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名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李斯特名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響寫的 柴可夫斯基的悲愴與華麗樂章:《天鵝湖》、《睡美人》、《胡桃鉗》,擺脫單純的娛樂性,展現高度的藝術性,使旋律成為芭蕾舞劇的靈魂 和景作人,音渭的 浪漫音樂詩人舒曼與他光輝卻坎坷的人生:《蝴蝶》、《春天交響曲》、《桃金娘》,以文字結合音符,帶來一首首如詩如花的愛之詩篇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12首李斯特超技「連奏專輯」…旅俄鋼琴家林冠廷創台灣紀錄也說明:李斯特 「鋼琴之王」的稱號當之無愧,創作的曲目也開創了鋼琴技巧的新一層高度,12首超技練習曲雖然比不上李斯特其他曲目在大眾間的知名度,但也是世界名曲;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崧燁文化 和崧燁文化所出版 。

臺北市立大學 音樂學系 陳冠宇所指導 陳彥安的 陳彥安鋼琴獨奏會 (2021),提出李斯特名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貝多芬《E大調第三十號鋼琴奏鳴曲,作品30》、蕭邦《F小調第四號敘事曲,作品52》、德布西《貝加馬斯克組曲,L. 75》、李斯特《第一號梅菲斯特圓舞曲,S. 514》。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音樂學系 彭聖錦所指導 顧永鍇的 蕭邦《第二首敘事曲F大調》Op. 38 與 李斯特《第二首敘事曲B小調》S. 171 之分析與詮釋 (2021),提出因為有 蕭邦、李斯特、敘事曲的重點而找出了 李斯特名曲的解答。

最後網站李斯特名曲 - 軟體兄弟則補充:李斯特名曲,00:00 帕格尼尼大練習曲,作品S. 141 - 第三首:升G小調練習曲《鐘》 Grand Paganini Studies, S. 141 ... , 弗朗茲・李斯特,他是19世紀匈牙利著名作曲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李斯特名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柴可夫斯基的悲愴與華麗樂章:《天鵝湖》、《睡美人》、《胡桃鉗》,擺脫單純的娛樂性,展現高度的藝術性,使旋律成為芭蕾舞劇的靈魂

為了解決李斯特名曲的問題,作者李響 這樣論述:

俄國民族音樂與西歐古典音樂的集大成者 民族性╳抒情性╳悲劇性的色彩充斥作品 《天鵝湖》、《睡美人》和《胡桃鉗》 並稱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舞劇   他,放棄法律,選擇音樂;   他,經歷了一場悲劇性的婚姻;   他,享受了一段如暖流般的資助;   他,最終的死因至今仍是一個謎團。   他是──柴可夫斯基!   ▎出身貴族,背負期待而生   ──法律系資優生,卻對音樂情有獨鍾   5歲學琴,師從名師。他對音樂極為敏銳,樂聲終日盤桓在腦中揮之不去,家人深知他的音樂天分卻仍要他走法律這條路。從聖彼得堡的「皇家法律學院」到司法部的部長祕書……他最終選擇辭職,投向音樂學院的懷抱!   ▎結識

「俄國五人組」,開啟創作生涯   ──管弦樂幻想序曲《羅密歐與茱麗葉》   26歲的他任職於莫斯科音樂學院,經五人組之一的巴拉基列夫建議,他在29歲時創作了這首家喻戶曉的悲劇作品。   《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是標題音樂,採用奏鳴曲式作成。以「勞倫斯神父」、「宿仇」、「愛情」為象徵性主題,由序奏部,以單簧管與低音管奏出勞倫斯神父莊重且有讚美詩風格的旋律。第一主題描述兩家族互相仇恨,在街頭爭鬥的情景,以弦樂器與管樂器表現出兩家族短兵相接的情景。第二主題以英國管與中提琴代表男女主角美麗又哀怨的愛情。   ▎一個如不斷折磨他的噩夢;一個像溫暖安全的避風港   ──生命中的兩個女人:米露可娃與

梅克夫人   一個橫衝莽撞的女學生,突然地闖進了他的世界。她來勢洶洶,瘋狂地示愛,因不忍心傷害一顆年輕、單純的心,他答應與她結婚,但他內心始終不情願,結果他果然後悔不已,甚至企圖自殺……而梅克夫人帶給他無限的支持與依靠,她是他的恩人與資助者,也是他一生的知己,長達13年的書信往來,信件多達一千兩百封,她慷慨地提供了他一年六千盧布的贊助!她成就了他的音樂創作事業,也成為他人生中一道溫暖的光!     ▎《天鵝湖》、《睡美人》 和 《胡桃鉗》   ──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舞劇   •《天鵝湖》   於1876年完成,隔年在莫斯科首次公演,但首演反響平平,經過皮提帕等人的修改,於1895年大獲成功

,成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芭蕾舞劇。全劇對場景的抒寫、對故事矛盾的推動以及對各角色性格與內心的刻劃入微,具有浪漫與強烈的抒情性。作者將故事與音樂緊密融合,對芭蕾舞劇進行重大改革,成為歷史上一部劃時代的作品。   •《睡美人》   在1889年完成,隔年首演於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全劇改編自法國童話《林中睡美人》,充滿歡快綺麗、繽紛的色彩和明快優雅的旋律,這是一部結合了音樂、舞蹈與劇情的芭蕾舞劇。   •《胡桃鉗》   於1892年作成,改編自《胡桃鉗與老鼠王》,首演於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全劇組曲共有八首。一開始是輕快靈動的「小序曲」;接著是六首「個性音樂」,包括了第一幕中活潑明快的進行曲,以

及第二幕中優美溫婉的糖梅仙子舞曲、節奏快而激烈的俄羅斯舞曲、咖啡(神祕幽靜的阿拉伯舞曲)、茶(溫文優雅的中國舞曲)和明亮愉快的蘆笛舞曲;最後是熱鬧綺麗的花之圓舞曲。 本書特色   本書介紹了柴可夫斯基的故事與重要作品。透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向讀者緩緩道出他的一生,編者在文中貼心地為讀者說明關於歌劇、奏鳴曲等一些大眾較不甚熟悉的樂曲名稱,幫助讀者快速理解,也藉由本書使讀者認識這位留下許多經典作品的音樂家。

李斯特名曲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1. 雷電波爾家-約翰斯特勞斯 Thunder and Lightning Polka from Die Fledermaus by Johann Strauss, Jr.
2. 費加洛的婚禮-莫札特The Marriage of Figaro by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3. 愛的悲傷-克萊斯勒 Liebesleid (Love's Sorrow) by Kreisler for violin & piano
4. 荒山之夜 St. John's Night on the Bold Mouintatin-by Modest Mussorgsky
5. 玩具兵進行曲-莫札特Toy Symphony by Mozart
6. 愛之夢-李斯特 Liebestraum S541 by Franz Liszt

陳彥安鋼琴獨奏會

為了解決李斯特名曲的問題,作者陳彥安 這樣論述:

本次音樂會曲目規劃包含了三個時期,想給聽眾聆聽不同時期的不同風格。這三個時期分別為古典、浪漫、印象。音樂會曲目上半場有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8)晚期的《E大調第30號鋼琴奏鳴曲,作品109》(Piano Sonata No. 30 in E Major, op. 109),上半場第二首則選擇佛雷德里克‧蕭邦(Frederic Chopin, 1810-1849)的《F小調第四號敘事曲,作品52》(Ballad No. 4 in F Minor, op. 52)。下半場則以克勞德‧德布西(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的《貝加馬斯克組曲,L. 75》(Suite Bergamasque, L. 75)為開頭,最後一首是弗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第一號梅菲斯特圓舞曲,S. 514》(Mephisto Walz No. 1, S. 514)。

浪漫音樂詩人舒曼與他光輝卻坎坷的人生:《蝴蝶》、《春天交響曲》、《桃金娘》,以文字結合音符,帶來一首首如詩如花的愛之詩篇

為了解決李斯特名曲的問題,作者景作人,音渭 這樣論述:

浪漫主義音樂成熟時期代表人物之一 《狂歡節》╳《童年情景》╳《交響練習曲》 用盡一生燃燒對音樂的熱情, 他的為人和作品如細膩溫潤的潺潺流水   他以一枝筆撼動樂壇,   他逃離法律系投向藝術的懷抱,   他發現了尚未雕琢的璞玉布拉姆斯,   他是浪漫的音樂詩人──舒曼   ▎幸福而短暫的童年,夢想與現實的兩難   ──在音樂和法律系間的拉扯   童年的舒曼優游於文學與父親的陪伴之中,父親的去世讓他一夕之間長大。夢想在現實面前脆弱得不堪一擊,母親的期望如高聳佇立的圍牆,舒曼做出最無力的吶喊,他無法改變這一切……法律成為唯一的選項,但他無比渴望藝術的洗禮,他以謊言蒙蔽母親雙眼,背地裡沉浸

其中無法自拔,他在日復一日的愧疚和快樂之間盤旋。   ▎拜師學藝之路,武藝盡廢的鋼琴人生   ──右手盡廢,開啟作曲家的生涯   「高齡」二十歲的舒曼,在萊比錫與名師維克學琴。同齡的莫札特已譜出三十首交響曲、十一部歌劇,名聞遐邇、人人稱羨。而舒曼才剛剛開始!為了精進琴藝成為音樂家,他異想天開設計一個特殊裝置,沒想到卻毀掉手指!這斷送了他的鋼琴之路,但他對音樂的熱情卻絲毫未減,他要成為作曲家!   ▎無蕩氣迴腸、卻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克拉拉和舒曼,山盟海誓,私訂終身   天才鋼琴少女與溫柔大哥哥的初遇!在維克家學琴的舒曼和克拉拉成為競爭對手,而他們的緣分不只如此。穿越茫茫人海,歷經時

間的長流,他們是命中注定的戀人,卻遭維克大力反對,甚至要斷絕父女關係!於是,他們在不被祝福之下成婚……   ▎早期作品《蝴蝶》組曲   ──文學的啟蒙者尚.保爾.里克特   二十歲時的舒曼,以尚.保爾的小說《年少氣盛的歲月》中的假面舞會為題材,是一組由十二段小品組成的鋼琴曲,十二首曲目中的人名都是小說中人物的名字。音樂是快慢不等的三拍子,整體上是假面舞會熱鬧、生動的氣氛。有些段落輕盈飄動,如同蝴蝶翻飛。最後一段舒曼以獨特的漸弱手法,就像是描寫舞會散場後,在黑暗中漸漸翩然消隱的蝴蝶。   ◎作品呈現如詩般的音樂特色:結合文字、詩與音樂的情感!   ▎結婚時期作品《春天交響曲》   ──如詩

如花的愛之詩篇   新婚生活後一年,他受阿道夫.貝特格創作的詩歌《春天──愛情之旋律》啟發。舒曼賦予這首交響曲浪漫而歡快的氣息,充斥著春日的歡樂與清新飽滿的精神。第一樂章,是春天的氣息;第二樂章,架構清晰、緩慢而富有田園詩意;第三樂章,是明朗歡快的詼諧色彩;最後一個樂章,是一派燕舞鶯歌、春光明媚的繁榮景象。   著名音樂學家H•克萊瑪曾高度評價《春天交響曲》的引子是「整個交響樂王國中最光輝的一角。」   ◎作品映照舒曼婚後心靈的新生,他彷彿脫胎換骨,創造了事業上的春天!   ★史稱1841年為舒曼的「交響樂年」★   ▎ 創辦《新音樂雜誌》   ──奠定舒曼音樂評論家的地位   二十三

歲的舒曼,創辦《新音樂雜誌》,反對當時許多保守而平庸的樂曲,舒曼等人的理念是創作一本具有實質內容的音樂雜誌,試圖引領與介紹「何謂音樂的本質與品味」,且透過客觀與如實犀利的筆觸作樂評。   他的評論使許多當代的新興音樂家嶄露頭角,如:蕭邦、布拉姆斯等音樂家,舒曼相當推崇蕭邦,他曾說蕭邦的作品「溫暖、嫻靜、熱情、高貴」。 本書特色   本書介紹了音樂詩人舒曼的生平故事及重要作品。舒曼的浪漫實踐在對文學、對人的感情與對音樂之愛,對文學的想像、敏銳的藝術眼光、含蓄的表達與詩化的音樂語言,讓他的作品充滿詩意。本書作者以平易近人的口吻,向讀者娓娓道來舒曼的精彩人生。  

蕭邦《第二首敘事曲F大調》Op. 38 與 李斯特《第二首敘事曲B小調》S. 171 之分析與詮釋

為了解決李斯特名曲的問題,作者顧永鍇 這樣論述:

蕭邦(Frédéric Chopin, 1810-1849)和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兩人都是十九世紀浪漫時期知名作曲家,都擅長以鋼琴來創作,他們的鋼琴曲流傳至今皆大受歡迎。蕭邦是第一位以鋼琴器樂來寫作敘事曲的作曲家,李斯特的敘事曲創作即是受蕭邦的影響。本論文要探討的蕭邦《第二首敘事曲F大調》和李斯特《第二首敘事曲B小調》都是充滿敘述詩意和戲劇張力的敘事曲傑作。為了能更深入了解作曲家創作時的想法、作品的內涵與風格,筆者研究大綱如下: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和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二章探討敘事曲的發展史;第三章蕭邦《第二首敘事曲F大調》,研究作曲家的生

平、音樂風格、創作背景和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第四章李斯特《第二首敘事曲B小調》,研究作曲家的生平、音樂風格、創作背景和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第五章結論。期望藉此研究對於彈奏蕭邦和李斯特敘事曲時有最佳的體驗和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