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博物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數位博物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宜君,陳映廷,陳諾,熊思婷,蔡春陣,周婧景,王文彬,向麗容,許家瑋,陳思妤,陳家鳳,陳佳利,林玟伶,呂憶皖寫的 誰的博物館經驗?觀眾研究新趨勢 和廖世璋,王俐容,吳介祥,廖凰玎,劉新圓,曾信傑,RuthRentschler,廖新田,林玟伶,林詠能,田潔菁的 博物館的公共性與社會性:博物館與公共政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多重「文物」格離你並不遙遠:淺談數位典藏與應用如何融入生活也說明:數位 典藏早已出現在人們的生活周遭,但數位典藏的價值尚未全然被人們所理解。有時我們會忘記,透過數位典藏資料庫即可欣賞幾十年前需走進博物館才能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藝術家 和藝術家所出版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 顏上晴所指導 吳詩婷的 客家博物館數位典藏詮釋資料欄位探討:以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為例 (2021),提出數位博物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資料結構標準、詮釋資料、數位典藏、編目、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設計系 范振能所指導 張博涵的 以竹材料為導向之設計創作 (2021),提出因為有 竹、材料、工藝、編織、傳統、製程、產品設計的重點而找出了 數位博物館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灣視覺記憶數位博物館(Taiwan Memory)則補充:「台灣視覺記憶博物館」主要是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的延伸。 目前擴展為三大數位博物館: 「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民族藝師數位博物館」 「傳統節慶數位博物館」.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數位博物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誰的博物館經驗?觀眾研究新趨勢

為了解決數位博物館的問題,作者劉宜君,陳映廷,陳諾,熊思婷,蔡春陣,周婧景,王文彬,向麗容,許家瑋,陳思妤,陳家鳳,陳佳利,林玟伶,呂憶皖 這樣論述:

  本書收錄了量化、質化與混合研究法等不同研究取徑的文章,針對 觀眾研究策略,提供讀者在進行研究時的參考。本書依序涵蓋量化的非觀眾研究,與參觀民眾的動機、 資訊搜尋、參觀前後評量、參觀行為、參觀後滿意程度、學習成效評量等文章;質化研究則討論訪談 法、焦點團體與觀眾留言分析等三種質化研究取徑,與從情緒參與探討觀眾的學習經驗;同時也收錄 近年來逐漸受到博物館界重視與應用的質量混合的觀眾研究策略。   商品特色     我國博物館界泰斗——黃光男教授,集藝術家、教育家及博物館工作者於一身,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開創臺灣的博物館特展風潮並作育英才無數。為

祝賀黃光男教授八十歲大壽,表達對教授深厚貢獻之敬意,由主編們邀請博物館領域的專家、學者,撰寫學術研究及個案實踐的精彩文章,並彙整成六個主題成冊出版,延續教授致力推廣藝術人文教育的理想與精神。

數位博物館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記得打開CC字幕 #公娼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22 台灣的性產業從何開始?
01:52 性產業的法制化?
03:18 屹立不搖的「性產業」
05:23 「女權運動」與「公娼」
06:22 廢除公娼的爭議
08:06 公娼的消失
09:22 我們的觀點
10:58 提問
11:23 掰比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召喚法力:法律白話文小學堂
→ 鄭俊彬,〈性產業工作者與基隆社會的互動(終戰前後)〉
→ 張曉旻,〈日治時期臺灣性病防治政策的展開〉
→ 陳玉箴,〈政權轉移下的消費空間轉型: 戰後初期的公共食堂與酒家(1945-1962)〉
→ 洪婉琦,〈台北市娼妓管理辦法之研究(1967~1999)〉
→ 張秀卿,〈戰後臺灣婦女史研究回顧—以國內各大學歷史系所學位論文為中心(1987-2011)〉
→ 吳雅琪,〈評介Doris T. Chang《二十世紀臺灣婦女運動》〉
→ 公娼/性工作者-臺灣女人:http://bit.ly/2q0f4o7
→ 圖書資訊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http://bit.ly/2p4LBc2
→ 公娼歷史年表|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http://bit.ly/2IAIzn0
→ 廢公娼20年後,「小姐」們都怎麼了?合法淪為非法,她們道盡底層求生絕望:http://bit.ly/2nvzUuF
→ 陽明橙報|臉書貼文:http://bit.ly/2VpalYy
→ 台灣性產業|維基百科:http://bit.ly/2IA0wC0
→ 張哲生|臉書貼文:http://bit.ly/2ATI0QD
→ 女性主義起點站-性交易的禁制與除罪:台灣婦女運動的性政治:http://bit.ly/31ZqLtn
→ 女性主義起點站-誰的身體,誰的香火——身體自主權的艱苦奮戰:http://bit.ly/2ODScoq
→ 王芳萍:反廢娼運動的苦難 是社會不面對結構:http://bit.ly/310YJw9
→ 台灣婦運及其政治意涵(李元貞):http://bit.ly/2AX320W
→ 50 年前《時代雜誌》的裸女照讓蔣中正氣炸!解密這段課本不能教的台灣外交秘史:http://bit.ly/2IPE3RJ
→ 台灣社會人文電子影音數位博物館:http://bit.ly/2MtE8eu
→ 官秀琴|維基百科:http://bit.ly/2ohTpY7
→ 高睿甫|性交易面面觀:法制沿革中的性別意識:http://bit.ly/2oqWi8V
→ 誓死捍衛生存權─臺北市廢除公娼事件(1997.09-1999.03)-臺灣女人:http://bit.ly/2Oy9TGg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email protected]

客家博物館數位典藏詮釋資料欄位探討:以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為例

為了解決數位博物館的問題,作者吳詩婷 這樣論述:

博物館肩負著保存、傳承人類歷史文明、文化知識的重責大任,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文物數位化成了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方法。以保存客家文化為主要宗旨的客家博物館也逐步開展數位典藏,並有顯著的成果。不過客家博物館在數位典藏詮釋資料的發展與學術討論皆較少,亟需投入更多的研究,俾借助資通科技與數位環境,促進客家文化之發揚與傳播。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內容包含全國多間客家博物館之蒐藏以及許多存於民間的珍貴文化資產,內容相當豐富,但在各類型文化資產資料結構(欄位)的呈現上繁紛不一致,許多欄位的意義也難辨別,難以將豐碩的數位典藏內容完整展現於大眾眼前。為讓社會大眾得以深入鑽研客家文化深厚底蘊,本研究選擇以蒐藏多元的客

家文化資產數位網為案例,透過資料結構標準與客家數位典藏欄位之回顧,作為本研究分析的學理基礎資訊,接著以比較分析法進行欄位調整,再訪談客家學者、客發中心典藏人員與普查人員,檢視調整後欄位的合理性與適用性,最終整理出一套50個數位典藏詮釋資料欄位的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詮釋資料結構。研究結果顯示前述以「整合」為原則的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詮釋資料結構欄位,應能涵蓋表達客家文化資源重要資訊之需求。本研究最後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客家博物館詮釋資料規劃的建議:(1)針對館內多種詮釋資料欄位可進行整合分析、(2)應為館內詮釋資料欄位編擬相關著錄規則、(3)確實區分欄位詮釋主體,避免著錄時的混淆、(4)適度開放民眾所需

的詮釋資料。依據上述建議,本研究另提出3點未來研究方向:(1)研究範圍拓展至客發中心所有的典藏作業、(2)納入資料內容標準與資料值標準進行探討(3)建置一套適用於全國客家博物館的詮釋資料標準。期望本研究成果可供客家博物館建置數位典藏時作參考之用。

博物館的公共性與社會性:博物館與公共政策

為了解決數位博物館的問題,作者廖世璋,王俐容,吳介祥,廖凰玎,劉新圓,曾信傑,RuthRentschler,廖新田,林玟伶,林詠能,田潔菁 這樣論述:

  本書為博物館系列叢書之一,以宏觀的論點討論博物館與公共政策。編纂的架構以政策循環模式為主,包含:議程設定、政策的形成、政策施行及政策評估。從政策的哲學、政策的形成開始探究;再來討論政策的制定與其產物;接續討論博物館的營運層面;最後討論政策的施行成果,是博物館界較少關注的。為使本書能豐富的呈現政策文本,邀請了長期關注博物館界的國內外學者撰寫,作者來自不同的學科背景與專長,富含理論論述;又深究來自不同國家實際施行之政策方案,具國際觀。盼透過此書的編纂帶給博物館界及對博物館有興趣的讀者新的視野與想像。   商品特色      我國博物館界泰斗——黃光男教授,集藝術家、教育家

及博物館工作者於一身,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開創臺灣的博物館特展風潮並作育英才無數。為祝賀黃光男教授八十歲大壽,表達對教授深厚貢獻之敬意,由主編們邀請博物館領域的專家、學者,撰寫學術研究及個案實踐的精彩文章,並彙整成六個主題成冊出版,延續教授致力推廣藝術人文教育的理想與精神。

以竹材料為導向之設計創作

為了解決數位博物館的問題,作者張博涵 這樣論述:

新的設計方案出現,經常是源自於新的材料或者新的製程誕生的產物,亦或是舊材料、舊製程的再發現而產生。眾多產品中存在著許多大量製造的工業製品,利用模具的量產產生數以萬計相同的產品,創作者認為這些產品少了一些可以觸發人心的溫度,也期望重新看到消失的手工藝可以再次回到我們的生活中,此次的設計創作期望透過材料與工藝製程為導向的產出,創造出保有特定區域獨特手工藝文化與溫度的設計。研究過程首先以民藝出發,探討民藝與手工藝之間的文化關聯,再透過工藝的歷史脈絡與台灣工藝現況,了解自身可利用的資源。本論文將以竹材料為實驗創作,與工藝老師學習竹編技藝與製程原理,透過自身學習去探索竹材發展可能,將從傳統的生活器物分

析常見的製造方法,再與工藝老師學習相關技藝,從中瞭解竹材的應用方式,以材料製成的特型發展為最終產品樣貌,期望發展出可作為產品開發的概念原型。創作過程以圖文影像方式記錄呈現,會以竹工藝學習過程結合過往設計專長,嘗試將竹材結合其他工業媒材進行新的應用。本論文以竹篾平面編織、竹藤球形編織、竹管劈剖、竹管烤彎這四項製程方式進行學習與實驗,創作對應為編織吊燈、藤球遊具、剖竹桌燈、烤彎花器這四系列作品為成果案例,歸納出工藝製作的手法與技術紀錄,期許這些工藝技藝可以被留存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