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完整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末代皇帝完整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羅吉甫寫的 三國魔鏡:你所不知道的三國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末代皇帝完整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三國魔鏡:你所不知道的三國

為了解決末代皇帝完整版的問題,作者羅吉甫 這樣論述:

三國閱讀的升級版--   不談謀略兵法,不說競爭態勢,只講一些被誤解的、不為眾所知的、被忽略的三國人事。希望以深入淺出筆法,解釋懸疑的三國現象;引述常被混淆的三國知識;介紹秀異傑出卻名氣不夠響亮的三國人物;釐清似是而非的觀點;為被抹黑、漂白或扭曲的人物,還其本來面目。   全書依主題分類,以鏡面特性扣合主題分輯(或曰分鏡),取其趣味。   八卦鏡:有人群就有八卦。在高度競爭、刀光劍影的三國時代,一樣有男女私情,一樣有奇情異聞,增添讀者茶餘飯後的話題。   顯微鏡:有些人史書記載不多,名字隱沒不彰,卻是一世的奇才;有些人名氣響亮,另有不為人知的幽幽心境。藉倍數放大的顯微鏡,我們看到更多三國人物的

世界。   廣角鏡:以更廣的角度,更寬的視野,更長的景深,來看歷史三國。一個你所不知道的三國,一個沒想到的三國,就出現在眼前。   後照鏡:我們知道的三國,混雜著小說、戲曲、影視、民間傳說和電玩、漫畫以及自己的想像與投射。透過後照鏡,看回頭路,才知道三國的原貌,原來是這樣。   凹凸鏡:用凹凸玻璃做成的凹凸鏡,扭曲了影像,把物體變得奇形怪狀。在歷史長河裡,很多人就像凹凸鏡,形象被扭曲,被抹黑,被美化。還原,是讀史與書寫的樂趣。   照妖鏡:照妖鏡一照,妖魔鬼怪現出原形。人模人樣的外貌下,隱藏的邪惡也一顯無遺。   老花眼鏡:白紙黑字,讀多了,偶或看花了眼,會錯了意。   跌破眼鏡:一部三國史,

時代不長,事情很多,許多人事,史書記錄殘缺,甚或矛盾,幸賴學者,從字裡行間發現疑點,上窮碧落下黃泉,發掘材料,多聞闕疑,提出一些推論,一些可能。 作者簡介 羅吉甫   1959年生,台灣新竹人,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教師、編輯,目前專事寫作。除歷史著作十餘部,兼及散文創作、閱讀隨筆,並以棒球、流行音樂等素材為書寫主題。著有《日本帝國在台灣》、《臥虎藏龍三國智》、《諸葛亮領導兵法》、《三國大謀略》等,並主持遠流「月旦群英」三國討論區(www.ylib.com/class/topic3/default.asp?object=2000)。 《實用歷史叢書》出版緣起 自序 【壹】八卦鏡    林

志玲演小喬太老嗎?∕5    曹操的色戒∕10    曹操的遺令和他的鶯鶯燕燕∕15    曹操被曹丕戴了綠帽∕21    曹丕交代身後事∕23    人變成鱉以後∕28    孔明和關羽顯靈∕32 【貳】顯微鏡    差點如煙消逝的醫聖張仲景∕37    魯肅的武功高強∕41    悲情末代皇帝──漢獻帝∕44    徐庶:孔明的同學兼同事∕49    阮籍哭不哭?哭哉,哭哉!∕56    青眼.白眼.大小眼∕60    大牌檔:簡雍∕64    不快樂的華佗醫生∕69    何晏並不討厭∕73    鮑信之死∕76    陳壽的基本功課∕79    孫權的秘密警察∕83 【參】廣角鏡   

 放下關刀,立地成佛∕89    呂布的劍客和壯士形象∕93    魔法左慈∕97    孫策和于吉道人∕103    從尿佛到浴佛∕107    孫權的內憂──山越∕111    荊州三問∕116    天理何在?在天數之下∕120    老不看三國?∕124    赤壁之戰曹軍得了什麼病?∕127    臥冰求鯉的是哪個笨蛋?∕132    鮑出與吃人賊∕136 【肆】後照鏡    在關公面前照樣耍大刀∕143    孔明借的是什麼風?∕147    劉關張三結義的幾個版本∕150    《虎牢關三戰呂布》裡兩個很遜的情節∕154    諸葛亮不是軍師∕157    真真假假甘露寺∕161

   桃園三結義之前的滅門血案∕164    法力無邊孔明扇∕167 【伍】凹凸鏡    曹操七十二個疑冢∕173    三顧茅廬或毛遂自薦──孔明劉備誰見誰?∕177    三顧茅廬,見了沒?∕184    譙周是不是漢奸?∕187    〈仇國論〉是不是賣國論?∕194    預言家和失敗主義者∕198    馬謖的三種死法∕203    關羽的謚號是美謚或惡謚?∕207    月旦評曹操∕210 【陸】照妖鏡    比黃巾賊更賊的國賊∕217    來自朝廷的犯罪共同體∕223    漢靈帝和貪腐集團∕227    笨蛋,問題在皇帝∕230    曹操的失言和蠢事∕235    孫策的

不安與忌諱──你有人氣,我人有氣∕238 【柒】老花眼鏡    皇甫嵩,你沒有騎馬嗎?∕243    司馬昭只當了一頁皇帝∕249    荊州怎麼會是垃圾呢?∕252    狗尾續貂和貂蟬∕257 【捌】跌破眼鏡    華佗是印度人的名字∕263    曹沖秤象是虛構的嗎?∕265    苦命的流浪兒──劉禪與劉升之∕268    扶不起的,是阿升,不是阿斗∕272    書法大師張飛∕275   一直想寫這麼一部三國書,不談謀略兵法,不說競爭態勢,只講一些被誤解的、不為眾所知的、被忽略的三國人事。希望以深入淺出筆法,解釋懸疑的三國現象;引述常被混淆的三國知識;介紹秀異傑出卻名氣不夠響亮的

三國人物;釐清似是而非的觀點;為被抹黑、漂白或扭曲的人物,還其本來面目。   這幾年陸續寫下相關文字。日前終於卯足全力,編輯整理成書。這本《三國魔鏡──你所不知道的三國》是三國閱讀的升級版。全書依主題分類,以鏡面特性扣合主題分輯(或曰分鏡),取其趣味。   各章旨趣,我寫在每一卷首引言裡。把它們提出來,排比如下,可以更清楚的看出本書的寫作用意:   .八卦鏡:有人群就有八卦。在高度競爭、刀光劍影的三國時代,一樣有男女私情,一樣有奇情異聞,增添讀者茶餘飯後的話題。   .顯微鏡:有些人史書記載不多,名字隱沒不彰,卻是一世的奇才;有些人名氣響亮,另有不為人知的幽幽心境。藉倍數放大的顯微鏡,我們看到

更多三國人物的世界。   .廣角鏡:以更廣的角度,更寬的視野,更長的景深,來看歷史三國。一個你所不知道的三國,一個沒想到的三國,就出現在眼前。   .後照鏡:我們知道的三國,混雜著小說、戲曲、影視、民間傳說和電玩、漫畫以及自己的想像與投射。透過後照鏡,看回頭路,才知道三國的原貌,原來是這樣。   .凹凸鏡:用凹凸玻璃做成的凹凸鏡,扭曲了影像,把物體變得奇形怪狀。在歷史長河裡,很多人就像凹凸鏡,形象被扭曲,被抹黑,被美化。還原,是讀史與書寫的樂趣。   .照妖鏡:照妖鏡一照,妖魔鬼怪現出原形。人模人樣的外貌下,隱藏的邪惡也一顯無遺。   .老花眼鏡:白紙黑字,讀多了,偶或看花了眼,會錯了意。  

 .跌破眼鏡:一部三國史,時代不長,事情很多,許多人事,史書記錄殘缺,甚或矛盾,幸賴學者,從字裡行間發現疑點,上窮碧落下黃泉,發掘材料,多聞闕疑,提出一些推論,一些可能。   儘管如此,仍感覺意猶未盡。還有好多題材,限於個人時間、心力和才學,未能寫進去。是的,三國圖像裡,還有不少空白地帶可以著色。不是如一般想像的,談來談去,繞來繞去,都是那些話題。   三國史料矛盾闕疑者不少,留給讀者無比疑惑與想像空間。幸好許多研究者和三國同好,透過閱讀、思考、資料排比、想像和揣摩,試圖為三國缺口拼出完整版圖,模擬可能的現場狀況,為待解疑問解惑。用心值得嘉許,令人贊佩。這幾年我大量閱讀,心情大致是愉快的。然而

也有蹙眉怒目的時候,主要是來自於,某些論述,以翻案為目的,草率地下結論。   這些讓我不以為然的論點,有的發現裴注或他書所載,和陳壽《三國志》記載不同,便據以翻案,且沾沾自喜以為發現新大陸,形之於文,宣之於口,作出驚人之語,說關羽人在曹營心在漢,純粹是因為所戀的女人被曹操搶走了;說關羽失荊州,是劉備、孔明聯手設計的陰謀;說諸葛亮有多壞就有多壞……。諸如此類,信口開河,離譜之至。   怎麼如此離譜?與其說是思考不周,不如說譁眾取寵,像名嘴爆料一般。殊不知此舉招來「撿到菜籃就是菜」之譏。   也有文言文閱讀基本功不夠,誤讀了,卻以為讀出什麼玄機,甚至有資深學者誤以為〈隆中對〉是諸葛亮一字一句寫下來

的文章,於是拿著放大鏡再三比對其用字遣詞,得出諸葛亮此策係抄襲各家之說,可見本身是草包。這些翻案,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無知。 若抱著多聞闕疑的心態,以及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精神,就知道翻案是多麼不容易的工程。 我把這些愉快和不愉快的閱讀經驗寫進書裡。知我者可以在字裡行間,發現我的驚嘆與悲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