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詩作品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樂府詩作品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柯金木寫的 漢魏六朝詩選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什么是乐府诗 - 语文迷也說明:《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 ...

臺北市立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余崇生、何永清所指導 唐美惠的 孟郊樂府詩之美學研究 (2016),提出樂府詩作品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孟郊樂府詩、苦吟詩人、3S、黃金比例、詩美學。

最後網站【桃園文選】斷腸與絕情 - 蕃新聞則補充:其詞風格多樣,字句錘鍊,常借古樂府及唐人詩句入詞,其磅礡,直追 ... 作品多寫冶艷及閨情離思,兼及世間滄桑與功名不就之怨嗟,亦有個人閑愁,縱酒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樂府詩作品,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漢魏六朝詩選

為了解決樂府詩作品的問題,作者柯金木 這樣論述:

  一、本書編選之作品,適合高中以上之學子及一般人士研讀學習,內容力求淺顯易懂,不作過多考證或學理論述。   二、本書共有四單元,每一單元皆可獨立教授。每單元之各篇作品,自有其關聯性,例如古詩十九首具有許多共同之主題或表現手法,讀者宜多致意其中「一以貫之」之處。   三、每單元前有簡易介紹,後有問題與討論;每一作品有題解、本文、譯文、賞析;註解使用當頁註,便於檢索、對照。   四、選錄之作品皆有代表性,並以適於教學為主。各篇作品之賞析,特別著重字、詞、段落、篇章之結構分析與修辭技巧,並兼及作品之主題分析,有助於讀者提昇賞析詩詞之能力。   五、部分作品特別說明韻腳所在,尤其今人對於入聲韻較

為陌生,本書於此則一一註明。   六、部分作品之觀點,或與坊間他書有異,例如〈上山采蘼蕪〉一詩,本書以為乃棄婦自我慰藉之作,讀者亦可自行判別何為的解。   七、部分作品後,另附「延伸閱讀」之詩詞,可與該作品合併觀賞,尋繹其相互發明之處。 作者簡介 柯金木   1959年生,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班畢業,致理技術學院專任教授,並於政治大學兼任大一國文教授。曾編著《唐人小說》一書,頗受好評。

樂府詩作品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出自於王昌齡的《出塞二首·其一》
去年前往內蒙古文化交流,再陰山腳下馳騁六小時,果真陰山就橫在眼前。
歷史不只是故事,從來是一面鏡子
啊!現在還有胡馬嗎?
只是光禿禿的山巒起伏,
只是供憑弔的祭品!
譯文
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邊關,(互文的修辭手法)至今依然如故,而戰爭卻一直不曾間斷,已有無數將士血灑疆場,又有多少戰士仍然戍守着邊關,不能歸來。只要鎮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在,就不會讓匈奴的騎兵跨過陰山,侵犯我中原。
註釋
1、但使:只要。
2、龍城:是匈奴人祭祀祖先、天地和鬼神的神聖場所。衛青第一次出塞便直搗龍城,將其付之一炬,在心理上,給敵人以沉重打擊。
3、飛將:指漢朝的飛將軍李廣,資治通鑑和史記均有記載。
4、陰山:崑崙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

《出塞》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作,《出塞》是樂府舊題。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值盛唐,這一時期,唐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取勝,全民族的自信心極強,邊塞詩人的作品中,多能體現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 同時,頻繁的邊塞戰爭,也使人民不堪重負,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和平願望。

孟郊樂府詩之美學研究

為了解決樂府詩作品的問題,作者唐美惠 這樣論述:

本論文為孟郊樂府詩美學之研究,以清聖祖御定《全唐詩》中的孟郊樂府詩為研究範圍,並參考新文豐出版的《孟郊詩集校注》為輔。首以論述孟郊生長的時代背景與個人遭遇、知音結識、遊歷經驗,說明形成悲觀的審美理念之原因。接著討論孟郊在詩學上審美觀,以其詩作上呈現的美學意義來說明,分為真摯抒情之美、儒家詩教與人倫崇尚之美、冷僻求險的文學審美觀以及討論詩審美上的黃金比例與3S四個主題來論述。先論真摯抒情之美,為孟郊詩作中發自內心直率真情的表現,不只是顯現深情直率的成歌之美,更是一種真實生命的情調,同時也是身為苦吟詩人的孟郊,能發揮出真摯感情的精神之美。第二則是論在他詩中的儒家詩教與人倫崇尚之美,孟郊以崇古為理

想,故求正聲雅音:從六義,倡雅正,證興亡,備風骨,主張詩歌要有為而作,反映社會現實,有積極的思想內容,裨益教化,有助國家,能表現出時代的興亡。因此他詩作中有著親情倫理、儒家道德等觀念,都是他的審美觀之一。第三是對他冷僻求險的審美觀心理來作出解釋,孟郊創作上大多表現地光怪陸離,刻意出新,風格上表現得險峭曲折,美醜並列,是為迴異於傳統的抒情方式以及獨特的審美觀,這裡將孟郊詩四百九十四首大致整理分析,分為冷僻之詩與奇險之詩,並重新詮釋說明。最後是討對孟郊的作詩的審美觀以黃金比例與3S的表現來討論,以結構句法、內容鋪陳的規律比例,討論出不同意義的詩之美感。再著進入孟郊樂府詩的敘述分析,以前面所探究出的

審美觀切入,詮釋孟郊樂府詩的美的形態。分析其樂府詩的意境、結構、文辭之美,並以詞語冷峻之美、人倫情愛之美、社會寫實之美、情意抒發之美,來分別論述孟郊樂府詩主要的美學特質。最後討論孟郊作詩美學對後世的影響,以晚唐與初宋詩為研究,列舉了賈島、姚合、杜牧、李商隱、梅堯臣、歐陽修等主要詩人作品,發現在孟郊之後苦吟詩人的發展以及傳承與進化的美學理念,最後整理了從宋朝到現代對孟郊詩的評價,了解其詩美學的主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