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鄉平地鄉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山地鄉平地鄉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程兆熊寫的 臺灣山地紀行 和程兆熊的 高山族中:臺灣宜蘭山地之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和華夏出版有限公司所出版 。

高雄醫學大學 口腔衛生學系碩士班 黃曉靈所指導 程柏翰的 社區健康工作者策略對台灣原住民社區高齡者 口腔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口腔機能與口腔衛生行為之成效 : 隨機對照試驗 (2020),提出山地鄉平地鄉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齡者、原住民、口腔衛生、口腔機能、衛生教育、社區健康工作者、口腔健康生活品質。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社會福利學系 許碧純所指導 劉媛妮的 參與原住民勞動合作社對都市原住民族女性之影響 (2018),提出因為有 都市原住民族女性、就業、原住民勞動合作社、充權的重點而找出了 山地鄉平地鄉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山地鄉平地鄉,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山地紀行

為了解決山地鄉平地鄉的問題,作者程兆熊 這樣論述:

  民國四十四年暑假,程兆熊教授率領教授團七人與學生四十五人,深入當時台中縣和平鄉、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山地調查園藝作物生長與分布情形,兼及一般地形、土壤、氣候及交通狀況。關於調查的科學研究成果,已於民國四十五年結集為《台灣中部山地園藝資源調查報告》(農復會特刊第十六號)。   本書則為程教授於學術研究之餘,以文學心靈與筆法,將山地踏查過程,依據時間順序與路程,一一記錄臺灣中部山地的人文印象。   尤為可貴的是,當時調查團隊在台中縣行經路線即為日後中部橫貫公路西段的路線;在南投縣仁愛鄉則為今日台14線及力行產業道路;在信義鄉則為台21線中段。在當時僅為山地保留區之部落間

道路,程教授文字間所保留的臺灣山林地景、原住民部落生活情形、人文經濟活動實況均為極難得的歷史紀錄,旁及調查過程的艱辛與個人內心感懷,使得全書內容活潑易讀。

山地鄉平地鄉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立法委員林佳龍針對2月、3月中油液化石油氣每公斤連續上漲共13%以上造成民怨質詢經濟部施顏祥部長。林佳龍表示,在水電瓦斯油價都飆漲的時代,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好,政府補助要縮短貧富差距,選一個對最基層、最弱勢的迫切需求去執行,瓦斯是基本民生需求,應擴大補助桶裝瓦斯。經濟部施部長答應將研議補助偏遠地區平地鄉鎮及弱勢家庭桶裝瓦斯,並協同消防署補助瓦斯商進行老舊瓦斯鋼瓶更新。

開春之後,桶裝瓦斯兩個月猛漲共13%,3月2日供應液化石油氣的中油公司再度調漲家用桶裝瓦斯價 40元/桶,20公斤桶裝瓦斯平均零售價每桶將逼近900元,創下歷史新高。林佳龍表示,通常偏遠地區無法安裝天然氣,桶裝瓦斯的價格又比天然氣瓦斯貴1.5倍,使得愈偏遠的居民瓦斯費用負擔愈重。林佳龍指出,雖然石油基金可用於對山地鄉及離島地區石油設施、運輸費用之補助及差價補貼,但只有補助山地鄉與離島,以台中市為例,目前只有和平鄉屬於山地鄉,而鄰近的東勢、新社等區都無法得到補貼。林佳龍也表示,即使是住在都會區,也有一些弱勢家庭需要政府伸出援手,補助其民生瓦斯消費,對此經濟部施顏祥部長表示,經濟部願意研議擴大補助範圍或地域(不僅是偏遠地區)。

林佳龍指出,依台中瓦斯業者反應,目前桶裝瓦斯鋼瓶並沒有使用年限的限制,消防署雖有內部規畫研究,打算在100年~105年五年間要求業者銷毀超過30年以上的鋼瓶,不過現階段卻沒有編列補助銷毀鋼瓶的預算,因為沒編列預算,去年跟今年已經銷毀的鋼瓶應該找誰補助?林佳龍要求經濟部應協同消防署幫助瓦斯行解決更新老舊鋼瓶的問題,當場獲得施部長的允諾。

林佳龍表示,過去兒福聯盟 因「弱勢學童生活困境調查報告」曾經有「因為沒有瓦斯,家裡很久沒有煮東西了...」代為向社會募款求援,大台北瓦斯公司也曾計算過,氣溫每降攝氏一度,平均每戶每天多使用0.6度瓦斯,水電是基本人權,寬頻是基本人權,瓦斯是重要民生用品,更是基本人權,特別是今年天氣濕冷,政府應該確保民生的基本需求能獲得保障,讓弱勢家庭得到實質的溫暖。

http://www.citylove.org.tw/

社區健康工作者策略對台灣原住民社區高齡者 口腔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口腔機能與口腔衛生行為之成效 : 隨機對照試驗

為了解決山地鄉平地鄉的問題,作者程柏翰 這樣論述:

研究目的:原住民生活在偏遠地區,在醫療資源和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有較差的口腔健康,而年齡越大,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內涵就越高,研究應謹慎發展且具有文化一致性。社區健康工作者(LHAs)被訓練為傳送基礎健康訊息並與當地族群擁有相同的語言、文化背景和價值觀,也被譽為是社區的天然幫手,協助研究者或是外來者深入社區傳達資訊,優點為節省人力、經費及降低語言和文化上的障礙。我們的目的為探討使用社區健康工作者策略對原住民社區高齡者的影響及成效。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隨機對照試驗研究設計,選擇花蓮縣,台東縣和屏東縣55歲以上的原住民高齡者,進行社區介入。參與者被隨機分派至LHA組和單張組,LHA組為120人,單張

組為116人。LHA組由社區健康工作者進行四堂口腔衛生教育課程介入,課程內容包含了解口腔構造、學習口腔自我照護技能和口腔機能促進、口腔疾病與系統性疾病之間的關聯等;單張組僅提供口腔衛生教育單張及口腔運動介入。LHA組和單張組在3次追蹤中完成了問卷、口腔機能和口腔衛生檢測。最終使用廣義估計方程式比較組間的介入成效。研究結果:六個月後測結束,在組間的口腔自我照護行為中,與單張組相比,LHA組的參與者進行定期牙科拜訪、每天刷牙兩次和使用牙間刷的機會顯著較高[調整後的勝算比分別為(AOR)= 4.72 (95%CI=2.24-9.92),AOR= 3.91(95%CI=1.99-7.66)和AOR=

13.72(95%CI=3.65-51.63)]。兩組之間的口腔機能和口腔衛生比較,與單張組相比,LHA組參與者的吞嚥測試、咀嚼效率、牙菌斑控制指數和牙菌斑指數明顯進步[β=0.89 (95%CI=0.36-1.43), effect size(ES)=0.41,β=0.50 (95%CI=0.22-0.78), ES=0.50,β=-0.30 (95%CI=-0.37 to -0.24), ES=1.28和β=-0.76 (95%CI=-0.92 to -0.60), ES=1.17 ]。結論:在原住民社區高齡者中,使用LHAs 社區介入策略對定期牙科拜訪、每天刷牙兩次、使用牙間刷、反覆唾液

吞嚥測試、咀嚼效率、牙菌斑指數和牙菌斑控制指數有顯著地正向效果。本研究所建立之社區健康工作者介入策略建議未來可應用至其他原住民社區當中,提升居民的口腔機能、口腔衛生及行為改變,減少偏遠地區醫療資源及人力不足的問題。

高山族中:臺灣宜蘭山地之行

為了解決山地鄉平地鄉的問題,作者程兆熊 這樣論述:

  接續中部山地調查之後,民國四十五年暑期,程教授再度率領師生溯蘭陽溪(舊名宜蘭濁水溪),深入宜蘭縣太平鄉(今大同鄉)、南澳鄉進行園藝資源調查。   此次路線大致涵蓋今日中橫公路宜蘭支線、蘇花公路北段。尤其自太平山林場翻越獨立山直抵南澳的路線,至今仍因山林保育因素而未開闢道路,其間的文字紀錄彌足珍貴。

參與原住民勞動合作社對都市原住民族女性之影響

為了解決山地鄉平地鄉的問題,作者劉媛妮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探討參與原住民勞動合作社對都市原住民族女性之影響。主要研究問題為先瞭解都市原住民族女性來到都會區的就業經驗與工作困境,再來探究都市原住民族女性進入原勞社後的充權影響與成效。為達此研究目的,鎖定一家原勞社,並對四位都市原住民族女性工作人員進行深度訪談法,探究其在都會區的就業遭遇及進入原勞社後的充權經驗,同時搭配參與觀察法,觀察原勞社裡的都市原住民族女性工作人員情形,從中進行質性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本研究發現,都市原住民族女性來到以漢人為主的都市環境工作時,面臨歧視與不公平對待,甚至遭遇原漢同工不同酬的問題。雖然她們在漢人為主的地方就業,但對於自身族群認同並未如先前的研究

指出對自身族群產生自卑或認同的問題,並未影響她們族群身分的認同。在溫馨社這個以原住民族為主的工作環境當中工作,對都市原住民族女性的確產生充權影響,包含:健康改善、提升親子關係、人脈擴張與人際關係改善及成就感與自信心。此外,本研究亦發現溫馨社與一般工作職場不同之處,包含:一、溫馨社的原住民族工作人員較多,在此工作的都市原住民族女性受訪者比較能感受到愛與安全感,鮮少會因為族群背景的差異而產生嫌隙與衝突;二、溫馨社的工作環境比一般漢人為主的職場友善,由於溫馨社裡面工作的人員多為原住民族的身分,彼此可以互相理解與扶持,比較不會受到汙名化,加上主要的工作人員都是女性,在族群和性別皆相同下,彼此更能互相同

理和包容;三、溫馨社的成立,讓本研究部分受訪者可以就近工作,亦可以一邊照顧自己的親人與社區族人,同時可以兼顧工作與家庭的責任;四、在訪談及參與觀察當中,發現溫馨社裡的工作人員大多信奉基督教,受訪者不論在工作或任何事情遭遇困境時,常會透過禱告的方式,尋求精神上的支持或力量,因此,宗教信仰帶給她們生活與精神上的助力與充權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