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權內涵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平等權內涵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思源寫的 奇想聊齋1:狸貓學仙術 和曾育裕的 醫護法規(9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親子天下 和五南所出版 。

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 范秀羽所指導 許家豪的 性傾向仇恨性言論管制倡議 (2017),提出平等權內涵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性傾向歧視、仇恨性言論、言論自由、言語行為理論、實質平等、內容中立原則、正當性論證。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政治研究所 邱漢誠所指導 李世閎的 職業婦女在母職階段的職家衝突之研究― 企業員工與職業軍人之比較 (2014),提出因為有 母職、職業婦女、角色理論、角色衝突、職家衝突的重點而找出了 平等權內涵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平等權內涵,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奇想聊齋1:狸貓學仙術

為了解決平等權內涵的問題,作者劉思源 這樣論述:

讀聊齋穿越古今,看群妖幻術化形, 暢銷兒童文學作家劉思源,又一奇思妙想,翻轉經典最新力作! 跟著小狸貓一起發揮想像與思辨力,探索修仙幻術的奇幻世界!     歡迎來到白狸長老的「靈狸養成學苑」,精選9堂仙術基本功,帶你練成奇想大師!   說到修仙幻術你最想學哪一招呢?   神不知鬼不覺的穿牆術?未卜先知的預知術?   來去自如的飛行術?還是點石成金的金手指?   印象中的聊齋,是不是充滿神祕又詭異的恐怖氛圍?   無論是裝神弄鬼的老道士,來無影去無蹤的百變狐妖,   抑或是化妝成無害少女的恐怖惡鬼,   在《奇想聊齋》系列裡,都將化作學苑的修仙導師

,   帶領小狸貓一起穿越時空,探索修仙之旅的奇幻魅力!     篇末皆附「小狸閱讀筆記」,以趣味提問引導孩子深度思考,   結合經典文學與現代創意解析,讓孩子讀懂中國短篇志怪小說代表作!     《聊齋誌異》又名《鬼狐傳》,由人稱「中國短篇小說之王」的清朝書生蒲松齡蒐羅編撰,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志怪小說之一,其中不僅蒐羅近五百篇神鬼妖狐短篇故事,更蘊藏了蒲松齡對人性與生活的體察,及對當時社會的批判。     《奇想聊齋》是知名兒文作家劉思源打造的全新系列,她嘗試用孩子們都能理解的語言改寫,從近五百篇原著中精心篩選出二十七篇,並加入可愛的狸貓師徒作為串場,由靈狸一

族的白狸長老化身「靈狸養成學苑」導師,帶領小狸貓兄妹修練驚奇幻術,並透過師徒之間的對話,及篇末「小狸閱讀筆記」提問,引導讀者跟著兩隻小狸貓發揮想像與思辨力,探索聊齋故事背後的深刻意涵,一覽中國文學史上最絢麗、最耀眼的奇幻之光。     ◎本系列共3冊   奇想聊齋1:狸貓學仙術   奇想聊齋2:妖怪現形記   奇想聊齋3:仙靈探魔境   ◎本書關鍵字:聊齋誌異、奇想、仙靈、妖怪、狸貓、奇幻   ◎有注音,適合7歲以上閱讀   ◎教育議題分類:性別平等、生涯發展、家政   ◎學習領域分類:語文、社會、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     【奇想經典文學】系列介

紹   比真實更超現實,比幻想更不可思議,   以奇想創意新解,帶你讀懂經典文學!      【奇想三國】(共4冊)   奇想三國1:九命喜鵲救曹操   奇想三國2:萬靈神獸護劉備   奇想三國3:影不離燈照孔明   奇想三國4:少年魚郎助孫權     【奇想西遊記】(共4冊)   奇想西遊記1:都是神仙惹的禍   奇想西遊記2:怪怪復仇者聯盟   奇想西遊記3:妖妖要吃唐僧肉   奇想西遊記4:神奇寶貝大進擊     【樂讀456】系列介紹   【樂讀456系列】是第一套帶領孩子衝破「閱讀之壁」的最佳讀物,提供美好的閱讀經驗,

陪伴孩子在閱讀的路上一步步穩扎穩打,打通閱讀關節。     系列以好看的故事、多元的題材為國小中高年級、國中讀者設計的延伸讀本,二到六萬字中篇的長度,能提供孩子豐富、愉快的閱讀經驗,同時顧及中年級孩子對故事的需求,鼓勵孩子進階閱讀,從「拉近自己與文字的距離」,進階到「自書中探求對自己內心及外界世界的瞭解」,並期待在書裡找到認同感。     故事選材從幽默趣味童話、偵探冒險故事,或是小大人的成長心事等等,藉由這些具有正向價值觀的故事打造一個無痛閱讀的世界,讓孩子的閱讀興趣持續在高點,同時深耕閱讀實力。     ✓【樂讀456系列】初階:兩萬到四萬字中篇故事,可按章節分斷閱

讀,培養孩子的閱讀續航力     【樂讀456系列】進階:四萬到六萬字長篇故事,更細膩深刻的情節,幫助孩子發展思辨力   本書特色     1.暢銷兒文作家劉思源改編,以現代化的語言和觀點,重新詮釋短篇小說之王《聊齋誌異》文學經典。   2.以上山學仙術的兩隻小狸貓串聯各篇,篇末皆附「狸貓閱讀筆記」,用趣味提問增進閱讀思辨力。   3.依據「驚奇幻術」、「動物群妖」、「奇幻魔境」三大主題分類,精選27篇適合孩子的經典故事。   齊聲推薦     兒童文學作家 王文華|兒童文學作家 王淑芬|兒童文學作家 吳在媖|《從讀到寫》作者  林怡辰|   暢銷

作家暨說故事訓練師  高詩佳|中華民國兒童文學會理事長  許建崑|   我們家的睡前故事  小妹媽媽.許伯琴|教育部閱讀推手  曾品方|   國立臺東大學兒文所副教授 黃雅淳|臺中市西區中正國小圖書教師 劉美瑤  齊聲推薦!   各界好評     奇想,有誰比得過劉思源!——王文華   兒童文學作家      《聊齋》不僅是奇想,其中的警世哲理也合我胃口,真高興劉思源改寫成濃縮精華的Q版。——王淑芬   兒童文學作家     《聊齋誌異》是大家都愛看的經典鬼怪故事,其中許多故事比時下的奇幻小說精采許多。欣見作者劉思源以淺白的文字改寫其中的精采篇章,配

上可愛的插圖,讓孩子接觸到古典文學的魅力。——吳在媖    兒童文學作家      鬼怪世界神祕又富有想像力,《奇想聊齋》用小狸貓的角度,看見聊齋經典,在以日本或西方的志怪故事外,透過《奇想聊齋》,讓孩子對自己文化的妖怪有更多認識外,奇幻吸睛的內容,我似乎已經聽見孩子大喊:「老師,還有沒有下一集?」——林怡辰    《從讀到寫》作者     這套書以精緻的筆墨和奇幻的想像,為古代經典重新注入創意之光。——高詩佳    暢銷作家暨說故事訓練師       以現代話語改寫《聊齋》,從「白狸長老說故事」引出,再以小狸、花花的「讀書筆記」收結,讓小讀者融入3D情境中

,有緊密的互動。——許建崑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會理事長       小時候聽聊齋總是瑟縮在被子裡又怕又愛。長大後再見反而有種「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的感慨。所以我常與孩子說:惡人比善妖更加可怕,只要心存善念自然能好心有好報哦。——小妹媽媽.許伯琴   我們家的睡前故事       除了驚奇連連的精怪故事之外,每一篇也都隱藏著原作者蒲松齡勸人為善的警世寓意,而劉思源老師精選其中的二十七篇系列原著,加以改寫成活潑生動的兒童故事,更能貼近小讀者好奇的心靈。——曾品方    教育部閱讀推手        這套以現代童話語境改寫的《奇想聊齋》,在傳承經典的精神底

蘊外,也提供了兒童思維的藝術空間,在推陳致新之際,亦完成一種兒童讀物「不以淺害意」的文學深度。——黃雅淳    國立臺東大學兒文所副教授       孩童原本就喜愛法術修練、神仙傳奇的故事,作者將聊齋搬進課堂,讓孩童在熟悉安全的背景下「修仙訪鬼」,不僅增添童趣,也安撫了多數成人對原著是否過於恐怖或批判的擔憂。——劉美瑤    國立臺東大學兒文所博士  

平等權內涵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記得打開CC字幕 #散播愛ㄉ種子toeveryone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14 進入正題!愛家 vs 平權總說明
00:41 議題1:同志婚姻如何合法?
00:57 本集截圖重點
01:14 大法官釋憲結論
01:38 愛家第10案「婚姻定義公投」
02:34 愛家第12案「婚姻以外形式規範同性結合公投」
02:52 平權第14案「婚姻平權公投」
03:17 議題2:國中小學生應該要接受性別平等教育嗎?
03:26 愛家第11案「適齡性平教育公投」
03:41 平權第15案「性別平等教育公投」
04:01 教育部性平教育聲明
04:25 愛家團體反對性平教育的原因
05:10 霸凌不會從高中開始
05:45 民法才4真平等
06:00 結論:不要隱藏你自己
06:54 掰比

【註解】
00:53 釋憲原文:
民法第4編親屬第2章婚姻規定,未使相同性別二人,得為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於此範圍內,與憲法第22條保障人民婚姻自由及第7條保障人民平等權之意旨有違。

04:12  新聞稿原文:
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內涵,目的在於透過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減少誤解及偏見,進而避免發生性平法第2條所規定之「透過語言、肢體或其他暴力,對於他人之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傾向或性別認同進行貶抑、攻擊或威脅之行為且非屬性騷擾者」的校園性霸凌事件。

04:52 課本教什麼?
在國小階段,健康與體育課本教大家認識男、女兩性,教導男生和女生應該平等的相處。 到了國中,課本內容多了認識多元性別的內容,利用同志、跨性別、變性者與易裝者的小故事,讓學生知道社會上有些人對於自己的性別,有著和大眾眼光不同的看法,在延伸討論感想中,引導學生尊重不同的性別氣質。 這些內容中,其實並不包含同志性行為,也不包含異性性行為。

【 製作團隊 】

|企劃:安安又是我歡歡 😘
|腳本:大法官釋憲也讀完了ㄉ歡歡 ✍🏻
|剪輯後製:剪片節奏越來越讚ㄉPookie
|剪輯助理:憨吉
|演出:揮舞🏳️‍🌈的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釋字第 748 號 【同性二人婚姻自由案】https://bit.ly/2udD8Cj
→ 婚姻平權及同志教育等3件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經決議函請戶政機關查對提案人:https://bit.ly/2JRjsf2
→ 教育部針對性別平等教育法與公投相關之新聞稿:https://bit.ly/2D8AL9U
→ 愛家公投Q&A:http://bit.ly/2Ozfh8f


【 延伸閱讀 】

→ 「同志教育」教了變同志?下一代值得什麼樣的性別觀?https://bit.ly/2DgOgFD
→ 中選會《 第7案至第16案公投公報電子書 》:
http://bit.ly/2OD9r5H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性傾向仇恨性言論管制倡議

為了解決平等權內涵的問題,作者許家豪 這樣論述:

仇恨性言論問題近年來受到各國重視,在我國攸關同性伴侶婚姻自由保障的釋字748號解釋作成前後,即出現大量性傾向仇恨性言論,因而有立法管制的呼聲,然而,不少論者質疑:如何定義仇恨性言論?管制仇恨性言論是否過度干預言論自由?是否有管制性傾向仇恨性言論的需要?過往國內法學研究處理仇恨性言論的定義,不論是直接以特定法律為討論前提,或是列舉比較法及學者見解,同時僅對仇恨性言論做概括性描述,均缺乏對仇恨性言論定義要件的探討,使得仇恨性言論定義仍然十分模糊;就管制是否過度干預言論自由的問題,則多將重心置於國外憲法法院判決分析上,雖有輔以學說見解進行討論,但未全面地從不同權利面向討論此議題。另外,過往研究或以

「種族仇恨性言論」為主題,或不限於特定族群、一般性地就仇恨性言論進行探討,而未曾有以「性傾向仇恨性言論」為主題的法學研究者。本文第二章將探討仇恨性言論之內容、意圖、傷害、背景脈絡、目的要素,以提出可供實際操作的仇恨性言論定義,並透過相關研究描繪我國性傾向歧視、性傾向仇恨性言論問題現況及可能成因,說明管制立法在我國的實然可能性與應然必要性。第三章及第四章,將分從自由權、平等權及尊嚴面向,提出性傾向仇恨性言論管制理論基礎,並回應相關反管制主張:就自由權面向,援引「言語行為理論」以分析「言論」之內涵,將言論的「語用」層次納入考量,以檢視傳統法學相關「言論自由理論」的可能缺失,最後以「傷害原則」為限制

自由權的理論基礎,說明仇恨性言論的傷害運作原理,並提出其所造成的傷害;就平等權面向,說明「實質平等」的內涵,並提出性傾向仇恨性言論中的平等問題,以探討國家應積極介入的理由;就尊嚴面向,將援引Jeremy Waldron的見解進行說明。同時回應以下反管制論點:「扼殺政治性言論」、「侵害自主權」、「侵害宗教自由或學術自由」、「構成觀點歧視」、「違反內容中立原則」及Ronald Dworkin的正當性論證(Legitimacy Argument)。本文提出兩種仇恨性言論定義,並基於以下理由,主張性傾向仇恨性言論管制法律具憲法理論基礎,不構成對言論自由的過度干預:從自由權面向,性傾向仇恨性言論屬具管制

容許性的言語行為,不僅破壞言論自由所欲保障的目的,並對性傾向少數族群造成身心理傷害、自由權行使受阻等傷害;從平等權面向,國家不僅不得在法律上歧視弱勢族群,更負有保護弱勢族群免於遭受歧視、消除社會實存歧視的憲法義務,應形塑出保障弱勢族群平等參與社會的言論自由制度;就尊嚴面向,國家應立法管制性傾向仇恨性言論,以保障性傾向少數的「尊嚴」及保障「社會包容性」的公共利益。

醫護法規(9版)

為了解決平等權內涵的問題,作者曾育裕 這樣論述:

  本書主要針對醫護人員切身法律問題加以介紹分析。全書共分七章,從生死的法律觀、安樂死、自然死、安寧緩和醫療等問題出發,進而論述醫護人員的權利義務與業務分際,再進入醫護糾紛的主軸即醫護人員法律過失責任的探討,個論層面包含臨床及公共衛生等各類法律問題,並伸及新醫學科技的發展與法律倫理的關連,最後則研析醫護機構的相關法律問題以及全民健保法制等。全書除學理的論述外,亦側重相關實務運作、判決的兼顧,故引用不少實務案例,以方便讀者參照法規範內涵之解析。尤其,區別醫護臨床與公共衛生常見的法律問題,予以分類探討,體系分明,內容豐碩,深入淺出,行文簡潔,可供授課研究之用。

職業婦女在母職階段的職家衝突之研究― 企業員工與職業軍人之比較

為了解決平等權內涵的問題,作者李世閎 這樣論述:

教育普及、自我意識提高及家庭經濟的需求增加,家庭主婦慢慢地走出廚房,進入職場,隨著女性加入就業市場的比率增加,家庭型態逐漸轉變,雙薪家庭型態已影響父權主義下的「男主外、女主內」傳統家庭角色內的分工模式。一個成為母親的女性不論從事何種職業,即便是處於傳統上屬於男性的工作職場中,整個社會觀念仍擺脫不了其刻板角色之印象,其中又以「母職」為最重要的責任;工作的勞務加上育兒的天職,陷入時間掌控上的兩難地位處境,扮演著工作與家庭衝突最為顯著的角色。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深度訪談八位母職婦女,以角色理論為基礎,探討職業婦女在背負著多重角色扮演之下,進而產生角色衝突,其所面臨職家衝突的真實感受與實際經驗。對此

本研究提出以下四點重要發現:1.社會支持系統所提供的資源,能有效減少職家衝突所帶來的影響,其中又以主管和家人支持最為重要;2.母職婦女角色具有相同的壓力來源包括:傳統、經濟和心理因素;3.婦女在職場與家庭的雙重壓力下,雖然對孩子有著虧欠與自責,但是仍體會到做為母親的幸福感和為母則強的堅定感;4.母職軍人在面臨職家衝突的表現上,因為部隊本身工作環境與性質,其「工作干擾家庭」衝突程度明顯高於「家庭干擾工作」。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提出三項建議:1.建立良好社會福利措施;2.建立友善女性的工作環境;3.建立良好的家庭分工制度。此外,另針對國軍部隊組織也提出三項建議:1.同理母職軍人壓力;2.建立

軍隊社區化與健全托育制度;3.落實部隊待遇福利之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