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新娘問答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新郎新娘問答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胡慶文寫的 高效記憶的秘密 和劉宗瑀(小劉醫師)的 跟著小劉醫師,來玩性教育翻翻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玩新郎遊戲 - 婚紗展也說明:姊妹下載同列印下列自己最喜歡的幾題,再加數條有關新娘子的題目,如新娘子最喜歡食咩? - 問答遊戲開始,如果答中一題,可選新郎及各位兄弟其中一人卸下指定服飾,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國紡織出版社 和親子天下所出版 。

長榮大學 應用日語學系碩士班 黃士瑩、林憲宏所指導 黃郁汝的 現代台日通婚研究-以與日本人結婚之台灣女性為對象 (2015),提出新郎新娘問答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日通婚。

而第二篇論文長榮大學 應用日語學系(所) 黃士瑩所指導 黃郁汝的 現代台日通婚研究 -以與日本人結婚之台灣女性為對象 (2015),提出因為有 異文化、台日通婚、跨國結婚的重點而找出了 新郎新娘問答的解答。

最後網站用9組9元翻轉嫁娶習俗中的「坐財庫、吃甜湯圓、吉祥話」則補充:新郎 方需要準備椅子,象徵著由夫家提供住處,或是新娘要離開原生家庭嫁進對方家中,入境隨俗並且依附著對方,有點隱含在別人地盤要隱忍很多事情的感覺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郎新娘問答,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效記憶的秘密

為了解決新郎新娘問答的問題,作者胡慶文 這樣論述:

還記得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第二季中的舞林神探胡慶文嗎?648名大媽,8大方陣,8支舞曲,8種不同舞步,當廣場舞瞬間被打亂后,胡慶文需要快速辨別648名舞者的動作,並且將跳著同一舞步的人歸位到同類方陣中。面對如此高難度的挑戰,必須擁有過人的記憶力。《高效記憶的秘密》講述了胡慶文高效記憶的秘密,還系統介紹了串聯法、定位法、數字編碼法等好用的記憶方法,並輔以大量的實例和各學科知識幫助你靈活運用記憶法,讓你擁有終身受益的超強記憶力,領先別人吸收更多知識和能力。 胡慶文,2011年代表中國記憶戰隊參加世界腦力錦標賽,被世界腦力組委會授予「世界記憶大師」稱號,當時全世界獲此稱號的不到9

0人。2011年5月受邀參加湖南衛視《家有考生》欄目給學生考前支招,傳授記憶絕技。2014年,在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中挑戰有史以來參與人員最多的「廣場迷蹤」項目,以104分的高分晉級。 第1章 一切知識,只不過是記憶 || 001 第1節 記憶是對過去經驗的反映 || 002 第2節 記憶包括識記、保持、再現(再認)三個環節 || 003 第3節 記憶的類型 || 004 第4節 會工作的人會選擇記憶 || 006 第5節 記憶的效果評價 || 007 第2章 高效記憶的秘密 || 011 第1節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加重要 || 012 第2節 靈活和以熟記新是兩大原則

|| 012 第3節 三個代表讓記憶更高效 || 013 第4節 高效記憶的四個步驟 || 014 第5節 及時複習能克服遺忘 || 016 第6節 記憶達人的五種能力 || 021 第7節 記憶法的兩大思維 || 023 第8節 高效記憶之串聯法 || 023 第9節 高效記憶之定位法 || 029 第10節 高效記憶之數位編碼法 || 034 第11節 高效記憶之地點定位法 || 042 第12節 高效記憶之文字轉換技巧 || 045 第13節 高效記憶之邏輯聯想技巧 || 055 第3章 語文知識高效記憶 || 059 第1節 生僻字記憶方法 || 060 第2節 易混成語記憶方法

|| 061 第3節 如何記憶文學常識中的各種“第一” || 063 第4節 如何記憶文言文實詞、虛詞、借代詞語 || 065 第5節 如何記憶作者和對應的作品集 || 066 第6節 數字定位法記憶長篇古詩詞 || 067 第7節 用地點定位法記憶長篇古詩詞 || 071 第8節 用圖像記憶法記憶古詩詞 || 075 第9節 聯想串連法記憶古詩詞 || 077 第10節 現代文的記憶方法 || 078 第4章 歷史學科知識高效記憶方法 || 081 第1節 歷史大事年代表記憶法 || 082 第2節 其他歷史事件表記憶方法 || 085 第3節 各種小知識點的記憶技巧 || 092 第4節

問答題、簡答題的記憶技巧 || 094 第5章 地理生物學科知識高效記憶 || 099 第1節 邏輯串連法記憶世界之最 || 100 第2節 編碼法記憶地理生物資料類資訊 || 103 第3節 高效記憶各類常識 || 104 第6章 會計科目記憶類知識點實戰案例 || 109 第7章 單詞一遍記得牢 || 117 第1節 單詞記憶的原理 || 118 第2節 提高單詞記憶效率的步驟 || 119 第3節 背單詞前必須掌握的詞根 || 122 第4節 單詞高效記憶之字母編碼法 || 129 第5節 單詞高效記憶之字母拼音法 || 138 第6節 單詞高效記憶之諧音法 || 141 第7節

單詞高效記憶之字母熟詞分解法 || 144 第8節 單詞高效記憶之歸納比較記憶法 || 149 第9節 單詞高效記憶之詞素記憶法 || 156 第8章 解密競技表演記憶力比賽項目 || 187 第1節 如何5分鐘記住100個無規律數字 || 189 第2節 如何做到2分鐘記住一副打亂的撲克牌 || 191 第3節 《最強大腦》“廣場迷蹤”解密 || 195 第4節 《最強大腦》陳俊生特工風暴項目解密 || 197 第5節 《最強大腦》新郎新娘項目解密 || 200 第6節 《最強大腦》“竊聽風雲”項目解密 || 202 如今,越來越多的電視綜藝節目中出現了很多神奇記憶法

的表演,這讓曾經很神秘甚至過目不忘的記憶術漸漸地走進了人們的視野。越來越多的人抱著崇拜的心理開始學習記憶法,認為只要掌握了記憶法,不論什麼科目,肯定會輕鬆過關。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記憶法並不是萬能的,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神奇。 一門專業知識的掌握過程並不是簡單地記住書本上的一切就夠了,如果只是記憶就行了,那有個好記性確實佔優勢,但絕大多數的專業知識,純粹靠記憶的知識點可能不超過30%,即便是大家公認的司法考試、公務員考試、會計師考試這些需要大量記憶的文科類考試,其實更多的也是考查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考查的是思維邏輯,由此看來,記憶並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 當然,對於那部分需要記憶力去解決的

知識,好記性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習中,好記性會給我們減輕很多負擔。記憶效率高,可以幫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節省很多時間,提升學習效率。科學研究的結果表明,人的生理記憶力幾乎是天生的,大腦固有的這種記憶力很難改變。但是,我們可以運用一些技巧來幫助記憶,這些技巧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記憶法。 本書結合人的記憶特點,講述了很多平時學習生活中實用的記憶方法。第1章和第2章講述了人腦的記憶特性、記憶的核心原理以及人類的記憶思維習慣,然後針對人的記憶習慣介紹了幾種常用的記憶方法。第3章至第7章講述了記憶法在語文、政治、歷史、英語等各學科中的運用,並針對每種不同的知識點詳細地舉了例子,講解生動、深入淺出。第8章

主要是對記憶法的延伸,是對競技表演記憶力項目的解密。 整本書針對我們生活和學習中所遇到的需要記憶的資訊進行了劃分,並且都列舉了案例進行講解,由於篇幅所限,有些內容尚未涉及,此書僅為抛磚引玉,希望能夠給讀者帶來思維上的啟發。 胡慶文

現代台日通婚研究-以與日本人結婚之台灣女性為對象

為了解決新郎新娘問答的問題,作者黃郁汝 這樣論述:

依據2015年內政部統計,2015年台灣的外籍新郎人數共計有4,521人,創下近10年的新高,顯示愈來愈多台灣女生選擇外籍男性做為終身伴侶。據內政部公布最新結婚登記概況統計,2014年國人結婚對數共計14萬9,287對,比2013年增加了1,651對,人數大約成長了1.1%,從數據來看跨國結婚人數有明顯的成長趨勢。 在2015年的結婚登記對數中,新郎及新娘均為台灣國籍者占86.8%,異國婚姻則占13.2%,其中有過半是大陸、港澳配偶,其次為東南亞國籍者,第三名則是其他國籍者占16.5%。但值得注意的是異國婚姻中的男女性別差距縮小,2014年登記的外籍新郎人數為4,521人,是自200

4年以來的新高,此外同年(2014年)外籍新娘人數為15,180人也創下新低。進一步分析台灣的非本國新郎國籍,最大族群是大陸及港澳地區共1,178人、其次是美國籍610人、第三是日本籍599人,此外,東南亞地區各國國籍合計也有706人。在大陸及港澳地區中,來自大陸地區新郎727人、港澳地區新郎則是451人。根據內政部統計,2014年外籍新娘比率占了77.05%,雖遠高於外籍新郎的22.95%,但雙方差距已逐年縮小。然而在2008年的內政部調查報告卻指出國人和外籍配偶離婚的比率不斷增加,至2007年底,每五對離婚者有一對是異國聯姻,其中女性嫁給外國男性的離婚率更高達本國人的四倍,尤以台女嫁日本男

性的組合最多,比例超過千分之二八八,幾乎每三對就有一對選擇分道揚鑣。 台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被日本所統治,因為這樣的歷史淵源,台日之間比起其他國家有著更加親密的關係,也因為地理位置相近及經濟貿易往來等關係,使得兩國在文化上的交流比起其他國家來的頻繁,彼此之間影響關係甚深並且因為全球化潮流的關係,人們很容易就可以透過各種方式認識到遠在地球彼端的另一半,進而產生跨國結婚的情形,異文化的相互融合,彼此互相適應的異國婚姻生活等等相關狀況也隨著結婚的開始慢慢發生,在筆者開始找相關資料後發現,相關的台日跨國結婚領域卻少有資料可供參考、研究。因此,筆者認為台日通婚的研究對於台日跨國婚姻者的在婚

姻生活的適應有一定的重要性,期盼透過多方探討及分析適時提供相關意見以改善婚姻適應不良的狀況,並且透過了解台灣女性對於台日跨國婚姻的期待,對比實際台日跨國婚姻者婚姻生活實際狀況,藉此減少台日跨國婚姻者離婚機率較高的可能性。 本研究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序論主要為說明本論文動機與研究目的,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在往後的研究進行步驟中將以文獻分析法去探討過往針對台日跨國婚姻所進行的分析與研究,並且探討過去台日異國婚姻相關研究的不足,而第三章則為研究方法,主要訴說研究進行時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資料蒐集方式,接著在第四章將使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調查,藉由對一般未與日本人結婚之台灣女性進行問卷調查從統計資

料中分析出可能造成台日跨國婚姻結果的影響因素,在第五章之中將進行深度訪談法對與日本男性結婚的台灣女性進行訪談調查,同時對於台日跨國婚姻的婚姻生活進行研究調查,以利釐清台日跨國婚姻形成因素,最後在第六章的部份將第四章的問卷調查研究結果與第五章訪談調查的研究結果進行結合,藉由兩方對照探討確切影響台日跨國婚姻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在第二章的文獻探討中,將透過文獻分析法多方探討各類文獻,從早期的台日通婚與現代的台日通婚相關資料中找尋台日通婚的脈絡,藉由對照過往與現代台日跨國結婚的相關資料,盼能從中釐清台日通婚的經緯。在探討過去資料中筆者發現不論是早期還是現代,台日異國婚姻往往都是引人注目的。生活適

應、文化衝擊、言語的溝通等問題可能會不斷重複出現,在本論文中筆者針對現實生活中跨國婚姻所發生的狀況,確實的進行了訪問、觀察及紀錄,希望藉由實際訪談台日跨國結婚的女性,去了解上述原因對於台日跨國結婚影響力,是否對於台日跨國婚姻造成有力的衝擊。 根據過往的研究調查,筆者也發現到少有關於台日結婚離婚者的相關研究,即使是以台日跨國婚姻為主題者,也大多是稍稍提起離婚相關話題,沒有更進一步的相關資料,筆者認為「離婚」也是婚姻關係中的一環,可以嘗試尋找台日結婚的離婚者接受訪談,以得到更為完整的台日結婚相關資料,也希望可以藉由台日跨國離婚者的切身經驗去探討出影響台日跨國婚姻的原因,更期待可以藉此填補過去

台日跨國婚姻研究「離婚」資料不足的部分。 而在研究方法的設計的部份,本研究將使用「混和方法的研究設計」此研究設計去進行研究行動,「混和方法的研究設計」意指在研究方法中混合量化和質性兩種方法去進行研究行動,因為筆者認為只有單一面向的資料蒐集容易使得研究結果準確性略顯不足,本研究在量化研究上是使用問卷調查法,而在質化研究上則使用文獻分析法以及深度訪談法去進行資料蒐集,針對台日跨國結婚的台灣女性配偶的生活適應做深入研究探討,藉由實例考察分析、文獻分析了解台日異文化通婚經緯,探討台日結婚文化適應問題,盼對台日異文化結婚者能有所貢獻。 本研究將問卷調查的題目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大題的部分將透過

年齡、職業、是否到訪過日本以及是否有接觸過日本相關文化,或是否接觸過日本人、是否曾學習過日文的經驗等基本變項來調查,對於日本的瞭解程度是否會影響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意願。在第二部分則是透過文化想像的層面來分析,對於飲食差異、家庭教育、居住環境等各個變項的認知,是否會影響台灣女性對與日本男性跨國結婚的意願。 第三部分則藉由開放式問答來了解,未與日本男性結婚的一般台灣女性對於日本男性的各種看法,統計出較多人選擇的項目,分析出可能影響台灣女性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因素。 然而在本研究的問卷調查結果中發現,對於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台灣女性而言,實際接觸日本相關文化、接觸日本人會影響她們的意願,使其選擇台

日跨國婚的意願增高,而在本問卷調查的統計之後,顯示出社會經驗的累積也對於一般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台灣女性在選擇台日跨國婚這件事情上有一定的影響,例如:在職業族群的統計項目可以發現到相較於學生族群,已經就業的族群選擇台日跨國婚姻意願是較低的。在此次的問卷調查中顯示研究結果與一開始筆者所預測的結果不完全符合。在本研究的第五章中筆者實際訪談了與日本男性跨國結婚的台灣女性了解其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原因,藉此對照是否與統計結果中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台灣女性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原因相符合,以及驗證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台灣女性的文化想像是否與實際上的台日跨國婚姻情況相符合。在訪談調查的部份筆者經由不斷重複的進行尋找研

究主題、設計研究、訪談、謄寫、分析、驗證和撰寫報告七個步驟,去完成了對與日本男性結婚的台灣太太的訪談調查。訪談對象共有三位,分別為I、L、H,此代號是取訪談對象三人之姓氏羅馬拼音第一個英文字母而來。接受訪談調查的三人雖然都是嫁給日本男性的台灣女性,但又分為三種狀況,有目前正在婚姻狀態中以及已離婚兩種狀況,結婚後各自有不同的居住地、及生活方式可供對照,更可精確的探討出台日跨國婚姻的影響因素和影響因素對於台日跨國婚姻的影響。而在三位訪談對象的訪談結果中筆者則發現,雖然現在因為科技的進步及交通變得發達,身處於地球村的人們對於接觸到其他國家的資訊變得容易,對於除了自己國家文化以外的文化也常常可以透過網

際網路去得到資訊,在進行問卷調查時不少台灣女性自己表示了解日本文化會影響台日結婚的選擇,而在進行訪談調查時受訪者也都表示自己是在接觸了「日本」之後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不管語言又或者是文化甚至是親自到日本生活,但終究對於台日跨國結婚的台灣女性而言,「日本」是另一個國家,在不同國家生活型態的不同、些微的文化差異在實際的台日跨國婚姻還是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的。研究調查過程中筆者也發現到日文的語文能力在選擇台日跨國婚方面,又或者在實際的台日跨國婚姻中佔有很重要的影響關係,不管是I表示的學習日文會使其較容易融入日本文化,又或者是L表示的能增加跟日本人交流的機會,再者H也表示在與日本男性的婚姻關係中日語能

力對於她的婚姻生活影響很大,H甚至在受訪過程中多次表示常因溝通不良、詞不達意導致引起爭執。然而在對於日本男性的印象或敘述上,受訪的三位都有提到日本男性較大男人主義的印象,而在選擇台日跨國結婚的對象上I跟L都選擇了較不大男人主義的對象,H則因為與其結婚的日本男性較大男人主義而對日本男性產生了比較負面的觀感。在本次研究中對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一般台灣女性所進行的問卷調查中發現,一般未與日本男性結婚的台灣女性確實會受到接觸日本文化經驗的影響,而使其較有意願選擇台日跨國婚姻。另外在實際接觸日本文化的層面,三位受訪者也都表示出接觸日本文化會影響到選擇台日跨國婚姻,同時也可經由訪談結果發現在日本文化的理解程

度及也會影響台日跨國婚姻的維持。在進行三位訪談研究對象的調查過程中,筆者也發現除了曾經接觸過日本文化,或是接觸日本人確實對於選擇台日跨國婚姻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之外,筆者認為最大的影響因素可能是因為三人皆曾學習過日語與在日本生活過,身處在有日本人的環境自然接觸日本人的機會也就比一般人多,加上語言的輔助發展成為台日跨國婚姻的機率相對也就提高許多。 但是,筆者認為台日跨國婚姻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在於「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與溝通」,不願意與日本人接觸與溝通,不願意敞開心胸了解彼此就不容易發展出台日跨國婚姻,沒有情感上的交流再多的文化了解,再多的文化想像也不太容易直接影響台日跨國婚姻的產生。除此之外,

筆者深刻體認到台日跨國婚姻領域相關研究明顯不足,這是在進行研究期間讓筆者感受最深刻的事情,當筆者在進行研究資料蒐集時曾到訪內政部戶政司網站期待可以蒐集、了解台日結婚的相關資訊,在此時卻發現幾乎沒有,連僅有的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資料也已經是距今13年前(2003年)的資訊了,筆者建議相關單位可以重新進行相關研究及資料的蒐集以補足台日跨國婚姻資料的不足,筆者希望能藉由釐清台日跨國婚姻形成原因減少台日跨國婚姻者婚姻生活適應不良的問題,並期盼透過了解台灣女性對於台日跨國婚姻的期待,對比實際台日跨國婚姻者婚姻生活實際狀況,藉此減少台日跨國婚姻者離婚機率較高的可能性。

跟著小劉醫師,來玩性教育翻翻書

為了解決新郎新娘問答的問題,作者劉宗瑀(小劉醫師) 這樣論述:

醫師媽咪暖心手繪設計,打造從情感出發的家庭性教育; 從小建立身體權意識,幫助你與孩子自在談性的第一套遊戲書。   醫師親自手繪設計,裝備家庭性教育的第一套性教育媒材。透過坦率不遮掩的一套三冊翻翻書,與96頁「性教育好好說親職溝通指南」,帶領大人覺察自身對性教育的談論尺度,進而營造親子能「自在談性」的家庭氛圍。   對於性知識,若你不想繼續對孩子遮遮掩掩,   對於性議題,若你不希望未來讓A片幫你教孩子,   那麼,國內第一本由外科醫師親自設計、手繪,   醫師媽咪以期待孩子能理解與吸收的視角,坦率呈現最常被隱晦跳過的性教育知識點。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用健康的心態面對身體各部分。

  當談到陰莖、陰毛、乳頭時,能像談到肚臍那樣自然,」小劉醫師衷心盼望。   從幼兒對身體各部位感到好奇開始,就可以是性教育的契機。   無論是家中即將有新成員到來,面對老大「弟弟/妹妹怎麼來」的疑問,   或是洗澡共浴時,孩子指著大人陰毛問「為什麼這裡也會長頭髮」的好奇,   如果,面對孩子的這些提問或情境,   會令你感到尷尬不自在,或瞠目結舌不知如何回應,   那麼小劉醫師的性教育翻翻書,   就可以是大人端詳自己的談性尺度,   以及陪伴孩子理解身體界線、討論性議題的最佳輔佐媒材。   面對媒體不時冒出的性侵社會事件,期待建立家庭安全網的最後一哩路,   就從有能力帶領孩子好好認識身

體界線,親子間也能自在談論「性議題」開始。      2017年作者於社群內首度推出引發眾多迴響,   2019年《親子天下》全新改版,加值內容再推出。   一套三冊、厚卡紙特殊軋型遊戲書,由小劉醫師手繪蠟筆童趣風格   更加贈96頁「性教育好好說  親職溝通指南」,   彙集兒童發展專家、專業性諮商心理師、親職教育記者綜整報導,   是提供大人自在談性的輔佐媒材,更是裝備家庭性教育的最佳後援。   我們深信,   唯有當大人自己做好「談性」的準備,才可能用自在從容態度,面對孩子的性教育。   購買提醒:   本品有部分手繪插圖,可能會引發尷尬或不安感。   建議使用翻翻書前,先閱讀親職性教

育溝通手冊,   依循專家建議並審視自我感受,再逐步開啟討論。 本書特色   玩轉收合樂趣:一套三冊不分售,玩轉方式從迴旋、S形到Z形都不同,收合時為14X14公分,展開有42X42公分,可以一起讀也可以當桌遊玩。   理解關鍵知識:正面九宮格,透過懷孕過程、大人小孩身體差異,自然開啟討論話題;背面九宮格,每格都是性教育關鍵知識點,可以順讀也可以跳著看。   加值導引手冊:96頁全彩手冊,收錄幼兒教育學者、兒童與青少年性諮商心理師專文、親職教育記者採訪報導,梳理性教育、關係教育與情感教育內涵。   醫師手繪設計:小劉醫師以醫學專業、母親之心,透過坦率不遮掩、溫暖且童趣的畫風,教導孩子以平常

心看待、指認、討論人體各器官。   回應尷尬提問:收錄家庭、學校最常見的性教育尷尬提問與情境,彙整專家回應建議,提供父母師長參考。 各界好評       專家學者、兒科醫師、閱讀推手、兒童權捍衛者……攜手讚譽!   王嘉琪  芸光兒童與青少年性諮商中心經理與性諮商師、台灣性諮商學會秘書長   王薇君  中華民國兒童權益促進協會理事長   宅女小紅 知名作家、中年網美   成令方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江敏榕  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領隊   呂秋遠  作家、律師   巫漢盟   小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醫師,阿包醫師   幸佳慧   兒童權工作者,兒童與親子閱讀推廣者   周雅淳 

「單親媽媽和她的小孩」粉絲團團主   理科太太 知識型Youtuber   陳木榮   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柚子醫師   陳嘉行   主持人、演員;「焦糖  陳嘉行」粉絲團團主,曾任親子台主持人   葉丙成   無界塾實驗教育創辦人,台大電機系教授   郭駿武  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秘書長   楊斯培  醫師,台灣菲斯特首席顧問   羅怡君    親職溝通作家   新婚當天,新郎問爸爸:「今天洞房我要做什麼?」   爸爸說:「很簡單!今天晚上你就用你全身最硬的地方,用力撞老婆尿尿的地方,就算流血也不要停」。當天晚上,新娘衝出洞房大聲尖叫,大家發現新郎蹲在浴室,用額頭猛撞馬桶,滿臉鮮血還繼續撞。

  現實生活中,比這個笑話更扯的性事層出不窮:父母跟小孩說你是隔壁豬圈母豬生的;年輕人就醫抱怨床上性事表現沒有A片中英勇;多年不孕的夫妻發現,原來想懷孕要先性交。   「我想教孩子,可是不知道怎麼教?」對於性教育,新一代的爸爸媽媽會有這樣的疑問。請放心,小劉醫師的這本書解決了大家的困擾,她用溫暖的畫風,正確的讓爸爸媽媽陪著孩子,不涉情色的了解性器官及人類繁衍下一代的過程。家家都應該有一本,即使在我的小兒科診所內,也很適合看診時使用。——陳木榮(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柚子醫師)   「爸爸你的雞雞怎麼這麼大?!」我是一個小男孩的爸爸,和兒子一起洗澡時,常被他問到這個問題。   身為一位兒科醫師

,自己也開始要為下一代進行性教育,因為兒子已經意識到:大人和小孩、男生和女生的身體構造不同!我認為,一直閃躲或刻意不回答孩子類似的問題,只會讓他們更疑惑好奇,促使他之後自行從其他不適當管道獲得答案。所以身為現代爸媽,更應該坦然談論並教導孩子正確知識,認識自己的身體,也才能懂得保護自己、尊重別人的身體。   小劉醫師是我的大學好朋友,很高興她為我們台灣孩子製作了這本書。我相信這本工具書,能讓爸媽更輕鬆愉快的與孩子談性說愛!——巫漢盟(小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醫師,阿包醫生)   當孩子對生命的誕生或身體的敏感部位產生好奇時,大人的對待不管是嚴斥、拖延、誤導、輕慢或認真,都會因此決定孩子對於性的定

位與姿態。面對孩子的探索,唯有大人的態度是誠懇的,教育才能周全而健康。小劉醫師的這套翻翻書,談性教育不隱晦、不退縮,使孩子的性教育能在家中進行,或在他們最信賴的照顧者身上獲得解惑,協助大人引領孩子走上「尊重性也看重性、尊重他人也看重自己」的道路。——幸佳慧(兒童權工作者,兒童與親子閱讀推廣者)  

現代台日通婚研究 -以與日本人結婚之台灣女性為對象

為了解決新郎新娘問答的問題,作者黃郁汝 這樣論述:

依據2015年內政部統計,2015年台灣的外籍新郎人數共計有4,521人,創下近10年的新高,顯示愈來愈多台灣女生選擇外籍男性做為終身伴侶。據內政部公布最新結婚登記概況統計,2014年國人結婚對數共計14萬9,287對,比2013年增加了1,651對,人數大約成長了1.1%,從數據來看跨國結婚人數有明顯的成長趨勢。 在2015年的結婚登記對數中,新郎及新娘均為台灣國籍者占86.8%,異國婚姻則占13.2%,其中有過半是大陸、港澳配偶,其次為東南亞國籍者,第三名則是其他國籍者占16.5%。但值得注意的是異國婚姻中的男女性別差距縮小,2014年登記的外籍新郎人數為4,521人,是自2004

年以來的新高,此外同年(2014年)外籍新娘人數為15,180人也創下新低。進一步分析台灣的非本國新郎國籍,最大族群是大陸及港澳地區共1,178人、其次是美國籍610人、第三是日本籍599人,此外,東南亞地區各國國籍合計也有706人。在大陸及港澳地區中,來自大陸地區新郎727人、港澳地區新郎則是451人。根據內政部統計,2014年外籍新娘比率占了77.05%,雖遠高於外籍新郎的22.95%,但雙方差距已逐年縮小。然而在2008年的內政部調查報告卻指出國人和外籍配偶離婚的比率不斷增加,至2007年底,每五對離婚者有一對是異國聯姻,其中女性嫁給外國男性的離婚率更高達本國人的四倍,尤以台女嫁日本男性

的組合最多,比例超過千分之二八八,幾乎每三對就有一對選擇分道揚鑣。 台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被日本所統治,因為這樣的歷史淵源,台日之間比起其他國家有著更加親密的關係,也因為地理位置相近及經濟貿易往來等關係,使得兩國在文化上的交流比起其他國家來的頻繁,彼此之間影響關係甚深並且因為全球化潮流的關係,人們很容易就可以透過各種方式認識到遠在地球彼端的另一半,進而產生跨國結婚的情形,異文化的相互融合,彼此互相適應的異國婚姻生活等等相關狀況也隨著結婚的開始慢慢發生,在筆者開始找相關資料後發現,相關的台日跨國結婚領域卻少有資料可供參考、研究。因此,筆者認為台日通婚的研究對於台日跨國婚姻者的在婚姻

生活的適應有一定的重要性,期盼透過多方探討及分析適時提供相關意見以改善婚姻適應不良的狀況,並且透過了解台灣女性對於台日跨國婚姻的期待,對比實際台日跨國婚姻者婚姻生活實際狀況,藉此減少台日跨國婚姻者離婚機率較高的可能性。 本研究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序論主要為說明本論文動機與研究目的,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在往後的研究進行步驟中將以文獻分析法去探討過往針對台日跨國婚姻所進行的分析與研究,並且探討過去台日異國婚姻相關研究的不足,而第三章則為研究方法,主要訴說研究進行時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資料蒐集方式,接著在第四章將使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調查,藉由對一般未與日本人結婚之台灣女性進行問卷調查從統計資料

中分析出可能造成台日跨國婚姻結果的影響因素,在第五章之中將進行深度訪談法對與日本男性結婚的台灣女性進行訪談調查,同時對於台日跨國婚姻的婚姻生活進行研究調查,以利釐清台日跨國婚姻形成因素,最後在第六章的部份將第四章的問卷調查研究結果與第五章訪談調查的研究結果進行結合,藉由兩方對照探討確切影響台日跨國婚姻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在第二章的文獻探討中,將透過文獻分析法多方探討各類文獻,從早期的台日通婚與現代的台日通婚相關資料中找尋台日通婚的脈絡,藉由對照過往與現代台日跨國結婚的相關資料,盼能從中釐清台日通婚的經緯。在探討過去資料中筆者發現不論是早期還是現代,台日異國婚姻往往都是引人注目的。生活適應

、文化衝擊、言語的溝通等問題可能會不斷重複出現,在本論文中筆者針對現實生活中跨國婚姻所發生的狀況,確實的進行了訪問、觀察及紀錄,希望藉由實際訪談台日跨國結婚的女性,去了解上述原因對於台日跨國結婚影響力,是否對於台日跨國婚姻造成有力的衝擊。 根據過往的研究調查,筆者也發現到少有關於台日結婚離婚者的相關研究,即使是以台日跨國婚姻為主題者,也大多是稍稍提起離婚相關話題,沒有更進一步的相關資料,筆者認為「離婚」也是婚姻關係中的一環,可以嘗試尋找台日結婚的離婚者接受訪談,以得到更為完整的台日結婚相關資料,也希望可以藉由台日跨國離婚者的切身經驗去探討出影響台日跨國婚姻的原因,更期待可以藉此填補過去台

日跨國婚姻研究「離婚」資料不足的部分。 而在研究方法的設計的部份,本研究將使用「混和方法的研究設計」此研究設計去進行研究行動,「混和方法的研究設計」意指在研究方法中混合量化和質性兩種方法去進行研究行動,因為筆者認為只有單一面向的資料蒐集容易使得研究結果準確性略顯不足,本研究在量化研究上是使用問卷調查法,而在質化研究上則使用文獻分析法以及深度訪談法去進行資料蒐集,針對台日跨國結婚的台灣女性配偶的生活適應做深入研究探討,藉由實例考察分析、文獻分析了解台日異文化通婚經緯,探討台日結婚文化適應問題,盼對台日異文化結婚者能有所貢獻。 本研究將問卷調查的題目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大題的部分將透過年

齡、職業、是否到訪過日本以及是否有接觸過日本相關文化,或是否接觸過日本人、是否曾學習過日文的經驗等基本變項來調查,對於日本的瞭解程度是否會影響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意願。在第二部分則是透過文化想像的層面來分析,對於飲食差異、家庭教育、居住環境等各個變項的認知,是否會影響台灣女性對與日本男性跨國結婚的意願。 第三部分則藉由開放式問答來了解,未與日本男性結婚的一般台灣女性對於日本男性的各種看法,統計出較多人選擇的項目,分析出可能影響台灣女性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因素。 然而在本研究的問卷調查結果中發現,對於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台灣女性而言,實際接觸日本相關文化、接觸日本人會影響她們的意願,使其選擇台日

跨國婚的意願增高,而在本問卷調查的統計之後,顯示出社會經驗的累積也對於一般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台灣女性在選擇台日跨國婚這件事情上有一定的影響,例如:在職業族群的統計項目可以發現到相較於學生族群,已經就業的族群選擇台日跨國婚姻意願是較低的。在此次的問卷調查中顯示研究結果與一開始筆者所預測的結果不完全符合。在本研究的第五章中筆者實際訪談了與日本男性跨國結婚的台灣女性了解其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原因,藉此對照是否與統計結果中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台灣女性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原因相符合,以及驗證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台灣女性的文化想像是否與實際上的台日跨國婚姻情況相符合。在訪談調查的部份筆者經由不斷重複的進行尋找研究

主題、設計研究、訪談、謄寫、分析、驗證和撰寫報告七個步驟,去完成了對與日本男性結婚的台灣太太的訪談調查。訪談對象共有三位,分別為I、L、H,此代號是取訪談對象三人之姓氏羅馬拼音第一個英文字母而來。接受訪談調查的三人雖然都是嫁給日本男性的台灣女性,但又分為三種狀況,有目前正在婚姻狀態中以及已離婚兩種狀況,結婚後各自有不同的居住地、及生活方式可供對照,更可精確的探討出台日跨國婚姻的影響因素和影響因素對於台日跨國婚姻的影響。而在三位訪談對象的訪談結果中筆者則發現,雖然現在因為科技的進步及交通變得發達,身處於地球村的人們對於接觸到其他國家的資訊變得容易,對於除了自己國家文化以外的文化也常常可以透過網際

網路去得到資訊,在進行問卷調查時不少台灣女性自己表示了解日本文化會影響台日結婚的選擇,而在進行訪談調查時受訪者也都表示自己是在接觸了「日本」之後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不管語言又或者是文化甚至是親自到日本生活,但終究對於台日跨國結婚的台灣女性而言,「日本」是另一個國家,在不同國家生活型態的不同、些微的文化差異在實際的台日跨國婚姻還是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的。研究調查過程中筆者也發現到日文的語文能力在選擇台日跨國婚方面,又或者在實際的台日跨國婚姻中佔有很重要的影響關係,不管是I表示的學習日文會使其較容易融入日本文化,又或者是L表示的能增加跟日本人交流的機會,再者H也表示在與日本男性的婚姻關係中日語能力

對於她的婚姻生活影響很大,H甚至在受訪過程中多次表示常因溝通不良、詞不達意導致引起爭執。然而在對於日本男性的印象或敘述上,受訪的三位都有提到日本男性較大男人主義的印象,而在選擇台日跨國結婚的對象上I跟L都選擇了較不大男人主義的對象,H則因為與其結婚的日本男性較大男人主義而對日本男性產生了比較負面的觀感。在本次研究中對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一般台灣女性所進行的問卷調查中發現,一般未與日本男性結婚的台灣女性確實會受到接觸日本文化經驗的影響,而使其較有意願選擇台日跨國婚姻。另外在實際接觸日本文化的層面,三位受訪者也都表示出接觸日本文化會影響到選擇台日跨國婚姻,同時也可經由訪談結果發現在日本文化的理解程度

及也會影響台日跨國婚姻的維持。在進行三位訪談研究對象的調查過程中,筆者也發現除了曾經接觸過日本文化,或是接觸日本人確實對於選擇台日跨國婚姻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之外,筆者認為最大的影響因素可能是因為三人皆曾學習過日語與在日本生活過,身處在有日本人的環境自然接觸日本人的機會也就比一般人多,加上語言的輔助發展成為台日跨國婚姻的機率相對也就提高許多。 但是,筆者認為台日跨國婚姻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在於「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與溝通」,不願意與日本人接觸與溝通,不願意敞開心胸了解彼此就不容易發展出台日跨國婚姻,沒有情感上的交流再多的文化了解,再多的文化想像也不太容易直接影響台日跨國婚姻的產生。除此之外,筆

者深刻體認到台日跨國婚姻領域相關研究明顯不足,這是在進行研究期間讓筆者感受最深刻的事情,當筆者在進行研究資料蒐集時曾到訪內政部戶政司網站期待可以蒐集、了解台日結婚的相關資訊,在此時卻發現幾乎沒有,連僅有的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資料也已經是距今13年前(2003年)的資訊了,筆者建議相關單位可以重新進行相關研究及資料的蒐集以補足台日跨國婚姻資料的不足,筆者希望能藉由釐清台日跨國婚姻形成原因減少台日跨國婚姻者婚姻生活適應不良的問題,並期盼透過了解台灣女性對於台日跨國婚姻的期待,對比實際台日跨國婚姻者婚姻生活實際狀況,藉此減少台日跨國婚姻者離婚機率較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