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行政中心開放時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文山行政中心開放時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斌寫的 流動的疆域:全球視野下的雲南與中國 和蔡宜寧,郭耀峰,廖宇潔,余憶如,伍文海的 贏在溝通力:到哪都受歡迎的4門溝通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臺北市文山區興隆路四段二號也說明:白鬚神社一日遊; (02)2230-5857; 土地: 10; 12萬; 交通資訊; 9; 中心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150號2樓; 網站內各1; 503 likes8 talking about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八旗文化 和布克文化所出版 。

朝陽科技大學 建築系建築及都市設計博士班 沈永堂所指導 徐福基的 低碳政策施政與民眾滿意度之研究 (2021),提出文山行政中心開放時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低碳政策、模糊德爾菲、邏輯斯迴歸模型。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台灣產業策略發展博士班 鍾任琴、黃勇富所指導 徐寧的 翻轉教學對大學生學習滿意度影響之研究 -以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學習者滿意度、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重點而找出了 文山行政中心開放時間的解答。

最後網站文山行政中心(木新) 周邊地圖/ 交通資訊 - NAVITIME Transit則補充:可供確認前往文山行政中心(木新) 的交通方式(行經途徑/ 轉乘指南)與周邊地圖/飯店資訊。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文山行政中心開放時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流動的疆域:全球視野下的雲南與中國

為了解決文山行政中心開放時間的問題,作者楊斌 這樣論述:

製造「雲南」就是創造「中國」! 從古滇國、南詔國、大理國,再到雲南省, 「雲南」曾經主導東南亞的全球貿易中心, 為何最終被中華帝國統合,而淪為邊疆省分? 一部雲南二千年史,何以見證中國的民族建構? 中國歷史特殊論?且看本書如何挑戰葛兆光《宅茲中國》論述! *****   ■「雲南人」的地方認同,是大一統帝國的發明   中國大多數含有「東西南北」等方位名詞的省分名稱一般都與河流或山脈有關,如兩河、兩湖、山東、山西等等,但「雲南」卻是例外——作為地名的「雲南」,既與河流、山脈無關,也不是當地族群自發形成的政治地理名稱。   既然「雲南」原本不存在,自然也就沒有「雲南人」。事實上,「雲

南」源自於一種來自遙遠北方的距離感與陌生感——它是中國歷代王朝製造出來,強加給帝國西南邊陲地區的一種「想像」。本書便是以「中國的東方主義」及「中國中心論」來形容這種隱藏於漢字觀點下的偏見。   雲南自古以來就是部落林立、政權更迭的獨立區域,一直要到十四世紀才正式被蒙古帝國征服,此後歷經明清兩代,成為「中華帝國」的邊疆省分直到今日。雲南這一省級行政區是元帝國的發明,在此政治空間之下,本地原住民與漢人移民逐漸融合,服膺於帝國秩序,並透過科舉制度與儒家文化,逐漸催生了「雲南人」這個「大一統王朝臣民」的身分認同。   因此,「雲南人」不是「獨立」的想像,而是「臣民」的想像。從明代開始,「雲南」在政

治和文化上成為中華王朝的重要部分。所謂的「雲南人」,同時也成為「中國人」的具體表述。   ■從雲南的形成,思考中國民族主義的建構本質   今天的雲南地區,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前就獨立形成了發達的青銅器文明。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那裡生活著不同的部落、部落聯盟和王國,使用具有異國風味的名稱(如滇、僰、昆明、夜郎、哀牢、勞浸、靡莫、邛都等)。「雲南」這兩個漢字首次出現於西漢時期,屬於漢王朝在西南邊疆設置的「益州郡」之下。   西漢之後,儘管中原政權聲稱其擁有對雲南地區的統治權,但從未確立過牢固而連續的統治。雲南地區出現的獨立政權,如滇王國、南詔國、大理國,不斷與向南擴張的北方政權發生衝突,同時也透過貿

易與移民進行交流。直到清末民初時期,「雲南」才在「軍閥割據」狀態下恢復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權。   在一九四九年後,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新征服雲南,並對當地展開了「民族識別」,將官方認可的各種少數民族,歸併至「中華民族的大家庭」裡,以「民族主義」的方式徹底統合了「雲南人」。   當代中國的民族政策,承接了歷史上不同政權的帝國遺產,透過「中華民族」的概念維護著古代的「大一統」帝國框架,而雲南就是最鮮明的案例。因此,理解「雲南」形成的歷史,同時也是反思「中國」作為民族主義建構的本質。   ■歐亞「大分流」時代的來臨,最終將雲南推向了中國!   雖然從中華帝國的視角來看,雲南不過是邊陲;但是,

若從全球交流的視野來看,雲南絕不是封閉落後、尚待「開化」的蠻荒之地,而是一個位處西南絲綢之路上,貿易頻繁、文化多元的開放地區。雲南的傳統國際貿易網絡,不但可直接通往東南亞、南亞及印度洋,甚至遠及中亞與非洲。   縱使被蒙古帝國征服後,雲南仍然維持其國際貿易的核心要角長達數百年之久。因此,雲南文化深深受到各種國際因素的影響,帶有鮮明的異國特色。本書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便是分析雲南如何使用「貝幣」——來自馬爾地夫島出產的海貝、西南絲路與印度洋貿易的主要媒介——從上古一直持續到十七世紀。在歐洲勢力進入印度洋後,歐洲通貨逐漸取代了貝幣的使用,最終造成雲南經濟的崩潰,並轉向以中國主導的大陸貿易體系。

  因此,雲南最終被併入中國,不能單獨從中國史的角度來解釋,而必須進一步思考世界史的關鍵影響,才能理解其中的結構性因素。同時,「中國」從傳統的帝國逐漸轉型為現代民族國家,也不只是王朝更迭的內部變化,更受到世界格局變化的外部影響。 本書特色   ★獨家收錄作者新寫:臺灣版序、跋。   ★臺灣第一本透過世界史觀點,論述雲南二千年歷史發展的學術巨作!   ★榮獲2004年美國歷史學會之古騰堡電子出版獎(The Gutenberg-e prize)!   ★《中國季刊》、《東南亞研究期刊》、《中國研究書評》等學術期刊一致好評!  

文山行政中心開放時間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④ 柯文哲 選前之夜
日期:11月23日(五)
時間:園遊會 16:00 晚會 18:00
地點:四四南村旁停車場(101捷運站2號出口)

活動頁,手刀按參加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2899518739642/
-

【你的一票,決定臺灣的歷史!】

演說全文:

各位市民朋友,teamKP 的伙伴們,我剛剛從北門邊下車,穿過北門,走過北門的廣場,來到這個臺上,內心非常的激動。
 
1884 年,北門城就蓋好了,134 年來,經過滿清、日本、中華民國三個時期,北門見證了臺北城的發展。
 
但是,以北門為中心的西區門戶計畫也是柯文哲改革臺北市政的起點。2014 年,12 月 25 日我就任臺北市長,當天晚上我就把那一條完工 8 年從來沒有用過的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拆掉。從此,「軸線翻轉、舊城復興」不再是政治宣傳口號,我們一步一步地實現它了,我們用一個晚上把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拆掉;以六天的時間,拆掉忠孝橋引道,讓北門重現天日;我們拆掉了國光客運,重現臺北行旅廣場。
 
現在,從北門到臺北火車站,它是一個視野遼闊的公園;我們為了保存歷史文化,把三井倉庫重新遷建,在上個月也已經開幕了;我們重建北門廣場,路型也重整了,交通還是維持順暢。
 
現在,北門是我們臺灣的國門,法國的巴黎有凱旋門,我們臺灣的臺北有北門,臺北燈節連續兩年在西門町舉辦,從北門到西門町在 9 天的時間,有 350 萬的人潮在這裡,在未來的時間,郵政博物館、鐵道博物館、雙子星會陸續開幕,北門在未來的時間,還是會繼續見證臺北的發展。
 
北門會是臺北人覺得驕傲的地方,臺灣在 20 年前是亞洲四小龍第一名,現在幾乎都快保不住。可以存留在亞洲四小龍,2014 年我以推倒藍綠的高牆為號召,也在大家的支持下進入臺北市政府,我當臺北市長這 4 年來,我常常在思考,為什麼在這過去 20 年當中,臺灣逐漸地落後?
 
以前,我們國民所得比南韓多 4 千美金;現在,我們是輸給南韓 6 千美金,也就是說,在過去 20 年當中,我們被南韓逆轉了將近 1 萬塊美金。到底問題是出在哪裡?
 
我要跟大家講,其實比藍綠更重要的是黑白,比統獨更重要的是是非,臺灣的政黨政治已經變成了幫派政治。
 
因為,只要你是跟我同一黨的,不管你做什麼壞事,我都要 cover 你,反過來,只要你跟我不是同一黨的,不管你要做什麼事,我就要杯葛你。
 
臺灣的現況,就是個人的利益大於派系的利益,派系的利益大於政黨的利益,政黨的利益大於國家的利益。我以前在臺大當醫生的時候,難道有病人送到急診處,我就要先問他說,你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的?沒有呀,他們就是病人。同樣的,我當臺北市長,每一位市民不管他是民進黨的、國民黨的,他就是臺北市民,就是我服務的對象。
 
我們臺北市政府的首長,從新黨到民進黨都有,我對議會不管是藍綠的議員,只要你講的有道理,我都會去幫忙去做,其實,如果能夠把人民的福祉當做是最重要的,其實,中央跟地方不應當有矛盾,藍綠兩黨之間,也不應當有這麼強烈的鬥爭。
 
我當這市長這四年來,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早上七點半準時開工,工作到晚上十點,禮拜六、禮拜天繼續到各地方去走。我都去拜訪里長、商圈、企業,我都問他們說,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幫忙的?我自詡我們是一個服務的團隊,而不是管理的團隊,因為人民繳稅金給政府,是要政府來服務他的,不是叫政府來管他的。
 
所以,臺北市政府必須是一個服務的團隊,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這是我的政治理念,我進入臺北市政府秉持這個概念,我們有 i-Voting、有參與式預算、有各種公私協力的平台,我們有青年事務委員會、我們有公民參與委員會、廉政透明委員,我們讓市民可以直接進來參與市政,也監督我們的市政。
 
我問大家,在 2014 年上一次選舉那一年,每天晚上 call-in 節目,不管是大巨蛋、美河市、雙子星、松菸、三創、三中案、國發院案,每天晚上疑雲重重。我問大家,柯文哲當臺北市長,過去這四年來,我們有哪一個重大工程上過晚上 call-in 節目?其實,藍綠兩黨不是拿顯微鏡,不是拿放大鏡,他們是拿電子顯微鏡來看,還是查不到。
 
過去四年,臺北市政府的一級首長有因為弊案而下台的嗎?你們去看看其他的縣市,有多少首長是因為弊案下台?我當臺北市長用人唯才,我們建立了文官的遴選制度,也因為有這種公平的升遷制度,臺北市的公務員開始相信,他們只要認真做事就有機會升遷。
 
在以前,聽說都是市長室一通電話,說這次科長是升誰。現在沒有這種問題了,每一個文官都開始相信,他們不用只看首長的臉色,他們只要認真做事就會升官,這是重建中國的文官制度。
 
我們尊重專業,其實今年的颱風假就是典型的照妖鏡。如果氣象團隊都跟你講,明天早上最大陣風是 7 級,我們要最大陣風 10 級才可以放颱風假,可是整個北台灣只有臺北市跟基隆市是正常上班,其他的縣市都在放颱風假,你想想看,像這種事情發生以後,你如何要求公務員可以秉持專業做事,很困難。
 
同樣的,我當臺北市長,我都鼓勵公務員創新,我給年輕人機會,讓他們放手去做,不管是臺北燈節、世大運就是這樣成功的。我當臺北市長,也讓臺北市的公務員可以依法行政,公平的執政,你想想看,我是現任的臺北市長,我的競選辦公室才開幕 2 個禮拜就被建管處抄掉了,這才是我的驕傲,因為我們臺北市的公務員,真的可以開始依法行政了。
 
我當市長,到現在還不到 4 年,我已經還債 530 億,我當市長的前一年,我們臺北市的利息一年是 29 億,到去年已經降到 7 億。
 
在這個地方,我要跟市民朋友講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我們必須嚴守財政紀律,我要跟大家講兩個觀念,第一、欠債是要還錢的,如果欠債不用還錢,我現在就向你借;第二、欠債是要繳利息的,所以我們嚴守財政紀律,絕不債留子孫,因為國家的錢都是來自人民,我們用他們的錢要當自己的錢一樣謹慎小心。
 
其實政治很簡單,三個原則;對的事情做、不對事情不要做、認真做,講完了。
 
但是,它需要很大毅力去堅持,其實臺灣政壇不需要發現問題的人,也不需要解釋問題的人,我們只需要解決問題的人。
 
我當市長這段時間,其實我對臺灣政治是有憂心的。各政黨不應當以仇恨當作政黨動力。坦白講,統獨是個假議題。因為美國現階段不可能讓臺灣跟中國統一,造成太平洋防線的缺口;同樣的,美國也不會同意臺灣真的搞台獨,去激怒中國。統獨是個假議題,可是兩個黨假戲真做,用仇恨驅動他們的政治。
 
同樣的,坦白講,從 2014 太陽花學運,我就發現臺灣的確是有世代衝突,我們要試著要建立世代共融社會。我當市長常常在講說,如何讓不同世代可以和諧在社會生存。所以比方說陽明老人公寓,我還開放一些空間,讓文化大學學生可以進去住,只要求他們能夠陪老人講講話,或帶老人出去玩,這叫做青銀共居,就是讓年輕人跟老人可以一起生活。
 
同樣的,現在小學有餘裕空間,我們有祖孫共學、樂齡學堂,就是阿公阿嬤帶孫子去上小學時候,他的孫子去上課,他們老人在旁邊也開一班,大家也在上課,這叫做祖孫共學、樂齡學堂。
 
同樣的,我們文山區智慧老人養老院,我也在裡面弄了一個小小小幼稚園,讓老人跟小 Baby 可以一起生活。其實我們應該建立和諧世代共融的社會,可是還是有些政黨用重陽敬老金,引發世代仇恨,我覺得這個是不對的。
 
在這場選舉當中,我也秉持不要打負面選舉的精神,其實我要告訴各政黨,不要再口水了,因為講別人壞話,你自己不會變好。在這場選舉過程當中,抹黑、抹黃、抹紅各種手段還是跑出來,坦白講,我還蠻驚訝,怎麼跑出一個葛特曼出來。更奇怪,四年前國民黨打這個題目,四年後民進黨也打這個題目,坦白講,我還真的蠻驚訝,其實我們臺灣需要解決問題的人,我們不需要在製造問題的人。
 
我在這裡要問各位市民朋友,社子島禁建 48 年,是誰讓它通過都市計畫審議?柯文哲。
 
環南市場拖了 18 年,是誰讓它開工的?柯文哲。
 
永春都更案拖了16年,是誰讓它開工的?柯文哲。

內湖合家歡海砂屋拖了 16 年,是誰讓它開工的?柯文哲。
 
忠孝橋引道拆除計畫,躺在臺北市政府抽屜裡面 20 年,是誰讓忠孝橋引道可以拆掉的?柯文哲。
 
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完工 8 年,從來沒用過,是誰把它拆掉的?柯文哲。大龍國宅海砂屋講了那麼多年,是誰把它改建的?柯文哲。
 
但是,各位市民朋友,真正完成這些的,是 2014 年,你們投票給柯文哲,讓他當臺北市長,這些才可能完成的!
 
過去四年,改變成真,我們有鄰里交通改善計畫。我們在巷弄內劃綠色人行通道,我們逐漸在建立臺北市安全人行路網。有進行鄰里交通改善計畫的里,第一年車禍傷亡就降了 47%,到第三年下降了 60%。我要告訴各位,2017 年,也就是去年,是 50 年來臺北市車禍死亡人數最少的一年。
 
我有看到何國榮里長,這個計畫,是何國榮里長跟我講的,然後我把它推行下去。
 
1280 交通月票,讓住在較遠地區的人,交通費可以節省。以前他們住在郊區,交通費已經多了,時間又花得多,這是雙重剝削。我們用 1280 制度,也鼓勵大家改用公共運輸。
 
西區門戶計畫,以北門為中心的西區門戶計畫,已經大致完成;以南港為中心的東區門戶計畫,正如火如荼的開工。對手說,我們預算執行率低,但是我告訴大家,世大運他們原來編列的預算是 198 億,我 152 億就完成了,省下 46 億。少了 46 億,世大運還是成功,臺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讓世界看見臺灣。
 
我們向全世界證明臺灣的力量,臺灣是一個成功的故事,臺北是一個光榮的城市。
 
文山區治水計畫原來編列 23 億,我們 8 億就把它完成。文山區從臺北市易淹水地區除名的,如果當年換別人當市長,我告訴你,世大運一定追加預算。當年如果換別人當市長,現在興隆路二、三段,下雨還是會淹水。對手說我們招商不力,但是我跟大家講,2017 年臺北市招商金額 299 億,佔全臺灣 30%,我們還去財政部接受頒獎,說我們是第一名;今年到現在已經 398 億,應該還是會第一名,明年因為有雙子星,應該會超過 600 億,還是會第一名。這就是我要跟大家講的,正正當當也可以做生意,而且可以賺錢,這才是臺灣真正的新文化。
 
各位市民朋友,其實臺北需要的是一個認真工作,追求公平正義的市長;過去四年,臺北已經改變成真,新的政治文化已經建立;未來四年,改變必須持續發生,臺灣必須向前走,臺灣必須擺脫藍綠惡鬥的泥淖。我們要以市民自覺取代藍綠的對決!
 
各位市民朋友,11 月 24 號,你的一票,決定臺灣的歷史,拜託大家,懇請大家支持,改變成真,持續發生,謝謝大家,我們繼續努力!

-
teamKP 粉絲專頁:https://facebook.com/teamKP.taipei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Follow KP 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KP_Taipei

低碳政策施政與民眾滿意度之研究

為了解決文山行政中心開放時間的問題,作者徐福基 這樣論述:

全球氣候變遷加速,環境破壞與氣候日益惡化,1987年聯合國報告揭示,世界發展必須與地球環境承載力取得平衡協調;臺灣政府也積極承擔國際共同責任,制定各類低碳規則,以調降溫室氣體擴張,陸續立法通過「永續能源政策綱領」設立「永續發展委員會」、「能源減碳辦公室」、「臺灣永續發展目標」等環境永續發展政策。 本研究建構「低碳政策評估指標」,由文獻回顧蒐集國際組織低碳政策指標、各國低碳政策文獻、國內部門低碳政策綱領等,歸納出八項低碳政策主軸「生態綠化」、「綠色運輸」、「節約能源」、「資源循環」、「低碳生活」、「永續經營」、「能源效益」和「綠產業科技」40項題項因子,依題項因子系統進行專家問卷

(模糊德爾菲法),由專家審核遴選出28題項專家共識之低碳指標,成為檢測低碳政策推行之評估指標項目。 研究探討影響溫室氣體三大重點「民眾環保行為」、「生活環境品質」和「低碳政策施政」,經調查顯示,民眾對「自我環保行為」滿意者有81.5%,對「生活環境品質」滿意者57.3%,對政府「低碳政策施政」滿意者僅為54.6%,顯示民眾對「生活環境品質」、「低碳政策施政」具高度期待態度。 綜合交集各研究方法之成果,比對專家問卷、重要度評量、滿意度評量、績效評估矩陣管制界限等成果題項,交集各研究方法重疊聚焦之政策達8項題項,政策內容分別是:「城市總綠地覆蓋率」、「平地植樹造林」、「民眾減少每日垃圾

量」、「垃圾回收及處理率」、「雨水工業水回收再利用」、「污水分流及污水處理」、「民眾及企業使用再生能源」、「增加綠色產業」等政策題項,是民眾及專家高度重疊聚焦之低碳政策。 本研究依據各實證方法成果,提出改善策略作為政府低碳政策規劃之參考,期望藉由改善策略之執行,提昇政府低碳政策之民眾滿意度,並進而推展低碳政策施政之國際地位。

贏在溝通力:到哪都受歡迎的4門溝通課

為了解決文山行政中心開放時間的問題,作者蔡宜寧,郭耀峰,廖宇潔,余憶如,伍文海 這樣論述:

本書獻給這樣的你: 遇到對方有情緒,舌頭就打結! 面對種種不利的條件,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如何讓自己溝通更有魅力、讓幸運之神總是眷顧? 在衝突中總是被人佔便宜,不想只做老好人......   本書特色 1) 4門溝通課,從4大面向完整探討,帶給您全新的啟發,讓您開始審視自己    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溝通情境,進而找出更有效、健康的應對心態及方   式,人際關係更加圓融自在,家庭和睦,事業順遂,業績長紅! 2)集結16位專業講師,透過不同角度看到他們眼中的溝通風景。他們也各自   貢獻出最高明、厲害的溝通「大絕」,用一本書吸取16種精華;並將生硬、   抽象的知識,烹調成最營養、又好吸收的

溝通力大餐,當下好消化,生活   好應用。 3) 16位作者來自各行各業,是包括婚顧專家、諮商心理師、經理人、頂尖業   務、座艙經理等領域的頂尖專業人士,娓娓道來,當面對各自職業生涯中   最艱難情境時,他們是如何透過獨到的溝通方法,突破困境,創造職涯的   高峰。光是閱讀他們的人生故事及起心動念,就充滿勵志及趣味性!   四大面向下手,內外兼修,全方位提升你的溝通深度! 心之章 不二心培養同理與接納思維,慈悲心提升傾聽到諦聽能力。   語之章 好的說話邏輯達成溝通雙贏,懂得說話技巧讓你直達人心!   身之章 運用肢體語言傳遞言語溫度,透過行為辨識掌握對方心理!   舞之章 從策略哲學裡擬定

溝通目標,從談判模型中推定溝通戰術!   深情推薦 何飛鵬(城邦傳媒集團首席執行長) 吳永佳(資深暢銷書出版人/Career就業情報前總編輯) 許澤民(台北榮總物理治療師/企業培訓講師) 趙祺翔( TED Talk Master) 黃聰濱(勵活文化事業創辦人/1766網路廣播主持人) 出版序〉傳遞世代交替的薪火 黃聰濱 勵活文化事業創辦人/1766網路廣播主持人     職場的瞬息萬變,在2020年的全球疫情中有了明顯的感覺;每個人都有了重要的課題:調整自己職場素養,去適應與面對所有波動、不確定、複雜且模糊的VUCA職場時代。     有鑑於此,勵活文化事業旗下的「勵活課程設計中心」,將企業

訓練課程中最顯著的需求交叉比對後,邀請授課師資或職場達人,共同淬鍊出職場能運用的觀點或技巧。     淬鍊出來的精華,透過「勵活文創設計中心」集合成工具書籍,將有益、有用及有利的職場素養勝任力,以文字的方式傳遞給每位有需求的職場菁英們。     「贏在職場素養力系列」書籍,期許每本著作的每個文字都能成為種子深植讀者心裡,在職場成長的過程中發芽壯大,成為實際運用的能力,適應未來的挑戰。     文字能被傳遞,智慧擁有傳承,是世代進步的薪火。「贏在職場素養力系列」願為世代交替的薪火,廣傳文字、智慧深耕,為讀者們養成職場致勝的勝任力。

翻轉教學對大學生學習滿意度影響之研究 -以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為例

為了解決文山行政中心開放時間的問題,作者徐寧 這樣論述:

摘要伴隨著教育資訊化,高等教育經歷著全面且深刻的變革。將資訊科技與課堂實體教學深度融合,發揮學習者主動性,實現個性化學習,從而增強學習者滿意度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研究課題。本研究以惠州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為現實情境,兼採質性和量化研究法,從理論建構、設計研究、實證分析、研究結論4個方面展開。在實踐層面創建應用型線上開放課程,基於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設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理論層面探索影響學習者滿意度的因素,構建學習者滿意度模型。本研究綜述了9個國內外經典翻轉教學模型,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4門標桿課程進行個案研究,設計了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選擇惠州學院市場行銷、財

務管理兩個專業大學三年級學生,合計351人為研究對象,前後進行了三輪教學實驗。實驗過程從1個教學單元到整門課程8個教學單元分步推進,以蒐集實驗數據。研究者兼採因素分析法、廻歸分析法和結構方程模型等方法,探索翻轉課堂影響學習者滿意度的因素。本研究的發現主要有四點:一、影響翻轉課堂滿意度的因素主要有線下課堂師生和生生交互性、平臺的有用性、學習者主動性、感知價值等5個因素。二、感知品質由平臺易用性、平臺有用性、線下課堂交互性、線上課堂有用性4個二階段潛變項構成。三、學習者預期完全中介作用於學習者滿意度。四、感知價值部分中介作用於感知品質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