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內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左傳內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隆獻寫的 先秦兩漢歷史敘事隅論 和吳易璉的 左傳MBA:寫給領導者每晚睡前看的40則人性歷史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有線電視30年6》三網融合延伸商機5檔數位匯流概念股穩穩賺也說明: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 HOT. 辜朝明論壇.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和大寫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所 邴尚白所指導 楊雨蓉的 上博楚竹書〈成王為城濮之行〉及相關問題研究 (2018),提出左傳內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成王為城濮之行、上博簡、城濮之戰、子玉、左傳。

而第二篇論文逢甲大學 中國文學所 簡宗梧所指導 陳孟君的 《左傳》政治聯姻研究 (2005),提出因為有 春秋時期、左傳、政治聯姻、婚姻外交的重點而找出了 左傳內容的解答。

最後網站《左傳》、《國語》、《周禮》「賦」之具體內容考論則補充:《左傳注》:「此兩『兵』字皆指兵器,車上之戰士與車下之徒卒所執兵器不同,故云車兵. 徒兵。」26郭仁成〈楚賦貢制度索隱〉:「賦的內容包括兵車、戎馬以及甲士徒卒所用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左傳內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先秦兩漢歷史敘事隅論

為了解決左傳內容的問題,作者李隆獻 這樣論述:

  中國「歷史敍事」源遠流長,濫觴於商周,成熟於戰國,至兩漢而鼎盛,其文本之豐贍多采,傲視寰宇。本書探討先秦兩漢「歷史敍事」,運用經傳、子史與出土文獻,以《左傳》、《國語》為主,輔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繫年》、《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姑成家父》,以及歷代經生、儒士之議論,援引「敍事學」、「詮釋學」觀念,綰合傳統經史學、文章學,兼採宏觀與微觀方式,省察中國「歷史敍事」的源起、特色與承變及其歷史、文化意義,乃當前探討先秦兩漢「歷史敍事」較為多元、全面的專著。

左傳內容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廣告與「百態自由日曆」合作播出

《百態自由》2022 生命插畫日曆,
台灣第一本多元身體與生命樣態主題的日曆。
用一整年的日子、365個獨特的靈魂
讓你看見所有人──包括自己的獨一無二

嘖嘖溫暖上線‧支持募資 ▹ https://bit.ly/3kevJ0A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百態自由日曆」立場。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 如有業務需求,請至官網瀏覽「服務方案與說明」:https://bit.ly/2ZCQ5Jh

--
#恆大 #房住不炒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18【七七x百態自由日曆】廣告段落
02:23 什麼是「恒大」?
03:37 恒大的高槓桿策略
04:56 大到不能倒?
06:04 習近平:房住不炒
07:07 A股上市失敗
07:46 恒大到底欠了多少錢?
08:55 「恒大危機」拖垮中國經濟?
09:45 恒大危機要怎麼解決?
10:43 我們的觀點
11:53 問題
12:12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關節
|腳本:關節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China’s Lehman Brothers moment?: Evergrande crisis rattles economy:https://bit.ly/3AV1QIE
→ 早報:恒大陷入債務困境,金融產品逾期未兌,投資者圍堵深圳總部:https://bit.ly/3EYkcuR
→ 中国房地产帝国恒大陷入债务危机 :https://nyti.ms/2XZvhdX
→ 誰為恒大1.9萬億債埋單?: https://bit.ly/3kPZw0b
→ 恒大汽車股價奇跡,與許家印的朋友圈https://bit.ly/3uz5eH7
→ 《恒大集团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全文):https://bit.ly/2ZHNqhu
→ Evergrande: Hui Ka-yan’s childhood dreams fuelled a debt binge and audacious goal that has left the world on tenterhooks:https://bit.ly/3CPR2My
→ 為遏制恆大危機的影響,中國必須做些什麼?:https://on.wsj.com/2XWrhLB
→ 恒大危机背后可能被忽略的四大问题:https://bbc.in/3omGcdb
→ What Is China Evergrande and Why Is It In Trouble?:https://bloom.bg/3F4hdRx
→ China Makes Preparations for Evergrande’s Demise:https://on.wsj.com/39MsrvJ
→ China asking state-backed firms to pick up Evergrande assets - sources:https://reut.rs/2Y0OhJL
→ Here's the biggest risk from the Evergrande crisis, says Goldman Sachs:https://yhoo.it/3ihhOFQ

【 延伸閱讀 】

→恒大債務炸彈》規模2.4兆的窟窿,需要多大的補丁?:https://bit.ly/3ASmAks
→全中國待命地產維穩?北京下令的「恒大倒閉預備」:https://bit.ly/3ujPRSG
→恆大違約對市場的真實意涵:https://bit.ly/2Y0cwaB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 如有業務需求需要聯繫,請洽:[email protected]
🔴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email protected]

上博楚竹書〈成王為城濮之行〉及相關問題研究

為了解決左傳內容的問題,作者楊雨蓉 這樣論述:

  〈成王為城濮之行〉收錄於《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9冊,因全篇目前只見9支簡,共209字,故雖可與《左傳》對讀,但在文字考釋與編聯上仍有諸多問題待釐清。現存簡文記載了城濮之戰前,楚成王命子文教子玉治兵之事,雖與《左傳》內容略有差異,但二者行文脈落大致相同。前人研究多聚焦在集釋,或是古文字形音義的討論上,為開展〈成王為城濮之行〉可能的討論面向,本文欲連結其他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其一,先就〈成王為城濮之行〉的形制、編聯及疑難字詞進行討論,除提出對於形制、編聯的相關發現外,並考釋簡文中的五個疑難字詞,以祈通讀簡文;其二,對於簡文作全篇釋譯,並針對部分的文意稍作討論,此外,對簡文首句「成王為

城濮之行」的句義提出看法及考釋;其三,城濮之戰雖是春秋時代重要的戰役,但歷來各家對於交戰過程卻有歧異,簡文既記載了城濮之戰前的治兵,故對於「城濮之戰」亦不可忽視,在梳理各家對《左傳》描述城濮之戰的看法後,希冀完整呈現晉、楚雙方的會戰過程;其四,從簡文與《左傳》的記載皆可見蒍賈批評子玉無治軍之才,並預言子玉將敗戰。城濮之戰晉軍大敗楚師,看似應驗蒍賈之言,而子玉亦在戰敗後自盡,然而,探究子玉之死背後的原因,並非純然是因戰敗而自盡謝罪,而是政治鬥爭下的一樁悲劇。

左傳MBA:寫給領導者每晚睡前看的40則人性歷史課

為了解決左傳內容的問題,作者吳易璉 這樣論述:

  「周朝」企業集團的經營權大戰,14家控股子公司執行長如何競爭天下?   一部最被華人忽略的歷史管理聖經   「退避三舍」、「爾虞我詐」、「上下其手」、「言不由衷」、   「有恃無恐」、「鞭長莫及」、「嘆為觀止」、「眾叛親離」……   你知道這些刻劃人心的成語,都來自《左傳》嗎?   ──兩千年前寫的決策Case Study,橫跨兩百餘年的領導者經營行動場景。   ──第一部「有情節」的華文戰史書,左傳是你一生最值得讀的國學經典。   ──精選40則白話改寫的領導&人性故事,看見「君王CEO」&「謀臣經理人」的競爭策略與成敗   《左傳》這本書,起始於兩千多年前的「周朝總公司」開始重

新組織設計,並改劃出了好多家的「分公司」,然而這些分公司的經營者誰也不服誰,於是一場大混戰的風暴就這麼揭開序幕,而經典史書《左傳》紀錄下了這段紛亂史實前後始末。   在過程中,我們將從《左傳》看見各個分公司人才與執行長的優劣與決定最終勝敗的行為;《左傳》就像一部呈現關鍵決策的MBA課,它一再告訴我們:人性總是在危急時刻才會顯現,但所有事件在爆發前都是有跡可循的。   相較於《史記》、《資治通鑑》,甚至是更為通俗的《三國演義》;國學經典中,其實《左傳》是一部內容豐富、耐讀深刻的中國最早戰爭史書。     本書就由這部「諸國爭鬥史」出發,以白話重現歷史故事精要,並選輯最為代表性的人物議題,探討

這部經典中各項策略競爭裡的重要人性議題。有部分的篇章是大家可能知其名,但不知幕後那些謀臣與領導對話與故事(後來延伸為經典成語);也收錄了一般人較為陌生,但在《左傳》中極具代表性的關鍵案例;內容格式以一則則故事配合簡單重點與評述的方式呈現,主題則從大小戰役中的戰術競爭到國家領導者治理的心態與施行,快速摘出這部重要經典的關鍵教誨與精華。   在書中,我們可看見當時有國與國間因為「一點小事就擦槍走火」(如一位使臣出使時被圍觀民眾嘲笑,回國後矢志復仇,或是國際間聯姻後失和,由愛生恨等),也有昏庸的君王「愛鶴成癡」以致軍隊無心出戰,反倒要請「鶴將軍」出征的敗亡笑料,或者如管理學中「探討無用會議」的論政

場景;重新回到這一幕幕兩千多年前的競爭史實。   以國學史的概觀眼光看《左傳》,它的人物性格最生動、情節鋪陳最完整、故事性最豐富、人物最多、紀錄最多的外交辭令;因此也被譽為「先秦敘事散文之祖」。   這麼龐大的一部大史書,自然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闡述它的中心思想。本書從《左傳》內容中特意揀選出一些完整有意思的故事,白話改寫並加以分析;在領導者決策、人才才能運用、戰爭戰略、內政安排這些領域,都有幾個代表故事。最前面一部分,則以我們常在生活中見聞(但未必了解其真意的)《左傳》名句,幫助人們迅速認識這部其實非常好看的最早戰爭史書。 作者簡介     吳易璉   輔仁大學中文系畢,畢業論文以【

論《左傳》中人物性格的描摹特色】做為研究主題發表。曾於創造力、大無限創意整合行銷等公司擔任廣告文案。目前正為國內青少年教育盡一份心力,餘暇時寫作。 │前言│ 一堂重新開課的千年MBA決策學 第壹部 一句話速讀左傳 1 及時警醒:「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2 太多無意義的會:「茍信不繼,盟無益也」 3 恐懼有多昂貴?:「畏首畏尾,身其餘幾?」 4 讓人不存僥倖的領導:「民之多幸,國之不幸」 5 立信的重要:「信以行義,義以成命」 6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7 在上位者的榜樣:「夫上之所為,民之歸也」 8 猶豫不決、大事不成:「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而況置君

而弗定乎?」 9 人性中的謙讓與私欲:「凡有血氣,皆有爭心,故利不可強,思義為愈」 10 掌握時機:「困獸猶鬥,況人乎?」 第貳部 領導者的故事 11 短視近利:「晉滅虞虢│宮之奇諫假道」 12 耽溺嗜好:「鶴將軍」 13 迂腐的禍害!:「泓水之戰│宋襄公仁義之師」 14 人性的弱點:「驪姬謀立奚齊」 15 環境造就明君:「退避三舍│晉公子重耳浪跡天涯」 16  信任這件事:「楚康王殺子南」 17 企圖心的拿捏:「楚公子圍鄭國娶親│會盟諸侯」 第參部 用人與人才特質 18 口才溝通:「燭之武退秦師」 19 選對接班人:「衛州吁之亂│石碏大義滅親」 20  觀察力:「楚莊侵隨│季梁百姓觀」

21  說服的技巧1:「魯展喜退齊師」 22  冷靜睿智的決策:「弦高智解國難」 23  寬容幽默:「華元雍容大度│大棘之戰」 24  說服的技巧2:「子產小試身手」 25  混亂中的智謀:「晏嬰大勇│拒絕佞臣奸計│齊人逐慶封」 26  對上位者的溝通:「晉名臣魏絳論政」 第肆部 戰爭策略 27 人才運用時機:「長勺之戰│曹劌論戰│一鼓作氣」 28 忽視承諾的代價:「秦晉韓之戰」 29 東方木馬屠城記?:「齊桓伐楚│召陵之盟」 30 了解屬下特質:「屈瑕驕兵必敗」 31 戰場上的策略及宏觀:「晉楚鄢陵之戰」 32 戰爭中的正確判斷:「楚子圍宋│華元怒殺楚使申舟」 33 「失」策的結果:「齊晉

鞌之戰」 第伍部 內部管理 34 宮內鬥法爭權:「言而無信│連稱、管至父之亂」 35 整飭內政:「晉文公歸國│重振晉國」 36 舉薦人才:「祁奚薦才│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 37 英雄與非英雄:「樹大招風│晉厲公滅三郤」 38 內部管理的關鍵1:「子產相鄭」 39 內部管理的關鍵2:「晏嬰小傳」 40 不可輕易動搖的事:「鄭國鑄刑書」 前言 一堂重新開課的千年MBA決策學   《左傳》,是一部怎麼樣的書籍呢?   自古至今,引經據典就被視為一種智慧的象徵。尤其在西方社會,從個人生活起居,職場的你來我往,運動場上的賽局博弈,商場的瞬息萬變,甚至軍事行動中的運籌帷幄,以及外交辭令上的機

鋒交錯,引經據典早已司空見慣。時而對話,時而工具,甚至是一種思考模式。因此,不論是虛構的好萊塢電影,還是每天真實發生的CNN新聞連線,「引經據典」的場景無所不在。   然而不僅止於吊書袋耍嘴皮,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雄辯終將止於空談。將說話的技術升格為行為的藝術,方為引經據典的真諦。換言之,它是一把鑰匙,一把開啟前人智慧積累的寶庫之鑰。經典,其實應該是一群人思想行動之智囊,而非文字語言的化妝師。   因此在西方,開啟智慧寶庫之鑰,有可能是一則聖經,或者希臘羅馬的神話;一句蘇格拉底或是尼采;一段《孫子兵法》或是克勞塞維奇,以及最常見的莎士比亞等。 重溫中國第一部「競爭史」   回到東方

,我們的莎士比亞在哪裡呢?   《論語》中的孔夫子字字珠璣,讓我們承襲了生命的智慧與生活的理念。禪門的公案、戲曲的傳唱、鄉野奇譚與稗官野史,甚或四大奇書或六才子書,大家也耳熟能詳,各有所好。然而,說到與民間生活最息息相關,甚或我們每日的言談中,都不經意會提及的經典,到底是哪一部呢?   如果有一部羅列了「一個母集團與十四個控股公司兩百五十年來經營管理的case study(個案研究)」的古書,您覺得這本書是部值得回味一下的經典嗎?   沒錯。它就是本書的原材料:《左傳》。   讓我試著這樣比喻:這是一部紀錄一個在先秦古代中國的「家族事業」的書籍。   「周朝總公司」原本在中國西邊,不

過有紀錄的時候,總公司已經從西邊遷到東邊,大約在今天中國的洛陽市。為了方便管理,總公司周朝在管理範圍中設立了許多「分公司」,有些是自己的親戚,他們都姓姬;有些是收購前一家公司時留下來的老員工;也有一些是公司創立的時候的功臣元老。當時的中國大概有二十幾家分公司。   至所謂「先秦」,就是指秦朝以前;《左傳》這部書,紀錄的距離今天大概有兩千兩百年以上了。(其實這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兩千多年的文字,我們現今竟還讀得懂!)而這一部書,就是按照「時間排列」的順序,好好地說故事( 就是「編年體」) 以這種說故事的方式,對照時間很清楚,不過在事件敘述就可能跨過好幾個年份才能找到一個故事的開頭、過程、結果。

有可能是因為這樣,所以《左傳》似乎變成一部被遺忘的「華人管理學文件」。   就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故事:「吳國」分公司執行長名叫「闔廬」;與他鄰近的競爭對手就是越國。這兩家分公司地緣相近,都在另一個的大型分公司「楚國」的壓制下茍延殘喘。不過吳國運氣比較好,他們接受了另一家大型分公司晉國的幫忙,學會了自我保護,他們自己發展了射箭、戰車,國防軍事變強;到了闔廬時代,吳國的經濟發展已經很完善了。所以,闔廬開始想要擴大經營──他想併吞越國。   這樣打個比方吧:晉、楚這兩家分公司做的事業,是重視品牌的發展,因此時間拉長之後,他們的產品會越來越不可取代;吳、越兩家分公司是代工、製造業,品牌不但很難轉型

,更可能隨時被取代。最糟糕的是兩家公司因為性質相近,還想互相併購!   接著吳國公司開始挑戰越國公司,進行低價傾銷,雖然是打了勝仗,不過越國哪裡甘心?   加上吳國自以為是,贏了越國之後,又想開始挑戰楚國。吳國想用對越國的招式對楚國,強大的楚國當然是連看都不看一眼;屋漏偏逢連夜雨,趁著這時候,越國反過來搶走吳國的生意;這下子闔廬兩頭空,親自去槜李這個地方照會越國執行長「句踐」,要找他理論。結果闔廬在談判過程中被越國執行長挑釁,氣得心臟病發,死了。   執行長突然死了,吳國只好召開臨時董事會,讓總經理(也就是闔廬的兒子)夫差趕緊接任執行長的位置。不過夫差畢竟是「富二代」,他的行事風格和白手

起家的老爸不同,不免也有些奢侈享受的心態。尤其在他用計策把越國句踐逼得走投無路之後,更得意了。公司的副總「伍子胥」告訴他說,「越國和我們性質太相近了,直接讓他們倒閉吧!」但他不聽。他不打算讓越國這家公司消失,他只是想好好折磨句踐,讓他過生不如死的奴隸生活;整個越國公司好像一瞬間變成吳國公司的外包商。   三年之後,夫差以為句踐老狗變不出新把戲了,就不再理會越國。他一意孤行,決定要跟「魯國」這個小公司合作,再去跟「齊國」這家大公司挑釁。雖然伍子胥一直勸他先把越國打趴,但夫差覺得越國已經站不起來了;索性不理越國。   後來越國開發了新產品,還特地送來吳國,所以吳國夫差覺得句踐沒有威脅性。伍子胥

是感念闔廬對他好,才留在這小公司;想不到夫差不聽勸,最後還解了他的職,逼得他自殺了。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句踐不但沒有倒,反而更加勵精圖治、振興越國。沒多久就突破難關,直接打敗吳國。而且他很聰明,他不要犯夫差犯過的錯,一口氣直接逼死夫差,吳國公司只好宣布倒閉了。   吳王夫差與越王句踐的故事,大家也許聽過了各種版本;而現在這個版本,正是《左傳》裡記載,原汁原味、沒經過修改的版本(只除了我將國家領袖代換成公司執行長之外)。選這個故事,只是想讓大家明白,《左傳》沒有那麼難,很多我們身邊很常聽到的故事,它的源頭都來自《左傳》。   我們也可以把《左傳》想像是華人的第一部管理個案集。如同上

面你耳熟能詳的故事一樣,《左傳》就是各個「國君執行長」的故事:敘述了他們怎麼樣運用計策、怎麼樣管理內政、怎麼樣擴大領地、怎麼樣做一個霸主;也有反面如夫差的故事,記載著他剛愎自用的下場。   如果用更大範圍的比喻說明,那當時的「周天子」已像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總公司,他雖然還被尊為天子,但實權早已經落入「地方流氓霸主國」了。   還好這些霸主國在春秋時代並不是同時稱霸的,是接任的。這些霸主: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他們除了在各自的分公司管理自家產品之外,有時也把歪腦筋動到鄰近小公司。可憐這些小公司,面對這樣的經營權爭奪戰,他們連「意向書」都不用簽了,直接被併吞,成為失勢小股東,股

票可能變成了廢紙。   那麼寫《左傳》這本書的作者左丘明,他又是什麼樣的身份呢?他就像是「集團股東會議紀錄官」,詳實清楚地紀錄著各家公司動向;不過因為他是魯國人,所以書中就以魯國國君的年號做為《左傳》年 代的紀錄。 深植人心的「經典成語」之書   在本書最初,容我向讀者推薦:如果你這輩子一定要讀一部史書,那請一定要考慮《左傳》:它不只是研究先秦歷史的重要文獻,也透過了許多故事訓練你在生活中、工作上做決策的參考書。   晉文公、秦穆公、子產、狐偃、管仲、晏嬰……等這些霸主、政治家、外交家、將軍們的才能、品行、交涉手腕、政治手段、舉手投足,在書中都直接讓這些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另外,《左傳》對於戰爭的描寫,也是一絕。它將戰爭的始末、戰爭中的運籌帷幄、戰前的占卜、戰略的運用、勝敗的原因……一一透過人物之口來說明;像是吳國失敗的原因、越國勝利的原因,關鍵點在於伍子胥的勸告,還有伍子胥的下場,就已經預告了吳國的失敗。   晉人賀循對這本書評價時說:「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左傳》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對後世的史學、文學也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它在歷史上的重要性,就好像《紅樓夢》對章回小說、《史記》對史學的發展一樣重要。   像是司馬遷的《史記》描述手法、敘事的方式,就受到《左傳》的影響;比方說,《左傳》曾經紀錄到晉獻公的小妾

驪姬,為了要扶自己的兒子為王儲,於是在晚上睡覺時在獻公身旁撒嬌耳語──咦?《左傳》的作者左丘明怎麼知道他們夫妻睡前說了什麼呢?像這樣的手法,也使它被喻為小說始祖了。   後來,這種筆法,在《史記》裡也常常看見,像是〈荊軻刺秦王〉的喬段,現場英雄赴死的氣氛渲染、將匕首包藏在地圖裡獻給秦王的過程,好像司馬遷本人就在現場一樣。   接著,讓我們再回到「引經據典」這件事。   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會說成語嗎?   漢語中的成語,或許世上最特殊的一個語法。一句成語,它兼具歷史故事以及內在哲學的兩種含義。因此,當成語出現在文字與對話之中,交流的除了語義,更蘊含著積累數千年的約定俗成與價值判斷。簡

而言之,成語,就是華人世界中,最普遍被使用的「引經據典」。   像是:「一鼓作氣」、「退避三舍」、「爾虞我詐」、「上下其手」、「言不由衷」、「有恃無恐」「鞭長莫及」、「各自為政」、「嘆為觀止」、「眾叛親離」、「多行不義必自斃」、「內舉不避親」……這些大家朗朗上口的成語,如果您知道這些皆出自同一部古老的經典,您會不會很驚訝?換句話說,我們是否經常握著這部智囊,卻從未想過「探囊取物」?   做為華人的「成語量產中心」,《左傳》這部被譽為「散文之祖」的古老史書,其中的豐富故事與鮮明人物,早已深根在華人世界數千年的民族基因之中。《左傳》之所以成為經典,更重要的是,這部充滿豐富故事與鮮明人物的經典,

不論經過數千年,只要人性不變,其中各個主人翁面臨的抉擇與取捨,都還是世代人物必將面臨的問題。那一句成語的背後,實則潛伏了人類從千年前世世代代的重要決策思索。 關於本書的誕生   我自己在讀中文系時,因為修課的關係,才開始完整接觸到《左傳》這部書。   當時老師為了增加我們的閱讀量,規定我們每週都要讀一篇《左傳紀事本末》、寫心得。更有趣的是,那位老師還要兼著訓練我們的思考能力;他要求我們寫的每一篇心得,都要跟生活、時事、甚至是大環境結合。一開始覺得麻煩,但開始讀了之後,卻發現《左傳》是這麼有趣!   尤其當看到某些篇章如齊桓公為了打蔡國,不惜以「小妾另嫁」這種理由來發兵時,就總也會想起老

師在課堂上不斷提到的「春秋無義戰」。在那個時代(即使是現代也是一樣),每一次的出戰都必需要有理由,否則就會受到國際間的撻伐;然而這個出戰的「理由」,真的能夠構成理由嗎?   在大二那年的寒假作業,老師規定我們要寫一篇對《左傳》的小論文,要對它做什麼研究都可以。當時我對於《左傳》的人物性格實在太感興趣了,於是就以國家為基準,寫了一篇關於各國人物的報告。畢業前,我更延續了大二時的研究,做了:〈論《左傳》中人物性格的描摹特色─以春秋霸主為例〉的小論文題目,最後並以這篇論文代表班級公開發表。   當然,以上只不過是分享我個人和《左傳》結緣的過程,我並不是什麼國學大家,在此冒昧地以這本個人改寫過、較

易閱讀的作品呈獻給各位。   由於《左傳》原典是文言文,礙於這點可能讓它像隔了一層紗一樣讓人不容易了解它,但其實它具有豐富的思想、風采,這也是我學生時代以來,之所以選擇這個題材創作、研究的主要原因。   我在書中,特別揀選了日常生活中得見《左傳》的名言源頭,幫助人們迅速認識《左傳》。   另外也有其他完整有意思的故事,並加以分析;選擇故事的標準,則大部分是關於領導者決策、人才與才能運用、各國戰爭戰略、內政安排等主題的代表性篇章。希望讀者們開卷後,也會和我一樣發現:經過兩千多年,這些《左傳》故事的核心竟然仍然這麼貼近我們的時代,訴說著同樣的重要問題! 第3章 恐懼有多昂貴?──「畏首畏尾

,身其餘幾?」 「人急造反,狗急跳牆」這句話比喻人往往在走投無路的時候,腎上線素受到刺激大量增加,原本不會的事也能突破恐懼,冒死一搏而求得生路─這句話大概就類似於「豁出去了」這樣的主題。 鄭國是個小國,長期以來一直夾在要「依附晉國」或是「服侍楚國」兩個大國的為難之中。尤其當晉楚關係惡化的時候,至少會有一國來為難鄭國,這時鄭國的國君、臣子簡直就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時時刻刻戰戰兢兢。他們的關係以本書出版時的國際情勢來比喻的話,大概等同於俄羅斯不願讓烏克蘭納入西方勢力,所以強硬地對烏克蘭做出許多牽制;烏克蘭就是鄭國的化身,俄羅斯與西方諸國儼然就是晉楚兩大勢力。 當年鄭穆公在晉楚間,有一回晉靈公召盟八

國國君,卻獨獨不見鄭穆公,就是因為他認為鄭穆公對他有貳心,所以要給他難堪。鄭國大夫「子家」就寫信給晉國的大夫「趙宣子」。他在信中不但細數鄭國國君即位三年以來,盡心朝貢晉國、為晉國解決問題,表達鄭國絕無貳心。都已經做得如此竭力,但是晉國還是這樣子污衊自己,那麼我們鄭國這個小國家,也只能等著晉國消滅了,沒有辦法再為晉國做得更多了。 「古人云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餘幾?』又曰:『鹿死不擇音。』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命之罔極,亦知亡矣。」書信的最後就以這段話做結。意思就是說,我們雖然是小國,但是當我們決定要豁出去的話,就好像古人不屑於畏首畏尾的心態,更舉了

鹿如果面臨險境,也無暇選擇有樹蔭的地方就死。倘若晉國真要下這樣無理的命令逼迫鄭國至此,那我們鄭國即使滅亡也將採取非常行動了。 這段宣告書,大概是鄭國錦囊袋中的最後一計了吧!還好也確實產生了效果。晉國趙宣子收到信之後,就派遣大夫到鄭國和談,兩國再度握手言和。當鄭國面對生死存亡之際,頗有一種「要頭一顆、要命一條」的反抗就義姿態。也的確當他們突破恐懼,換得了晉國的以禮相待,讓鄭國絕處逢生。

《左傳》政治聯姻研究

為了解決左傳內容的問題,作者陳孟君 這樣論述:

《左傳》內容博大豐富,文辭典雅簡鍊,是中國一部偉大的歷史鉅著。它留下不少有關春秋時代的文化、制度和社會情況的資料,有助於後人了解中國古代天文、地理、氏族、社會、信仰、經濟、工商業,以及邊疆民族等各方面的情形。尤其《左傳》在軍事、外交、禮俗等方面的記載,更是後人用來考察,春秋政治社會情勢的最佳依據。平王東遷後的春秋時代,周王室力量衰微,已無力維繫天下共主的地位,於是諸侯之間的爭霸活動,成為春秋時代最突出且影響最深的政治現象。在爾虞我詐的政治氛圍中,維繫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常常以婚姻為工具,稱之為政治聯姻。探討春秋的政治聯姻,有助於加深對春秋社會特點及聯姻趨勢的認識,因此本文以聯姻策略作為主題,希

望從聯姻雙方的個別立場,窺知春秋時期的政治社會情勢,及其對後世的影響。春秋時代之歷史重心在諸侯,為使他們之間錯綜複雜的聯姻關係,得以突顯,本文將《左傳》所記載的政治聯姻,分成背景,影響、目的等三項橫軸,由內而外,逐步溯源、整理、分析出政治聯姻,關係到春秋時期的區域安定、政治決策、權力運作、文化傳播,對春秋社會的影響,至為深遠。個人於《左傳》政治聯姻研究,雖博採眾說,然不揣鄙陋,敝帚自珍,如能提供諸賢達、後繼研究者,得解讀《左傳》政治聯姻之一二事,人生庶幾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