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論文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期刊論文查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CraigA.Evans寫的 21世紀新約背景主題辭典(上下冊) 和林慶順的 健康謠言與它們的產地:頂尖國際期刊評審追查50個醫學迷思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期刊資源查詢也說明:期刊 資料庫將期刊、雜誌、報紙、論文集、技術報告、或是書中章節,作系統分析整理,利用期刊索引(periodical index)即可快速檢索到相關研究相關主題之期刊文獻,因此學習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校園書房 和一心文化所出版 。

國防醫學院 公共衛生學研究所 周雨青所指導 莊旻樺的 探討台灣人群基因多型性與罹患大腸直腸癌之全基因體關聯性研究 (2021),提出期刊論文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大腸直腸癌、單核甘酸多型性、全基因體關聯研究、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法律學系 何曜琛教授所指導 吳光禾的 我國商標淡化之實踐與評析-兼論中國大陸反淡化法制 (2012),提出因為有 商標淡化、商標減損、著名商標、商標混淆、商標保護、著名商標保護、馳名商標、淡化理論、反淡化法制、減損、商標減損、滑稽性模仿、巴黎公約、顯著性、減損之虞、實際減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協議的重點而找出了 期刊論文查詢的解答。

最後網站電子資源 - 圖書館- 台灣科技大學則補充:電子資源. 電子資料庫查詢 · 電子期刊/電子書資源 · Science 電子期刊 · 書目管理軟體EndNote · EDS整合查詢系統 · 博碩士論文系統 · 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期刊論文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1世紀新約背景主題辭典(上下冊)

為了解決期刊論文查詢的問題,作者CraigA.Evans 這樣論述:

任何真心想要深入認識新約的人,一定要擁有的工具書!     新約誕生於什麼樣的社會文化背景?在回應什麼議題?對今日的讀者又有什麼意義?   100多位新約學者、200多篇深度專文,用饒富趣味的易讀筆法,   帶你掌握關鍵背景知識,打通讀懂新約任督二脈!     資訊發達的今天,已有許多的讀者注意到「上下文」的重要性。為了正確理解訊息,不造成誤會或遺憾,無論解讀日常對話或新聞事件,都需要上下文。閱讀聖經更是如此。我們已經知道聖經經文不能片面解讀、要盡量減少金句式閱讀,各教會也推動大量讀經、每日靈修材料推陳出新……這些運動都經常強調,掌握上下文脈絡,才不至於誤讀聖經。     為了幫助讀者更好

地掌握聖經脈絡,《21世紀新約背景主題辭典》將為整個新約帶來上下文脈絡,讓你的研經生活翻天覆地!本書處理從兩約之間到初代教會為止的重要背景知識,涵蓋希臘文化、古地中海文化、羅馬帝國文化、傳統猶太信仰等眾多主題的條目介紹,為新約的三種文類——福音書、書信、啟示文學——帶來新約成書時期的文化背景。本書特別適合想要深化讀經生活的信徒專文閱讀,牧長、神學工作者、神學生書架必備,小組長、主日學老師、查經帶領者亦可收錄。一次擁有近30年西方聖經研究成果,補足華人聖經研究領域的缺憾,一起進入最瘋最狂最威猛的讀經新世界!     |內容特色|   ■ 主題專文──共313篇,針對與新約或早期基督教發展有關的重

要主題,由國際知名學者,就其專精領域,撰寫濃縮研究菁華、深入淺出的專文。     ■ 交互參照──類型豐富,指引讀者縱橫新約各大主題之間,掌握其中豐富關聯與脈絡。     ■ 三大索引──經文索引、主題索引、專文索引,協助讀者快速找出論及新舊約聖經某章節經文的段落、與某個具體主題有關的資訊、想要研讀的主題專文。     ■ 縮略語表──不僅可用來查詢,更有助於認識新約世界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作家、知識領域。     ■ 撰述人名單──利於讀者搜尋自己關注的學者或主題來閱讀,更可藉此認識各大領域或主題有哪些重要的研究者。     ■ 參考書目──每篇專文最後,有撰寫該文的學者提供詳盡完整的參考

書目,為研究該主題的人指點迷津,不必再茫茫然大海撈針!     |使用方法|   ★ 主題式閱讀──本書特製〈中文版使用說明〉,將全書313篇主題專文分為五大類:政治史、猶太信仰、希臘文化、羅馬政治、新約文體與語言,其下更再細分為幾個子類,便於讀者依照自己想探索的範疇,快速找到適切的主題專文來研讀。     ★ 查經式閱讀──無論是為了個人讀經,還是要預備講道、主日學備課,都可利用經文索引,找到與目標經文有直接關聯的主題專文,了解經文的來龍去脈;再利用主題索引或專文索引,擴大對於經文背後世界的認知,增加解經的廣度與厚度!     |適用對象|   ■ 牧長、傳道人──解經講道。   ■ 成人主

日學老師、小組查經帶領人──查經備課。   ■ 神學生、人文科系學生──研究報告。   ■ 一般信徒、想深入了解新約的人──讀經進深。   名人推薦     |華人學者、牧者 一致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列)|      吳存仁 中華福音神學研究院新約副教授   林盈沼 中華信義神學院新約專任教師、信徒神學教育處長   孫寶玲 台南浸信會恩慈堂顧問牧師   莊信德 播種國際事工台灣分會執行長   陳季讓 沙鹿聖教會主任牧師   陳鳳翔 信望愛聖經網站執行長、聖經老師   曾思瀚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特約教授、加拿大安布羅斯大學(Ambrose University)兼任新約教授   劉加恩 中華福音神學

院助理教授、內湖信友堂牧師   蔡維倫 台北和平基督長老教會主任牧師   蔡銘偉 台灣神學院哲學博士主修新約、高雄羅雅長老教會牧師、台灣聖經公會《研讀本》聖經新約撰述委員   謝樂知 中華福音神學院新約副教授

探討台灣人群基因多型性與罹患大腸直腸癌之全基因體關聯性研究

為了解決期刊論文查詢的問題,作者莊旻樺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 大腸直腸癌發生、死亡人數,每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其死亡率及發生率不論是在全球或是台灣,皆位居十大癌症前三名。無論是遺傳性大腸直腸癌或是散發性大腸直腸癌都是基因導致的疾病。利用GWAS透過探討性狀與基因的關係,以遺傳風險因素作為預測因子,可判斷出具有生物易感受性的人群,發展出新的預防及治療措施。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台灣人基因多型性與罹患大腸直腸癌之關係,比較SNPs與大腸直腸癌間的風險差異,並利用資料庫找出SNPs影響的易感性基因,探討其在基因中的功能。研究方法: 研究設計為病例對照研究,對象為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具有全基因體定型資料者,並串聯全民健康保險研

究資料庫,找出大腸直腸癌病例組145人與對照組1450人。利用羅吉斯迴歸比較校正性別、年齡、BMI、抽菸、喝酒、嚼檳榔、查爾森共病指數(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CCI)、前10個主成份(principal components,PCs)後基因型與罹患大腸直腸癌之風險關聯性。並透過GTEx資料庫、UCSC genome browser、Ensembl資料庫找出位點的基因座、eQTL(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等相關資訊。結果: 發現位於5q23.1的rs721673 A>G變異與大腸直腸癌發生最具關聯性(OR=2.

38,p=3.67×10^-6)。對基因組風險基因座進行插補後,發現rs721675 A>T(OR=2.33,p=1.88×10^-5)、rs2666910 G>A(OR=2.02,p=1.15×10^-5)也是與大腸直腸癌相關且顯著的SNPs。rs721673、rs721675基因變異會影響HSD17B4基因表現,而rs2666910基因變異會影響SLC35C1基因表現。結論: 5q23.1 rs721673及rs721675,11p11.2 rs2666910,皆與大腸直腸癌有關聯,OR值皆大於2。未來可針對這些位點對於HSD17B4及SLC35C1基因進行相關途徑與機轉進行實驗驗證

健康謠言與它們的產地:頂尖國際期刊評審追查50個醫學迷思

為了解決期刊論文查詢的問題,作者林慶順 這樣論述:

  「餐桌上的僞科學」最新系列#5,頂尖期刊評審分析上百篇醫學論文,破解各式健康謠言     *全系列版稅捐贈幫助台灣弱勢兒童及青少年,請搜尋:林慶順教授獎學金      全書關鍵詞:#清冠一號、新冠口服藥、橄欖油、西芹汁、mRNA疫苗、伊維素菌、隔夜菜、無麩質飲食、素食、保健食品、氫水、油漱、巴西蘑菇、阿拉伯糖、咖啡、低鈉鹽、魚油、花青素、自由基、抗氧化劑、抗性澱粉、膳食纖維     科學寫作的經典範例,讀一本勝過買百本錯誤的健康書籍     層出不窮的健康謠言,不止出現在長輩的Line群組、電視名醫的聳動言論,藥師和營養師背書的健康產品、內容農場的「健康新知」,甚至連暢銷健康書籍中,都

充滿了各種自相矛盾和危言聳聽,讓讀者往往無所適從。還好,擔任超過世界60家頂尖醫學期刊的論文評審的林慶順教授(包含世界排名第一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從2016年開始寫文章幫讀者查詢最新期刊,歸納分析並詳實解答。其個人網站「科學的養生保健」已經追查超過一千篇健康謠言,並集結成《餐桌上的僞科學》系列書籍,本書就是最新的問答集結。看完本系列書籍,不只可以解答大眾心中多年來的各種醫學謠言,並且可以學習何為真正的科學寫作法。     精彩內容:     1.清冠一號和伊維素菌的科學證據分析   2.輝瑞和默克的新冠口服藥效果和注意事項   3.橄欖油是最好的油炸用油?   4.空腹喝咖啡有礙健康?

  5.西芹汁讓你遠離百病?   6.mRNA疫苗發明者後悔打了疫苗?   7.素食比葷食更健康?   8魚油補充劑治療憂鬱症?   9.爬樓梯和跑步對身體有害?   10.隔夜菜導致截肢?   11.網球天王最愛的無麩質飲食,對人有益?   12.巴西蘑菇抗病療癌?   專業推薦     林煜軒(國家衛生研究院/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陳信聰(公視「有話好說」主持人)、邱品齊(美之道皮膚科診所院長)、林氏璧(前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潘建志(台北市萬芳醫學中心精神科醫師)     林氏璧(前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   新冠疫情以來,我常常拜讀林教授的科普闢謠,非常即時,用心且專業,獲益

甚多!在假消息滿天飛的疫情時代,十分推薦大家閱讀!     林煜軒(國家衛生研究院/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現在的醫藥科學新聞,普遍有傳達科學數據,卻沒有為民眾從實用、全面的角度解讀的問題。林教授的每本好書,不僅傳達正確的知識,也是科普寫作的典範!     邱品齊(美之道皮膚科診所院長):在這偽科學、假新聞以及斷章取義、誇大不實、錯誤虛假訊息充斥的年代,想保有求真求實、客觀思辨的能力真的是越來越困難。人們看似渴求真相,卻又常常只沉溺於自己認為的真相。在這資訊爆炸的「後真相」時代,大家唯有藉由不斷的學習、思考、批判、辯證與內省,才有辦法發現事實接近真相。很樂意推薦這本書給想要破除迷思與謠言的各

位朋友們。     陳信聰(公視「有話好說」主持人):假訊息不斷進化,現代的謠言迷信,往往披著偽科學外衣,才能大量散播。對待食品醫藥跟生命健康,我們可不能隨便谷歌就信以為真。林教授的文章,值得深思熟讀,更讓迷霧豁然開然。     潘建志(台北市萬芳醫學中心精神科醫師):看林教授的書是種享受,我一試成主顧,很快買齊了餐桌上的偽科學四本套書。林教授堅守實証醫學原則,客觀地解答許多營養學的迷思,也破除許多流行的醫療假訊息,火花四射,讀來相當過癮。林教授有著豐富的醫學史知識,針對一個問題旁徵博引,串起線索展開收合,讓讀者跟著他也變成了夏洛克·福爾摩斯。   各界推薦     讀者推薦     讀者De

nnis tsai:教授,我對於現在才知道您的網站跟書籍趕到很遺憾,裡面有太多有用資訊了,事實上我是最近想要買某保健食品,才開始google發現您的網站,謝謝您幫我省了一筆錢。但是其實沒有,因為我把本來要買保健品的錢拿去買了您的套書了(《餐桌上的偽科學》套書(共四本)。     讀者Ellio:我常購入教授的書送親友(當被建議一些奇怪的養生偏方時),看看能不能提升一點對抗偽科學的「群體免疫」。謝謝您一直以來的用心努力,幫大眾省下很多被詐騙的冤枉錢。     讀者Sandy:林教授您好,我是偽科學系列書籍的讀者,看完真的是獲益良多,打破了我以前自以為養生的許多觀念,也積極分享給身邊親友。    

 讀者Miles Kao:從林博士的網頁文章與書籍中受益良多,來這裡學習新知識已成了每天的習慣。⋯⋯感謝您的文章豐富了我們的生活。     讀者簡小姐:⋯⋯曾經看過好幾篇林教授的文章,覺得不僅客觀(佐證豐富),更是釐清了很多既定的錯誤觀念。     讀者Elliot:教授算是我素未謀面的大恩人,完全顛覆/創建/養成了我這輩子對養生保健與科學識讀的批判性思維,也替我省下了這輩子很多不必要的花費和浪費。回歸基本,重拾健康。太多感謝,一言難盡。     讀者葉先生:常常拜讀您網站上的文章以及您的著作,尤其在保健食品與疾病治療相互影響的觀念釐清、補充更是解答指引了我許多迷思。現在只要有親朋好友推薦任何

良方密藥,我都會先在您網站搜尋相關文章後,再複製連結給親友,省了我許多無用功也更能說服他們,十分感謝!     讀者Bonnie Chen:一直從林教授的文章學到非常多專業又正確的醫學知識,收穫良多。  

我國商標淡化之實踐與評析-兼論中國大陸反淡化法制

為了解決期刊論文查詢的問題,作者吳光禾 這樣論述:

隨著工商業之發展,經濟之繁盛,消費者往往以商標辨識商品出產廠商、生產地等商品資訊,商標無疑成為商界市場競爭之利器;商標之保護程度是否越廣越好?是否有其界線?乃法律經濟及立法政策之範圍。對商標所有人保護程度越大,便壓縮了其他商標使用者之權利,亦擠壓後來商標取得者之機會,進而,可能造成市場之萎縮,反而不利於市場經濟。故,商標之保護仍然需要有界限區隔,否則可能會造成立法者打壓市場之結果。 商標之保護從傳統商標理論出發,為免其他消費者由於商標近似,造成對商標之混淆、誤認,侵害商標權人之權利,禁止可能造成混淆、誤認商標之註冊,並賦予商標所有權人請求損害賠償之權利。然而,若將所有與商標所有

權人近似之商標權納入保護,將有打擊市場經濟之嫌,故,立法者以商標識別度為區隔,「商標淡化」係指沖淡或逐漸減弱公眾將著名商標與特定商品間聯繫起來之能力,由於此種行為可能造成商標權利人經濟上之損失,特地立法保障之。 觀商標淡化法制史之進程,似乎有全球化之趨勢,世界各地的國家紛紛立法保障之,國際條約亦時時斟酌修正,以期對商標權有更完善之保障。在兩岸間,亦趨向商標淡化法制邁進,無論是文字上之修正,或是保護程度方面,在在都證明了兩岸對商標淡化侵權型態之保護決心。然而,兩岸因為特殊的政治狀況,在中國面臨臺灣廠商的商標淡化侵害,或是在臺灣面臨中國廠商的商標淡化侵害時,應如何保障?甚或是二者間保護程度有

何不同?在ECFA簽訂之後,對兩岸間是否帶來更大之利益?或者,僅為畫餅充飢?本文試以過去兩岸在國際上爭端解決機制之處理,配合本次民國一百年之修法,以及兩岸ECFA之後關於「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之簽訂,評估兩岸未來發生智慧財產權保護之議題時,處理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