別》《畫見》《周作人傳》《神拳考》《樗下讀莊》《老子演義》《插花地冊子》等著作,並編訂周作人、張愛玲作品。 新序 1 原序一 5 原序二 9 卷

一 關於“周氏兄弟” 3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9 朱安的意思 15 錢玄同與劉半農 19 劉半農片斷 26 關於徐志摩 32 廢名佚文續考 36 廢名的詩集 41 張愛玲片斷 45 《張愛玲片斷》後記 51 《小團圓》原稿校讀記 58 自說自話 66 關於自己 70 《懷沙集》題記 97 《河東輯》序 98 談抄書 100 關於標點符號 104 談文章 108 散文漫談 112 談讀書 118 話說兩種讀書態度 122 再談“老嫗解詩” 125 從“必讀書”談起 129 標準的標準 135 我的“讀圖時代” 139 《姑蘇一走》抄 144 卷二 女作家盛九莉本事 151 《色,戒》與《小

團圓》 188 優秀解 192 錢穆的幾種小書 196 卮言稗說《大故事》 200 話題的意義 205 “新證”與《詩經》的閱讀 209 思考起始之處 215 “吃茶去” 220 飲食、美食與“寫食” 225 卷三 《枕草子》及其他 231 日本文學與我 238 美的極端體驗者 247 穆齊爾與我 254 從《一九八四》到《美麗新世界》 259 閒話法國小說 263 有關“可能發生的事” 268 面對歷史的瑪律羅 273 靈感之光 280 視野與眼光 285 歷史及其看法 291 當愚昧瘋狂變得有趣時 296 思想、思想者和行為者 300 精彩的“管窺之見” 309 飲食行 314 貞德的裝

束問題 319 談時尚 324 浴室故事 329

黃碧雲小說研究

為了解決小團圓張愛玲心得的問題,作者楊淳淳 這樣論述:

黃碧雲是90年代興起的香港小說家,在臺港都得過許多文學獎,她以暴力美學和性別耽溺創造出許多華麗陰鬱的作品。自小說《其後》、《溫柔與暴烈》在香港發行以來,就形成一種獨特的敘事方式和粉碎的力量。黃碧雲藉由小說來書寫「愛」、「慾」、「老」、「死」,重複自己作品中著力書寫的厭世、滄桑、失落、絕望,用文本回應自己的生命,呈現對照和自省,雖然看似她一個人的獨角戲,卻使人驚嘆。本文將從黃碧雲小說的主題、內容、藝術手法、人物關係來解析這個末世舞者對生命和生活的觀感,渴望能看出她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