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SanjayGupta寫的 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 和KatLister的 少了你,我該怎麼辦?:悲傷總是不請自來,必須親自走過,才能好好告別逝去的人和曾經的自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曾經為愛痴狂的劉若英,如今也歸於平靜了 - iFuun也說明:《後來的我們》口碑爆棚,從前那個唱著《後來》的奶茶劉若英,已經成為一個 ... 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曾經為愛痴狂的劉若英,如今也歸於平靜了.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行路 和好的文化所出版 。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碩博士班 裘性天、李紫原所指導 楊晉嘉的 以電化學法沉積氧化鎳鈷於金包覆之泡沫鎳並應用於鋰-氧氣電池之陰極材料 (2015),提出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鋰氧氣電池、陰極催化材料。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陳明姿 老師所指導 李元凱的 中島文學當中自我追尋的軌跡 (1999),提出因為有 自我追尋的重點而找出了 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的解答。

最後網站后来的我们没有走到一起_腾讯视频則補充:后来的我们没有走到一起 $$$$林夕的视频原声.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

為了解決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的問題,作者SanjayGupta 這樣論述:

歐巴馬最屬意的衛生署長人選 白宮學者、CNN首席醫療記者 OpenBook年度生活書《大腦韌性》作者 桑賈伊.古普塔(Sanjay Gupta) 震聾發聵之作!     研究顯示,在我們有生之年,至少會再遭遇一場傳染病大流行,   那麼,從個人、社會到國家,應該從這次新冠疫情中學到什麼?     桑賈伊.古普塔是資歷長達二十餘年的CNN首席醫療記者,長期以來親臨全球重大災難現場,包括海地地震、日本海嘯,伊拉克、科威特和阿富汗戰事等,重要醫療事件更是無役不與,比如SARS與伊波拉病毒疫情、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炭疽病毒攻擊事件,都可見他站上第一線,撰文或邀請專家一

同為美國民眾解惑。由於報導內容專業、持平又深入淺出,深受美國民眾信賴,在新冠疫情爆發後,他的文章與節目也成了民眾了解相關事實的首選。     由於大流行病很可能每隔一段時間便捲土重來,古普塔以此次新冠疫情為鑑,為國家、社會乃至個人,整理出重要的因應之道。為此,他至今做了數千場訪談,對象包括華府決策要員、世界頂級公共衛生專家、流行病學相關領域知名學者、患者本人或家屬、私營單位主事者,以及與時間賽跑、迅速研發治療對策的科學家及其合作藥廠之高層等,從而得知許多獨家內幕。     此書前半部,檢討了疫情爆發後美國犯下的種種失誤,像是政治角力導致正確防疫政策推遲、質疑口罩與社交距離的效果

、輕忽無症狀感染、誤判新冠肺炎為老人病、太晚關閉公共場所等。此外古普塔還調查並回應了幾個重大疑慮,像是:全球疫情爆發源頭在哪?是否有人刻意釋出病毒?「疫苗猶豫」甚至「反疫苗運動」抱持什麼考量與論點?它們又錯在哪裡?作者以科研成果和他國經驗,建議了更為理想的作法。     由於長年直接與大眾溝通,古普塔的著作往往非常實用。本書後半部從這波疫情對人類社會造成的長期影響切入,關照民眾切身的難題,探討日後生活方式應如何調整:日常生活如何與病原共存、如何安排財務計畫、為何應預立危急時的醫療選擇、如何調適心態並培養心理韌性、怎麼為年老的父母安排居住環境、外出旅行要特別注意什麼,乃至長新冠患者日後要

怎麼維護健康……等等。 全書讓讀者在掌握真實資訊的同時,亦使自己的生命更具韌性、更具保障。(更詳盡介紹可參閱目錄引文)   各界好評     ►「古普塔借鑑他在前線抵抗新冠肺炎的精彩報導,寫了這本充滿實用智慧的書,幫助我們在大流行病盛行的這個時代變得更有韌性。藉著近期吸取的經驗,這本帶著希望和樂觀的書為讀者在駕馭未來時提供了一個紮實的基礎。」——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賈伯斯傳》與《破解基因碼的人》等暢銷書之作者     ►「既像謀殺案推理小說,又是實用的生存指南,桑賈伊.古普塔醫生此書實屬傑作。在這本精彩的書中,桑賈伊向讀者揭發在疫情新聞中不

曾聽過的事(極少人有能耐這麼做),同時提供我們保持安全、並以前所未見的方式追求生命所需的日常工具。」——安迪.斯拉維特(Andy Slavitt),白宮新冠肺炎應對團隊前資深顧問     ►「憑藉著特有的好奇心、同情心和謙卑,再結合大師級的說故事長才,古普塔醫生介紹了這場我們經歷過最嚴重的公共衛生災難決定性的歷史,不管是個人還是整個社會,如果想要變得更強大就必須讀這本書。」——溫麟衍醫生,前巴爾的摩衛生專員     ►「口罩、肥皂、水、與人保持六英尺距離,再加上這本傑作,能讓我們在勢必得面對的下一場疫情中得以生存——也對我們剛經歷的這場疫情更加了解。新冠肺炎目前尚無治癒方法,但

這本書能讓你免受那些把世界搞得天翻地覆的錯誤訊息和假消息所累。」——史考特.伯恩斯(Scott Z. Burns),電影《全境擴散》編劇     ►「桑賈伊.古普塔醫生的智慧,讓我得以在過去十八個月守護住家人。現在這本書將使我們更有把握,自己擁有面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時應具備的資源和心態。」——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五度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得主     ►「這本書簡直是驚悚小說,我們暫時還不知道結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古普塔這位值得信賴、誠實且明智的嚮導,來告訴我們為何我們會走到這個地步,並幫助我們預見未來,以因應下一場大流行發生。

」——拉里.布萊恩特(Larry Brilliant)醫生,公共衛生碩士及大流行應對諮詢公司(Pandefense Advisory)執行長     ►「如果有哪本關於新冠肺炎的書是「必讀的,毫無疑問就是這本。」——彼得.傑.霍特茲(Peter Jay Hotez),貝勒醫學院熱帶醫學院院長及教授     ►「這本書對當前與未來的健康危機,做了充滿智慧且資訊完整的評估。」——《科克斯書評》     ►「寫實,但是帶給人的感覺並非愁雲慘霧、黯淡無光,反倒是令人振奮的期許。」——《出版者週刊》  

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以電化學法沉積氧化鎳鈷於金包覆之泡沫鎳並應用於鋰-氧氣電池之陰極材料

為了解決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的問題,作者楊晉嘉 這樣論述:

近年來鋰-氧氣電池的研究日漸蓬勃,其極高的比能量密度引起學術界高度關注。而鋰氧氣電池主要之挑戰在於充放電時所發生之化學反應難以進行,需以催化劑輔助反應發生。本研究利用電化學方法在金包覆之泡沫鎳基材上沉積氧化鎳鈷當作電池充放電反應之催化劑。此電極材料應用於鋰-氧氣電池的陰極,在100 mA g-1的電流密度下可達到7800 mAh g-1之高比電容值。以500 mA g-1的充放電速率、定1000 mAh g-1電容充放電測試可維持穩定39圈充放電循環。以上述結果而言,我們設計並合成出鋰-氧氣電池理想的陰極材料,期待以此材料組成之鋰-氧氣電池能於未來大量應用於生活電子產品中。

少了你,我該怎麼辦?:悲傷總是不請自來,必須親自走過,才能好好告別逝去的人和曾經的自己

為了解決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的問題,作者KatLister 這樣論述:

最怕不是夢見你,而是醒來時沒有你 【Amazon 4.5顆星好評】     「打起精神,日子還要過下去」   「最難熬的階段已經過去了」   這些話,留下來的人是聽不進去的……     作者在哀悼亡夫的第一年寫下本書。   「神經膠質母細胞瘤」,一個多數人連聽都沒有聽過的疾病,   不僅帶走了她的先生,也帶走了她的半條命。     和突如其來的意外不同,   因疾病而離開的人,是如何一點一點被折磨的,都是看得見的,   所以無論當事人或陪伴者,都會心碎、憤怒、感覺快窒息,   偏偏還無法崩潰,只剩無限蔓延的、空洞的悲傷。     悲傷會掌控一個人的潛意識、侵入此人的身體,甚至顛覆他的靈魂,

  當這股力量襲來時,只有花上一段時間好好消化,才是唯一該做的事。   作者分享在否定、憤怒、悲慟等情緒中勇敢面對痛苦的心路歷程,   她透過接觸各式表述哀悼的作品,試圖尋找共鳴和寄託,   並記錄象徵回憶的四種自然元素(火、水、土、風)如何陪伴她走過傷痛,   告別逝去的人和過去的自己。     「我先生下葬的那天早上,   我塗上深紅色口紅,穿上寶石紅靴子,   下意識選擇不符合我的新身分的衣著。   是的,我選擇當30歲的新娘,而不是現在這位35歲的寡婦。」     ▌ 如果可以,真希望手牽手喊123就一起登出   人活著,一生都在告別。喪偶是同時失去了愛情和親情,對感情很好的伴侶來說

,更是難以接受。不僅如此,共同生活過的空間彷彿不再真實,而是有種走到哪都能見到缺席者身影的魔幻。     ▌ 一小時之內,我從大哭轉為大笑,再嚴重自我懷疑   喪慟不是線性的,無法簡化成會依序經歷哪些階段。暫時不去想「他不在,你在」時,便能和這世界重新交流;當下一秒這念頭忽然衝出,奪回注意力,情緒便又失控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      ▌ 我以為自己好多了,偶而卻發現怎麼還在原地    世界並不因某人缺席而停擺,時間依舊催促活著的人向前,傷心人在經過好一段時間的平撫後,以為自己終於走出來了;然而卻又會在某個瞬間,因為某個不經意的念頭,淚流滿面。     ▌ 我不知道將來會怎樣,但生活會慢慢

給予答案   接受一個人永遠地缺席,是最大的讓步。哀悼是為故人,也是為留下來的自己。時間能否撫平傷痕,仍是無解的答案,而死亡最大的意義,就是讓人學習正視哀傷,學習愛。     本書無法教人立刻轉換心情、振作起來,    但藉由作者的故事,可以陪伴傷心人走一段。    即使傷口癒合後不再是原來的樣子,   但死亡無法帶走的,是那份恆久的愛。   誠摯推薦     夏一新│身心精神科醫生      蘇偉貞│知名作家            (依姓氏筆畫排列)   讀者好評     ★令人心痛的同時,又讓人感到安慰。   ★文字優美,寫作方式誠實,令人目不忍睹。   ★一本令人心碎、悲傷,卻又充滿愛和

希望的書。   ★傷心的故事各不同,卻都讓人產生共鳴,覺得不孤獨。

中島文學當中自我追尋的軌跡

為了解決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的問題,作者李元凱 這樣論述:

本論文是以中島敦所著『虎狩』『山月記』『我的西遊記』『弟子』『李陵』等五部短篇小說為主要研究範圍,探討中島敦在尋找自我以及自我定位的摸索過程。中島敦在前期作品當中呈現出濃烈的「自我懷疑」之訊息,但從後期作品中卻可看出他心境上的轉變,這也可算是中島文學的獨特風格之一。中島文學中之自我追尋的軌跡 研究動機與目的 我一直認為文學是一種發掘存在於「人」當中之問題,進而尋求解決之道的學問。初次接觸日本文學時是在大學時代,當時對於描寫事物、情境多纖細、優美的日本文學,感到非常好奇。有別西方或中國式的文學,日本文學的特徵之一,是將作者的內心世界作一深刻的頗白

、分析,進而感動人心。 中島敦的小說有很深的漢文風格,且多以中國古代典籍的故事作為題材。中島敦的小說中常流露出追尋「自我存在價值」的主題意識,這種作品風格透過其獨特的題材,創造出一種屬於中島個人的文學世界。 中島敦初期的小說當中,常會發現主角對自己所發出的疑問:我到底是什麼?這種不斷的自我詢問,反映了現代人對自我角色定位的不確定感,以及對未來的茫然。如『山月記』當中因膨脹的自尊心而化成虎的李徵、『我的西遊記』當中努力尋找自我根源的悟淨、『虎狩』當中主角的自我剖白…等,在在表現出作者對自己的困惑與對環境的不適應感。

但是在中島後期的小說中,這種對人生充滿疑惑的感覺大體上已被消融。如『弟子』當中子路純粹無利害得失的心裡、『李陵』當中超越命運的司馬遷與蘇武。表現出中島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的他頓人生的疑惑,轉而較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由於對於中島敦的這種轉變感到好奇,以及為自己本身長久對人生目標的不確定感找尋解答,我希望能藉由研究中島敦的作品,來探討其小說中主角的內心世界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試圖透過中島的作品,為自己的疑惑找到解答。 第一章 中島敦的文體當中充滿了濃厚的漢文氣息,這樣的特徵歸因於中島所生長的家庭中,家族的長者們多是

漢學家的緣故。 漢學家系 中島敦的祖父中島撫山是江戶時代有名的漢學家,在三十歲時於矢倉開設了私塾「演孔堂」,曾在此私塾受教育的學生超過千人。中島敦的伯父中島斗南受其父的薰陶,也曾於明治末年開設了「名倫館」,並埋首於研究中國問題。中島斗南也是一位思想敏捷的漢詩人,著有詩文集『斗南存搞』。至於中島敦的父親中島田人,則是一位經國家漢文學考試及格,在國立中學任教的國文教師。 中島氏一家三代,可說是漢學家族兼教育家族。中島敦之所以會如此熟悉漢學典籍,並熱愛創作的原因,從他的家庭背景當中不難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由於中島敦的父親長年旅居國外,多多少少

也造成了中島敦在人格上多愁善感、以及孤獨的個性。除此之外,中島敦從小就患有哮喘的疾病,可能也由於長年受病痛所苦的緣故,導致中島敦產生對人生價值的懷疑以及對自我追求的企圖心。 追尋自我的原點 『虎狩』是中島敦初期作品中自傳風格頗強的一部短篇小說,可說是中島敦邁向作家之路的試驗作品,此篇小說曾獲得「中央公論」社所舉辦徵文比賽的佳作。這篇小說是以「獵虎」事件為中心,以第一人稱的視角來詮釋筆者幼年時代的朝鮮朋友趙大煥。全篇七章當中,花了六章篇幅勾勒出趙大煥這個人的形象。不單只描述了趙大煥的外表形象、作為,更深入了趙大煥的內心世界。

『虎狩』的主題意識是「自我追尋」,透過從旁觀察照大煥的主角的自白以及自我剖析,可以清楚揣摩中島敦的內心糾葛。所以趙大煥可以說是反映出主角本身的一面鏡子,主角對照大煥的分析,其實就是主角對自我的分析。 第六章描述真正狩獵老虎時的情況,主角對獵虎的過程毫無印象,反而對趙大煥的舉止印象深刻。趙大煥在獵虎過後,走到受老虎驚嚇而暈厥的男子身旁,非但沒有幫忙使他甦醒過來,反而踢了他一腳,用蔑視的口吻說道:「呸!又沒受傷,真沒用!」這樣的舉動讓主角第一次體認到趙大煥這位身為當地豪族子孫的氣魄及威嚴,有別於平常作為受日本統治下植民地的二等公民之模樣。這個意外的發現,使得主角驚

覺到自己是否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而對自我的定義產生了另一種不同的詮釋。 在最後的一章裡,描寫了主角與趙大煥分別了十五年後,偶然在電車當中碰面的情景。由於趙大煥的再次出現,使得主角不得不再一次審視自己外在及內心的變化。所以這個奇妙的「偶遇」,暗示了中島敦往後自我追尋的旅程。 第二章 統稱為『我的西遊記』的兩篇『悟淨出世』『悟淨歎異』是取材於中國的四大奇書之一的『西遊記』,文中不只是採用了西遊記中的背景,連出場人物三藏、悟空、八戒、悟淨也是取材於書中主角。悟淨此一角色雖然在『西遊記』中被視為是微不足道的角色,但是卻在『我的

西遊記』之中擔任主角。中島敦筆下的悟淨生性駑鈍卻因此四處遍歷,是個令人憐惜的人物。這一部作品的創作也表示著中島敦由自傳式的小說型式中脫穎而出,開始了藉由既有的故事或歷史事件來深入描寫自我的理念和對自己的深入探索。那麼悟淨這一個角色到底有甚麼樣的特質能吸引中島敦的注意呢?首先就讓我們從『我的西遊記』其主角角色的設定來探討。 主角的選擇 眾所皆知『西遊記』的內容是敘述唐三藏前往印度取經,歷經多重劫難功成歸國的故事。現代中國的西遊記研究者李振冬氏在其研究「西遊記的人物分析」中便指出三藏並非是西遊記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悟空。此外他也提及到[沙僧是一位最忠厚,然最

沒用的人。此後有關於悟淨的研究則是少之又少。相對於悟空的詼諧、高傲、逞強、好義、勇為,悟淨總是沉默安靜地扮演著協調者的角色。在「我的西遊記」中為何中島敦會捨悟空而取悟淨呢?鄭清茂氏認為中島敦看出了悟淨的遍歷與性情與自己有最多的相似點,因而從中得到了共鳴。文中悟淨的遍歷便是為中島敦本身博覽古今中外群書,足跡行遍日本各地甚至於滿洲、中國的行為做了說明。 至於悟淨與中島敦在性情的相似處上,鄭清茂氏認為「悟淨乃是個非行動性的懷疑主義者,且具有強烈的內省傾向」,中島敦應是基於這個原因而選擇悟淨為主角。不過西遊記中的悟淨雖被認為是個不算積極的協調者,且具有非行動性的性格,可是他絕對不是

個「懷疑主義者」。相反的他是個意志堅定,一心往西天取經以贖前罪的人。在這一點上無庸置疑的是與中島敦本人不一樣的。但是我們可以當作這是中島敦想要將其特長加諸自身的一種暗示。 以上就是『我的西遊記』的先行研究,對於主角選擇的一個探討。 悟淨的遍歷 『悟淨出世』是一篇以悟淨的懷疑為主題的作品。被「我到底為何物」這樣一個對自我的懷疑所苦,悟淨為了尋求解答開始了探訪流沙河諸賢人的遍歷之旅。對自我的世界觀感到懷疑而執著追求真實答案的悟淨,卻遭到了其它妖怪的嘲笑。中島敦以溫暖的筆調鮮活的描寫出一心一意追求自我幸福的悟淨。 中島敦

的出發 經歷了連日的遍歷後,疲勞的悟淨連續睡了好幾日。而悟淨藉由睡眠轉變成一個新的自我,後來得到菩薩的指示,尋得保護唐三藏以試驗自我的方法。這可以說是悟淨的「出世」。鄭清茂氏指出這個「出世」,乃是中島自己本身從非行動者轉為行動者,由空想家轉為現實主義者,由自我嫌惡轉為自我肯定的一種暗示。換言之,中島敦是藉由悟淨的描寫來暗喻自己,也藉此激勵、肯定自我。 第三章 中島敦的『弟子』,是在昭和十七年(一九四二)六月二十四日完稿的。 這個作品,是中島在三月十七日自南洋回京之後,看到先前託付給深田久彌氏的原稿被刊載出來

且廣受好評,於是下定決心投入作家的行列之中,並與另一本『悟淨出世』一起同時執筆撰寫的。比『悟淨出世』較慢完稿的『弟子』,則是在中島因氣喘發作病逝之後的隔年,昭和十八年(一九四三)二月一日的「中央公論」二月號上被發表出來。 『弟子』的構成 『弟子』和中國古典文學的關聯,佐佐木充氏在這方面有著詳細的調查。據其研究,中島主要是以『史記』、『孔子家語』(以下略稱為家語)、『左傳』、『論語』、『莊子』、『說苑』、『禮記』、『詩經』等等為素材而來構成『弟子』一書的。再加上中國古典文學的紀錄裏有關於心理及內省式的記述似乎本來就比較少,因此中島便充分掌握此一特點並盡情自

由地發揮自己的想法,這也算是其能形成一種獨特文學的原因之一吧。另外冰上英廣氏也說道:若是將『弟子』與『李陵』立體式般的結構做一比較的話,『弟子』則宛如一幅壁畫一般綿延不斷地伸展開來。若是要將其結構分成三個部分的話,則可分為:【一到六章】子路與孔子的相遇與相互關係、【七到十三章】周遊列國時的人際關係與命運的自覺、【十四到十六章】子路的仕官之途與死這三個部分。 在第一部份【一到六章】裡,中島從史料中掌握住「子路」這個小說主人翁的性格,透過子路的雙眼來觀察其對老師孔子的印象,並且融入一些歷史事件所交織而成的。在這之中,我們也得以一窺子路和其「精神支柱」孔子的關係及關於子路

學習過程中的描寫。 第二部分【七到十三章】是以孔子一行人的周遊列國為背景,針對孔子的諸項思想以及子路對其之回應看法等等,子路思想上的變化則在這個部分裡表露無遺。 第三部分則是最後【十四、十五、十六章】的部分,主要是描寫子路在衛國仕官晚年之事及其之死。 關於『弟子』中所描述到的歷史事件,全部都是自史記裡有關於子路的資料中所選取收集而來的。 孔子和子路 在作品的一開始即以「遊俠之徒」來形容子路,這是暗示子路此人的人物性格的一個很重要的形容話語。在『史記』裡的「仲尼弟子

列傳」中有云: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陵暴孔子。』 這說明了子路的性格粗暴好勇,是個血氣方剛的男子。而在『論衡』的「率性」篇中說到,在孔子所有的弟子之中只有子路是如此不守規矩的,並且是個沒有恆心的凡夫俗子。 再加上孔子對子路的看法,子路的面貌於焉產生。 (濃眉大眼,眼睛充滿血色,雖然看起來是個十分剽悍的青年,但不曉得從何處湧現出一股令人感到疼愛的樸實感浮現在他的容顏上。) 這樣的容姿確實是很符合愛好逞勇子路的感覺,但在原典『史記』中所

看不到記述,便是中島自己可以發揮想像的空間。子路的「純樸」可在『論語』一書裡在他與孔子的對話中得見端倪。再者因為子路擁有質樸的個性,因此也暗示了他與孔子之間的對立關係。另外,其好逞勇力的特質不只是表現在與孔子初次見面之時。雖然在他長年伴隨孔子身旁周遊列國途中,有在「匡」地遭受暴民的凌辱、在「宋」處遭到奸臣的陷害、在「蒲」所遭遇凶漢襲擊等等事件的發生,但他從未離開孔子的身邊逕自走去。子路「直」與「勇」的特質確實是很容易就可以從『史記』中得手,但中島也十分好好地善加引用這些素材並且加以活用,而能把握住子路整個人物的型像。 中島敦把子路定義為「遊俠之徒」,並以「俠者」、「

一諾千金的豪爽男兒」、「勇者」等詞來形容他。『史記』的「遊俠列傳」也說道,所謂遊俠,乃俠客也,別異於無法無天之徒。是個肯為了別人而奮不顧身的俠者。 總而言之,中島從中國古典的各種文獻中有關於子路的紀錄裡,大致上掌握住了上述的一些「勇」「直」「果斷的性格」「有政治才能」等特質,但這大部分都是屬於子路表現在外的姿態。當我們看到『弟子』中的子路時,應該也能感受到中島想要更積極地試著活下去的心理層面的成長吧。 從子路來看中島的轉變 中島敦是一位凝視自己內心,常把因「自我」而感到苦惱的問題當作是許多文學主題的文學作家。其代表作『

山月記』就是其中之一。化身為虎的李微,其告白充滿了對自我的苛責。而最能表現出如此那般自我的矛盾以及煩悶的作品,則莫過於早期的『變色龍日記』和『虎狩』。 在『悟淨嘆異』之後所執筆的『弟子』,其故事主要是在描寫一個豪放爽快男兒子路的半生錄,子路以一個弟子的身分醉心地追隨其師,對於其無法見容的事物則會從事情的真正面來加以搏擊。『弟子』中所上演的戲碼,不單單只是發生在內心裡的世界而已。除了內心的矛盾之外,我們也能窺視到以一個率直行動者的身分出現的子路。 如果說在『悟淨嘆異』中的悟空、三藏的人格特質裡就含有中島敦自己本身的特質,那麼在子路及孔子之中

也可見其活生生的一面。在此書中的子路和孔子確實是擔負著作者本身的性格,但像他們這種純粹行為者及純粹觀察者的身分,我們卻不能夠斷言他們就是背負著中島敦理想和憧憬的典型代表。 在『弟子』中子路敬愛孔子的情感是非常激動的。相對於此,孔子的關愛則顯得有如守護般的沉靜,關於兩人師生之間的情誼描寫的相當動人。在『弟子』之前的作品,主人翁都是籠罩在孤獨的陰影之下,自始自終都是在內心裡的問題裡打轉,當然對於和其週遭環境的關係也顯得相當薄弱。但是,『弟子』中的孔子和子路卻不孤獨,他們倆人以脫離利害關係的師生之愛來彼此牽繫著。或著我們可以說,正因為描寫師生情誼的成功,刻劃因情愛強烈所造

成的矛盾也才能真正的算是被描繪了出來。 截至目前為止都如我們所看到的一般,『弟子』是以師生之愛為主軸,描寫行動者和觀察者之間的矛盾。除了有此糾葛之外,中島敦再加注以自己文學的主題內容來繼續進行有關於內心層面問題的種種探討。因此這個作品不單單只是描述一個充滿憧憬的行動者的故事而已。 也就是說,行動者子路和觀察者孔子之間的矛盾、融合,以及彼此強烈的吸引以致相互認同的心情,都再再映照出作者自身糾纏不清的內心。這個糾葛被行動者的事物所吸引,另一方面也為觀察者的世界所深深吸引住,這都顯示出中島敦對自我分裂所承受的苦楚。再更進一步的看,我們是不是可以

說『弟子』的主題就是中島運用客觀的形式,來形容中島自己觀察與行動夾雜之間的糾葛,而塑造出來的一齣戲呢? 在此之際,中島探尋自己文學上的新道路,朝著吐露內心痛苦的方法持續前進。假設說分析自己並加以確認是中島文學的一貫主題,那麼『弟子』就可算是其對新方法的實踐所做出來的實驗作品。 命運觀的轉變 『弟子』是一部描寫一個與老師擁有不同資質的弟子,在老師的引導之下而成為其堂下門生,後來發現他自身的命運~生與死的過程的一部作品。和尊師一起過著周遊列國日子的子路,瞭解到尊師以及自己的生命意義,並且養成了「不論遇到何種情況都不可以絕望,

絕對不能鄙視現實,在能力可及的範圍之內盡最大的努力。」的積極人生觀。透過主人翁子路和孔子的生存之道,我們可以見識到一種積極的命運觀。 『弟子』裡的主角子路,和從「過去帳」以來及「古譚」、「古俗」等等作品裡的主人翁是大相逕庭的。要通過命運的試練,除了要能捕捉到孔子偉大的存在之外,為了要表達對孔子的純粹情感,也漸漸地把自己和孔子同化了。因此,子路放棄了對於存在的懷疑及對命運不確定的思索,而從一種肯定的角度來發現到人們的存在。是故,這和從以前以來就一直為存在意義而苦的「過去帳」、「古譚」、「古俗」等等作品裡的主人翁便是劃上了一道明顯的界線。 子

路經由覺悟到自己的「跨時代使命」,才能夠肯定他自我存在的價值。雖然子路遭受到身體被肢解慘死的命運,但是卻擺脫了過去在「過去帳」中「人類所依憑的自由意志,其可活動的範圍是狹窄甚或沒有的」如此這般對自我存在的懷疑。在「古譚」、「古俗」裡的主角,當他們遇到命運惡意的戲弄時,也只能眼睜睜地屈服在命運的畏怖感之下。然而「弟子」下的子路與孔子,卻是滿懷著勇氣直接向命運的惡勢力挑戰。中島敦所描畫的人物,由對自我存在不確定的方向轉而為對自我的肯定。 從消極的對生命如窒息般的心情,轉變到積極地看待人生,這不只是子路對其命運的自覺,同時也被認為這是作者中島心境變化的反映。從消極態度轉為

積極的變化,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島敦身為一個作家的決心。當子路「願成天下萬世之表率」的使命覺醒之際,中島敦也確立了終身當個文學者的志向。因此,「弟子」的完成對中島來說格外地具有重大的意義。 故事的最後,衰老的孔子在魯國聽到遠方衛國政變的消息,都不禁為子路的死落下淚來。這是對敬愛老師、知曉尊師真正價值的子路所表現出來的深深哀悼之意。 從「弟子」之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下定決心要選取一條符合作者自身性情道路的心情。承接其下而更加發展擴大的,除了「李陵」之外別無他選了。 第四章 與『弟子』一樣都是中島敦

死後才發表的『李陵』, 是在昭和十八年七月, 刊載於雜誌『文學界』上。這篇文章並沒有經過作者中島重新修改潤飾,現在遺留的就是他所寫的草稿。深田久彌世從夫人拿到的原稿發現,可以說是滿目瘡痍,看起來改了非常多的地方黑壓壓的一片,甚至沒有寫上題目的原稿。所以他盡量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觀,選擇就簡單的題目,於是他就選擇了『李陵』為標題。而且在中島遺留下來的筆記上,也看到了許多包括「李陵・司馬遷」與「漠北悲歌」等的文字,所以深田久彌世認為中島應該是想從這些名字中選出一個來作為題目,而最後的『李陵』為題名被認為是最符合中島敦的想法。 『李陵』這篇文章的主人翁包括

有與匈奴大戰失敗,成為匈奴的俘虜後在北方度生活的將軍李陵;及為李陵辯護但被處宮刑後以寫『史記』為職志的司馬遷;及雖成為匈奴的俘虜但一直堅守對故國忠誠,經過十九年的苦難後終於到故國的蘇武。這三人各自與不同的命運挑戰為故事的架構。『李陵』雖然是站在考察歷史中人物的角度,但是與其說是故事中虛幻的人物,還不如說是作者透過歷史人物李陵、蘇武及司馬遷來表現作者創作的意圖。『李陵』是中島敦一直到死前都還很努力寫作的作品,而且從文章的內部的條件看來,也被認為是很明顯的將中島敦推向文學頂點的一個優秀的作品。 『李陵』的架構 『李陵』中主要登場的人物有「李陵」「司馬

遷」「蘇武」三人。這三人都是中國漢朝的人物,他們的事蹟與命運都在中國的正史『史記』『漢書』裡有記載。為什麼中島敦會選出這三個人呢?或許是因為在寫『弟子』的時候,對於『史記』有特別深入的接觸,而被偉大的史書作者司馬遷所吸引,同時也知道了讓司馬遷發憤完成『史記』的直接原因-「李陵事件」的事情之後,又注意到同樣留在蠻邦沒有回到故國的蘇武吧!鄭清茂氏認為中島著眼於蘇武、李陵及司馬遷的歷史人物,其原因是中島敦在探求生命的悲劇命運時,活躍於同一個時代,而且互相有關聯的這三個人,提供了最理想的標的與場所。 另外佐佐木充氏也認為中島敦的『李陵』與資料不同的想法是因為想要去維持李陵最

後的尊嚴。他認為中島敦將關於蘇武及司馬遷好的一面放在一邊,將沒有像他們兩人一樣有這麼好名聲的李陵推向正面的評價的作品。從這一點來看,這個作品就是逆轉了過去一般人的看法,不但從中得到新的發現,也讓人看到中島其獨特文學的誕生的這種說法似乎也不為過。 濱川勝彥氏將『李陵』的內容構成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份中的最後關於李陵戰敗的地分,與資料之間有一些差異。參考來源『漢書』只記載因為李陵沒有面目見漢朝天子才投降﹔但是中島敦改成李陵並非自己投降而是因為失去意識而被捕,關於這點佐佐木充氏認為這是作者自己創造出來的李陵像,也就是說中島敦將李陵改寫成志氣更清高的人。這或許是因為他用客觀

的角度重新評量歷史上記載的敗將李陵吧!第二部主要是記載關於司馬遷的部分,透視人物內心深處的位置。第三部份主要的事描述李陵內心的動搖及改變,參雜了歷史事件加以紀錄的方式。 『李陵』中的人物形象 『李陵』中的主角究竟是誰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定論。但是作者有深入描寫的其實就只有李陵與司馬遷的部分。關於蘇武只有從李陵的視點來描述。而相對的受到宮刑的司馬遷他的憤怒與嘆息則有十分生動的描寫。而對於李陵內心的動搖的表現則是最詳細的部分。李陵因為單于的禮遇賞識而留在匈奴的世界,但是因為看到忍受孤獨對漢祖國忠心不變節的蘇武之後,讓他又回到了漢的世界,結局就是分裂為兩

個世界。就像是『山月記』中的李徵一樣,李陵也一定活在矛盾的悲劇中。 李陵 李陵是名將李廣的孫子,是一位名射手。血器方剛的他,為了提高威望,於是拒絕接受簡單的任務,但是有勇無謀憑著一股一點點的自信與能力,大膽地向武帝毛遂自薦,表明願意與平常訓練的手下一起深入敵區,進攻匈奴敵營。 從作品裡可以看到第一部裡的李陵因為戰敗全軍覆沒無顏返回故國,而求戰死,是一位典型的大丈夫。但是在第三部裡是從失去意識被生擒的李陵,在單于的帳棚中甦醒開始。本想自殺卻無法如願的李陵,因為匈奴不會羞辱的習慣而且面對單于以禮相待的厚意,這樣受賞識難得的機會

,讓他開始陷入猶豫中而痛苦不已。 蘇武 作品中的蘇武與李陵或及司馬遷不一樣,他是透過李陵的觀察及思考,間接的描寫出來的人物。蘇武比李陵早一年成為匈奴的俘虜。因為拒絕歸順匈奴而被放逐沒有回來的希望。在歷經多位首領的輪替,新的單于指定李陵勸蘇武歸順匈奴,而有了李陵與蘇武面對面的情節。但是即使是兩人見面的場面都是屬於中島敦自由的創作。 當然在這裡刻意地與蘇武作一對照,中島敦對於李陵的行動與被捕後李陵的心理,都是改編史實的一種中島敦的創作。但是這樣的對照,並不是接受命運的安排在異國渡過一生的人﹔與對祖國忠心最後被迎接歸國者之間的對照。

對照的是意識到「要彰顯聲名於世」的李陵與沒有意識到這部分的蘇武。 李陵與蘇武 對國家盡忠守節十九年的蘇武,就像是映照李陵內心的一面鏡子。勝又浩氏也認為這個作品中登場的蘇武的人物形像,都是透過李陵的眼睛看到的。也就是說蘇武是活在李陵意識中的幻象,更進一步的說或許賦予他的就是「反李陵」的意義。另外也想藉由從第一部到第三部為止李陵的改變﹔李陵與蘇武的關係及史官司馬遷的態度與使命感等去研究關於三人對於生命的意義。而且從中發現中島敦在中島文學上所成就的理念。 最後中島塑造的蘇武像,象徵著中島文學中的一個主題-「純粹」!也就是「肉身即使毀

滅了還是希望能把聲名留於後世」,中島透過李陵的眼睛,在蘇武的身上發現了人類在執著信念上的一種純粹。如果跟上述的意義相同的話,那麼是不能否定蘇武的存在價值,在『李陵』的作品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作家的自覺-司馬遷與中島敦 當我們在研究『李陵』的時候,司馬遷是一位不能遺漏的人物。因為替李陵求情的緣故,觸犯龍顏的司馬遷,本來是一位對於自己相當自負的人,處以剝奪男性尊嚴的宮刑,受到的屈辱與衝擊之大可想而知。知道自己個性的司馬遷,也已經抱有一死的準備,只是沒想到竟然是遭受到最讓人難以承受的宮刑。在極度的痛苦之後,他開始反省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而遭遇這種的

下場。雖然起初他將怨恨歸咎於國君身邊的小人饞臣,但是最後他還是把錯誤歸咎於自己的身上。 既然是因為自己的緣故,為什麼司馬遷沒有自殺呢?原因在於他認為自己賦予修史的使命,所以肉體的司馬遷已經不在人世,但成為了一部書寫的機器。也就是說自從被剝奪男性尊嚴之後,司馬遷已經像是行屍走肉的人一樣,沉默寡言,感覺不到笑或是生氣,廢寢忘食的專注於修史上。或許就像濱川勝彥所言他認為這樣的司馬遷是『李陵』的主角中被認為最像是作者中島敦的分身。 長年受到宿疾所苦惱的中島敦,寄託歷史上被公認為史學家同時也是文學家的司馬遷,而藉由完成『李陵』的作品,確立了積極的自我價值吧

。 跟中島敦過去的作品一樣,『李陵』裡的三位主角都是屬於「悲劇性」的人物。從李陵「執宥的自尊心」﹔蘇武「清高的純粹」與司馬遷「異常的固執」中,將自己也導向了悲劇性存在感。不過他們因為命運的不同各自有著不同的生存方式與態度。李陵雖然在蠻邦裡苦惱,自我懷疑的過生活,但是卻發現了「天」永遠的存在,覺悟到自己只是天地間一粒砂子一樣,有著順從天命的生命觀。相對於李陵,蘇武雖然與困境抗戰了十九年,最後終於在後世青史留名。另外,司馬遷導向悲劇的根源,歸結於「我的存在」,而將用「我不存在」的狀態將一生奉獻在工作上。雖然已經不在人世,但是他的精神與意志都活在『史記』裡,在現在仍流傳著

,這或許就是司馬遷存在的價值吧! 結論 『虎狩』『山月記』『我的西遊記』『弟子』『李陵』等五篇小說,在中島文學的主題:「自我追尋」的過程中佔了很重要的地位。例如在自傳風格很強的『虎狩』中,主角藉由觀察好諷刺人的「趙大煥」,來對照反映出自我的存在。在此作品中,主角對「趙大煥」的分析,可以等同於對自己的心理分析。以唐代小說『人虎傳』為題材寫成的『山月記』,主角李徵苦於自己的詩不能彰顯於世,因而拋妻離子去追求詩業的極至,導至自己幻化為虎。這種對主角的「另類」諷刺,顯示了中島的孤獨感以及不安。李徵對於中島敦來說,不啻是一種「反面」的示範。對於中島敦想要辭

去教職,專心於創作的願望,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作了一個很好的詮釋。 『我的西遊記』可以算是中島敦對作家這一職志作一重新出發的代表作。當中,悟淨積極尋求人生解答的動作,顯示了中島決心邁出腳步的意圖。而『弟子』的完成,子路堅定不移的人格特質,可說是確立了中島敦長年追求的理想形象。最後的『李陵』裡,中島更將自己假託於「司馬遷」的形象當中,明白展現了自己的人生態度,確定了自己做為作家的理想及人生目標。不管命運如何的惡劣,只要勇於實踐自我的理想,那麼生命的價值自會存在於實踐的過程當中。 中島敦在即將綻放出最美的光芒時辭世,但即使在臨走的時刻,他還

是念念不忘他最喜愛的創作。那種對寫作的執著、熱情,正是他生命的最佳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