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雷射手術住院天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另外網站泌尿科 - 郭綜合醫院也說明:攝護腺雷射手術 還可以稱讚它的地方,如手術後不適較少、術後導尿管置放時間較短、住院天數較短、手術後逆行性射精或其他性功能障礙的後遺症較少。但比較重視的還是手術 ...

國立成功大學 護理學系 胡芳文所指導 潘錦樺的 發展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後病人接受早期移除尿管照護方案-前驅研究 (2020),提出攝護腺雷射手術住院天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早期、尿管移除、照護方案。

而第二篇論文高雄醫學大學 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碩士班 李金德所指導 李美慧的 探討良性攝護腺增生症病患在接受手術治療的結果與身體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 (2012),提出因為有 良性攝護腺增生症、下尿路症狀、經尿道前列腺刮除手術、攝護腺雷射汽化手術、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表的重點而找出了 攝護腺雷射手術住院天數的解答。

最後網站治療攝護腺肥大的利器則補充:肥大手術比較. 電刀. 雷射. 水中毒. 術中出血量. 心肺功能差. 的病患. 術後勃起功能. 術後放置導尿管. 治療攝護腺肥大的利器. 雷射手術簡介. 泌尿科主治醫師林昌民.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攝護腺雷射手術住院天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發展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後病人接受早期移除尿管照護方案-前驅研究

為了解決攝護腺雷射手術住院天數的問題,作者潘錦樺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50%中年男性有前列腺肥大問題,當年齡大於90歲時,高達90%以上有前列腺肥大,而經尿道前列腺刮除術是目前前列腺肥大手術治療之黃金標準。術後尿管留置為既定處置,然尿管留置會增加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與引起膀胱不適,更多其他因留置尿管導致的併發症。目前,術後移除尿管時間不定,且無早期移除尿管照護方案供醫療人員參考,故亟需發展早期移除尿管照護方案,以期減少尿管留置所帶來的併發症。研究目的:發展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後早期移除尿管照護方案,再經前驅測試以調整方案。研究方法:透過文獻回顧,初擬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後早期移除尿管照護方案,並運用修正型德菲爾法,邀請5位專家學者進行專家共識,發展此方案

。再者,採前驅研究,以方便取樣選取符合前列腺肥大採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後之個案,進行照護方案介入及資料收集。收案期間為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實驗組5位、對照組8位,共收13名受試者。資料收集於手術前的相關資料包括:住院個案基人口學資料、泌尿系統相關病史、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表、察爾森共病症指標、修改版Katz日常生活功能評估量表、麻醉風險評估。於術後當天、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直到出院日,每日評估混亂評估方法(CAM)、病人疼痛及病人不適的變化,並記錄個案詳細術式(單極、雙極或雷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放置尿管大小、尿管水囊大小、前列腺刮除大小。出院當日收集資料,包括:尿管放置時

間、是否發生術後併發症、是否重置導尿管、住院天數、修改版Katz日常生活功能評估量表。於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期間為對照組採常規照護模式,於2020年5月4日至2020年7月30日為實驗組以方案照護介入。實驗組收案期間,研究者執行照護方案,每日研究人員依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後早期移除尿管照護方案進行照護及追蹤。以IBM SPSS 22進行數據資料的分析,描述性統計包含: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與範圍,推論性統計分析費雪檢定與曼-惠尼檢定分析成效。研究結果:前驅研究測試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後早期移除尿管照護方案,兩組於尿管留置時間、術後併發症、住院天數、日常生活功能、急性譫妄、疼痛

及不適感受等皆未達顯著差異(P〉0.05)。照護方案內容經兩回合專家共識程序,Cronbach’s α為0.88,共識收斂度達99%,並經臨床實際執行此照護方案,調整後方案內容為分別為「促進早期移除尿管評估與策略」,包含:方案對象(納入排除條件)、尿管留置照護相關策略(留置尿管照護、尿管移除尿液狀態)及「移除尿管後相關策略」,包含:建立排尿時間表及解尿日誌、教導骨盆底肌肉運動、執行誘尿方法、輔助藥物及個案自解尿後成功移除尿管判定與否。結論:前驅測試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後病人早期移除尿管照護方案成效,於尿管留置時間、術後併發症、住院天數、日常生活功能、急性譫妄、疼痛及不適感受上皆無顯著差異。然因照

護方案於臨床執行困難,故未能預期完整執行,或許為研究結果無顯著之主因。另外,照護方案經由專家共識與臨床執行後,已進行部分修訂,未來建議持續進行滾動式修正並增加收案量,促使臨床能夠普遍使用,使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後病人獲得最大照護效益。

探討良性攝護腺增生症病患在接受手術治療的結果與身體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

為了解決攝護腺雷射手術住院天數的問題,作者李美慧 這樣論述:

研究目的: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老年人的健康議題愈來愈受到重視。攝護腺肥大(BPH)好發於50歲以上的男性,隨著年齡的增加,接受攝護腺手術的機會也越高。現今國內研究著重於不同的治療方式對病患的影響,但對於因排尿症狀困擾而接受手術後,實際上的生活品質是否獲得改善則鮮少有相關報告。研究方法:本研究採前瞻性研究設計,在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期間,收集二間醫院(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在這段期間確定診斷為BPH合併有下尿路症狀的患者,排除8人為癌症,最後收案人數有97人,其中TURP組有71人,PVP組有26人,在手術前、手術後一個月及手術後三個月不同時間點,使用具有信度的SF-36及IPSS問

卷進行資料蒐集,進行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及排尿症狀之研究。研究結果:本研究中,PVP組和TURP組在術後結果方面:住院天數、重置導尿管、尿後餘尿量、最大尿流速、IPSS、IPSS-Qol、SF-36,兩組無顯著性差異;在手術時間、術後尿道疼痛、留置導尿管天數,兩組達顯著性差異,P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