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昂家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另外網站张立昂- 家庭背景-明星库 - 爱剧情也說明:张立昂 个人资料简介,张立昂图片写真,张立昂是台湾演员,1990-5-28出生,身高:180CM,点击查看张立昂家庭背景个人经历。

淡江大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班 趙衛民所指導 洪崇德的 論「黑暗時期」前羅智成詩作的理想性及其實現 (2017),提出張立昂家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羅智成、現代詩、智教、象徵主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王頌梅所指導 王甄勵的 邵雍快樂詩學研究:以《擊壤集》為探討對象 (2012),提出因為有 邵雍、快樂、孔顏樂處、詩樂合一、康節體的重點而找出了 張立昂家世的解答。

最後網站張立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則補充:出生於台灣台北市,十三歲時遠赴紐西蘭寄宿學校讀書,曾學過鋼琴和吉他,十五歲時寫下第一首歌,展開音樂創作之路,十七歲時立志想當歌手,但其實家裡從商,父母希望他返台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張立昂家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論「黑暗時期」前羅智成詩作的理想性及其實現

為了解決張立昂家世的問題,作者洪崇德 這樣論述:

本文意在重探羅智成(1955-)封筆十年的「黑暗時期」(1989-1999)前思想與創作筆法的轉變。羅智成早期受現代主義影響,提出「智教」,討論其成績,則作品與其宣示意味濃厚的文學觀缺一不可。或討論文學理念及社會主張如何透過詩作呈現,或從現代抒情詩的角度重新清理其文學觀的演進,以往的研究鮮有從這兩個脈絡去彙整者。本文以書院時期(有詩集〈畫冊〉、〈光之書〉)與藍色時期(有詩集〈傾斜之書〉、〈擲地無聲書〉)作分期,並儘量以書為討論單位。首章為緒論,說明筆者的問題意識與研究步驟。第二章以理解的角度考察《畫冊》、《光之書》裡對「智教」理念的陳述,指出作者透過精神象徵或情境建構的隱喻邏輯。第三、四章分

以《畫冊》、《光之書》為研究對象,引入詩學角度,討論羅智成用以實踐思想的寫作技術。《畫冊》的內向書寫與情緒狂熱,《光之書》初步發展的敘事筆法,都是以往研究者較少碰觸的領域,明顯存在與現代抒情詩歌的親緣性。第五章將延續三、四章對寫作筆法與思想的研究成果,觀察其理想性質與寫作筆法如何在藍色時期的《傾斜之書》、《擲地無聲書》二本著作中轉變。羅智成在藍色時期的留學生經歷、大時代下的政治事件與知識份子自覺,為寫作者帶來直接的影響。該章節的討論仍以寫作技法為核心,但加入羅智成風格完熟期著手參與的兩本譯著《中國最後一個古代》、《西風殘照故中國》,及《夢的塔湖書簡》的部分段落,呈現羅智成如何從智教宣言的「偉大

的意志」走向建設「文化理想人格」的過程。第六章是本文的結論,將對研究成果作整合。

邵雍快樂詩學研究:以《擊壤集》為探討對象

為了解決張立昂家世的問題,作者王甄勵 這樣論述:

前人研究邵雍多從哲理思想著手,但邵雍為少數理學家中,詩學理論與詩歌創作兼具者,本文從不同角度切入其詩學與詩歌,從太平盛世與理學興盛的時代背景,談至邵雍主要的安樂生活態度。在此引出「快樂」學理印證其詩歌內涵,採用西方快樂主義點出東方思想的相似論點,而理學家邵雍融合儒道釋三家的快樂思想本質,輔以宋初理學家探討「孔顏樂處」等哲理議題,將快樂哲學轉化為詩學與詩歌。邵雍用詩歌頌揚人生的快樂,其快樂思想具體實踐於《擊壤集》,詩集中記錄其定居洛陽的生活情形,自皇祐元年(1049),迄於熙寧十年(1077),即邵雍三十九歲到六十七歲間,這段時間為其身心最安頓和樂的時期,因此大量寫詩記錄其居家生活、遊歷觀物、

交友酬唱和安閑無事的生活方式,達到「詩樂合一」的快樂人生境界。最後,分析邵雍詩歌的藝術特色,印證其自創的詩學理論:「不限聲律、不沿愛惡、不必固立、不希名譽」,處處可見「康節體」自在喜樂的獨特詩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