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 學術領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所屬 學術領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米歇爾・馬赫特寫的 飢餓信號!一次解開身心之謎的飲食心理學 和烏蘇拉沃爾茲的 飛越創傷:蛻變的奧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菓子文化 和城邦印書館所出版 。

中原大學 資訊管理研究所 皮世明所指導 林庭伊的 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法探討科技壓力領域之知識網路 (2019),提出所屬 學術領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科技壓力、知識網路、社會網絡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唐牧群所指導 林妙樺的 數位人文學研究計畫參與者之資訊行為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數位人文學、人文學者、資訊行為、資訊視域、數位圖書館的重點而找出了 所屬 學術領域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所屬 學術領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飢餓信號!一次解開身心之謎的飲食心理學

為了解決所屬 學術領域的問題,作者米歇爾・馬赫特 這樣論述:

飢餓信號來了,好書趣味登場!   發出飢餓訊號的身體機器啊,   你一口咬下,秘密全都開啟了?   大口咬下瞬間,是你的身體,還是你的心在作祟?   擅說故事的德國心理學家推出首部迷人的科普散文,   為你解開飲食與心理的關聯,   大啖趣味的情緒之謎!   飢餓、挫折、巧克力,催生了飢餓信號,情緒爆點,飲食行為!   他用一本趣味之書精巧剖析,將身體訊號與情緒驅動的一切關聯,為讀者解謎,   不只是二十世紀心理學家觸探飲食爆走的情感解方,   也是一本新鮮,更新奇,往情緒洞穴探索的飲食心理學。   研究領域的被忽略的一塊   「如果體內缺乏養分,我們就會飢餓。胃部會咕嚕作響,

手腳會發冷,人會疲倦且易怒,也會難以抗拒對於食物的渴求。然而,我們的飢餓感是如何曉得人體需要營養呢?隱藏在背後的確切原因長久以來都是個謎。直到二十世紀,科學才開始深入地研究這個問題。」   為何在感到沮喪和壓力時會想吃東西?經常會在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上慘遭失敗?我們在飲食上很少聽從理性?原因就在情感!   作者結合有意思的研究案例,迸發人類情感的飲食故事,掀開奧秘盒子,從人類發出飢餓信號,到為飲食解謎的研究,告訴讀者飲食難題與情緒解法,想改變飲食,還是想改變心情,先從兩者相互關聯下手吧。   本書跳脫傳統的專業書寫,用生動有趣的方式為讀者深入闡釋,飲食行為背後的情緒洞穴!到底是什麼觸發飢

餓信號,童年與成年時期的飲食行為受什麼影響,以及哪些飲食行為又會對未來造成影響,書中除了提及食物享受、病態飲食,各種失調飲食背後,改變飲食行為的可能性,當然還有內省與學習處理情感的替代方法!一部值得享受的心理學!   「我們心理學家在現代的飲食情況中看到的問題——過量地攝取食物以及飲食造成的精神超載,唯有藉助同時也顧及飲食的情感世界的策略才能解決。」 本書特色   •    最好看的飲食心理學!深入淺出,科學實證。   •    先理解再提供改善方法,實用指南。   •    文筆生動,知性與趣味兼顧。   •    有趣又深入,非傳統科普書寫法,聆聽你的身心靈。 專序推薦   楊馥

如(大腦神經科學博士 / 旅義作家)   盧郁佳(作家) 熱烈推薦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謝哲青 (作家)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德國媒體高度讚譽,亞馬遜讀者熱情推薦   「一本值得享受的心理學!」《 學習世界》( Lernwelt)   「全面啟蒙,收穫十足!」《今日心理學》(Psychologie Heute) 各方媒體推薦   你是不是「情感飲食者」?若心中有一絲猶豫(甚至答案是肯定的),《飢餓信號》一書必須入手!它會是指南、是陪伴,能解開身心之謎,也幫你更認識自己。——楊馥如(大腦神經科學博士 / 旅義作家)   胖子決定要瘦下來才喜歡自己,獲知要先喜

歡自己才會瘦,悲劇了。但在本書豐富知識翼護下,我們可以有勇氣承認討厭自己,然後不計成敗地喜歡自己。——盧郁佳(作家)   「要吃還不吃,其實是個大問題。本書以科學研究為基礎,一路帶著讀者揭開「你為何而吃?」背後的謎團,從腦、激素到情緒,從正常、失常到異常,一起來探索關於「吃」——這門既實用又食用的學問吧!——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全面啟蒙,收穫與啟發性十足!」——《今日心理學》(Psychologie Heute)   「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非虛構類書籍或指南,而是具有絕佳基礎的有趣閱讀。」——  《今日營養雜誌 》( Ernährung heute Magazin )   「值得

享受的心理學!」——《 學習世界》( Lernwelt)   「如果你想更了解和改變你的飲食習慣,本書是一個好的開始!」——Funklust(部落客) 摘自德國Amazon讀者留言,好評推薦   「有趣且饒富娛樂性的科學好書!」—Marek   「一本深入探究自我的飲食行為、易於理解且內容豐富的傑作!」—Denise   「強烈推薦!」—Samsunflower23   「極佳的科學詮釋!」—Manfred Bonefeld   「有趣的指南!」—zauberblume  

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法探討科技壓力領域之知識網路

為了解決所屬 學術領域的問題,作者林庭伊 這樣論述:

科技壓力係指無法以健康、正面的心態去適應新興的電腦科技,反而對電腦科技產生排斥,進而對健康產生問題的現代疾病,儘管目前已經有大量的研究文獻對科技壓力進行探討,但對科技壓力進行宏觀統整的文獻數量並不多,以至於能了解科技壓力的相關訊息也較零散,故本研究將對科技壓力的整體知識網絡進行分析與統整。本研究使用Web of Science資料庫蒐集科技壓力相關的文獻,將蒐集到的600篇文獻分別對作者、期刊、關鍵字進行分析,透過社會網絡分析法對作者、期刊、關鍵字做一值二模網絡與二模網絡的中心性分析,並使用UCINET軟體計算與繪製網絡圖,自每一個分析結果中找出在科技壓力領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及影響力的作者、期

刊、關鍵字,最後經分析結果可以得知作者與作者、期刊與期刊、關鍵字與關鍵字、作者與期刊、出版商與期刊、作者與關鍵字、期刊與關鍵字網絡之間的資訊流動情形。從分析結果顯示出,中心性高的作者所投稿的期刊在學術領域中佔有一定程度指標,且透過期刊分群的結果也能從中找出研究科技壓力涵蓋於不同學術領域(如電腦應用科學、電腦網路與通訊、心理學、自然科學等),每一文獻所定義的關鍵字也可以和期刊所屬領域相對應,此外,定義科技壓力的關鍵字也隨著資訊科技在不同時期的轉變下而有所不同,最終更能證實本研究對不同欄位的資料進行分析,其結果是能夠將每一個結論進行合理論述,故本研究藉科技壓力作為研究基礎,對整體互動程度與研究領域

找出研究科技壓力的主要角色、主要因素以及存在的知識缺口,建立科技壓力的整體知識網路,給予未來研究該領域的學者新研究方向並提出改進的方法。

飛越創傷:蛻變的奧祕

為了解決所屬 學術領域的問題,作者烏蘇拉沃爾茲 這樣論述:

讀者好評     在《飛越創傷》,烏蘇拉沃爾茲勇敢且充滿智慧地面對這最殘酷的問題:「靈魂謀殺之後靈魂是否凋零?」她綜括此領域的文獻及方法學範疇,提出許多真實例證與個案研究,為整合創傷之後的殘破碎片,示現一個切合實際且充滿希望的漸進式療法。她指出這條狹窄的通道,從自我死亡的必須性、堅守最艱難的中間帶,通往照料那份更擴展且更能容納的自我狀態的誕生。《飛越創傷》不只貢獻這個領域,也為靈魂在面對即使最具殺傷力的創傷時所展現的回復力,做出經典的研究。——James Hollis, Ph.D.德州休士頓榮格學派心理分析師暨作家     以超凡的方式綜合創傷在心靈中引發的各個面向,烏蘇拉沃爾茲著實提供讀者一

條「超越」苦難以獲得智慧的路徑;其一生的經驗被編織成一條藉由內心與靈魂組成的啟示織錦。作者透過在創傷領域的大膽探索,反思在二十一世紀中逐漸浮現的工作範式已將科學與靈性置入緊密的連結。任何曾被創傷碰觸的人,都會從這本書得到深切的助益。——Joe Cambray, Ph.D. 國際分析心理學協會前任主席     在這部充滿洞察的作品,烏蘇拉沃爾茲要我們在處理失落與創傷時,將榮格的《紅書》當作一本地圖或一個樣板。如果你在尋找創傷臨床治療與復原的相關指引,或是尋找修復你自己的一份引導,你將在這本書裡發現一座蘊藏豐富的寶庫。——Polly Young-Eisendrath, Ph.D.The Resil

ient Spirit: Transforming Suffering into Insight and Renewal與 Subject to Change: Jung, Gender and Subjectivity in Psychoanalysis作者     這部深感人心的著作,對榮格學派在此領域的研究做出卓著貢獻。沃爾茲博士具有傲人的本領,將創傷在靈性、原型與臨床各層面上順利做出整合。針對創傷的轉化潛能,以及苦難產生的意義,她那具有智慧的思考令人鼓舞。這本書是在此領域工作的心理治療師們必讀的作品。——Lionel Corbett, M.D.Pacifica Graduate Ins

titute核心教員 Psyche and the Sacred, The Sacred Cauldron, 以及The Religion Function of the Psyche作者 作者簡介   烏蘇拉沃爾茲 博士(Ursula Wirtz, Ph.D.)     擁有慕尼黑大學文學暨哲學博士學位,以及蘇黎世大學臨床暨人類學心理學家學位。她於1982年畢業於瑞士榮格學院,目前身兼瑞士蘇黎世國際分析心理學學院(ISAPZURICH)的訓練分析師,以及ISAP所屬之榮格奧德賽國際會議委員會學術主席。   譯者簡介   呂曉婷(Kathy Lu)     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

。曾於大學任教十餘年,並於課後兼任輔導室工作。以心靈探索為畢生職志,熱衷於宗教與文學之寫作及翻譯。近年積極學習能量醫療,現為自由譯者。翻譯作品如《記得你的好》客語詩英譯,其他作品見yuju2020.blogspot.com(中文)、foolhouse2020.blogspot.com(英文)。   李佳怡(Ann Chia-Yi Li)     榮格學派訓練分析師。任教於瑞士蘇黎世國際分析心理學學院(International Schoo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Zurich),同時擔任學院課程編審委員、考試委員、蘇黎世分析心理學講座籌辦員會。     www.an

nli.space 編者序 致謝 使用權 資料來源與縮寫 序言 【第一部】精神靈性的視角:死亡與蛻變 開端 第一章 揭露創傷的面容 創傷與靈魂 創傷的聖祕性(Numinosity) 靈魂謀殺 靈魂喪失與「殘破的勇氣」 第二章 創傷宛如靈性經歷 靈性維度 創傷帶來的靈性轉化 物質與靈性的結合 靈性價值的療癒力量 第三章 創傷宛如意義危機 在意義與無意義之間 在模稜兩可之間:創傷和閾限空間 創傷之後意義的浮現 第四章 苦難的轉化力量 創傷之後的成長範式 受傷與覺醒 傷口或智慧:保羅策蘭與奈莉薩克斯 第五章 超越苦痛 和解與寬恕 整合陰影 誕生與死亡:艾緹希蕾森 第六章

從神話的視角看待創傷 創傷宛如降沉 迦梨女神的怒火:轉化之火 受玷汙的女性:梅杜莎令人石化的凝視 對死亡的渴求:背叛所致的創傷 【第二部】臨床的視角 開端 第七章 重拾靈魂:《紅書》之於創傷治療 解離與自我狀態治療 創傷敘述:身分重建 想像的國度 曼陀羅創作 確定感喪失、弔詭成形 弔詭與轉化 弔詭的移情作用與反移情作用 第八章 環行互補 以互補模式看待創傷 互補的關係面向 創傷治療中存在與行動的互補性 立定當下與反思 心智化 第九章 轉化的嚴酷考驗:多變無常的心靈 從渾沌到新秩序 變容和療癒變遷 產生超越的能力 第十章 超越、創傷與犧牲 從靈性危機到靈性嶄露:《紅書》裡的創傷根源與自

我超越 身為替補孩子 被遺棄 被性騷擾 令榮格心生恐懼的幻景 創傷保護膜 受害者與加害者的辯證關係 第十一章 犧牲自己 犧牲假我以超越創傷 第十二章 「犧牲」的創傷維度 神話與童話裡的「犧牲」主題 超越功能:關係場域中的轉化4 第十三章 創傷與身體:通往源頭的入口 身體與意識 氣和瑜伽的轉化力量 結論 編者序     蘇黎世榮格分析心理學講座系列(ZLS)由瑞士蘇黎世國際分析心理學學院(ISAPZURICH)與Spring Journal Books於2009年成立,目的是每年出版一本具有指標性的新書,由特別挑選的榮格學派心理分析師或學者撰寫,這些人對分析心理學下列其中一個領域具有許

多創新的貢獻:     ●為分析心理學與其他科學、藝術或學術領域建構出別具意義的對話;   ●顯示分析心理學能為當今全球之環境、政治與宗教議題做出更深入的理解;或   ●擴展分析心理學理念在臨床的應用。     在這個講座系列中,被選任的學者在瑞士舉辦為期二天的講座,講述這本新書的內容,之後再交由Spring Journal Books出版。能出版這本由烏蘇拉沃爾茲女士(Ursula Wirtz)撰寫的《飛越創傷》,我們感到十分欣喜,這本著作是蘇黎世榮格分析心理學講座系列的第四部。   莫瑞史丹與南西凱特 蘇黎世榮格分析心理學講座系列編者 序言 誰想得到!黑暗會帶來光明,有來自於無,死亡會帶

來生命。──安格魯斯《心靈的漫遊者》 當南西凱特(Nancy Cater)與莫瑞史丹(Murray Stein)首度交付我這項挑戰,將我列在蘇黎世榮格分析心理學講座系列(Zürich Lecture Series in Analytical Psychology, ZLS)作者暨講者名單的第四位時──注意,是第四位!──我最初的反應是將它回絕掉。但我仍求助於《易經》,結果得到一個相當弔詭的答案,讓我得經過一輪禪七的靜修才能做出決定。我終究還是屈服並接受這項挑戰,心中充滿處於黑暗期特有的不安恐懼,那是我在探究沉滯、疏離與絕望的生命故事時,無法避免的。我清楚地知道,我的書寫創作歷程,將反映我正在描

述的創傷主題。 此書並非以直線式或阿波羅式(Apollonian)的嚴整方式書寫。戴奧尼修斯式(Dionysian)支解的黑暗原型力量,激起我與創傷主題的複雜關係,並且籠罩我創作此書的某些特定時期。在量子物理學的論述裡,並不存在超然的觀察者,更確切地說,是身為觀察者的我,與我觀察的對象合一。因此,我對創傷治療的理解與實踐,大大地受到我的主觀因素影響,受到我形成現在這個樣貌的過程影響。所以我認為有義務將我個人的文化與歷史背景做一些描繪,同時勾勒出那些影響我的創傷論述的跨學科領域。 從我出生以來,我的生命便籠罩著死亡與蛻變的原型主題,我慢慢才明白,在一個較深的層次裡,我受召喚去療癒我家族體系世襲的

傷口,我原先沒有這份覺察。我的個人故事形塑了我看待理解創傷的方式。當我出生時,我的家就像冥府一樣:我年邁的父親在我出生前幾周過世,我母親則仍未從失去稚子的哀慟中恢復過來,他在母親懷我前不久過世的。我的靈魂從最初在母親幽暗的子宮裡,就背負著死亡的印記,我相信在我出生的前幾周,某種潛意識模塊即已凝聚,引領我進入死亡與蛻變的奧祕中。藉由思索跨世代的傳承,以及心靈能量的流動與阻滯,我才意識到,在寫這本書的同時,我也在關照我的先人們未完成的事件與他們未處理的創傷。

數位人文學研究計畫參與者之資訊行為研究

為了解決所屬 學術領域的問題,作者林妙樺 這樣論述:

數位技術在學術領域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式進行快速的演變,其影響遍及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學科,各種資料庫和數位影像典藏、應用和數位工具,大規模影響人文學者取用資源的類型和使用的方法,這些改變也反映了文化和知識的思考新方式,進而促使數位人文學於2000年成為一研究新領域、人文學科中新興的主角,但數位人文學仍持續演化中,圖書資訊學社群如何有效與數位人文學社群協同合作,努力提供新設施和發展新服務,以因應人文學者變動中的研究行為和利用數位工具和方法之需求,成為圖書資訊學領域及數位圖書館發展之重要議題。  歷年來數位人文學之研究議題,主要聚焦於文本分析、領域分析,或是人文學者使用數位資源之相關研究,對於實際

參與規劃建置資源之數位人文學者的資訊行為研究,尚付之闕如。因此本研究希望瞭解數位人文學計畫參與者的工作角色及其相關任務,這些工作角色和任務如何驅動數位人文學者尋求資訊,如何選擇及使用資源,哪些資源或服務會向圖書館、檔案館或博物館等資訊機構尋求協助,如何與跨領域專家互動合作,是否有無法取得的資源及如何克服,分析其資源偏好及資源使用特性,作為數位圖書館建置或設計資源服務的參考,並有助於瞭解臺灣數位人文學未來的發展方向。  本研究設計首先蒐集數位人文學者資訊行為相關研究文獻、資訊行為領域中以工作角色為核心之理論模式、數位人文學與數位圖書館等相關文獻,分析萃取其概念及面向,綜合歸納出數位人文學者在工作

情境中之八大資訊行為面向及其所屬概念,作為實徵研究之基礎。實徵研究之場域選擇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網站近五年審核通過之數位人文學研究計畫,以計畫主持人或核心成員作為研究訪談對象,計畫成員若涉及使用數位技術和相關資源的場所,包括: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資訊機構,亦徵詢資訊機構人員的受訪意願,進行訪談及分析,以便全面瞭解數位人文學計畫核心成員與資訊機構之間的互動及合作,作為建置或設計數位人文學研究資源之參考。  本研究之方法論是以深度訪談法為主、Sonnenwald資訊視域圖為輔的兩種質性研究取向進行原始資料蒐集,除了將原始資料進行處理、分析、編碼、歸納外,並參考Huvlia之資訊視域分析圖的方

法,繪製數位人文學者之資訊視域分析圖,最後依研究結果,提出一套解釋數位人文學者於工作情境中之資訊行為理論框架:一、數位人文學者基於工作情境中的角色和任務,會影響其資訊行為。二、數位人文學者會依其工作角色、任務、資訊需求特性(個人特性、資源偏好)、資訊察覺、可取得資源,而可能呈現不同的資訊視域圖。  研究結果可概分以下三方面:第一,數位人文學者參與資源建置的原因主要有四項,包括「單位職務」、「研究興趣」、「受邀參與」、「使命感」,基於職務參與計畫者,涉入計畫程度較低,只具有資源建置者角色;基於研究興趣與受邀參與者,涉入計畫程度較深,並會使用計畫建置的資源,隨時反饋意見,同時身兼資源建置者和使用者

兩種角色。參與計畫的影響,主要有五項:「促進數位人文學相關研究」、「擴展個人研究視野」、「教育推廣及加值應用」、「培育人才」、「發展數位人文學工具或平台」,參與計畫的學者普遍認為雖擠壓個人研究時間,但仍正面肯定此類計畫有其助益及重要性。第二,數位人文學者於工作情境中之資訊行為特性,包括八大面向:(一)情境(執行計畫期間、平日研究工作),只有少數人明確區分這兩種情境,大部分都是這兩種情境同時並存及相互影響。計畫屬性豐富多元,計畫成員呈現跨領域研究之多元性,執行計畫期間需透過正式或非正式溝通,必須透過長期對話,或借助跨領域人才的溝通,以增進彼此的理解。(二)工作角色及任務:包含「平日研究工作」的研

究者角色,任務是完成研究論文;「數位人文學計畫」參與者有三類工作角色,內容提供者、倡導者、顧問。內容提供者的任務:內容建置、技術研發、永續維運;倡導者的任務:教育或指導、提倡或推廣;顧問的任務:轉譯、解釋、聯繫。其計畫的工作角色及任務則視其申請計畫時的目標或發展方向而有不同偏重。(三)資源需求特性:包括「個人特性」、「資源偏好」,個人特性方面在資源類型選擇上主要在於學科背景的訓練,而參與計畫年資主要的差異在於其社會網絡的人脈累積,可累積平日研究工作同儕以外之不同領域的人脈。個人特性、資源偏好也將影響是否具有察覺資訊來源、取得資源的知識和能力,以及資訊尋求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四)資訊察覺及資訊

行為:資訊察覺主要探討兩個面向分別為「感知環境改變/知識缺乏」、「具備資訊來源的知識」,無法取得資源主要有材料缺漏及授權等徵集問題、難覓專業人才及其流動問題,除了授權及人才流動問題無法解決外,其他問題皆具備資訊來源的知識,最終可取得其所需資源,而當中因資訊察覺所涉及的資訊行為,包括:探索、搜尋、瀏覽、過濾、使用、溝通、反思、評估、監控、分享、交流,並視資訊尋求歷程而有不同的行為,有些行為有時會反覆循環出現,直到決定停止才結束。(五)資訊視域分析圖:本研究依計畫工作角色及任務,進行資訊視域圖之分析歸納,產出五種工作角色資訊視域圖:「內容提供者-內容建置」、「內容提供者-技術研發」、「內容提供者-

永續維運」、「顧問-轉譯」、「顧問-解釋」,而其中僅有「內容提供者-永續維運」以數位技術作為資源進入點,其餘四種都以社會網絡為資源進入點,反映出數位人文學研究計畫在執行時,主要使用的資源類型為社會網絡,而且是涉及跨領域的學者專家。  依研究結果與文獻分析進行綜合討論,提出結論及建議,除了上述研究結果外,並歸納數位人文學者依不同工作情境、工作角色及任務,而呈現不同的資源使用類型偏好,計畫工作情境中「內容提供者—內容建置」任務主要使用的資源類型為實體館藏及社會網絡;「內容提供者—永續維運」主要使用的資源類型為:社會網絡及數位技術;「內容提供者—技術研發」、「顧問—轉譯」、「顧問—解釋」則是實體館藏

、社會網絡、數位資源、數位技術四種資源類型皆會使用。平日研究工作情境,歷史學者主要使用的資源類型為:實體館藏、社會網絡及數位資源;人類學者主要使用的資源類型為:實體館藏及社會網絡,而數位資源及數位技術則視研究議題選用。  本研究分別從學科領域發展、營運實務方面提出建議:一、學科領域發展: (一)圖書資訊學領域方面,資訊行為研究可參酌本研究發展之理論模式及資訊視域分析圖,增進對數位人文學者資訊行為特性的瞭解,並作為設計資源服務之參考。圖資課程應增設數位人文學等相關跨學科領域研究議題或學程,邀請數位人文學專家學者進行演講或舉辦工作坊,激發更多對話與合作研究。研究方法論可參考本研究之整體設計,挑選適

合應用於研究歷程不同階段的方法論,以蒐集並產出最豐富多元的研究成果。(二)數位人文學領域發展方面,因屬跨學科領域屬性,社會網絡應用更加普遍多元,可透過跨領域的理論方法來從事與數位人文學社會網絡相關的研究。二、營運實務方面:(一)資訊機構之資源服務,資訊機構持續扮演協同合作的關鍵角色,提供原始典藏或數位檔供計畫使用、協調與分配資源、提供技術或資源標準之諮詢、數位工具等服務。(二)數位人文學計畫營運,計畫經費額度分配需視計畫類型進行微調、數位文化中心應轉為常設性機構、與相關機構結盟或建立聯繫管道進行人才培育及交流。  未來研究方向則提出以下三項建議:一、跨機構之數位人文學研究,可參考本研究架構進行

其他數位人文學機構之比較研究;二、跨領域之數位人文學研究,可挑選某些數位人文學計畫,深入觀察跨領域成員之間以何種管道進行訊息或知識的交流或分享;三、數位人文學研究平台之比較研究:可探討並比較不同機構所發展的數位人文研究平台之使用者、使用界面、數位工具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