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池上俊一寫的 德國不思議:從森林、山川探索德意志的文化與哀愁 和高偉光的 神人共娛 西方宗教文化與西方文學的宗教言說(再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世潮 和萬卷樓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音樂學系 薛映東所指導 林哲宇的 舒曼《艾辛朵夫聯篇歌曲》作品分析與詮釋 (2021),提出德國浪漫主義文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舒曼、聯篇歌曲、歌曲集、艾辛朵夫、聲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音樂學系碩(博)士班 蘇秀華所指導 林于暄的 卡爾.勒韋三首關於死亡的歌曲詮釋與分析 (2021),提出因為有 勒韋、死亡的重點而找出了 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德國浪漫主義文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德國不思議:從森林、山川探索德意志的文化與哀愁

為了解決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問題,作者池上俊一 這樣論述:

  ★★★外交官/德國議題評論者 蔡慶樺 推薦★★★   日本義大利外務省Premio Marco Polo獎賞得主   知名歐洲中世紀研究專家     池上俊一   茂密的森林、縱痕交錯的河川、聳立在南方的阿爾卑斯山─若除去自然要素就無法談論德國千年的歷史。   作為音樂國度、環保先進國而聞名的德國,其獨特壯闊的自然景觀,竟與魔女狩獵和納粹迫害猶太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長期處於分裂狀態,直到柏林圍牆傾倒後才真正統一的德國,是如何在幾十年後成為工業經濟大國,成為歐盟的支柱,甚至被譽為「歐洲成長的引擎」。   不僅如此,席捲於德國各地的浪漫主義、有機哲學世界觀,帶動了對於「自

然」的嚮往與崇拜。   看似矛盾的工業與環保,卻在德國達到完美的平衡!   以帝國為起點,走向共和國的漫長道路上,一草一木皆是促進德國往前的動力。   ●從自然中追求身分認同的日耳曼民族   ●宗教改革而朝向邦國分立的時代    ●納粹致力於環境保護跟公共建設!?   ●從山川河流孕育出的「德國製」   在歐洲大陸中,沒有明顯與自然關係如此深厚的國家,甚至可以說沒有這些森林與山川,就沒有現今的德國。   讓我們來透過自然,追溯不思議的德國。

德國浪漫主義文學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直子的心及其變奏──駱以軍〉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5/02/%E3%80%8C%E7%9B%B4%E5%AD%90%E7%9A%84%E5%BF%83%E3%80%8D%E5%8F%8A%E5%85%B6%E8%AE%8A%E5%A5%8F%E2%94%80%E2%94%80%E9%A7%B1%E4%BB%A5%E8%BB%8D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駱以軍 #小說 #推薦書
─────
小說的深層結構是什麼?為何駱以軍總喜歡把幾個不相干的故事「擠」在一起寫?

上一集我們討論了駱以軍的〈降生十二星座〉,敘事者「我」進入酒吧「滿妹的店」,破解了一款老遊戲「道路十六」裡奇怪的程式設計錯誤。
他進入一格空白迷宮當中,卻也意外闖入幕後一段糾纏私密的情事。那是兩位先後自殺的遊戲程式設計師(木漉、渡邊)和一個女人(直子)之間的三角戀情。
這格空白被取了一個叫做「直子之心」的暱稱,而空格內部卻沒有任何迷宮和道路,只留下兩行字。小說這樣寫:

直子:這一切只是玩笑罷了。木漉。
直子:我不是一個開玩笑的人。我愛你。渡邊。  

「直子的心」。艱難地千方百計的進入,各種路線和策略。結果只是兩句話。

沒有缺口。無法進入──人終究是孤獨的。
透過單薄的兩行字以及電動遊戲畫面冰涼冷光的視覺意象,駱以軍的書寫如此淒涼蕭索。
那「希望得知謎底」的巨大盼望,以及盼望的落空(對,你終究不會明白那熾熱又寂寞的,愛的真相是什麼),較諸其間愛情之熾熱,幾乎更令人震懾。

而同樣在此篇〈降生十二星座〉裡的其他故事,
包括「滿妹的店」、「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小學同學鄭憶英事件」以及「十二星座」的設計,都有著類似的道理。
舉例,「滿妹的店」的故事也是如此──經營酒吧的女老闆為何有著「滿妹」這個綽號?因為她「命裡帶滿」。
什麼叫做「命裡帶滿」呢?因為她原來是個空姐,每次一上機值勤,只要是她值勤的班機,班班客滿。
客滿時的服務是最累人的了;可憐的滿妹因此遭到排擠,因為沒人想跟她一起飛,所有的其他空姐同事,都想盡辦法調班,不要跟她一起值勤。
命裡帶滿的滿妹束手無策,只好辭職不幹了,轉行開了間酒吧──
這倒是棒極了,因為自從酒吧開張,生意好得不得了,「天天客滿」。
這聽來只是個好玩的小細節,但事實上卻與小說主題直接相關──
厲害的小說家總能在看似不相干的細節中隱喻著對生命最深沉的扣問──是啊,滿妹「命裡帶滿」,但為什麼她命裡帶滿呢?為什麼就是她呢?
你能知道最後的道理嗎?在這些故事中,駱以軍往往拋出待解的謎題與懸念,卻又遲遲無法給出解答。
你知道那最後的核心就被放在「直子的心」裡面,但卻無法明白那就竟是什麼。
何以滿妹「命裡帶滿」?原因不明。
星體們何以遵循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何以這世界上有「萬有引力」這種東西?原因不明。
曾於泳池中偽裝死亡、狎玩死亡於掌中,對死亡如此輕蔑的的小學同學鄭憶英,何以終究在多年後竟自殺而死?原因不明。
雙魚座很浪漫嗎?對的。那為什麼雙魚座就很浪漫呢?不知道。
處女座很龜毛嗎?對的。那為什麼處女座就很龜毛呢?不知道。
彷彿一切世事皆不可解,而生命最後的真相只能指向類似小說結尾這樣的蒼涼:

突然想起這許多進進出出我底星座圖的人們。我記得他們所屬的星座並且嫻熟於那些星座的節奏和好惡,但我完全無法理解那像一大箱倒翻的傀儡木偶箱後面的動機是什麼......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舒曼《艾辛朵夫聯篇歌曲》作品分析與詮釋

為了解決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問題,作者林哲宇 這樣論述:

第一章 緒論——「聯篇歌曲」或「歌曲集」? 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方法 1第二章 德國浪漫主義的文學與音樂 5第一節 德國浪漫主義文學與艾辛朵夫 5第二節 舒曼的成長要記 7第三節 舒曼的婚姻與歌 9第三章 《艾辛朵夫聯篇歌曲》之歌曲次序研究 12第一節 《艾辛朵夫聯篇歌曲》中的詩詞與其關聯 12第二節 《艾辛朵夫聯篇歌曲》歌曲間的關聯與次序結構 18第三節 《艾辛朵夫聯篇歌曲》出版前的另一種曲序 28第四節 《艾辛朵夫聯篇歌曲》不同曲序裡的愛情意象 33第四章 《艾辛朵夫聯篇歌曲》歌曲分析與詮釋 39第一曲〈在異鄉〉(I) 39第二曲〈間奏曲〉 44第三曲〈林間對話〉48第四曲〈寧靜〉 55

第五曲〈月夜〉 60第六曲〈美麗異鄉〉 66第七曲〈古堡上〉 72第八曲〈在異鄉〉(II) 76第九曲〈憂傷〉 80第十曲〈暮光〉 84第十一曲〈樹林中〉 92第十二曲〈春夜〉 97第五章 結論 102參考資料 103

神人共娛 西方宗教文化與西方文學的宗教言說(再版)

為了解決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問題,作者高偉光 這樣論述:

  本書以西方文學中的宗教問題為研究對象,主要內容包括:   一、把西方文學中的宗教問題放在西方宗教文化的大背景下進行探討,從中可以看出西方文學中的宗教內涵不僅包括基督教文學,還包括古希臘羅馬文學和基督教改革之後的各種文學;   二、西方宗教文化是一個動態的生成過程,它由古希臘文化中的人本主義宗教開始,一直到二十世紀西方宗教文化的多元化走向,形成了西方宗教文化動態性、複雜性多層次的豐富內涵;   三、西方文學中宗教內涵的豐富性,包括:古希臘人本主義宗教、中世紀唯靈主義宗教、文藝復興的感性化宗教、古典主義和啟蒙運動時期的理性宗教、浪漫主義的心靈宗教、二十世紀現代主義運動

對傳統宗教的回歸。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西方宗教文化與文學不僅存在著相互滲透、相互補充和發展的關係,而且其發展軌跡呈現出螺旋式循環的發展趨向,即西方社會是在不斷向前進步,而其文化卻是在向後回溯的運動軌跡,對於這種精神現象的揭示,既是本書的難點,又是本書的亮點。

卡爾.勒韋三首關於死亡的歌曲詮釋與分析

為了解決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問題,作者林于暄 這樣論述:

卡爾.勒韋(Carl Loew, 1796-1869)作為德國作曲家及演唱家,創作約400首歌曲,其中多為敘事曲形式,並藉由多樣的創作技法加強敘事曲的戲劇及團結性,在歷史悠久的敘事曲中增添更豐富的色彩。 勒韋自小時候便深受宗教陶冶,於成長過程中歷經多次戰役,且一生遊歷德國各區與世界各國,文本題材選用豐富;筆者根據勒韋不同時期之作品大致分為三大類:一、超自然及民間傳說 二、宗教主題 三、愛國與歷史人物,文中將從第一類主題中謫選出關於死亡的三首歌曲:《奧洛夫先生》(Herr Oluf, 1821)、《死亡之舞》(Der Todtentanz, 1835)、《死神與女死神》(Tod und

Tödin, 1844)進行詮釋與分析,並探討其生平與當時代興起的浪漫主義對於各國文學、藝術的影響。 此三首敘事曲皆選自三位不同詩人的文學作品,文中除針對音樂進行詮釋與分析外,同樣會對三位詩人:約翰‧戈特弗里德‧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 1744-1803)、約翰‧沃夫岡‧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阿道夫‧沙布施尼格(Adolf von Tschabuschnig, 1809-1877)進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