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用具香港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書法用具香港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崔中慧寫的 妙筆耕心:楷書心經 和黃智溶的 冬日磨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和聯合文學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王梅玲、莊吉發所指導 徐美文的 盛清時期宮廷用紙之研究 -以圖書、檔案、書畫為中心 (2021),提出書法用具香港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盛清時期、宮廷用紙、圖書用紙、檔案用紙、書畫用紙。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李隆獻所指導 蔡瑩瑩的 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書寫與文化記憶 (2018),提出因為有 歷史書寫、文化記憶、敘事、體裁、出土文獻的重點而找出了 書法用具香港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書法用具香港,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妙筆耕心:楷書心經

為了解決書法用具香港的問題,作者崔中慧 這樣論述:

  ◆楷書心經,練字中耕耘心田◆     ‧最受歡迎、跨越宗教的《心經》魅力。   ‧全方位解析《心經》內容及鈔經心法,平安又靜心。   ‧楷書是習字的基礎,新手也可輕鬆入門,寫出安定、寫出禪味。   ‧《心經》全260字的中楷範帖,逐字解析筆法與結構重點。   ‧字練好了,人也會更有自信,漸漸地,鈔經鈔出一片寧靜祥和,面容都更莊嚴呢!   ☆特別收錄:小楷《心經》拉頁,可臨摹、可供佛、可結緣。     很多人覺得自己很忙,沒有時間鈔經,一旦開始鈔經,卻愈鈔愈歡喜,心情更安定、思緒更清晰。   經典文字似乎有種力量,撫平了塵勞,也重燃了繼續前行的動力。     ◎心經的魅力   《心經》僅

260字,卻蘊含了解脫智慧及強大神咒,自古便是流通最廣、最受歡迎的經典,撫慰了無數心靈。它的魅力既是宗教,又超越了宗教的影響力。     ◎鈔經的力量   現代人習慣滑手機和電腦打字,少了透過書寫沉澱的時刻,學習以毛筆寫《心經》,從鈔經前準備經書、用具開始,就能收攝心志。身心放鬆後,全神貫注於經文與紙筆間,能使人寧靜安詳、身心專注淡定,產生強大的心念力量。     ◎「觀字在」中「觀自在」   練字其實就是鍊心,從第一筆到最後一筆,筆筆有始有終,寫出穩定與擔當。運筆、調順筆鋒與紙墨之間,每一個細節都像打太極般,有其自然呼吸節奏,心手紙筆在專一的書寫過程中,慢慢合而為一。     ◎祈願與祝福

  鈔經完成可祝福迴向,不只將功德迴向給親人和自己,更能為一切眾生祈福。當世界封閉的時候,面對世界災難與巨變的時候,當親友遭受病苦之時,都能懷抱著對無量眾生的祝福,靜下心來祈願鈔經。     本書作者崔中慧老師,為英國倫敦大學中國藝術史碩士、香港大學佛學博士,   課餘教授書法鈔經超過二十年,首度出版多年來鈔經課程之精華。

書法用具香港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墨條#墨汁#水墨
影片中介紹關於書畫常用的墨條、墨汁和黑色顏料,用淺顯易懂的文字陳述東方藝術重要材料-墨的奧祕,分享給一般普羅大眾知悉與了解。

例如松煙墨是用松煙加膠而成的墨品,是最早能稱之為「墨」的墨種,透過講究的工序,達到書畫用途的目的。

試將其製作的方法及使用的情況,整理介紹如下:

1.松樹富含油脂,有易燃的特性,可獲取較多的煙料。

2.非用松樹的枝葉來燃燒獲取,而是將松幹裁切成木條後再行處理。

3.松條每次燃燒不能過多,僅能三、兩枝,若量大煙暴,反而有損煙質。

4.唐代是用立窯取煙,宋代則是用臥窯,設置的地點也有分平地型和山區型兩種。

5.臥窯取得的煙料較立窯為佳,是因為距離火源較遠,能取得更為細小的碳粒。

6.每次必須連續燃燒7日後,等到窯內溫度下降後,再用扇子輕輕刮煙。

7.收集到的松煙,最細的拿來做佳墨,次等則印書用,最粗的則是當油漆塗料用。

8.印書需用大量的墨,是直接將松煙料與膠料直接調和成墨水來用,所以古籍印刷的字跡絕大部分是用松煙印成。

9.松煙無油光但偏藍光,是因為所含碳粒較粗所造成的反光現象,所以日本稱其為「青墨」是有道理的,且專門用來畫水墨畫。

10.磨松煙墨時,常會有砂丁刮硯,可能是因為煙料中殘留燃燒過後的雜質,或是不慎掃下的窯壁砂土。

11.松煙墨的墨性是較油煙墨適合水墨創作使用,是因為其所含碳粒的粗細範圍較廣,能產生較為分明的墨色變化。

12.若以煙料取得難易來說,松煙還是較植物性油煙來的簡單且量多,所以價格較為親民,當寫大字或練習書法時是最佳的選擇。

13.若寫篆隸字體,因不求速度感,松煙墨是較為合用,且書寫的墨色也會較油煙墨更能達到渾厚飽滿的視覺感。

14.在物質缺乏的年代,先民曾用鍋底黑來替代松煙,代表兩者的材質特性十分相近。

15.明清時期雖是油煙墨興起的年代,但僅少數文人雅士有能力負擔使用,所以松煙墨還是佔有較大的市場,從未消失,而真正大量流失客戶的時間,可能不到百年,在礦物性油煙墨的出現後,才徹底改變。

從上述的介紹,傳統書畫家使用松煙墨的歷史,可能超乎我們想像,而現在無論是寫字畫畫,都是用礦物性油煙製成的墨條和墨汁,讓我們誤以為以前的油煙墨就非常廉價,甚至比松煙墨還便宜。其實如果我們是買純植物性油煙製成的墨品,保證價格還是依舊會讓您我大吃一驚的。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墨條的成份與製作方法: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152171967

墨條的用膠選擇: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155834391

松煙墨: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286080892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水墨材質 #水墨材料 #水墨画 #水墨 #水墨畫 #繪畫 #美術 #松煙墨 #油煙墨 #鍋底黑 #黑色顏料 #black #blackcolor #画材 #画用色 #用色 #自製顏料 #自製黑色顏料 #顏料 #芸術 #傳統顏料 #art #artshare #ink #inkonpaper #inkonpapers #inkdrawing #inkpainting #inkpenart #chinapainting

盛清時期宮廷用紙之研究 -以圖書、檔案、書畫為中心

為了解決書法用具香港的問題,作者徐美文 這樣論述:

清代文風鼎盛,宮廷用紙頗講究,紙張種類多元且具有特色,因此本文探討盛清時期宮廷用紙,以圖書、檔案、書畫用紙為研究對象。本論文研究目的為了解宮廷圖書、檔案及書畫使用甚麼紙張?有無使用紙張的規範?對文化保存的傳承是否有貢獻。本研究使用歷史法與文獻探討法,使用原始資料,從調閱各種檔案開始,搜尋各種圖書、檔案與書畫相關資料,並輔以各種志書以查閱紙張來源,並尋找紙張購買或進貢宮廷之足跡,從中探索圖書、檔案及書畫等使用紙張,並對文獻進行深入探討。經過深入文獻分析與比對發現盛清時期宮廷圖書、宮廷檔案和宮廷書畫都有其獨特用紙及共通性用紙,且具有某些規範,但大多還是以皇帝的旨意為主要規範。根據研究結果,可知利

用第一手檔案文獻做研究,已逐步釐清盛清時期宮廷用紙的全貌,並找出其用紙具有規範,也逐漸釐清各種紙張名稱、種類與用途,讓吾人可了解歷代造紙深具科學性、藝術性、保存與傳承性。

冬日磨墨

為了解決書法用具香港的問題,作者黃智溶 這樣論述:

藝術家黃智溶,集三十年之大成散文集   黃智溶是一位全方位的生活美學家,其創作涵蓋詩、書、畫。藝術靈魂獨樹一幟的他,可以直奔山谷,在石階上來回取數十斤的佳泉,只為了泡好一壺茶;或為了尋訪文學前輩的足跡,在荒廢的古宅中探險,卻因遇見一隻貓而打退堂鼓;他曾「寫信」給蘇東坡,逕自重譯經典,任性宣示自己才是對方的知己;他沉湎回憶的同時,又警覺到記憶的狡獪,在對情境的冷靜剖析中,竟打開了藝術史上的謎團。   三十年磨一劍,本書集結黃智溶三十年來的散文創作,記敘童少時期、原鄉風土、家族懷舊、藝文評論等等,向讀者展現孕育雅士的環境,也揭示文人內心的桃花源。以現代詩的筆法、心理學的視角,剖析書法迷人的

另類原因,將筆墨的形象符號,幻化為詩意、抒情的精神境界。   「如果說攝影是記錄當下,那麼,對我而言,文字的功能就是:招喚過去、想像未來。面對一個景物,遊客的鏡頭捕捉到的,大都是平面化的現實,但是,相對於一個生活在其中的人,同一個景物,卻包含著對過去層疊的記憶,與未來無盡的冥想。那是屬於人文的風景。」──黃智溶 專文推薦   「這是一本時間之書,幫助我們挽留時間的流逝。事實上,所有的人文藝術都要經過時間的淬煉,都要與之共老,愈老愈陳愈香。我在智溶這本書中,看到這種時間與人文交響的魅力。」──零雨(詩人)   「詩人黃智溶這本散文集的確像帶領讀者行入大植物園般的桃花源,從太平洋接壤的蘭陽

平原出發,以無比虔誠之心,為他衷愛一生的文學呈現敬慕,也是記憶:尋美的信實。」──林文義(散文家)   「目前,寶島藝文界,詩畫兼得者,雖然稀少,但卻不絕如縷;然能詩書畫三者並進者,就稀若星鳳了。如得見詩書畫文評論,皆能游刃有餘者,那更是如聞空谷之足音,獲麒麟之獨角,萬裡尋一而不可得。」──羅青(詩人、畫家)  

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書寫與文化記憶

為了解決書法用具香港的問題,作者蔡瑩瑩 這樣論述:

本文以春秋戰國時期各類傳世、出土歷史散文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其可能的撰作群體與文化淵源,體裁特質與敘事藝術,以及相關讀者/使用者對重要史事之接受、應用與意義。文化記憶是關於一群體之起源、價值觀、認同的重要內容,其形式或媒介可表現為儀式、節慶、紀念物、口傳或文字經典等。就本文研究的時代言,歷史書寫堪稱最為顯目而重要的文化記憶表現形態。傳統歷史經典如《春秋》、《左傳》、《國語》等,莫不成於春秋戰國時期;隨著近年出土文獻大量現世,各種語類文獻、短篇事例、編年紀等材料,也為此時的歷史書寫勾畫了更完整的知識圖景。本文關注議題主要有三:首先,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書寫淵源於史官文化,但並不限於史職而開放給了

更廣義的知識階層,則吾人如何理解此類撰作的文化背景與可能的作者群?本文將討論春秋戰國所見各種「史」職相關敘事,分析各種「史官故事」背後蘊含的文化意義,進而探討其與當時士階層的互動關係。其次,春秋戰國時期成熟而勃發的書寫文化,對於當時歷史書寫的架構、內容與意義,造成何種影響?本文將探討歷史書寫的基礎架構—紀年法,比較傳世、出土所見各種紀年形式在運用方式、意義的異同。進一步,則針對各類歷史敘事體裁,就其修辭效用、敘事藝術進行分析,透過傳世、出土文獻的對讀,以及不同體裁的相互對照,反思傳統史學「記言」與「記事」分類的效用與意義,同時也呈現每種歷史敘事如何融會不同素材,並展現各自獨特的編纂目的與歷史觀

點。最後,春秋戰國時期不僅有豐富的歷史書寫,引用歷史典故之風氣亦極盛,換言之,若說歷史書寫是保存文化記憶的重要媒介,那麼時人廣泛應用此一媒介,又形成了什麼樣的記憶文化?本文將分析策士、諸子對「過去」如何重構、運用,並嘗試論述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敘事與士文化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