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建設千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學系博士班 林昭庚所指導 李延熹的 臺灣針灸發展史 (2021),提出文心建設千金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針灸發展史、針灸碩博士論文、針灸期刊著作。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高秋鳳所指導 陳祐禎的 《全臺賦校訂》中的醫藥書寫 (2016),提出因為有 全臺賦、醫藥書寫、東方主義的重點而找出了 文心建設千金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文心建設千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針灸發展史

為了解決文心建設千金的問題,作者李延熹 這樣論述:

臺灣現存的書寫歷史可追溯到大約400年前,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殖民福爾摩沙臺灣,於1624年開始38年的建設與經濟掠奪。近來許多文獻研究認為臺灣於6,000多年前,即為南島語系民族的發源地,這意謂著臺灣在歷史舞臺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本論文探討400多年來,臺灣針灸醫學的發展史,從早期瘴癘之鄉環境談起,歷經荷蘭統治時期,傳教士赫曼.布斯可夫撰寫的灸療法,季麒光描寫沈光文使用《肘後備急方》醫治臺灣病患的詩句,清朝時期臺灣描述詩文中針灸的描述,日治時期盲人廖旺創辦臺灣最早的針灸公會,木村謹吾創立臺北盲啞學校協助盲人學習針灸技能,蘇錦全撰寫日治時期臺灣針灸教科書《東洋針灸學教科書》,與蘭記書局進口針灸書

籍供民眾學習。1945年臺灣脫離日本統治之後到1958年之間,臺灣針灸發展歸功於隨國民政府來臺的針灸學家。1958年開始,臺灣針灸正規教育開始推動,中國醫藥學院 (現為中國醫藥大學)、國立陽明醫學院 (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長庚大學、義守大學、與慈濟大學陸續提供中醫相關教育,讓臺灣步入系統性針灸教育傳承,開啟眾多針灸碩博士論文。這段時間內針灸著作也開始蓬勃發展,朝著不同的方向探索針灸內涵與療效。政府機關對針灸推行,也加速針灸的發展。國科會 (現為科技部)、衛生署 (現為衛生福利部)、榮民總醫院、三軍總醫院、與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現為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的推動,讓針灸在1970年代

成為政府醫療方針重要發展的一部分。1972年財團法人「中華針灸科學研究基金會」成立,創辦臺灣最早的英文針灸雜誌《Acupuncture Research Quarterly》。1998年「中華針灸醫學會」創立,創辦《中華針灸醫學會雜誌》,與其他臺灣期刊內針灸文章的發表。後續政府相關單位對於針灸研究計畫的補助,國際針灸研討會的舉辦,針灸圖書的出版、針灸國際期刊的發表、臺灣針灸學者對於世界針灸的參與與貢獻等,這一切讓針灸於臺灣逐漸茁壯穩固。臺灣與國際間針灸研究的互動,例如,早期的「國際針灸學會」,「世界衛生組織」針灸發展史,與「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的參與,讓臺灣與世界針灸的互動更加綿密。此外,臺灣

針灸發展的特色與研究導向,例如、針刺深度研究與探討、針灸實證醫學發展、針灸止痛研究、古典針灸典籍原文探討與臺灣中醫學界列入全球前2%的針灸科學家,均為本論文研究的方向。

《全臺賦校訂》中的醫藥書寫

為了解決文心建設千金的問題,作者陳祐禎 這樣論述:

本論文分析《全臺賦》中與醫藥書寫相關的賦作11篇,分別為:周澎〈平南賦〉、周于仁之〈文石賦〉、王必昌〈臺灣賦〉、陳維英〈賣花聲賦〉、曹敬〈種蕉學書賦〉、楊浚〈西螺柑賦〉、屠繼善〈遊瑯嶠賦〉、劉繼文〈基隆設鸞堂賦〉、作者不詳之〈戒洋煙賦〉、〈崇德堂賦〉、〈戒庸醫賦〉等。藉由「醫藥書寫出現的場景」、「醫藥書寫出現的本身」、「醫藥書寫出現之結果」三種分析層次,希望能建構出醫藥書寫在《全臺賦》中之意義。因賦篇特質相異,本論文研究路徑為四類,分別為:〈從異域到皇土〉、〈體物入微〉、〈神聖話語的馴順作用〉、〈神聖場域的教化作用〉。〈從異域到皇土〉分析了周澎〈平南賦〉、王必昌〈臺灣賦〉及屠繼善〈遊瑯嶠賦〉

,以東方主義及文化帝國主義的理論,試圖耙梳賦文內的複雜空間轉換。〈體物入微〉分析了周于仁〈文石賦〉、陳維英〈賣花聲賦〉、曹敬〈種蕉學書賦〉及楊浚〈西螺柑賦〉,希望藉由物我交感的人類學誌方式,擴充分析視野。〈神聖話語的馴順作用〉一章,則是寫闕名之〈戒洋煙賦〉及〈戒庸醫賦〉,藉由傅柯(Michel Foucault)理論,分析登鸞降筆之神聖語言,分析其中所「戒」為何。最後一章〈神聖場域的教化作用〉,則是收錄劉繼文〈基隆設鸞堂賦〉、闕名〈崇德堂賦〉等兩篇建堂賦。本論文之醫藥書寫探討範圍,以《全臺賦》中提及「醫」字、「藥」字、「醫藥」詞為定義,希冀以「醫藥」為關鍵字,提供新切入點,去理解這些賦作寫作時

的文化想像。關鍵字:全臺賦、醫藥書寫、東方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