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 金鎖記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張愛玲 金鎖記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梁慕靈寫的 想像與形塑:上海、香港和台灣報刊中的張愛玲 和許子東的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秀威資訊 和商務所出版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班 孫劍秋所指導 李盈的 張愛玲〈金鎖記〉接受現象研究 (2021),提出張愛玲 金鎖記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張愛玲、金鎖記、接受現象。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林秀蓉所指導 陳建華的 臺灣老兵的返鄉之途── 段彩華《北歸南回》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段彩華、北歸南回、老兵探親、國家認同的重點而找出了 張愛玲 金鎖記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張愛玲 金鎖記,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想像與形塑:上海、香港和台灣報刊中的張愛玲

為了解決張愛玲 金鎖記的問題,作者梁慕靈 這樣論述:

  若要全面理解張愛玲的作品,就必須了解她的創作與文學場域如何互動──編者梁慕靈蒐集整理1943-1949年間,《申報》、《大公報》、《香海畫報》等中國報刊所見之關於張愛玲其人、其文的剪報,從中梳理張愛玲自1943年正式發表作品以來,上海、香港、台灣三地以報刊為首的文化場域與張愛玲作品之間的互動。進一步析論張愛玲作品如何描繪三個城市的形象,同時關注從1943-2016年間,不同時代、不同城市中的各種勢力,如何「借用」和「想像」屬於他們的「張愛玲」。   導讀之外,書中整理收錄1943-1949年間《戲報》、《海晶》等上海報刊中,以張愛玲為題的剪報全文61篇,並擴及《天地》

、《東方日報》等中國報刊所見之相關報導,編為總目(含提要、關鍵字)651條,期能在此基礎上,開啟對張愛玲、張愛玲作品更多的想像。 本書特色   ★獨家選編:1943-1949年間《戲報》 、《大公報》、《香海畫報》等上海報刊中,關於張愛玲其人、其文的剪報全文,進入張愛玲身處的時代與生活。   ★特別收錄:1943-1949年間《申報》、《天地》、《東方日報》等中國報刊的相關報導總目,並附上提要、關鍵字以便檢索。  

張愛玲〈金鎖記〉接受現象研究

為了解決張愛玲 金鎖記的問題,作者李盈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張愛玲〈金鎖記〉在港台地區、歐美地區以及中國大陸地區 的接受現象,並以文獻分析法作為主要研究方法,梳理張愛玲〈金鎖記〉的特殊 性以外,更探討不同地區讀者對於該文本的「期待視野」是如何根據時代背景、 文化思想以及讀者本身的差異化,而延伸出不同的接受現象。本研究各章節依照地域作為區分。第一、二章旨在回顧張愛玲及其作品在過 去被接受的情形以歸納出特殊性,也透過在名家、評論家及大眾讀者所奠定的特 殊性上更進一步探討各地區的接受現象。第三章的研究地區為港台及歐美,港台 地區因為當時的許多政治形態,影響到讀者的閱讀習慣、思考脈絡以及對作品的 投射,歐美地區因為文化背景的不同,對於〈金鎖記〉

的接受角度也會有所差 異,故第三章以上述兩大面向歸納統整。第四章則以中國大陸為主,也因在爬梳 歷史資料時,中國大陸的接受情形與評論內容更為豐富,故本研究在處理該地區 時,更深入的探討〈金鎖記〉的美學,為作家及作品的接受狀況提供了更多面向 的資料。透過上述章節的梳理與探究在第五章作結。本研究意圖使張愛玲短篇小說 〈金鎖記〉在接受史上的資料更加全面,也透過不同地區讀者的接受現象了解相 異時代背景、文化涵養、意識形態下的期待視野會如何影響作家及作品的接受情 形,以提供文本在華人作家及作品中更多元的研究面向。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為了解決張愛玲 金鎖記的問題,作者許子東 這樣論述:

  本書嘗試以文本閱讀為中心,重新梳理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的一些發展線索。本書大致上按照作品發表或出版的時間順序,閱讀和研討中國近代、現代、當代文學史上比較知名、比較有代表性的九十三部(篇)中短長篇小說。從一九〇二年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一直到二〇〇六年劉慈欣的《三體》。     一百年了,中國怎麼會走到今天?會走向怎樣的明天?《老殘遊記》有句話:「眼前路都是從過去的路生出來的,你走兩步回頭看看,一定不會錯。」——許子東   本書特色     Ÿ 以文本閱讀為中心,重新梳理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的發展線索。   Ÿ 按照作品發表或出版的時間順序,閱讀和研討中國近代、現代、當代文學史上比較知名、

比較有代表性的九十三部(篇)中短長篇小說。

臺灣老兵的返鄉之途── 段彩華《北歸南回》研究

為了解決張愛玲 金鎖記的問題,作者陳建華 這樣論述:

  軍中作家段彩華,自十七歲起即獻身創作,堅定地走在文學道路上,鑄造時代與社會的鏡子。他畢生經歷對日抗戰與國共內戰,在烽火連年、四處流離的時代陰影下,被迫遠離家鄉,與親人離散,作品見證中國近代史。其長篇小說《北歸南回》描寫三個外省族群返大陸探親的故事,傳達時代歷史的悲劇。回顧臺灣小說的老兵書寫,隨著政治與社會環境變遷,呈現出不同樣態的議題,這些小說就宏觀與微觀的視角,搭建政治與社會的舞臺背景,刻劃出老兵的內在心聲與血淚歷史。段彩華藉老兵返鄉的故事,提出了「身分辯證」、「心理衝突」與「鄉歸何處」關鍵性的問題。或有學者評論段彩華是以現代主義的觀點,為這些進退失據、逐漸凋零的老兵尋求歷史定位;但這

樣的論斷,仍不足以表現出這部小說的精髓所在。事實上,老兵們的「身心變異」已涉及精神疾病層次,故本論文參考精神分析論述來探討老兵的心理創傷,並輔以敘事學創作理論來彰顯小說的寫作技巧,更追溯臺灣小說老兵書寫脈絡以探究段彩華《北歸南回》的繼承與創新。《北歸南回》看似同出一轍的老兵返鄉書寫,但細膩刻劃老兵的心理反應與精神狀態,將不堪回首的歷史記憶,從離散的悲情轉變成開創新局的動力,傳達化解悲情、族群融合的時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