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 2021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榮成 2021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蔡青兒寫的 閱讀,讓希望綻放:靜思閱讀書軒足跡 和高榮成,申榮俊的 任何人都適用的完美學習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發光體 和究竟所出版 。

中臺科技大學 長期照顧碩士學位學程 許哲瀚所指導 楊珮雯的 青年照顧服務員職涯發展之探討 -以中臺灣為例 (2021),提出榮成 2021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青年照顧服務員、職涯發展、留任意願。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衛生福利研究所 李玉春所指導 王筱珺的 不只是中文課:家庭看護移工在臺參與中文課經驗 (2021),提出因為有 家庭看護移工、中文能力、語言需求、僱傭關係、社會互動、自我提升的重點而找出了 榮成 2021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榮成 2021,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閱讀,讓希望綻放:靜思閱讀書軒足跡

為了解決榮成 2021的問題,作者蔡青兒 這樣論述:

一個簡單的發心,展開豐盛的全臺閱讀之旅 不分城鄉,讓希望持續綻放 一連串好書、好人、好事,無數的奇蹟源源不絕的發生   「我不知道錢在哪裡,但我知道愛在哪裡。」 ──證嚴上人   「希望透過好書、好話,在孩子心中種下美善的人文, 讓一粒粒種子發芽、茁壯,充滿希望、充滿愛。」 ──靜思書軒營運長 蔡青兒     ◆看見閱讀之美   從2017年7月啟用第一間「靜思閱讀書軒」,直至2021年年初,全臺已超過60個鄉鎮,超過150間校園設立閱讀書軒。不只臺灣本島,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等離島也設立推廣閱讀,滋養學童的心靈。     ◆看見人情之真

  「靜思閱讀書軒」遍及全臺各鄉鎮城市,許多當地教師無私奉獻共同推動閱讀,也有許多企業家、師生、志工的長期耕耘和投入,他們對於「靜思閱讀書軒」的一份感情,以及發願關懷社會的起心動念,「靜思閱讀書軒」所到之處讓閱讀成為甘霖,讓師生能領略書中所蘊含的道理和意義,豐富人生智慧、養成品格,生命教化。透過閱讀,在「靜思閱讀書軒」充滿人心的美善與感動。     ◆看見人心之善   每間「靜思閱讀書軒」的成立,背後都有善願發心的推手用愛護持,也有許多感動的故事持續發生,許多實業家認養校園、設立閱讀書軒,共同將愛散播出去,不計回報。閱讀「這些人、那些事」的點點滴滴,更能認同:臺灣最美麗的

風景是人,是愛。     持續推動與募資成立的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親自撰述這些故事,出版這本書,寫下來自全臺各校園「靜思閱讀書軒」發生的點滴動人故事,紀錄這一段生命豐盛之旅。     「我們會帶著許多人飽滿的愛一步一步持續往前走,在臺灣各個鄉鎮的校園,偏鄉也好都市也好,希望可以成立更多的靜思閱讀書軒,讓孩子們閱讀到好書,讓希望綻放,更讓孩子們可以真正感受到書本裡所寫的愛跟溫暖。」   本書特色     1. 看見閱讀如何在校園綻放:「靜思閱讀書軒」遍及全台灣和離島,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將校園的所見所聞書寫下來,包括校方與孩子珍貴的情誼,人跟人之間的

誠與情、善與愛,完整無遺地記錄「閱讀在校園綻放」的點點滴滴。     2. 看見希望如何在社會綻放:「靜思閱讀書軒」四年來已成立150間,未來將會持續增加。這背後有許多靜思書軒小志工、各界社會善心人士默默支持付出,更有許多美好的人事物因此發生。這些關懷社會的起心動念與人物,見證「希望在社會綻放」,將啟發更多的善念。   名人推薦       專序推薦  證嚴上人       各界喜閱推薦 ────     副總統|賴清德     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     臺南市長|黃偉哲      臺北市副市長|蔡炳坤     聯電

榮譽董事長|曹興誠      中文卡內基訓練創辦人|黑幼龍     作  家|張曼娟     媒體人、作  家|陳文茜     高雄餐旅大學教授|蘇國垚     財訊文化執行長|謝金河     寒舍餐旅董事長|蔡伯翰       題跋推薦  大小創意齋共同創辦人兼創意長|姚仁祿 作者簡介   蔡青兒     現任靜思書軒營運長。     蔡青兒是菲律賓華僑第三代,兼具東西方文化融合之特質。曾於學生時期參加慈濟青年社團、學校啦啦隊。大學畢業後獲得跨國企業工作,後志工假期來到花蓮慈濟靜思精舍,因為證嚴法師的一句話留在臺灣,

從志工變職工,擔任大愛電視台兒童節目主持人。     後來進入靜思書軒,成為靜思書軒旗艦店新舞臺店的店長,後續擔任靜思書軒營運長。為使靜思書軒的好書能進入全臺各鄉鎮校園,立志為學童打造閱讀空間。2017年起,創立和啟用第一間在校園的「靜思閱讀書軒」,迄今設立已達150間,透過好書引領孩子走向正向、陽光的未來。     蔡青兒常說,在臺灣、在慈濟,她遇見了她心目中最好的老闆,找到了大愛,也找到了她人生的方向。   【推薦序】與書為友的閱讀之島 ── 釋證嚴 【各界喜閱推薦】  【緣  起】為閱讀提燈,點亮孩子未來希望 ── 蔡青兒   【第一篇】我的校園有

書軒 第一章  點亮角落的光,分享愛與關懷  第二章  重建崩壞家園,點點滴滴都是愛  第三章  走遍嘉南平南,時時啟發善念善行 第四章  遠赴國境之南,成就美善點滴 第五章  行過太平洋之濱,扎根教育與人文 第六章  飄洋過海到離島,送祝福、感受愛 第七章  在社會大學深造,思考生命方向   【第二篇】這些人.那些事——關懷社會的起心動念 人物側寫1.證嚴上人──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 人物側寫2.我的父母與菲律賓慈濟人——愛無國界,為孩子鋪人生道路 人物側寫3.誼遠控股體系董事長陳致遠——善念匯聚,讓愛傳出去 人物側寫4.國際攝影大師李屏賓—

—以母親之名行大愛 人物側寫5.榮成紙業董事長鄭瑛彬——以善以愛為寶,默默付出 人物側寫6.信義集團創辦人周俊吉——傳播善念,帶動善的效應 人物側寫7.富華光學工業董事長黃喜三——捨得,造福更多有需要的人 人物側寫8.和光工業董事長許吉欽——讓更多人的生命因教育而改變 人物側寫9.資深慈濟人劉寶足——不因時空不同而改變的珍貴情誼 人物側寫10.主幼商場負責人潘機利家族——抉擇轉念,贏回人生下半場   【期許】培育英才從閱讀開始 ── 釋證嚴 守之不動 ── 姚仁祿 【致謝】生命因為利他而豐富 ── 蔡青兒 【附錄】全臺靜思閱讀書軒地圖 全臺閱讀之

旅──走過的身影與印記   推薦序   與書為友的閱讀之島     近幾十年來,因為科技發達,閱讀習慣似乎也跟著在改變中。從紙本書籍進展到電子書,強調薄薄的一臺平板電腦就可以收納一座書城。從小學生、中學生的讀本到中外各種領域的書籍,中文的、英文的、日文的,俄文的……等等,無不包容海納。看起來是很便利,但是,似乎缺少手指翻閱紙本書籍的溫度;再說,如若不用心閱讀,將知識納入自己的八識田中,書海浩瀚,終歸只是過客而已。     靜思書軒成立已有二十年歷史了,以推廣好書為宗旨。包括社會人文藝術、品格教育、醫療保健、科學知識、環境教育等等書籍,分布在全臺各地乃至

大陸、海外的分店,為步調緊湊、生活緊張的現代人,提供一個思索沉澱的空間。     推廣好書不遺餘力     很感恩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她心寬念純,推廣好書不遺餘力;其實她真正的夢想,是希望孩子能透過閱讀提升人文素養,進而陶鑄開朗寬濶的胸襟與視野。於是,二〇一七年春天,校園第一間「靜思閱讀書軒」在屏東縣高樹鄉高泰國中設立後,三年之間,全臺包括澎湖、綠島、金門、小琉球等離島,總共設立了一百五十間靜思閱讀書軒。學校規模從四千八百名師生的新北市南山中學,到離島偏鄉只有四十位學生的綠島國中,靜思閱讀書軒贈予的是等同無差別的五百本好書,包括社會人文、醫療保健、人文藝術、科學知識、勵志

故事、繪本,還有《靜思語》等等讀物。以及一對菩提鐘鼓,和福慧桌椅。     離島偏鄉因為學校規模較小,資源有限,孩子的受教權遠遠落後都市的學校。有了這方閱讀空間,每當下課鈴響後,孩子們就聚攏到學校的靜思閱讀書軒,挑選自己喜歡的書籍,津津有味的閱讀著。閱讀不僅打開孩子的視野,也薰習他們的品德,還能增加知識,為人文素養增添養分。一旦閱讀養成習慣後,自然會帶動孩子自主學習。 靜思閱讀書軒的設置,不僅利益孩子,連家長也受惠了。譬如苗栗公館國中,家長在校門口等待接孩子放學,待久了不免心浮氣躁。現在有了書軒,家長可以進來小坐片刻,聽音樂、喝杯茶,瀏覽一下好書;即便是在等待中,也可以澄靜心

靈,增添慧命的養分。     無論哪裡,有因緣就去     學校設置靜思閱讀書軒,究竟會給孩子帶來何種啟示呢?來自臺東成功鎮,全校只有六十三位學生的三仙國小校長邵雅倩的見證最深中肯綮:「第一次接觸到靜思閱讀書軒優雅素淨及其背後感人的深義。在偏鄉獲贈圖書的機會很多,但把贈書和養心融合,將殷殷善意如此完整具體奉獻的只見靜思閱讀書軒。除了感動更是感恩!」     臺灣的國民教育很普遍,但不可諱言的,城鄉差距卻也愈來愈大了。由慈濟援建的杉林國小校長陳淑惠滿懷感恩的說:「這裡有很多孩子都是單親、隔代教養或新住民的孩子,靜思書軒可以讓孩子在優雅的環境中讀到好書,同時也在小小

單純的心靈種下善的種子。」     不論山陬海涯,或是監獄高牆,只要有因緣,都很樂意在該校設立靜思閱讀書軒,只希望好書能幫助兒童青少年接觸到正向的思維,豐厚自己的人文底蘊;也讓現代人紊亂緊張的心緒得到沉澱,找到人生正確的方向。全臺一百五十所學校得以順利設立靜思閱讀書軒,特別要感恩所有在幕後出錢出力的慈濟菩薩,還有蔡青兒歡喜心的奔走促成,圓滿所有師生的心願,希望人人與書為友,社會更增祥和美善。   釋證嚴 緣起   為閱讀提燈,點亮孩子未來希望     可以在靜思書軒服務近二十年,每天圍繞在書香、咖啡香、心靈香,是很幸福的事。     二○○二年,臺

北市信義商圈的新舞臺表演廳一樓,開了一間靜思書軒旗艦店,當時我承擔了店長的角色。繼新舞臺店之後,又在好多個據點陸續成立了靜思書軒,包括臺北喜來登大飯店、慈濟醫院各地的分院、靜思堂,以及現在的誠品信義店等。目前臺灣的靜思書軒有五十個據點,加上世界各地的據點,包括美國、馬來西亞、印尼、紐西蘭、澳洲、中國大陸、菲律賓等等,共有一百多家。     將福分與更多人分享     在靜思書軒工作是一種幸福,因為可以受到許多至真、至善、至美的人、事、物薰陶。   感恩上人及姚仁祿師兄(姚爸爸)的提拔,讓我在新舞臺旗艦店開始服務,之後在臺灣各地成立靜思書軒。     在靜思書軒多年,我

可以讀到上人的好書,在人生道路上有很清楚的方向。而上人所寫的每一本書,都是他以身作則、一路走來的點滴。書軒還有許多優秀作家的書籍,以及醫生、護士與各行各業的人品典範。透過這些書籍,為我開啟了世界的一扇窗,而這扇窗是光明幸福的。     我很慶幸自己每天身邊圍繞的,都是美好的人事物,總覺得應該把這福分與更多人分享,所以就想,可以到校園設立靜思閱讀書軒。多加了「閱讀」兩個字,因為與靜思書軒不同,這裡的書籍沒有流通,就是送給校園,讓老師、孩子甚至開放給社區閱讀。整個空間的布置,桌子椅子等等,都希望在校園的某一處帶來寧靜,是個充滿美善的空間。     為偏鄉孩子圓夢閱讀     

慈濟基金會為改建老舊危樓校舍,啟動「減災希望工程」。新校舍啟用後,我和志工到高泰國中贈書。當時的校長印永生,提出在校內設立靜思書軒的想法,這讓我興起為偏鄉孩子圓夢閱讀的構想。我很支持校長的想法,但應該不可能在偏鄉設置靜思書軒。因此,這念想我一直放在心上。     一次到花蓮贈書,我特別前往瑞穗國中,想了解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回饋母校所整建的圖書館是什麼樣子。原來,這座圖書館採誠品書店設計風格,並成為學生最愛去的地方。這個模式給了我靈感,衍生了「靜思閱讀書軒」的構想。這帶給我很大的啟發——把空間布置得明亮、整潔、溫馨,孩子就會喜歡閱讀。     兩年多前,我有機會帶著誠品書店

創辦人吳清友先生到花蓮靜思堂走走。他看到我們的福慧桌椅、福慧床,認為很適合用到偏鄉,讓孩子坐下來讀書。他們所說的話,都給我很多的學習跟啟發。     善的種子在幼小的心田發芽     長期在靜思書軒閱讀好書,我深切體認,閱讀不只是知識的傳輸,更可以陶冶心性,成為生活的能量,上人的《靜思語》,更是指引我人生方向的明燈。若能將《靜思語》好話實踐於日常生活中,人生就不會偏差。因此,讓學子人手一本,讓善的種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田發芽,這樣的輪廓漸漸清晰。     雖然開始計畫,但要辦理靜思閱讀書軒一定要有經費贊助。在企業家陳致遠鼎力贊助下,就這樣,全球首座「靜思閱讀書軒」在屏東縣高泰

國中誕生了。     「靜思閱讀書軒」透過空間營造,讓孩子與老師都能夠貼近閱讀,擴大視野,從閱讀中得到滋養和安慰;學校也開放靜思閱讀書軒給社區民眾,畢竟,有些地區連書局都不容易經營。     留存珍貴的誠與情、愛與善     我的父親蔡萬擂曾說,成立靜思閱讀書軒,讓師生可以接觸正知、正見的好書,比造橋鋪路善行更大,書是最好的良師益友,更是智慧的傳承延續。父親這些話,更加深我推廣靜思閱讀書軒到校園的決心,期盼培養人文與品德,尤其是翻轉偏鄉孩童的人生,為全臺閱讀風氣與資源短缺的學校提燈,點亮孩子未來希望。     決定將這段期間到臺灣各地設立靜思閱讀書軒所看到的人、事

、物寫下來,出版成書籍,主要是將許多珍貴的誠與情、愛與善留史。有些事可以忘記,但別人給予的愛,都要留下來。   蔡青兒 (精選書摘一)  第四章  遠赴國境之南,成就美善點滴 屏東高泰國中—— 探索志趣,對準方向努力 經過了快兩年,我們重返第一間成立的靜思閱讀書軒——屏東高樹鄉的高泰國中。記得第一次來的時候,對這裡的印象就是風景秀麗、視野遼闊,四周分布著鳳梨園和芋頭園,不遠處有雄偉的大武山綿延。 新任校長孫訢益非常親切,他說:「你安心,我一定也會好好照顧這間靜思閱讀書軒,讓更多孩子讀好書,提升人文素養。」 特教吳民安老師及教務主任李宜靜,分享了孩子的閱讀心得,有一位孩子寫著:「看過靜

思語後,我喜歡的句子是『即使力量微弱,方向正確就應該鍥而不舍』。」 高泰國中地處偏鄉,慈濟決定援建成為減災希望工程。這裡的學生除了高樹鄉的泰山、南華、廣興、廣福、舊庄等村,還有一大部分是來自三地門鄉的排灣族孩子。師長用心的為學生準備好舞臺:體育班、五大職群課程、十六個社團,讓孩子從中探索自己的志趣,對準方向努力,展露光芒。 好幾位熟悉的主任,都在自己的職務上為教育而努力。已經任教十六年的吳英仲主任說,很感恩上人及慈濟為他們援建校舍,也感恩慈濟人林碧玉副總當初來這裡看過之後,決定增加體育大樓的興建及設施。他說:「請替我們轉達感恩,希望她再來看我們。」 上一任校長印永生交棒給現任、年輕有為的孫校長

。孫校長說:「青兒妹妹,有任何我可以幫忙的地方,請一定要讓我知道,讓我們為社會盡一點心。來屏東時,請再讓大哥招待喔,謝謝!」 靜思語有一句話:「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感謝擁有快樂的一天!

榮成 2021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中秋變盤崩了又漲?我變我變我變變變!投信買超就是大漲保證?跌破季均線沒起色,鋼鐵跟進鐵礦砂全面破底!洛陽紙貴!台灣造紙一定會跟上?2021/09/24【老王不只三分鐘】

03:06 中秋連假美股大跌破底,不過才兩天的時間就都漲回來到中秋連假前了!費半還逼近前高,真的很強!
14:02 港股真的是跌破月均線就一波到底,好慘!

16:24 台股連假回來直接中秋變盤,但這兩天跟著美股又反彈上來,好像怎麼玩都不對耶!
30:26 大陸瓦楞紙價狂飆,我們造紙族群也終於連動大漲,不過怎麼都開高走低?

39:55 鋼鐵股這幾天表現這麼弱勢,除了國際鐵礦砂持續破底之外,還有什麼原因啊?
54:29 台股這兩天的反彈,投信買超的股票還是最強勢,可以再幫大家追蹤一下嗎?

本集談及個股有以下:
1909榮成、1904正隆、1907永豐餘、1905華紙、2002中鋼、2014中鴻、2027大成鋼、2023燁輝、6411晶焱、3707漢磊、6457紘康、2314台揚、3035智原、2368金像電、3017奇鋐、2603長榮

#浦惠投顧 #老王不只三分鐘 #老王給你問 #老王愛說笑 #分析師老王 #台股

歡迎按讚臉書粉專,一天一篇免費財經解析:https://www.facebook.com/pg/winnstock

加入會員方案請至浦惠投顧官網:https://www.inclusion.com.tw/

-----------------------------------------------------------
※王倚隆(老王)為浦惠證券投顧分析師,本影片僅為心得分享且不收費,本資料僅提供參考,投資時應審慎評估!不對非特定人推薦買賣任何指數或股票買賣點位,投資請務必獨立思考操作,任何損失概與本頻道、本公司、本人無責。※

青年照顧服務員職涯發展之探討 -以中臺灣為例

為了解決榮成 2021的問題,作者楊珮雯 這樣論述:

高齡化是全球的趨勢,長期照顧人力缺口是各界關注的重大議題,目前照顧服務員仍以中高齡為主力族群,教育體系已將長期照顧人才培育工作向下紮根至高中教育階段,可見青年世代為照顧服務人力迫切需要的資源。然照顧服務員職涯晉升管道未臻成熟,難以成為年輕人的職業選擇,相關科系畢業生投入意願低且流失情形嚴重。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年照顧服務員職涯發展及留任意願的關聯,採橫斷式相關性研究,使用自擬職涯發展及留任意願問卷作為研究工具,經專家效度檢定(CVI>0.9)及內在一致性檢定(Cronbach’s α = 0.81),問卷內容包含個人變項、職涯發展量表與留任意願量表。研究對象為16至29歲任職臺灣中部地區醫

療院所及長照機構的照顧服務員,於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間採滾雪球方式發出144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計129份,有效回收率為90%。 受試者平均年齡22.4歲,男女性別比為1:3,家人對工作普遍支持,多數由教育體系培育且領有照顧服務員單一級證照,工作性質以全職月薪佔多數,職場類型以醫療及機構住宿型長期照顧服機構為主,平均服務年資2年,薪資介於12,800-45,000 元/月,近五成受試者對薪資感到滿意。研究結果發現,在滿分為5分的評分標準下,職涯發展總平均值為3.81學習成長構面最高(3.88±0.71)及挫折衰退構面最低(3.17±0.84),留任意願平均值為3.36。年齡、

婚姻、家人支持程度、照顧服務員資格、單一級證照、平均月收入、薪資滿意度等變項對職涯發展達顯著差異;年齡、照顧服務員資格、平均每月收入、薪資滿意度等變項對留任意願達顯著差異;職涯發展與留任意願間達正相關(r = .385;p < .01)。迴歸分析結果顯示職涯發展的適應探索及學習成長構面對整體留任有12.7%預測力,適應探索構面對組織留任有7.9%預測力,可見職涯發展感受攸關著職業期限。 長期照顧服務單位要提供青年照顧服務員更佳適應探索及學習成長的工作環境,才能提升留任意願。期望本研究結果能回應照顧服務員產業缺乏青年人力投入的困境,有助於照顧服務員專業發展、專業角色的建立及改善人力資源管理

制度,並提升長期照顧服務品質。

任何人都適用的完美學習法

為了解決榮成 2021的問題,作者高榮成,申榮俊 這樣論述:

★融合《快思慢想》《刻意練習》等多本著作精華的完美學習法 ★韓國暢銷書、讀者高口碑評價   好的學習法,是人生堅實的支柱   跟著博士菁英與超強自學者,擁抱最高效的13堂學習課   兩位作者有著非常不同的經驗,他們網羅全球與學習相關的重要研究,   找出經科學驗證、真正有效的方法,   配合學習上會面臨的煩惱與實際輔導案例,   帶你不斷突破學習的天花板,成長、成功!   學習如果用對了方法,效果相當驚人!!   一位美國自由記者到國際記憶大賽現場採訪,驚訝的發現,得獎者的記憶力真的非常人所能及──15分鐘內能默記背出隨機選出的300個詞彙、5分鐘內能默記背出千位數的亂數數字、能記得

10副亂序撲克牌的排序、能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後萬位數……簡直是記憶天才。但連著幾屆的記憶大賽冠軍告訴他,「記憶是可以靠學習的,只要你用對方法」。因此他決定報名隔年的大賽,給自己一年時間學習,結果真的贏得了冠軍獎牌!!   透過這個案例可以知道,學習方法如果得當,成效絕對超乎想像的。   任何有心想要活出精采生命的人,本書絕對是你持續成長的最佳參考!   有鑑於此,本書的兩位作者,一位是博士菁英,一位是超強的自學者,決定研究找出最完美有效的學習法,完成一本可以幫助眾人的著作。全書除了以教育學、認知心理學、腦科學、行為經濟學等多方面理論為基礎,也輔導了數千名學生、職場工作者,有些文組的人就業失

敗後,靠著持續學習,以工程師的身分重返職場;有些人從舊領域跨向新領域,得到理想的工作;有些人透過充實的系統化學習,突破自身限制,最終找到自己的夢想。   不論是在學的學生,念文科記不起來,念理科理解不了;   或是職場上班族,面對日新月異的工作環境,必須增強競爭實力;   或是創業者,面臨消費趨勢不斷翻新,必須與時俱進、精益求精;   甚或是自由工作者、為人父母師長、退休人士……只要有心活出精采不退轉的人生,   本書都能成為你持續成長的最佳參考! 名人推薦   ★師大教授張俊彥、年輕學子的生命導師蔡淇華、律師作家許峰源 讚賞推薦

不只是中文課:家庭看護移工在臺參與中文課經驗

為了解決榮成 2021的問題,作者王筱珺 這樣論述:

摘 要本研究旨在瞭解家庭看護移工學習中文的需求與動機,凸顯現有社會資源仍未能提供家庭看護移工足夠語言進修支持,以及國家制度忽視相關訓練、資源的安排。語言困境導致家庭看護移工面臨工作適應等問題,雇主家庭亦因此承擔家庭看護移工訓練不足風險。本研究以質性訪談方式進行,透過訪談四位在臺工作家庭看護移工且完整參與宜蘭縣某民間單位辦理的中文課程之主體經驗,整理出家庭看護移工在臺持續學習中文的需求與動機,透過家庭看護移工實際參與課程經驗提供我國未來相關資源建置方向,並針對家庭看護移工參與課程之影響進行討論。研究結果發現:現有多數移工中文課程未能符合家庭看護移工學習需求與工作安排,同時將家庭看護移工在職訓

練成本轉嫁於聘有家庭看護移工之失能家庭。研究中發現中文課的參與對家庭看護移工產生諸多層面影響,而影響包含對於被照顧者與雇主家庭的轉變及家庭看護移工自身的改變,如:工作品質、效率提升、僱傭關係改善、社會連結大幅增加、自我信心提升、一技之長培養及返鄉優勢培力等。本研究希藉此議題之探究,呈現家庭看護移工在臺照顧工作多元樣貌與雇主家庭限制,點出現有針對家庭看護移工中文訓練資源不足及家庭看護移工實際參與課程和學習之困境,促使國家重視家庭看護移工學習需求與勞動權益,同時保障聘有家庭看護移工家庭之照顧品質,為社會弱勢族群發聲及倡議。研究結論提供未來辦理家庭看護移工訓練課程參考。關鍵詞:家庭看護移工、中文能力

、語言需求、僱傭關係、社會互動、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