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藝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時間藝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薛佳雯寫的 藝術概論總複習奪分寶典(2版) 和PatrickModiano的 記憶幽徑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大象藝術空間館:【《非同質化時間藝術祭- 龍山》】也說明:【《非同質化時間藝術祭- 龍山》】 · 展期. 日期:2022-04-15 ~ 2022-04-30 · 地點. 博館路15號 · 相關連結 · 參展藝術家. 葉廷皓、大聲光電工作室、海星星、賴宗昀、許雁婷、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文字復興 和允晨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文貞姬、陳懷恩所指導 羅嘉惠的 活化臨場:臺灣裝置藝術(1980-2005) (2021),提出時間藝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臺灣裝置藝術、臺灣當代藝術、裝置性、活化臨場、複合媒體。

而第二篇論文銘傳大學 應用中國文學系 游秀雲所指導 萬益傑的 華語西遊電影空間敘事研究(1927−2022) (2021),提出因為有 電影、空間敘事、《西遊記》、文學、話語的重點而找出了 時間藝術的解答。

最後網站2017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謝德慶「做時間」 - 藝術促進課則補充: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日前宣布由藝術家謝德慶(Teh-Ching Hsieh)為代表,11月21日,北美館館長林平與藝術家謝德慶、策展人亞里德安.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時間藝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藝術概論總複習奪分寶典(2版)

為了解決時間藝術的問題,作者薛佳雯 這樣論述:

本書特色   1.條列重點精華,快速切中命題核心   2.收錄歷屆試題,輕鬆掌握命題趨勢   3.精選試題詳解,即時釐清重點觀念  

時間藝術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畢業自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的楊忠銘,是一位版畫藝術家,同時也是324版畫工作室的創辦人。

他提到:「在版畫的刻製過程中,你所經歷的每一個步驟都會呈現在紙上,如同人生,你只能往前走,無法回頭開始」。

在2015年底,楊忠銘受到故宮邀請,創作了「夢遊園」這件作品,創作過程中有機會進到故宮特藏室瀏覽數百年前的古籍珍本,這些作品的工藝性、藝術性,並沒有因為時間而減損。這次經驗深深震撼著楊忠銘,他回頭研究東方美學與文化,從中找到創作的泉源,也期許自己要能創作出三百年後都能令人感動的作品。

感受到時間的巨輪迅速的轉動,自稱老派的楊忠銘,收集被時代淘汰的物件,他也創作、辦展、教學,希望能將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日常生活美感,用各種方式留存下來。

楊忠銘常對學生說:「所有的東西都是『服用過量,有礙健康』,但唯有藝術不會」,創作過程也是一種理解自己的過程,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透過教學,他希望能夠分享這樣的方式與過程,去體會他們生命中不同的美好。他相信,時間、藝術與愛,是能夠修復人生負能量的藥方。

光影的延伸閱讀: 安靜的煙火: 我的臺灣花.樹 ►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277272307606

活化臨場:臺灣裝置藝術(1980-2005)

為了解決時間藝術的問題,作者羅嘉惠 這樣論述:

臺灣1980年代,「裝置藝術」被視為藝術發展的新途徑,藝術家試圖以此展現臺灣在地藝術的特殊性,這段歷程給予後來的藝術家一種啟發的作用,成為臺灣藝術史上和意識型態上的連續關係,對臺灣藝術從現代藝術跨入當代藝術的發展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但「裝置藝術」始終存在著定義模糊與其他藝術類型交疊的情況,難以探究其發展途徑與趨勢。因此,本論文以西方理論及臺灣裝置藝術作品交叉比對為基礎,獲得相關概念與知識框架,來設定「裝置藝術」的判定標準,探究「藝術裝置」與「裝置藝術」的歷時性與共時性發展。了解裝置藝術如何汲取「新前衛」的精神及策略來轉化傳統觀眾「觀看」藝術的方式,並通過「活化臨場」的意圖:即「場所」、「物件

」、「觀者」之活化來擴張「藝術家」、「作品」、「觀眾」與科技社會的關係。本研究通過後現代的審美視野來討論「活化臨場」的美學,了解後現代主義美學對多元性的衷愛及形式主義美學從視覺「感知」到身體「感知」再到「認知」的轉折。研究設定臺灣裝置藝術形成時間為80年代,乃因臺灣60年代的複合藝術並不影響80年代裝置藝術的形成,且裝置藝術的趨勢與國際潮流之對應十分明顯。限縮在2005年以前,乃因官方美術館的支持影響著裝置藝術內容的轉變。國外:威尼斯雙年展自2000年後漸增加媒體科技發展帶來的複合媒體裝置,2007年後已屬跨領域創作。國內:臺北雙年展展覽題旨改變,原本強調本土的內容在2000年後出現追逐「國際

化」傾向,但2006年後轉向反全球化運動。此外,替代空間轉型與比賽獎掖制度均在2005年左右擴展成跨域等新模式。本論文旨在提供一個去西方中心的分析方法,從藝術史及美學脈絡演變的角度和「臺灣」自身的觀點來檢閱裝置藝術出現於後現代社會之途徑與趨勢,為臺灣裝置藝術建立起一個相對清晰的歷史。了解1980-2005年間,藝術家如何接收及反應西方「裝置藝術」的概念,進行在地知識、在地關懷的轉譯。「裝置藝術」屬傳統藝術範疇與場域擴張下的實驗成果,也是藝術及藝術機制自我批判下的産物。藝術家藉此混融其他藝術系統,打破既定框架限制,防止自身藝術實踐或概念僵化。以一種具有彈性與靈活度的類型學概念來分析並重繪裝置藝術

在臺灣當代藝術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建構其歷史脈絡,有其意義。

記憶幽徑

為了解決時間藝術的問題,作者PatrickModiano 這樣論述:

  《紐約客》知名插畫家皮耶.勒譚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蒙迪安諾首度合作   驚世逸品   已成絕響   中文世界獨家推出      「她和我,我們當時都是二十歲。如果我們相遇,我們或許是碩果僅存,能夠召喚葛羅布瓦往昔歲月和大莊園美好時光的人。可是她想嗎?有時,大家都竭力忘掉人生最初萍水相逢的那些人。」   《記憶幽徑》原本於1980年發表於《法蘭西評論》(Nouvelle Revue Française),後於1982年發行單行本,同時由插畫家皮耶.勒譚(Pierre Le-Tan)繪製多幅插畫。書中的插畫也增添了這種脆弱易逝的特徵。這是蒙迪安諾與插畫家勒譚初次共同合作的作品。酒吧、馬萊柏

大道、海邊別墅、牆壁已有裂痕的高級精品鞋店 ……「我感覺這些都即將消失,必須想辦法把這些畫面刻畫下來。」勒譚的這番話也正是蒙迪安諾透過書寫所企求的。2020年《記憶幽徑》再版,重新由巴黎史托克出版社發行,這個再版見證了這段忠實獨特,延續上一代記憶的情誼。然而,就在發行的前夕,勒譚過世了,這位蒙迪安諾相識長達四十多的畫家朋友注定看不見再版的發行,而這本書也成了這段脆弱易逝情誼的見證。——林德祐 名人推薦   歡迎翻開《記憶幽徑》,城市永遠都在。——黃健和   勒譚的插圖在蒙迪安諾的文字敘述中穿插,使我們「看見」小說,「想像」小說。——林德祐   胡晴舫/作家.黃健和/大辣出版總編輯  

深情推薦

華語西遊電影空間敘事研究(1927−2022)

為了解決時間藝術的問題,作者萬益傑 這樣論述:

  作為承載中華文化神奇想像與浪漫情懷的經典文學,《西遊記》一直是各種文本改編與創意的源泉,電影尤其如此。「西遊電影」豐富而精彩,已然成為現代媒介發展過程中對《西遊記》和西遊故事的「延續性」視聽書寫。然而,目前相關研究多是基於文創與媒介傳播,以及時間性敘事的論述,卻未見「西遊電影」的空間敘事研究。緣此,本文立足現有电影文本,梳理「西遊電影」的空間線索,探索其空間敘事的層次與圖景,以豐富西遊學術史,使「文學與電影」之關係及古今文化得以承傳。  本文分七章,第一章梳理和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並闡述研究緣起,確定研究範圍、方法等,第七章為研究「結論」。全文主體在第二至第六章,它們從空間敘事的不同角度

對《西遊記》電影進行探討。第二章既是通論更是推論,先聚焦於西遊電影作為時空(體)藝術的具體表徵,力求將純粹的理論羅列融於研究對象進行闡釋,以理順本文所涉諸多概念及脈絡。第三章和第四章,梳理和探討了西遊電影基於故事的空間敘事類型,以及從「懷舊」到「大話」再到「夢幻」的空間敘事話語;論述西遊電影空間敘事之外在要素。第五章基於電影語言的「時間性」脈絡,論述從構成電影視聽空間的畫面、聲音,以及創造電影奇觀空間的數位技術三方面,探討西遊電影空間敘事表現,即西遊電影空間形象的「刻畫」。第六章又採相對直觀的圖示,分析西遊電影的空間敘事結構,探討西遊電影審美特徵之空間形式及其類型。  深入分析「西遊電影之空間

敘事」後,認識到西遊電影的作為「時空體」藝術正由時間性創作轉向空間性書寫。從西遊電影故事空間中的塵世與奇幻、身體與性別空間的諸多再現與隱(轉)喻內涵,得出西遊電影的話語空間延續,發現《西遊記》浪漫主義與社會批判性特徵。在電影本體視聽元素與語法層面上,研究得出:西遊電影的敘事空間是由其核心元素之畫面,以及聲音和數位技術共同建構、充實、虛擬刻畫而成。並認為:西遊電影的深度空間與導演的空間觀念、地域文化、中華文明息息相關;《西遊記》和西遊電影作爲中華千百年歷史能量的反映,人類與電影互爲「鏡像」,能量化爲基因以永續祖先遺志,在情感與科技「變量」中進行著「宇稱不守恆」式能量轉換。最後,深入探討西遊電影基

於空間結構性的審美層面,並得出:西遊電影就是在並置與分形、循環往復與「綴段」的敘事結構中,完成了對經典故事、中華哲學及宇宙觀念的空間性表達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