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自然 台北雙年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後自然 台北雙年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單德興,廖咸浩,施如芳,吳瑪悧,黃涵榆,楊乃女,王怡茹,吳珮慈,孫松榮,王萬睿,林子晴,王震宇,陳俊強,翁素涵,陳彥豪,蔡慶樺 寫的 譯鄉聲影:文化、書寫、影像的跨界敘事 和unknow的 2018台北雙年展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臺北市立美術館所出版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美術學系碩士班 陳懷恩所指導 潘迎佳的 藝術作品的儀式:由策展看靈光再臨 (2021),提出後自然 台北雙年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靈光、當代策展、參與式藝術。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 Maravillas, Francis所指導 LEORA JOY JONES的 展演人類世:2018及2020台北雙年展與(後)自然政治 (2021),提出因為有 人類世、視覺藝術、台北雙年展、生態藝術的重點而找出了 後自然 台北雙年展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後自然 台北雙年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譯鄉聲影:文化、書寫、影像的跨界敘事

為了解決後自然 台北雙年展的問題,作者單德興,廖咸浩,施如芳,吳瑪悧,黃涵榆,楊乃女,王怡茹,吳珮慈,孫松榮,王萬睿,林子晴,王震宇,陳俊強,翁素涵,陳彥豪,蔡慶樺  這樣論述:

  在全球化的劇變時代,不同文化間的流動越界,引發了東/西方理論的概念競逐及社會體制運作的建構與解構。「譯鄉」是一種翻轉與跨越的新觀點,跳脫原鄉與異鄉的二分對立思維,讓文化的中介、轉接、創造、再生、形塑有了多元的想像與多重詮釋之可能。現今各種異質文化和身分符碼的相互協商與高度互涉都提點出如何與過往歷史連結,並在當代時刻質變幻化新生這項文化翻譯工程的重要課題。本書從亞洲地域出發,以跨國觀察的眼界和解殖視角的洞察,企圖勾勒出文學、電影、戲劇、音樂、藝術策展美學的跨界表述與展演,期能深刻解讀越在地、越國際的文化發展趨勢及社會創新現象。《譯鄉聲影:文化、書寫、影像的跨界敘事》是由十

六位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跨界相遇所撰寫之文章結集而成,以敘事或論述來分享自身的經驗與學思所得,期待促生更多的文化想像與具體成果。

後自然 台北雙年展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MoCA Video【籠罩下的巨大哀愁】藝術家訪談 Part.3 陳嘉壬

--------------------
藝術家簡介
--------------------
近年創作以當代攝影為主,其影像作品無論是經由數位後製或是直接攝影的手法,在畫面裡所不可或缺的元素不是那些可見的影像,相反地是透過那些不在場的人、事、物去擾動原本靜逸的影像,缺席意味著一種訊息的遺失,也正是這項特點讓影像不再完全臣服於符號框架下的閱讀,也正是這種缺遺,讓影像的詩意迸現,從而不再是一種再現式的反照現實,藉由攝影可將想像具體化,這種具體化的超現實或許可被視為是一種真實概念的擴延。

作品曾於2012年利物浦雙年展(城市聯盟單元)展出,亦曾受邀於巴黎、里昂、羅馬、布達佩斯等地展出。他的攝影創作多與城市生活相關,透過直接攝影或是數位後製的方式來揭露現代都市人的生活處境。


--------------------
作品介紹
--------------------
「甜水」是陳嘉壬在印尼駐村創作後,回台的成果發表,在駐村期間主要鎖定在探訪流經城市的河川以及近郊河域的生活模態,陳嘉壬擇取了幾件錄像以及攝影裝置展現自己對於當地某種人文景觀的觀察。 展名「甜水」的概念來自於每日外食時,所點的飲料無論是茶品或是果汁,若無特別交代,店家必定給予數大茶匙的砂糖或是冰糖,而這樣甜膩而過飽和的飲品,似乎間接反映了一種農產品以及生活需求間的關係,那麼的邏輯是否也可對應上人對於周遭環境的態度? 甜水的另一層想法在部分的影像畫面處理上,陳嘉壬以一種恬適或是美化的手法來呈現某些景象的反差,猶如中國以「糖水片」來貶抑某種唯美俗氣的攝影表現。而在「甜水」的英譯想像上,陳嘉壬選擇了sweetwater一詞來代用,sweetwater意為相對於海水的自然水源,這裡似也回返到這個創作計畫的初衷。


-----------------------------------------------------------------------------------------------------------------------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 The great sorrow under the shroud】

日期 Date|2021/08/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藝術作品的儀式:由策展看靈光再臨

為了解決後自然 台北雙年展的問題,作者潘迎佳 這樣論述:

班雅明的靈光消逝論提出:古典藝術作品本身需滿足「物理時空的此時此地」的要素、「真品的唯一性」的要素、「神秘且保有距離的儀式感」的要素,此三要素才會散發靈光,機械複製術的出現揭開了傳統藝術作品的神秘面紗,人與藝術的實質距離更形接近,但是靈光也因此被破壞。本研究藉由閱讀班雅明經典著作〈機械複製時代中的藝術品〉為詮釋基礎,討論當代展覽價值。媒介多元化、數位化之後,作品公開給大眾觀賞,展示變得普及甚至可以經由技術的交換而省略實體場域,這捨去藝術家歷程、忽視作品和跟其他作品對話的可能、斷裂的觀眾溝通,使藝術走向虛構的真實,在虛擬的社會溝通中靈光逐漸消逝。實體展覽的目的在於:讓藝術作品能跟其他作品對話和

跟觀眾對話,產生實質的社會溝通。策展人將其觀察藝術文本的意圖及理解通過策展方法轉譯,用展覽實現「展覽溝通性」與「文化任務」,使展覽產生價值,不只宣告策展方法具時代精神能與普羅大眾生活接軌,其中更再次散發靈光。研究參酌相關學說及策展案例分析,為新靈光再臨進行詮釋與討論。

2018台北雙年展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為了解決後自然 台北雙年展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本書為2018台北雙年展之展覽專輯。

展演人類世:2018及2020台北雙年展與(後)自然政治

為了解決後自然 台北雙年展的問題,作者LEORA JOY JONES 這樣論述:

在過去約十五年期間,針對藝術在促進社會和生態變化中所扮演的角色,人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恰逢藝術展覽、氣候災難大量增加,同時人們也愈來愈認識到藝術在人類世時代,可為不同生活方式和推動變革開闢新視野的潛力。由於生態危機是我們時代的明確議題,許多策展人和藝術家正在探究物種生存與所有生命形式如何交織在一起的方式。台北雙年展反覆地在多個展覽中,將環境主題作為核心。 透過對兩屆台北雙年展的批判性分析,本論文探討藝術及展覽在應對當前生態危機中的作用:2018 年《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和 2020 年《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本研究聚焦在兩屆雙年展所採取的各種策略,而這些方法質疑了人性對人類/

自然分界的傳統理解。藉由文獻研究與質性研究,包括實地考察和訪談,以及對雙年展中關鍵作品的案例研究分析,本論文彰顯了這兩屆展覽處理當前生態問題的方式,並強調了自然去殖民化的必要性。建立在此基礎上,本論文著眼於人類世時代的焦慮、挑戰,以及藝術和展覽的變革潛力,以評估藝術展覽如何推動變化、激發希望,並以富有教育和務實的方式,探索我們星球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