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春福等寫的 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與器件 和呂夢嵐的 聚合物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制造·檢測技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科學 和清華大學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陳錦泰所指導 胡軒閩的 利用高分子材料封裝及結構增強有機太陽能電池壽命 (2021),提出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有機太陽能電池、高分子封裝、複合薄膜、旋塗法、矽膠。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碩博士班 鄭彥如所指導 王佳薇的 以萘作為新型六員環末端拉電子基之非富勒烯小分子:合成、鑑定及有機太陽能電池之應用 (2020),提出因為有 有機太陽能電池的重點而找出了 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與器件

為了解決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問題,作者張春福等 這樣論述:

利用高分子材料封裝及結構增強有機太陽能電池壽命

為了解決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問題,作者胡軒閩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如何使用高分子封裝材料降低有機太陽能電池之有機材料老化速度並增加一保護層結構增強來提升電池壽命。高分子材料包括了環氧樹脂 (Epoxy)、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和矽膠(Silicone)三種,二硫化鉬 (MoS2)為保護層材料,在充滿氮氣的手套箱環境進行封裝,比較其不同材料和封裝條件對電池壽命之影響。實驗結果顯示,於有機太陽能電池結構 Glass/ITO/MoS2/PEDOT:PSS:Graphene/P3HT:PCBM/LiF/Al 中,藉由添加MoS2來保護ITO正極,使其不因 PEDOT:PSS層親水性和吸濕性造成樣品膨脹和氫鍵減弱的侵蝕破壞,將電池壽命從24小時提

升到了96小時,將MoS2添加至PEDOT:PSS:Graphene中使其混合為三元共混材料,製作Glass/ITO/PEDOT:PSS:Graphene: MoS2/P3HT:PCBM/LiF/Al構造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因缺少MoS2保護層避免PEDOT:PSS中PSS的酸性侵蝕 ITO正極,其電池壽命比無複合添加MoS2於PEDOT:PSS:Graphene結構之電池壽命短,此兩者壽命分別為96小時與168小時,而光電轉換效率分別1.93%和1.83%,顯示添加MoS2於PEDOT:PSS:Graphene能顯著提高電池效率。利用上述三種材料進行電池封裝,以Epoxy封裝的分層電池壽命大幅

提升至384小時;以Silicone封裝之電池壽命為288小時;以EVA熱壓封裝之之電池壽命為72小時。最後,設計一層MoS2保護層,將其覆蓋上電洞傳輸層PEDOT:PSS:Graphene: MoS2,同時提高其壽命792小時與效率2.14%。希冀未來藉由此高分子封裝與保護層設計,提供有機太陽光電池封裝之低成本且簡易製程之實際商業使用。

聚合物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制造·檢測技術

為了解決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問題,作者呂夢嵐 這樣論述:

《聚合物有機太陽能電池》結合了國內外的最新研究進展,對聚合物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材料和器件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書分為7章:第1章緒論介紹了太陽能電池的發展歷史,器件的分類、結構、性能參數表征和工作原理,以及聚合物光伏材料的要求和分類;第2章介紹了聚合物有機太陽能電池給體材料;第3章介紹了聚合物有機太陽能電池受體材料;第4章介紹了聚合物有機太陽能電池光活性層形貌的調控;第5章介紹了聚合物有機太陽能電池界面修飾材料;第6章和第7章分別介紹了疊層聚合物有機太陽能電池和柔性太陽能電池的結構、光伏材料、電極的優化、工作原理和相關研究進展。

以萘作為新型六員環末端拉電子基之非富勒烯小分子:合成、鑑定及有機太陽能電池之應用

為了解決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問題,作者王佳薇 這樣論述:

我們設計了兩種以萘作為新型六員環為主體之末端拉電子受體,3-hydroxy-1H-phenalen-1-one (NO) 與2-(3-oxo-2,3-dihydro-1H-phenalen-1-ylidene)malononitrile (NC),NO預期適用於室內弱光源而NC預期適用太陽光下之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我們以末端受體的多環熔合效應為基礎,將原先二環結構的IC拓展成三環,並更進一步引入新型之六員環。在末端受體NC部分,我們雖成功合成出NC分子,但在進行下一步之Knoevenagel縮合反應時卻無法如預期地進行,我們推測是 NC分子在鹼性條件下之共振型態過於穩定,進而無法與帶有

醛基的中心予體進行反應,因此最終仍無法成功合成出我們預期的產物。而在另一末端受體NO部分,我們分別與三種不同的中心予體進行反應,並成功合成出三種新型非富勒烯受體ITNO、DTCC-NO以及YNO,在光學性質時發現其吸收光譜與室內弱光源的放光範圍吻合,由熱性質分析發現三種非富勒烯受體皆屬於非晶相小分子,使用PBDB-T作為P型材料進行混摻並製作成有機太陽能電池元件,由於其LUMO值較高,因此能有效的提升開路電壓,開路電壓分別可達到1.08 V、0.92 V以及0.77 V,但因末端受體拉電子能力不足導致電子無法有效在分子間傳遞,造成短路電流值不佳,其值分別只有6.47 mA/cm2、1.92 m

A/cm2以及1.13 mA/cm2,因此造成光電轉換效率不佳,其值分別為3.08%、0.65%及0.30%,而後加入ITIC分子作三元混摻元件後,開路電壓有小幅度的提升,在PBDB-T:ITNO:ITIC比例為1:0.2:1 (wt%) 之三元混摻元件最佳化條件下,開路電壓可達0.93 V,短路電流為15.4 mA/cm2,而填充因子為61.04%,光電轉換效率為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