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鄉定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另外網站城市空間與山中歲月—-論五都後的原住民族集體權/ 廖朝明也說明:回顧烏來鄉、和平鄉、那瑪夏鄉、桃源鄉及茂林鄉被歸類為「山地鄉」的 ... 在對少數族群的定義中,Nagata(1981:96)認為「對於一個感受到共享同.

亞洲大學 健康產業管理學系健康管理組在職專班 藍守仁所指導 鄭明聰的 山地鄉醫療照護成效及健康監測指標評估-以高雄縣為例 (2010),提出山地鄉定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原住民、山地鄉、醫療服務、監測指標。

最後網站原住民族地區長期照顧資源配置與展望則補充: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之定義, 當某一地區 ... 臺灣原住民分為高山族及平埔族, 涵蓋了12個縣,其中含30個山地鄉及25個平地原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山地鄉定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山地鄉醫療照護成效及健康監測指標評估-以高雄縣為例

為了解決山地鄉定義的問題,作者鄭明聰 這樣論述:

台灣地區山地鄉因地理環境特殊,病患因交通方式進出不便,就醫可近性及方便性均不及平地都會區方便;醫護人員編制和醫療設備亦較平地都會地區相對不足。加上山地居民生活習慣和風俗文化的特異性,以及就業和經濟情況均不佳等因素之影響,其醫療服務資源和健康狀況的問題一直備受政府相關單位關注。在當地醫療政策已然執行多年,且現況問題的成因可能已隨時間而有所改變,因而有評估之必要,甚至實際成果與預期成果間的差距,均有賴監測指標來判斷。本研究目的有二:(一)山地鄉醫療照護成效評估;(二)監測山地鄉健康差距之量化性指標評估。研究結果與發現如下:1. 影響山地鄉居民健康的因子包括:交通、教育程度、經濟狀況、自覺健康和

生活品質,以及醫療利用率。2. 「交通」和「經濟」會影響山地鄉居民醫療利用情形,但「教育」和「健康行為」也會影響醫療利用情形。3. 政府相關政策主要在降低山地鄉居民「就醫可近性」障礙,照護成效評量指標多與「公平性」和「主觀性福祉」有關。4. 山地鄉與臺灣地區的健康差異會受到醫療利用差異影響,但也會造成醫療利用的差異。且兩者間的差異除了表現在「生活品質」的生理方面,也表現在心理、社會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