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港降雨機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另外網站即時高雄市小港區天氣| 今天小港天氣也說明:今天小港天氣,大家都在找解答。體感溫度: 26℃. 降雨機率: 10%. 相對濕度: 78%. 紫外線: 0 (低量級). 空氣品質: 普通. 風速: 3km/h. 氣象詳細. 舒適. 上班上課.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所 望熙榮所指導 傅文閤的 2012-2016年高雄市PM2.5污染分布暨建構PM2.5之預測模型 (2017),提出小港降雨機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PM2.5、氣象因子、能見度、複線性迴歸模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研究所 黃立政、林仁益所指導 涂家彰的 高雄灌區水資源防災管理系統之研究 (2003),提出因為有 水資源、防災管理、資料庫維護、水文統計分析、預測分析、風險評估的重點而找出了 小港降雨機率的解答。

最後網站鋒面大雨側風強勁松機1、桃機3航班降轉高雄小港機場則補充:鋒面影響,中央氣象局昨(22日)晚發布大雨特報,北部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注意雷擊及強陣風。民航局表示,松山機場有1航班降轉;此外,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小港降雨機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12-2016年高雄市PM2.5污染分布暨建構PM2.5之預測模型

為了解決小港降雨機率的問題,作者傅文閤 這樣論述:

本研究彙整2012-2016年高雄市一般空氣品質監測站資料,分析PM2.5濃度分布及其變化,結果顯示冬季為PM2.5污染及能見度問題最為嚴重之季節,夏季污染及其問題則最為輕微。以PM2.5日均值15、35、50及70 μg/m3作為標準,劃分為五個等級之濃度區間,結果顯示各測站事件日(超過35 μg/m3)日數有逐年減少的趨勢,且事件日逐漸以35~50 μg/m3為主,2016年該等級日數佔總事件日日數之比例達60.3~79.5%。探討各測站冬季時,氣象因子對PM2.5分布的影響,並比較事件日發生的機率。結果顯示不同氣溫下,各測站事件日發生的機率差異小。各測站於低相對濕度下或無雨時發生事件日

的機率較高。除小港及林園測站以外,其他測站於低風速下事件日機率較高。另外,除了林園外,其他測站PM2.5事件日的發生與靜風時數有關。無降雨的條件下,PM2.5污染有逐年改善趨勢,能見度問題則未獲得明顯改善。對各測站分季建立複線性迴歸模型,以預測次日PM2.5日均值,利用2016年資料作為測試資料,驗證模型性能,結果顯示春季模型預測性能最佳,R2值達0.65~0.80;就預測濃度區間而言,夏季模型的預測準確率最高,達98%以上,次高為春、秋季的模型,準確率分別達71.1~83.1%及67.1~89.9%,最低為冬季,準確率僅達50.0~64.4%。

高雄灌區水資源防災管理系統之研究

為了解決小港降雨機率的問題,作者涂家彰 這樣論述:

本研究首先依據我國行政院於民國89年7月19日頒定「災害防救法」及相關法規,以已核定之高雄灌區水資源防災計劃為基礎,進一步使用個人電腦相關硬體,以Visual Basic 6.0結合Access 2000軟體,並由高雄灌區提供民國65年至民國91年之降雨水文資料,設計成視窗化水資源防災管理系統,以提供颱風豪雨來臨前給決策者、管理者、相關業務承辦人員,能於造成災害前預先作好防災通報及減災整備工作。 本系統之功能分成兩部份: 其一為水資源管理系統,包括:資料庫維護(內含雨量資料庫、地理資料庫)與水文統計分析(內含計算洪峰流量、分析率定曲線、計算流量、雨量流量站) 兩大項;其二

為災害預測分析與風險評估分析;災害預測分析部份將採用多變數非線性迴歸分析,應用於颱風降雨之預測;另採用單變數非線性迴歸分析,應用於颱風降雨致災損失之預測;最後以田口方法應用於尋求主要颱風降雨致災因子及損失風險評估。 本研究成功建立一套提功即時高雄灌區水資源管理與計量風險評估之分析系統,可以提供專業人員水資源防災管理規劃之實務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