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文化局圖書館館藏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新竹市文化局圖書館館藏查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珮琪,劉春銀寫的 專門圖書館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附屬桃園農工高級中等學校也說明:檢送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終身學習中心辦理「閩南語&全民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輔導班】」研習訊息詳如說明,轉知邀請有興趣者報名參加,請查照。

國立政治大學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王梅玲所指導 李育浚的 1928-2021年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發展與館長作為對圖書館定位之影響 (2021),提出新竹市文化局圖書館館藏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臺北帝國大學附屬圖書館、圖書館史、大學圖書館、大學圖書館館長。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 黃翠梅所指導 章筠的 几桌研究──以舊臺南市為核心 (2019),提出因為有 几桌、臺灣首廟天壇、茄苳入石柳、宗教祭祀用具的重點而找出了 新竹市文化局圖書館館藏查詢的解答。

最後網站檔案半年刊 [第18卷第2期] - 第 42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編號合作對象屬性機關名稱資料庫名稱 33 史料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總督府檔案 34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檔案 35 臺灣區生產事業檔案 36 典藏專賣局局報資料庫 37 省級機關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竹市文化局圖書館館藏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專門圖書館

為了解決新竹市文化局圖書館館藏查詢的問題,作者王珮琪,劉春銀 這樣論述:

  專門圖書館(Special Library)」為圖書館五大類型之一,因其設置機構、館藏資料及服務對象等,均有其特殊性(Specialty),且與國家、公共、大專校院及中小學等四種類型圖書館不同而得名。   專門圖書館,係指由政府機構(構)、個人、法人或團體所設立,以特定人士為主要服務對象,蒐集特定主題或類型圖書資訊,提供專門性資訊服務之圖書館。   本書歷述一甲子以來在臺灣地區七大類型專門圖書館的篳路藍縷的發展與日益演進,即由1940年日人所設南方資料館、到光復後美國新聞處圖書館迄今近60年來各重要專門圖書館的發展沿革及特色皆有著墨。   本書首先論述專門圖書館的

沿革發展、設置類型、資源服務、現況困境等;然後分別就政府機關、醫學、工商、大眾傳播、宗教及其他等類型圖書館,說明其各該主要的圖書館發展歷程與主要活動。對於圖書館學會所成立的專門、醫學、神學等圖書館委員會成立、活動項目等有專章加以闡述。並有對其的回顧及未來展望,以期介紹完整的專門圖書館,以饗讀者。

1928-2021年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發展與館長作為對圖書館定位之影響

為了解決新竹市文化局圖書館館藏查詢的問題,作者李育浚 這樣論述: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其前身為臺北帝國大學附屬圖書館,持續發展至今有近百年的歷史,經歷過政權的轉變以及多次的變革,如今仍為許多讀者、學者服務,其歷史發展與影響是值得探討的議題,本研究以臺大圖書館的各階段歷史發展與其歷任館長的作為與影響進行研究,在此研究動機下有以下研究目的(1)探討臺灣大學圖書館的歷史發展、(2)從歷史發展探討臺灣大學圖書館各時期的定位使命與影響因素、(3)探討歷任館長的領導作為及對臺北帝國大學附屬圖書館與臺灣大學圖書館的影響。本研究主要透過歷史研究法,將臺灣大學圖書館歷史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1)臺北帝國大學附屬圖書館時期(1928-1945)、(2)臺灣大學圖書館成長時

期(1945-1997)、(3)臺灣大學圖書館新總館時期(1998-2021),並透過臺灣大學的校史資料、訪談、相關二手文獻等方式對於這三階段的組織編制、館藏發展、建築空間、圖書館自動化與資訊科技、圖書館館際合作等方向的發展進行探討。並且透過臺大圖書館歷任館長的背景、館長作為以及影響進行探討,並從史料、訪談內容以及相關研究的分析得到以下結論(1)臺北帝國大學附屬圖書館時期是以日本殖民為中心並支持臺灣、南洋、華南等地區研究、教學需求的大學圖書館。(2)臺灣大學圖書館成長時期的定位從中國化到現代圖書館。(3)臺灣大學圖書館新總館時期逐漸往世界頂尖的地位發展。(4)臺北帝國大學附屬圖書館時期的館長作

為奠定臺大特色館藏建設的基礎。(5)臺灣大學圖書館成長時期的館長作為,建立現代化圖書館模式並帶來創新。(6)臺灣大學圖書館新總館時期的館長作為使臺大圖書館角色轉變並推動創新作為,引導走向世界級知識服務中心的方向。(7)臺大圖書館歷史展現出臺大圖書館領導全國圖書館的影響力,引導臺灣圖書館事業不斷創新精進。透過本研究的結果,本研究也對臺灣大學圖書館以及臺灣的大學圖書館發展提出以下數點建議: (1) 臺灣大學圖書館可成立自己的圖書館館史研究與設置專區及策展。(2)臺灣大學圖書館可以制訂明確館藏發展政策。(3)大學圖書館可以對自己的圖書館館史進行研究。(4)大學圖書館除了支援大學的教學與研究,可進一步

往文化保存的角色發展。(5)大學圖書館可推動新的創新作為並提升其重要性。(6)大學圖書館可更積極地與其他單位、學者合作。

几桌研究──以舊臺南市為核心

為了解決新竹市文化局圖書館館藏查詢的問題,作者章筠 這樣論述:

宗教活動在臺灣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隨著臺灣對文化資產的重視,反映在地生活及信仰的宗教器物在學術研究上頗有斬獲,但目前多著重於神像、儀杖、牌匾、碑碣等面向。諸多宗教器物中,有一類稱為「几桌」的祭祀用器,通常被置於供桌正中央,作為承載熏爐用等供器的檯座,常見於現今臺南廟宇當中,該類器物做工精美,且在形制與裝飾上多與供桌相似,卻長期為研究者與一般大眾所忽略。 筆者曾參與〈臺灣首廟天壇既存古物調查研究與登錄建檔計畫( I)〉,過程中接觸臺灣首廟天壇(下稱天壇)收藏的數十件「几桌」,透過部分具紀年銘者可知它們的年代約落在昭和十四年( 1939)到民國五十八年( 1969)之間。鑒於此批几

桌數量眾多且保存狀況良好,其中兩件具昭和十四年款並以茄苳入石柳工藝裝飾之几桌,更為目前已知臺南地區紀年器中時間最早,十分重要。通過對此批紀年器的排序,几桌的裝飾風格變化已經有所展現,可以清楚地體現日治時期至民國五十年代( 1960s)間,几桌形制與裝飾風格的變化,也有助於了解茄苳入石柳工藝在臺南地區的發展狀況。 本研究以天壇所藏之几桌作為核心,運用風格分析,針對几桌形制、裝飾題材、裝飾風格、製作工藝與使用狀況等各方面進行研究。結合在臺南地區田調所獲得的實物資料,期使几桌的風格序列更加豐富完整,進而追溯几桌的起源,並為其工藝脈絡及發展年序建立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