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少年 364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高雄大學 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碩士班 張志成所指導 許嘉仁的 大專女子籃球員心理資本對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中介效應 (2021),提出排球少年 364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教練領導行為、心理資本、團隊凝聚力。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 心理碩士班 程淑華所指導 蔡秉輝的 職業歧視、軍人角色性格與軍人離職意願之關係 (2020),提出因為有 職業歧視、軍人角色性格、離職意願的重點而找出了 排球少年 364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排球少年 364,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專女子籃球員心理資本對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中介效應

為了解決排球少年 364的問題,作者許嘉仁 這樣論述:

籃球是一項團隊運動,需要透過教練的領導、調度以及球員不斷地練習、培養默契,才能打出一場精采的比賽。選手與教練的正向互動可以提升運動績效,對於團隊內部的氣氛營造更能直接影響選手的訓練動機,教練的領導行為會影響團隊的凝聚力,進而影響團隊的運動表現和成績;而優秀的運動員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才能應付場上發生的所有情況,尤以一些需要高穩定性及專注的運動項目,其影響的程度更是關鍵。因近年國內女籃關注度逐漸提升,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專女子籃球員認知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影響之現況,以及心理資本在其二者間是否具有中介效應。本研究使用問卷調查,採取橫斷式研究,自110學年度大專籃球聯賽期間於一般女子組各場地進行

發放,共收得143份有效問卷,平均年齡19.64歲 (SD = 2.13)。研究工具包含背景資料、心理資本量表、教練領導行為量表以及團隊凝聚力量表。結果發現: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心理資本存在顯著線性結構關係,且心理資本在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間存在部分中介效果。本研究結論為:教練領導行為會直接影響團隊凝聚力,心理資本在其關係中亦有部分影響效果,可藉由提升教練領導行為與心理資本知覺程度以增進團隊認同,進而提升整體運動表現。

職業歧視、軍人角色性格與軍人離職意願之關係

為了解決排球少年 364的問題,作者蔡秉輝 這樣論述:

研究證實當群體受到歧視時,會導致個體消極的工作態度和身心狀況不佳;因此,對國軍的職業歧視不僅會對官兵身心狀況產生不良影響,更可能影響其離職意願及國軍的戰力。此外,軍事組織透過軍事社會化形塑「軍人角色性格」,將軍事文化中的信念、價值等融入軍人角色性格中,使個體將其內化,成為理想中的軍人。是以,對軍人角色的認同對於官兵來說應具有一個定錨且激勵的效用,即使在對軍人不算友善的氛圍中,官兵的留職意願受到衝擊的程度應會較小。本研究即在探討職業歧視、軍人角色性格與軍人離職意願間之關係。本研究採調查法,以便利取樣方式進行網路和紙本施測。研究工具是研究者自編之「軍人角色性格量表」,預試階段蒐集現役軍人107名

,正式施測則共蒐集現役軍官、士官及士兵各100名。「軍人角色性格量表」包含勇氣與戰鬥意志、團隊意識與團結精神、榮譽感、服從長官與服從精神以及愛國心與利他精神等5個向度,各分量表之Cronbach’s α值介於.809至.844之間,總量表為.949,各分量表解釋變異量則皆達48.154%以上。研究發現如下:1、職業歧視與軍人離職意願具有正向關係。2、軍人角色性格與軍人離職意願具有負向關係。3、軍人角色性格能夠降低職業歧視對軍人離職意願造成的負向影響。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未來研究可以進一步檢驗「軍人角色性格量表」之信效度以及設計不同軍事訓練課程來提升官兵「軍人角色性格」之內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