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排水槽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屋頂排水槽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莫莉.珍.昆恩寫的 時尚潮宅DIY:教你看透現代主義極簡風 和賈平凹的 古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 和麥田所出版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建築系 鄭政利所指導 陳昕佑的 住宿類建築筏基雨水利用與滯洪機制運作模式之研究 (2019),提出屋頂排水槽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建築筏基、雨水利用系統、城市防洪、抗旱、儲水槽。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所 林昭遠所指導 莊元宇的 以雨水花園概念提升臺中市豐樂雕塑公園保水指標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雨水花園、海綿公園、基地保水的重點而找出了 屋頂排水槽英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屋頂排水槽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時尚潮宅DIY:教你看透現代主義極簡風

為了解決屋頂排水槽英文的問題,作者莫莉.珍.昆恩 這樣論述:

北歐風、極簡風、玻璃屋、Loft、清水模、設計師經典椅……想把家裡打造成最時尚最潮的樣子嗎?獻給嚮往現代主義極簡風,但又擔心水泥地板不舒服、屏風隔間不實用、大片玻璃沒隱私、買了貴森森的設計師款椅子卻坐如針氈的你。   著名網站「搞怪潮人」(UnhappyHipsters.com)所推出的居家裝潢指南書,  教你打造一間最純粹、最經典的現代時尚潮宅。  從室外的造景、屋頂線條、外牆、環保綠建築系統,  到室內的照明、顏色、管線、椅子和餐具,  《時尚潮宅DIY:教你看透現代主義極簡風》的作者與繪者告訴我們,  哪些是最經典的設計師款,哪些是千萬要避免的大地雷。   除了實用的採買與裝修建議,《時

尚潮宅DIY:教你看透現代主義極簡風》也介紹了幾位重要的設計大師,讓讀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現代主義風格的發展與精神。   現在,你開始懂得如何從五花八門的水泥工法與夾板等級中挑選,也明白了家中小孩與寵物的用品配件,是整體設計中不可忽略的一環。而更重要的是,你將開始學會,當看到那些美得另人屏息的潮宅照片時,如何保持理智不被衝昏了頭。 作者簡介 莫莉.珍.昆恩(Molly Jane Quinn)   喜歡:杏仁可頌麵包  討厭:短毛地毯  渴望:Eileen Gray設計的任何東西 繪者簡介 吉娜.塔爾巴(Jenna Talbott)   喜歡:古董維納斯牌鉛筆  討厭:珠光寶氣的講話腔調  渴望:

Charles Csuri的網版印刷畫   莫莉與吉娜在波士頓專賣稀有設計書籍的書店結識。她們很快交上了朋友,關掉一家日式清酒吧,協議共同挽救現代設計界的種種弊端,「搞怪潮人」(UnhappyHipsters.com)這個革命性的部落格就這樣誕生了。兩位作者對於美國居家建築雜誌《Dwell》特別有意見,挑選出雜誌中許多刻意安排、矯情的照片,投下了諷刺的註解,引起無數網友的共鳴,而促成了《時尚潮宅DIY》一書的誕生。 譯者簡介 李建興   台灣台南市人,輔大英文系畢,曾任多類書籍刊物編輯,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譯作有《失落的符號》、《殺手的祈禱》、《把妹達人》系列等數十冊。 第一部分:室內表面照

明廚房浴室收納櫃座椅色彩Loft 第二部分:室外造景屋頂線條外牆窗+門環保系統戶外陳設休閒 第三部分:配件孩童書籍+音樂寵物 前言   你即將展開一段改變人生的旅程。很多人夢幻地翻閱居家雜誌,卻很少人擁有設計天賦與耐力踏出下一步,端出他們自己的現代傑作。要有強悍的人格才能夠簡化到真正活在現代住宅所需的最少私有物品。   當你在堅定的追尋中遭遇無可避免的挫敗或迷惑,記住你是特別的:你是現代主義者。   現代主義者是稀少的優越人種,這些人了解高尚的設計帶給人生意義,極簡主義那種有秩序的奢華正是治療疲憊靈魂的良藥。現代主義者亟欲迴避被視為成功指標的俗氣配件──巨大電視、手工製作的水晶香檳杯、長毛地

毯與舒適的家具。身為現代主義者,你應該醉心於建築創新。你渴望一個像自尊與氣質直接延伸的住家。   在本書中,我們會幫助你變潮變時尚。從椅子與屋頂到小孩與寵物,容我們成為你新生活方式的嚮導。您將允許自己從平庸物品的陷阱中釋放出來,放棄固有的物質愉悅概念,在陰沉的臥室中醒來而感到樂趣。你會開始欣賞一片蟲蛀夾板中不規則的溫和美感,並且享受赤腳走過碎石庭院的搔癢。   我們會提出實用的建議與觀察的方法,盡量讓您通往現代化的旅程愉快一點。您只需要小心研究並撥出慷慨的預算。很快你就會習慣接受朋友、鄰居與陌生人的讚美,他們對於你極簡主義的住宅羨慕不已。請準備好享受畢生慾望的萌芽,沐浴在塑造環境以符合個人特殊

需求的這個重大成就的光榮。   歡迎來到現代世界。 浴室一個住家的所有空間裡,浴室是最私密的。排泄、沐浴、刷牙、洗手——浴室設備頂多也只能說是原始。選擇乾淨的磁磚、水泥與陶瓷以協助隱匿我們在此進行大多數人類行為的事實。馬桶的輪廓很少有好看的,而且除非執行恰當,把水引進室內的必要管線與安裝,可能把迷人的極簡空間變成陶瓷與鉛管的一團混亂。浴室裡的對稱很重要,如同在整個家裡一樣重要,但是水槽、蓮蓬頭、馬桶與浴缸之間的大小差異可能造成設計的難題。把重點放在在平衡、比例與肯定會讓承包工人一個頭兩個大的設計難題(例如完全對齊的水泥淋浴間,中央排水孔卻在角落,不在中央,沒有高低差的地面)。也絕對不要忘記,

把乾硬的白毛巾藝術性地掛在(很少使用的)浴缸上,能傳達一種單純的美感。浴室大體檢以下是現代浴室的基本要素。1 盥洗台目標是簡潔的線條,堅硬的邊緣,檯面上什麼也不放。如果必須用雙水槽的盥洗台,請選方形水槽加上搶眼的水龍頭。2 浴缸除非你弄得到菲利浦‧史塔克(Philippe Starck)名家設計的浴缸,否則乾脆別用了。3 地面呈現澆灌水泥的地面(參閱「腳下的美麗」,第21頁)。4 馬桶/坐式浴桶魄力,陶瓷,性能:這些是挑選終極寶座的準則。馬桶可能要價幾千美元;請據此善用資金。5 五金選擇技師工具箱使用的那種工業用超寬抽屜握把;德國廠商Häfele有做貴到天文數字的版本。6 鏡子捨棄鏡框選用無框

鏡片。或者,也可以完全不用鏡子。7 淋浴間磁磚,水泥,更多磁磚,還有不銹鋼。別花工夫找浴簾或玻璃門;時尚生活的一部分就是接納你跟家裡的其他配件同樣是個設計元素,洗澡時間也不例外。8 水龍頭以淋浴間而言,嵌入式花灑龍頭很有效又不礙眼。但是,如果採用無牆隔間,請選用監獄風格從天花板垂下來的噴嘴,製造敵意氣氛。9 毛巾除了披掛在浴缸上的乾硬白毛巾,浴室並不適合出現任何蓬鬆紡織品。什麼浴室踏墊、毛巾和浴簾都別用了。如果你堅持要用傳統概念的浴室踏墊,請選用竹片編織的。10 照明低調的燈具在這種極簡空間最適合。盥洗台照明可以裝設在特製鏡子的附近,盡量讓燈泡不會礙眼。11 儲藏櫃藥櫃必須內崁在牆壁裡,否

則會太引人注目。毛巾、衛生紙與棉花棒等應該藏在最隱密的角落櫥櫃裡。帝王級馬桶「陶瓷寶座」、「茅坑」或「廁所」──你怎麼稱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絕對不要選擇隨處可見的高背、大量沖水的馬桶。近年來,品味優良的設計師們把實用馬桶帶到了一個新境界。義大利工業設計師Alberto Del Biondi的馬桶與坐式浴桶系列Nerocarbonio,完全用碳纖維製造(因為脆弱易碎,或許不是最適合這種實用物品的材料),讓人認為這個裝置的形式終於壓倒了功能。科學進展帶來了塗布腐蝕性化學物以節省刷洗必要的馬桶,還有伸縮塑膠棒可噴水沖洗你最私密的部位,和遙控加溫的馬桶座。我們在此選了兩組革命性水療館品質又符合每次沖水

量環保法令限制的款式,讓你可以輕鬆優雅地排泄。史塔克的DURAVIT作品巴黎出身的設計師菲利浦‧史塔克把他的現代風格應用到一切,從壓克力家具、手錶到遊艇。自然而然,衛浴設備也要跟進。他替Duravit設計的「SensoWash Starck馬桶」並不特別具有想像力──只是個簡單的盆子。然而,他讓內建的馬桶更進一步加上了不言自明的尷尬設定:「女性沖洗」(女性專用的溫柔沖洗),「後沖洗」(當擦拭還不夠的時候),與「舒適沖洗」(簡直可以當作個人按摩的移動噴射水流)。下面經過個人設定的沖洗之後,還能用熱空氣烘乾。KOHLER的「泉源」美國廠商Kohler的這款產品,特色是有機械化的蓋子(還有馬桶圈──

馬桶座的專業術語)可以自動升降。但是,泉源馬桶必須要使用者自己操作面板去啟動各種功能。它對比較注重健康的人還有個獨特工具:馬桶內有Kohler公司所謂的「整合照明」讓你檢視排泄物。這是根據個人經驗的設計──整體上,名稱巧妙地借用安蘭德(Ayn Rand)的同名小說。「我們必須用人道概念的善,來取代文化概念的美。」-----菲利浦‧史塔克(Philippe Starck, 1949-)最出名的當代產品設計師,這位法國人把自己商品化到了極點,從機車到牙刷什麼東西都放上他的名字。跟義大利家具廠商Kartell合夥推出了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他住在四個不同的城市(搭私人飛機輪流居住),娶了第四任老婆,其

中三個老婆共生下四個小孩:兩男,兩女。他自稱是用電腦程式隨機挑選子女的名字(Ara、Lago、Oa與K)。代表作:Louis Ghost透明椅、Bubble Club泡棉沙發、巴黎的水晶博物館。

住宿類建築筏基雨水利用與滯洪機制運作模式之研究

為了解決屋頂排水槽英文的問題,作者陳昕佑 這樣論述:

台灣因降雨時空分配不均之緣故,時常面臨乾季缺水、雨季淹水等問題,又因不透水鋪面增加,使得地表逕流增加及洪峰時間提前。根據台灣相關研究及法規,現今多數建築已將筏基空間列入滯洪空間評估以符合現行法規,但由於現今雨水利用效益較低,以及建築雨水利用系統在儲存雨水和防洪功能有矛盾之處,因此需考量基地位置全年乾季和雨季降水分布,並設置最適雨水利用及滯洪系統運作模式以提升整體效益。依據文獻,本研究針對雨水儲存槽和滯洪池設置模式進行總結及分類,並設定結合雨水利用及滯洪系統在雨季時啟動之滯洪機制,利用累加公式計算儲水量,模擬雨水利用系統循環計算,以及根據集雨面積和最佳儲水量,制定雨水利用系統之筏基操作模式,有

效利用儲水槽容積效率及雨水回收之目的,並評估不同儲水空間、滯洪機制及替代用水比例下的雨水利用效益,另外亦模擬雨水利用系統中適度延長降雨概率及儲水天數,使儲水槽增加其於筏基空間之比例,以提高集水量和提升雨水利用效益。本研究總結出最佳模式操作結果,透過增加集雨面積和儲水量可提升雨水利用效益,藉由利用筏基空間可為一個有效利用城市建築之雨水回收策略,以減少因洪水及乾旱所造成的都市用水危機。

古爐

為了解決屋頂排水槽英文的問題,作者賈平凹 這樣論述:

  中國圖書商報:二0一一年媒體最期待的十本書,《古爐》名列第一!   讀者與學界佳評如潮、獲富新意讚譽,是賈平凹最好的一部長篇小說!!   賈平凹寫盡了三百多枝筆,完成六十四萬字的《古爐》,他的魔幻寫實,包醞著來自東方土地的神祕,超越馬奎斯的南美世界。萬千中國網友熱烈爭談《古爐》,二0一一年中國甫上市,首刷高達二十萬冊!!   「如果寫出讓讀者讀時不覺得它是小說了,而相信真有那麼一個村子,有一夥人在那個村子裡,過著封閉的庸俗的柴米油鹽和悲歡離合的日子,發生著就是那個村子發生的故事--他們有這樣的認同了,甚至還覺得這樣的村子和村子裡的人太樸素和簡單,太平常了,這樣也稱之為小說,那他們也可以寫了

,這,就是我最滿意的成功。」 --賈平凹   一場時代的狂暴颶風,究竟要把淳樸的古爐村吹往何方?   一個自古以來就燒瓷的偏僻村落裡,擁有山水清明、樹木種類繁多、野獸活躍、六畜興旺……的豐饒生機。一個身世不明、長相醜怪的孩子--狗尿苔(本名叫平安。狗尿苔是一種有毒、狗尿過的地方才會生長的蘑菇),與收養他的會剪紙的蠶婆不卑不亢的生活著,婆孫倆與生俱來就有一種與花草樹木、動物飛禽通靈的本能;村中的「善人」是一個奇人,精通天文地理與道德規範勸說,他的性格正直,村人倘遇身心不適皆找善人來「說病」;霸曹是一介浪蕩子,卻是狗尿苔心目中崇拜的形象,直到霸曹對女人的始亂終棄與文化大革命展開之後,狗尿苔從此背對

向他;村人歡喜因為吃下一碗麵而暴斃,其死亡的背後卻隱藏著一樁權力的鬥爭殺機……革命的陰影此時無聲息地蠶食籠罩著古爐村,古爐村的人們一方面勤勞又擅長於技工,一方面極度的貧窮,正因為太貧窮了,他們於是「落後、簡陋、委瑣、荒誕、殘忍」。隨著風暴的迅疾擴大,古爐村的人們有小仇小恨,有小利小益,有小幻小想,各人在水裡撲騰。蒙塵的古爐人們,將面對怎樣福禍難料的未來?   一次又一次地,賈平凹引領我們在小說作品中,經驗文化的巨大震撼與攀越靈魂的層層峰巒!   《古爐》是一部生命色彩紛陳、來自泥土熱鬧聲音的豐富小說,也是屬於成人的殘酷童話故事。   《古爐》這本書什麼也不批判,並且寫出了時代浩劫中的傷和死,寫

得極其怵目驚心。我們因此再度臣服於賈平凹對土地真切情感的寫實功力,就如同賈平凹認同讀者的刻骨形容--讀《古爐》,就像在土堆裡滾過。   「他們一方面極其的自私,一方面不惜生命。面對著他們,愛著他們,又不能不恨他們,有什麼辦法呢,你就在其中,可憐的族類啊!愛恨交集。」   「我的觀察,來自於我自以為很深的生活中,構成我的記憶,這是一個人的記憶,也是一個國家的記憶吧。……,文革對於國家對於時代是一個大的事件,對於文學,卻是一團混沌的令人迷惘又迷醉的東西,它有聲有色地充塞在天地之間。」--賈平凹 作者簡介 賈平凹   原名賈平娃,一九五二年出生於中國陝西南部的丹鳳縣棣花村。現為西安市文聯專職作家。任

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副主席等職。一九七二年進入西北大學中文系學習漢語言文學。一九七五年於西北大學畢業後,曾任文學編輯工作,包括陝西人民出版社文藝編輯及《長安》文學月刊編輯。   作品《滿月兒》獲一九七八年第一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臘月.正月》獲一九八四年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浮躁》獲一九八八年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一九九九年《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00強,《愛的蹤跡》獲一九八九年第一屆全國優秀散文集獎,《廢都》獲一九九七年法國費米娜文學獎,《土門》獲一九九七年第五屆「西安文學獎」。作品曾被翻譯為英、法、德、俄、日、韓、越等二十幾種語言。二00三年榮獲法國文化交流部授予

文學藝術榮譽獎。   賈平凹其他出版作品包括《天狗》、《商州初錄》、《浮躁》、《妊娠》、《黑氏》、《廢都》、《白夜》、《土門》、《高老莊》、《懷念狼》、《病相報告》、《美穴地》等。 暴力敘事與抒情風格──賈平凹的《古爐》及其他王德威 (作家)   文革敘事是當代中國文學最重要的現象之一。七十年代末以來的文學風潮,不論「傷痕」、「反思」還是「尋根」、「先鋒」,文革的暴虐或荒謬都是作家和讀者關注的焦點。相形之下,官方對文革的說法曖昧得多,原因無他,任何論斷都不能不顧及動搖國本的考量。到了新世紀,新左派崛起,為文革平反、為造反正名的呼聲此起彼落,只不過是四十多年吧,曾經影響千萬身家性命的浩劫竟成為

進步學者心目中的憧憬。談歷史的創傷和記憶,談魯迅式的「為了忘卻的紀念」,這大約是最殘酷的諷刺了。   面對文革,官方的說法不可靠,學者的論述不能靠,只有小說家一如既往, 從虛構摩挲歷史傷痕,並且不斷反思政治和倫理的意義。我們因此可以想像未來研究文革最重要的資源不在史料或論述,而是在敘事。近年大陸作家書寫文革又有新一輪的貢獻,細膩複雜處比起以往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只要看看閻連科的《堅硬如水》、余華的《兄弟》、王安憶的《啟蒙時代》、姜戎的《狼圖騰》、蘇童的《河岸》、莫言的《生死疲勞》、林白的《致一九七五》、曹冠龍的 《沉》、畢飛宇的《平原》等作,就可以思過半矣。   在這樣的脈絡下,賈平凹(一九五二

~ )的新作《古爐》值得我們注意。賈平凹是當代大陸重量級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多半以他出身的陝南農村或日後定居的西安為背景,充滿濃厚地緣色彩。八十年代賈憑「商州」系列還有《浮躁》等作讓他躋身尋根作家系列;九十年代一部《廢都》(一九九三)寫盡改革開放後社會的怪現狀,以色情始,以空無終,引起絕大爭議。在毀譽交加中賈平凹再度出發,從《高老莊》、《白夜》、《懷念狼》到《秦腔》、《高興》等作,每一部都觸及新的題材。不變的是他對家鄉歷經社會主義巨變的關懷,以及對現實以及現實主義邊緣現象—從俚俗風物到神鬼休咎—的探索。   在《古爐》中,賈平凹將焦點投注到文化大革命。創作多年之後,他終於以長篇形式—六十四萬

字—迎向這場歷史事件。賈平凹的父親是鄉村教師,母親是農民,這樣平凡的家庭卻在文革中遭受毀滅性的衝擊,賈淪為「可教子女」。一九七二年,賈平凹因緣際會,離開陝南家鄉來到西安,從此展開另一種人生。然而文革的經驗如此刻骨銘心,必定一直是他創作的執念。問題是,太深的傷害可能讓作家有了無從說起的感嘆,而另一方面,歷來文革敘事重複堆疊,甚至成為「祥林嫂」式千篇一律的控訴,又可能讓作家有了不說也罷的顧慮。這裡的挑戰不僅關乎敘事倫理,也關乎敘事策略。   這也許說明了《古爐》切入文革的角度和風格。小說裡的「古爐」指的是陝南一處偏遠的山村。這個村莊千百年前曾是北方瓷窯重鎮之一,到了現代卻一蹶不振。僻陋的地理,澆薄

的民風,凋敝的產業讓古爐村成為不折不扣的窮鄉僻壤,即使共產解放也依然翻不了身。   然而文化大革命爆發了,像古爐村這樣落後的地方居然也跟上了形勢,發生如火如荼的鬥爭。或者換個角度說,越是落後的地方反而越見證了文革鋪天蓋地的力量。村子裡狂熱分子,無賴幫閒,幹部學生共同煽動出一場又一場的運動。但暴力的真正核心來自村中兩姓人家的宿仇。前進意識形態、傳統宗親信仰、還有個人恩怨嗔痴糾結一起,終於釀成一場血腥屠殺。   這樣的情節背景,坦白說,並不新鮮。八十年代的尋根文學有不少作品都是以一個封閉的民間社會作為暴露文革災難的場域。而賈平凹凸出古爐村曾因瓷窯風光一時的背景,並以瓷器的英文名稱「China」影射

中國(China),似乎也是過於明白的隱喻。但《古爐》的重點畢竟不在寫出文革期間的腥風血雨,也未必在敷衍什麼中國寓言。細讀全書,我們發現賈平凹用了更多的氣力描述村裡的老老少少如何在這樣的非常歲月裡,依然得穿衣吃飯,好把日子過下去。他以細膩得近乎零碎的筆法為每個人家做起居注,就像是自然主義式的白描。甚至文化大革命的你死我活也被納入這混沌的生活中,被詭異的「家常化」了。   「日常生活」這些年成為泛濫學界的口頭禪,彷彿有了「日常」兩個字,一種屬於民間的政治正確性就油然而生。(注1) 相對以帝王將相為主的「大歷史」,這當然代表有心學者批判的角度。但賈平凹要探問的是,在不正常的時代裡,我們又如何看待日

常生活?這裡所隱伏的道德曖昧性,還有一觸即發的政治凶險,讓「日常」變得複雜無比。我們因此更可以尋思:文革中古爐村的村民見怪不怪,到底是堅韌的「民間」底氣使然,還是民族劣根性作祟;是逆來順受,還是哀莫大於心死?   更讓我們注意的是,小說描寫的歷史情境如此曖昧混雜,所用的語言卻一清如水,甚至有了抒情氣息。我們只要比較賈平凹《廢都》以來的風格,就可以看出不同。小說的主人翁狗尿苔是個被收養的棄兒,其貌不揚,但卻通鳥語,辨氣味;從他的觀點看出去,古爐村的一切,包括文革,就有了不同意義。這是怎樣的一種生活?天地不仁,但天地又何其可親可感;暴力既帶來無以復加的傷害,卻也像是地久天長的生存律動。於是在夏日,

在狂熱「毛主席萬歲」的口號中,傳來知了間歇的「知了」叫聲,關在牛棚中的反動分子昏然睡去。冬天又一場文攻武鬥以後,一群狼「路過後窪地沒有看到有人呼喊,連狗也沒叫,就覺得有些奇怪。但是,這一支狼群沒有進村,牠們太悲傷了,沒有胃口進村去搶食,也沒有興致去看著村人如何地驚慌,只是把腳印故意深深地留在雪地上,表示著牠們的來過。」   賈平凹又渲染民間工藝和傳統信仰等情節。收養狗尿苔的婆善於剪紙,又有善人四處「講病」,而且頗有話到病除之效。這些人物「成分」不好,在村裡地位卑微,卻傳承了一套民間的審美本能和體用知識。賈平凹以往作品也經常流露對地方文化傳統的眷戀。但在《古爐》中,我認為他的用心不僅止於懷舊而已

。懷想「破四舊」的時代裡殘存的人事和器物不難,難的是藉此呈現一種特定的歷史視野和敘事風格。賈平凹的挑戰恰恰在於他企圖以抒情的筆法書寫並不抒情的題材。   賈平凹九十年代因為《廢都》暴得大名,也付出相當代價;新世紀裡他則以《秦腔》證明他有能力超越自己所樹立的標竿。這兩部小說記錄當代西北城鄉的頹敗,或穠膩,或沉重,充滿賈自謂的「黏液質+抑鬱質」。(注2) 就此我們可能忘了賈平凹曾經有相當不同的書寫風格。特別是他早期的「商州」系列,同樣是以陝南家鄉為背景,卻呈現一種素樸古雅的風貌。就算是寫苦難不堪的人或事,表面也依然雲淡風輕。在彼時情緒氾濫的文革敘事中,的確獨樹一格。   批評家孫郁在最近一篇文章中

指出,早期的賈平凹頗得汪曾祺(一九二○ ~ 一九九七)的賞識。汪認為這位年輕的陝西作家寫小說猶如散文,還原了數十年來鄉土敘事被壓抑的夢魂與心影,「充滿靈氣」。(注3) 汪對賈的期許其實投射了自己文字的況味;他是在為自己找知音。至於日後賈平凹作品的鬼氣繚繞而且葷腥不忌,汪曾祺是否還能欣賞,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孫郁又指出賈平凹早期風格也承襲了孫犁(一九一三 ~ 二○○二)等人的傳統。(注4) 孫犁是「荷花淀」派寫作的創始者。從四十年代的《蘆花蕩》、《荷花淀》到五十年代的《風雲初起》、《鐵木前傳》,他筆下的一代農村男女參與革命竟像是談笑用兵,再劇烈的風雲變幻也都融入四時生活的節奏裡。主流左翼敘事

一般都是劍拔弩張,務以有血有淚為能事,孫犁(還有劉紹棠等)的作品難免予人避重就輕的感覺。但換個角度看,他們經營了一種革命即抒情的史觀,未嘗不可以說是舉重若輕,透露出強烈的烏托邦自覺和自信。四、五十年代胡蘭成(一九○六 ~ 一九八一)把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寫成了「民間起兵」的賞心樂事,就算再不足為訓,也必須看成是另類的革命即抒情的極端表現。(注5)   然而賈平凹的《古爐》又比汪曾祺、孫犁所示範的抒情敘事更要複雜些。汪曾祺小處著眼,從歷史縫隙中發掘可興可觀的生命即景,而孫犁最好的作品基本以邁向革命烏托邦為前提,將進行中的歷史當作田園風景來看待。到了《古爐》的寫作,時間已經進入「告別革命」的後社會主

義時期。不但文化大革命已經被視為陳年往事,甚至天安門事件都逐漸褪色。當賈平凹驀然回首,重提文革,並且以抒情筆法直搗當年革命最不堪的層面,他的企圖必定有別於汪曾祺或孫犁。   我以為寫《古爐》的賈平凹的對話對象不再是汪曾祺或是孫犁,而是汪曾祺的老師沈從文(一九○二 ~ 一九八八)。沈從文曾是鄉土文學最重要的代言人,卻因為種種原因在新中國的文壇聲銷跡匿,直到八十年代才以「出土文物」之姿重現江湖。一般所見,沈的魅力在於他秀麗的抒情風格以及地方色彩,寫來絲絲入扣卻又彷彿塵埃不染。但我在他處已經多次論及,沈從文優美的文字底蘊其實充滿太多的暴力與傷痛。他的名篇像是《邊城》、《三個男人與一個女人》等莫不如此

,而他往往拒絕作出簡單的詮釋。(注6) 抒情和反抒情所形成的張力成為沈的魅力所在。   抗戰期間沈從文避居大後方,開始寫作《長河》。小說以沈的故鄉湘西為背景,描寫現代化風潮席捲中國後湘西所遭逢的巨變。按照沈原先的計畫,小說將寫到抗戰爆發,日本人入侵中國腹地,並以湘西陷入萬劫不復的命運告終。但《長河》沒有寫完。如今所見的第一卷在一九四七年出版,僅觸及三十年代「新生活」運動—民國時期的文化革命—為湘西所帶來的啼笑皆非的後果,還有地方民情的變化。即使如此,沈已經透過主要人物、情景投射出大難將至的徵兆。他的風格依然故我,但不祥的氣氛呼之欲出;一切越是看來風平浪靜,越是顯得危機四伏。   《長河》之所以

未完歷來有許多說法。客觀因素之外,我們可以揣測沈在戰爭中已經明白了家鄉被摧毀的必然,而戰後國家亂象並未稍息,前景尤其晦暗不明。回顧湘西的過去和未來,沈沒有絲毫樂觀餘地。他有了不能,也不忍,下筆寫出《長河》終局的困境。而我們記得同一時期在延安、在沈從文意識形態對立面的孫犁,卻能夠清清爽爽的呈現他的革命抒情故事。   回到《古爐》,我認為賈平凹的書寫位置和沈從文的《長河》有呼應之處,因為就像沈一樣,賈平凹痛定思痛,希望憑著歷史的後見之明—文化大革命之後—重新反省家鄉所經過的蛻變;也希望藉用抒情筆法,發掘非常時期中「有情」的面向,並以此作為重組生命和生活意義的契機。兩者都讓政治暴力與田園景象形成危險

的對話關係。   不同的是,沈從文畢竟沒有能夠完成《長河》;就在《長河》首卷出版後的兩年間,沈自己也捲入歷史狂潮,而且幾乎以身殉。我想到的是他在一九四九年春天的自殺未遂。沈從文的遭遇說明了他的抒情方案在史詩時代裡的失敗。六十年後,賈平凹卻似乎接著沈從文《長河》半途而廢的話頭「繼續講」。他就著現代中國另一場大災難—文化大革命—寫事件發生前古爐村的懵懂無知,文攻武鬥時村民的你死我活。與此同時,春夏秋冬四時作息依然運轉不息,古爐村的生老病死一如往常。   或許從這個角度來看,《古爐》的出現代表賈平凹對中國現代抒情傳統的反思。上個世紀末他曾經從汪曾祺、孫犁所示範的脈絡逸出,而有了《廢都》以降,以醜怪為

能事的小說。而《古爐》則代表了他回歸抒情的嘗試,卻是從沈從文中期沉鬱頓挫的轉折點上找尋對話資源。這樣的選擇不僅是形式的再創造,也再一次重現當年沈從文面對以及敘述歷史的兩難。與其說這是他們一廂情願的遐想,不如說是一種悲願:但願家鄉的風土人情能夠救贖歷史的殘暴於萬一。   徘徊暴力和抒情之間,《古爐》未必完滿解決沈從文所曾遭遇的兩難。小說結束在一九六七年,曾經挑起運動的一干人等自食惡果。至此古爐村已經元氣大傷,但是文革仍然方興未艾。小說裡的首惡分子伏法以後,還留下一個嬰兒:「哇哇的哭,像貓叫春一樣的悲苦和淒涼,怎麼哄都哄不住。」   《古爐》的結尾因此像開頭一樣,並不承諾任何歷史大敘事的起承轉合。

對賈平凹這樣曾經身歷其境的作者而言,文革敘事哪裡能止於四人幫垮台或是傷痕文學的開始?歷史留給共和國的「傷痕」,日後要以最不可思議的方式出現在《廢都》那樣縱慾和虛無的男女身上,在《秦腔》那樣絕望的後社會主義消費文化上。   儘管如此,賈平凹還是嘗試為古爐村不堪回首的一頁添上少許積極色彩。在小說後記裡,他驚問當年席捲一切的人和事如今安在哉,也見證曾經不共戴天的死對頭如今相攜一起老去。「傷痕」或「反思」過後,更積極介入歷史的方式是從廢墟裡重覓生機。而賈平凹的選擇是回到文字:如果文字曾經是聲嘶力竭的宣傳和迫害工具,帶來誘惑和傷害,文字就更應該被重新打造,用以召喚現實所遮蔽的吉光片羽,想像生命賡續的可能

。   就此,賈平凹的抒情寫作就像是《古爐》裡擅剪紙花的狗尿苔婆一樣。在革命最恐怖黑暗的時刻,婆卻每每靈光一現,有了「鉸花花」的欲望。她的剪紙不止是個人寄託,也成為隨緣施法、安撫眾生的標記。化不可能為可能,她卑微的技藝於是透露著某種生命的「神性」。   我不禁想起沈從文的話,「自然既極博大,也極殘忍,戰勝一切,孕育眾生。螻蟻,偉人巨匠,一樣在它的懷抱中,和光同塵。」 沈從文是以自己切身的經驗,應和前人的嘆息。也是在這一理解上,沈經營他的抒情敘事:「在一切有生陸續失去意義,本身因死亡毫無意義時」,唯有工藝器物—還有文字—所投射的圖景「是生命之光,煜煜照人,如燭如金」。(注7) 賈平凹也許未必迄及

沈從文的抱負,但《古爐》仍不失為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嘗試。 冬部一狗尿苔怎麼也不明白,他只是爬上櫃蓋要去牆上聞氣味,木橛子上的油瓶竟然就掉了。這可是青花瓷,一件老貨呀!婆說她嫁到古爐村的時候,家裡裝豆油的就一直是這瓶子,這瓶子的成色是山上的窯場一百年來都再燒不出來了。狗尿苔是放穩了方几的,在方几上又放著個小板凳,才剛剛爬上櫃蓋,牆上的木橛�嚓就斷了,眼看著瓶子掉下去,成了一堆瓷片。婆在門檻上梳頭,她的頭髮還厚實,但全白了,梳一會就要從梳子上取下一些脫髮,繞一繞,塞到門框邊的牆縫裡。牆縫裡已經塞有一小團一小團的頭髮窩子,等著自行車上架著貨筐的來聲在村口的石獅子前一吆喝,他便能拿著去換熗鍋糖了。

啷一響,婆問:咋啦?狗尿苔說:油瓶掉啦。婆頭上還別著梳子跑進來,順手拿門後的掃帚打他。打了一掃帚,看見地上的一灘油,忙用勺子往碟子裡拾,拾不淨,拿手指頭蘸,蘸上一點了便刮在碟沿上,直到刮得不能再刮了,油指頭又在狗尿苔的嘴上一抹。狗尿苔伸舌頭舔了。婆說:碎爺呀,就這點油了,你給我打碎了?狗尿苔說:我去聞氣味,它就掉下來了。婆說:聞啥氣味,哪兒有啥氣聞?!狗尿苔說:有氣味,我聞到著一種氣味。已經是好些日子了,狗尿苔總是聞到一種氣味。這是從來沒有聞到過的氣味,怪怪的,突然地飄來,有些像樟腦的,桃子腐敗了的,鞋的,醋的,還有些像六六六藥粉的,呃,就那麼混合著,說不清的味。這些氣味是從哪兒來的,他到處尋

找,但一直尋不著。婆說:你是不是鼻子爛啦?狗尿苔的鼻尖被掀起來,鼻腔裡都好,婆擦了一把鼻涕,揩在鞋底上。狗尿苔說:我就是聞著有氣味,我以為它是從牆上來的。婆看了看了中堂牆,牆用白土刷得白白的,櫃子上方貼著毛主席的像,而旁邊就是掛油瓶的木橛,木橛齊根斷了。婆愣了一下,卻說:聞氣味就撞瓶子?狗尿苔說:我沒撞,它自己掉的。婆說:你還強,強,你給我強?!掃帚又打起來。婆打一下,狗尿苔跳一下,婆孫倆在腳地轉圈圈。掃帚打在狗尿苔的屁股上,狗尿苔用手去護,掃帚就打在手上。貓鑽在桌腿下,說:啊疼,啊疼?狗尿苔把貓踢了一腳,沒喊疼。婆說:打你你還不跑?!狗尿苔這才往門外跑。婆還攆著打,其實她已經把掃帚朝狗尿苔的

腿後的地上打;狗尿苔都跑到巷口了,婆仍在拿掃帚打著院門框子響。那一日沒再下雪,也沒風,幾天前的落雪全掃到了巷道兩邊的排水溝裡,雪和泥攪在一起,踏上去嘎啦嘎啦響,並不濕鞋。但院牆的瓦槽簷上掛滿了冰錐,時不時有掉下來的,端直戳在泥雪堆上。狗尿苔的腿短,需要用力地甩著胳膊才能跑得快,巷口的杜仲樹就劇烈地搖晃了。這是狗尿苔家的杜仲樹,他以為是他的身子搖晃才覺得樹在搖晃,但煞住了腳步,杜仲樹還在搖晃,把天磨得咯吱咯吱地響。樹下圪蹴著一堆人,有田芽,有長寬,有禿子金,還有灶火和跟後。熱得能褪一層皮的夏天過去了,冬天卻是這般的冷,石頭都凍成了糟糕,他們是擔尿水給生產隊攪和了一堆糞後就全歇下了,歇下來用嘴哈著

手。太陽雖然還在天上,卻是一點屁紅的顏色,嘴裡哈出的熱還是一團一團白氣,每個嘴都哈了,白氣就騰騰起來,人像揭開了鍋蓋的一甑耙包穀麵饃饃,或者,是牛尾巴一乍,撲沓下來的幾疙瘩牛屎。護院的老婆和行運在山門前吵架,可能是行運在幾個月前借過了護院他老婆的一元八角錢,行運說他不久就還給了,護院他老婆說根本沒有還,兩個人就吵呀吵,已經半天了,吵得沒結果。樹下的人沒有去勸架,其實是不知道該怎麼去勸。總算巷道裡誰家的孩子屙下了,大人在喊狗:喲,喲喲,喲—!本來要喊的是老順家的狗,那是最大最威風的狗,而別的小的醜的狗都聳著耳朵跑動,說著:來了!來了!狗的話很碎很急,就成了一片嗡嗡轟響,行運和護院他老婆的吵嚷也住

了聲。老順家的狗踏著步子出來了,牠的骨架大,毛皮更大,像披著一張被子,在三岔巷頭揚起頭,只喊一聲:汪—!拖音特別長,所有的狗就閉嘴,夾起尾巴避讓了。村子裡突然間沒有了響動,樹下的人一時倒覺得無聊,吃菸的吃菸,打盹的打盹,要麼解開了懷在棉襖裡子裡捏蝨子。禿子金靠在杜仲樹上蹭脊背,先是看著前邊巷中一家灶房屋頂的炊煙,煙是藍色的端端往上長,後來就歪了,軟得像水中的草。他也有點昏昏欲睡了,當嘰裡哇啦地跑過來了狗尿苔,立馬快活起來,叫:狗尿苔,呀呀,狗尿苔!

以雨水花園概念提升臺中市豐樂雕塑公園保水指標之研究

為了解決屋頂排水槽英文的問題,作者莊元宇 這樣論述:

目前全球暖化效應已造成氣候異常現象,豪大降雨屢屢成災,洪水逕流導致淹水頻傳,嚴重影響民生作息,因此,在檢討改善都市排水系統之時,亦應導入以雨水花園概念減輕洪患的新思維;公園為具有生態、永續形象的綠色指標,目前臺中市共有531座公園,若能增強公園自身的吸水能力,將能有效降低極端氣候造成的都市淹水災害。本研究以豐樂雕塑公園為樣區,以綠建築規範計算臺中市政府在2018年完工「豐樂雕塑公園改善工程」之基地保水指標,並與基地保水基準值相比較;另以CN值計算公園內最大保水量之改善情形。研究指出,豐樂雕塑公園基地保水基準值λC為0.44,改善前基地保水指標λ為0.42,不符法規規範,本次將部分不透水鋪面更

換為透水鋪面,並大量增加綠化面積後,得出改善後基地保水指標為0.51,可達基地保水應符合之水準;有關豐樂雕塑公園改善前後之最大保水量差值,改善前為5,477.78m3,改善後為6,164.15m3,提升12.53%。豐樂雕塑公園改善工程是以雨水花園概念建置海綿公園之案例,將約5,000m2的不透水鋪面更換為透水鋪面約1,000m2,及加大植栽綠帶面積約4,000m2,顯示工程改善對於基地保水指標及公園最大保水量有顯著成效,基地保水及最大保水量等指標可用以體檢公園綠地能否兼具蓄水、保水及防災等機能,供公園改善效益之量化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