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天使鋼琴譜簡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殘酷天使鋼琴譜簡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艾力克-埃馬紐埃爾.史密特寫的 命運的插句 和法蘭斯.德瓦爾的 猿形畢露:從猩猩看人類的權力、暴力、愛與性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残酷天使数字简谱 - 搜狗图片也說明:残酷天使 的行动纲领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 · Theishter 残酷天使的行动纲领钢琴谱 · 求残酷天使的行动纲领钢琴谱简单版我能力有限不是简谱哦哥哥姐姐们谢谢了,我弹给我媳妇当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方智 和麥田所出版 。

最後網站爵士鼓譜分享-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高橋洋子-(左聲音樂 - Pinterest則補充:Apr 10, 2019 - 這是一首新世紀福音戰士的主題曲【殘酷的天使】雖然已二十餘年的老歌曲,依舊百聽不厭, ... 天空之城超簡單版本雙手簡譜預覽-EOP線上樂譜架Piano.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殘酷天使鋼琴譜簡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命運的插句

為了解決殘酷天使鋼琴譜簡單的問題,作者艾力克-埃馬紐埃爾.史密特 這樣論述:

當生命出現插句時,你或許不一定有能力扭轉,卻有權決定故事該如何繼續……   ★本書榮獲2010年龔固爾文學短篇小說獎,史密特的書在法國有著與《小王子》《聖經》相同地位  ★比利時皇家文學院終身秘書長 賈克.德.岱凱、資深藝術節策展人 李立亨◎專文推薦  ★驚喜收錄史密特創作手記!   我們能夠改變命運嗎?   法國當代聞名世界的小說家兼劇作家史密特,以四個充滿精采想像力的短篇,來探討這個生命的神秘難題。命運的插句改變著劇中人物的人生,每個故事都有意想不到的結尾。   如果浪子可以回頭,那麼,是否一個好人也可以變成無惡不作的大壞蛋?誰可以決定這種轉變?個人?抑或命運?   書中的人物一再思索這個

問題。為了得到答案,他們必須面對自己最黑暗的一面,拒絕落入太過安逸無憂的日常生活,最後發現,並非人生本身美好或醜陋,而是我們看待人生的目光。   史密特是一位妙語如珠的說故事高手,而此書另有一個獨特之處,在於附錄他的個人日記。史密特從開始書寫以來,即保持著寫日記的習慣,在本書最後,史密特附上和這四個短篇故事相關的日記,有點像注釋,相互共鳴,讓讀者能更深入了解作家靈感的源頭和作品的深意。 〈下毒的婦人〉  鎮上來了一位新的神父,神秘的墨瑪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告解,逐漸升起承擔命運的勇氣,但她能真的去面對嗎? 〈回家〉  船員葛烈格接到一封電報:「令嬡死了。」船尚未靠岸前,這個惡耗不斷折磨著他,因為

他有四個女兒!究竟死的是他疼愛的那個,還是他不喜歡的那個?他了解自己的女兒嗎?他有權利決定她們的生死嗎? 〈回憶天使協奏曲〉  克利斯年輕時,為了贏得競賽卻見朋友有難而不救,並發現自己竟有如此殘酷的一面。深感愧疚多年後,那位「受害者」的朋友找到他……當渴望獲得救贖的罪人與遭受厄運的受害人再次相逢,將發生什麼事…… 〈艾麗榭宮之戀〉  凱薩琳嫁給亨利多年,亨利從政後一路發,最後當上法國總統,兩人是媒體眼中的「模範夫妻」。不過,凱薩琳的第一夫人角色並不好當,她甚至無法確定自己到底愛不愛他…… 作者簡介 法國魅力才子艾力克-埃馬紐埃爾.史密特(Eric-Emmanuel Schmitt)   擁有哲

學博士學位,當過大學哲學教授。16歲發現寫作天分,現已成為聞名世界的小說家兼劇作家。   他的光芒縱橫文學、戲劇、學術、電影界,他搬上世界舞台的劇作多到無人能及。   他的創作獲獎無數,囊括法國、德國、比利時、義大利……等多國大獎,2010年以本書《命運的插句》獲龔固爾文學短篇小說獎,以全部作品獲俄羅斯聖彼得堡閱讀獎。   他的作品有40多種語文譯本,是近10年來全球擁有最多讀者的法國作家。   在法國讀者心中,他的著作與《小王子》《聖經》有著相同的地位。   著有《我看到你的無限》《為你走到希望之地》《被收藏的孩子》《陪我走到世界的盡頭》《最後12天生命之旅》等書。   本書對人性、命運的轉

折有很細膩而寫實的描述。其實這一直是史密特的關心的主題,他的中篇或長篇小說,皆常著墨面臨人生的逆境的青少年,如何獲得教誨,走出自己的一條路。雖然史密特的這本短篇比較「成人」(主角比較年長了),探討的東西比較「複雜」,人性會變得更晦澀,膽汁分泌得較為旺盛,不過他還是相信人性的光明,只是這個人性的光明,會受到較奸險的挑戰。他讓讀者微妙的看到,人性的惡質,因此善與惡的探討更有意思,也更引人深思。   作者個人網址:www.eric-emmanuel-schmitt.com 〈推薦序〉人生的喜劇,命運的插句 〈譯序〉用不一樣的眼光看生命 下毒的婦人 回家 回憶天使協奏曲 艾麗榭宮之戀 〈附錄〉史密特

創作手記 推薦序人生的喜劇,命運的插句資深藝術節策展人 李立亨   短篇小說要怎麼寫?以〈最後一片葉子〉為人所熟知的美國短篇小說大家歐.亨利的說法是:「盡力去描寫事情的某一面,最後以事情的另一面來做結尾。」   出人意料的技巧要怎麼掌握?喜劇大師卓別林在自傳裡,是這麼解釋的:我總是力圖以新的方法,來創造意想不到的東西。當觀眾以為我只是在街上遊走時,下一刻,我很可能就會跳上一輛馬車揚長而去。   讓法國作家史密特獲得二○一○龔固爾文學短篇小說獎的這本《命運的插句》,就在四篇人物殊異的小說中,讓我們見識到經典短篇小說的兩大特質:細節的描繪,出人意表的轉折。 折磨與希望的角力   〈下毒的婦人〉

裡,躲過起訴的老婦人,在對年輕神父告解的過程中,得到青春與愛情的衝擊與想像。〈回家〉描述水手在海上接到女兒病逝的電報,有四個女兒的他,一路飽受煎熬。〈回憶天使協奏曲〉的兩個競爭對手,因為命運作弄,人生道路走向他們無法想像的方向。同樣是描述兩個對手,〈艾麗榭宮之愛〉的角色變成法國總統跟第一夫人,他們的交手,也在結尾產生驚人變化。   勤奮的神父、全心投入工作的水手、一心求勝的小提琴手、抱有病態心理的黑心商人、懷疑妻子的總統、失望於總統性格丕變的第一夫人……這些人物的心理狀態,被史密特用生活的許多場景給娓娓描述。   折磨,是的,這些人物的心理都飽受折磨。   希望,是的,身為讀者的我們,都對他們

的命運歸屬懷抱希望。 不只是「只是當時已惘然」   面對命運所加諸的插曲,回顧生命被遺忘的角落,史密特沒有讓他的人物喋喋不休。反之,他用回憶用想像用情境用內心的囈語,讓我們對他們的處境感同身受。這也使得本書的鋪陳節奏,異於網路體小說盛行後,以對白為主的各類暢銷作品。   許多短篇、極短篇,或者所謂的微小說,都嘗試用風格化的人物,讓讀者迅速產生認同,從而對另闢蹊徑的結局處理手法,得到「只是當時已惘然」的唏噓。但是,這種唏噓,往往也是讀者掩卷獲得「還好是這樣」的安全感來源。   《命運的插句》並沒有給我們完全的安全感,因為,這些人物所遭遇的一切,要比我們能想到的狀況來得複雜。不過,作者並沒有叨叨絮

絮的強調這裡或那裡,我們反而覺得信步閱讀下去,隨時都還有事件會被命運橫加進來。   史密特是怎麼做到的?因為,他為故事的關鍵舞台,打磨刨光了更多想像的空間。   〈下毒的婦人〉裡的告解室、〈回家〉裡的船、〈回憶天使協奏曲〉裡的那座霧氣裊繞的湖、〈艾麗榭宮之愛〉裡的療養院,每個空間都可以有餘音裊繞的故事被寫下去。   我們似乎可以相信,還會有更多命運的插句,將要發生在那兒。抑或是,我們沒有留心於倏忽消失的細節裡,容或還躲著魔鬼或天使。 救贖的過程,恰恰是本書最動人的地方   短篇小說是什麼?史密特在〈附錄〉裡的解讀是這樣的:   短篇小說像小說的簡圖,是小說的精華。   這種條件嚴格的文類不能容

許背叛。   生命所受的驚嚇已經足夠,命運的折磨也該有個盡頭。   雖然,真實生活不斷傳來的,是嚇人或嚇死人的悲劇。還好,《命運的插句》最後展現的另一面是:人生喜劇。即便是復仇或懷恨,人物終究會得到救贖。   這個救贖的過程,恰恰是本書最動人的地方。 〈譯序〉用不一樣的眼光看生命   《命運的插句》是法國作家史密特在台灣出版的第五部作品。   這一次,史密特繼續書寫一貫鍾愛的主題,利用死亡探討生命的本質,透過人性的惡辯證善的可能性,並提出一個以前不曾討論得那麼直截了當的問題:我們是否對自己的命運有那麼一點影響力?   或許史密特認為是有可能的,他說:「我們二十歲時是教育的產物,四十歲時,可以是

自己抉擇的結果……」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史密特這一次的主人公年紀都是四十歲以上的大人,不再是十幾歲的小孩子。   另外,和以往不同的是,全書分成四個短篇:四個故事,四個世界,卻像四個樂章串連成一首完整的音樂,它們有一貫的主題,重覆出現的「人物」(聖麗塔,絕望的主保聖人,令人聯想起觀世音菩薩),雖然主人公不再是天真的小孩,但史密特依然面不改色的輕鬆面對最悲慘的情境,並不時從容自在的加以揶揄。   劇場出身的史密特喜歡在他的故事運用戲劇張力,而他本人也樂得以「說書人」自居。我們可以如何說明這麼一部作品呢?   最明智的做法恐怕是在這裡打住,史密特也說得很明白,他的用字遣句經常不明確,因為他喜歡暗示,

喜歡留下空間,倘若沒有讀者發揮想像力來填補,他的作品並沒有完成。   而且我們無論怎麼解釋恐怕都有失妥當,因為這一次史密特大方公開他寫作此書期間的日記,他從中透露許多真心話,讀者得以一窺作家的心路歷程,也可對照自己的心得,獲得別有一番情趣的閱讀經驗。   所以我們希望給讀者最忠肯的建議:略過這篇序文,放鬆心情翻開第一個短篇故事。或許你會發現故事有點離奇,有點為難,有點黑色,逐漸的,你也會發現,這故事的背後其實要討論挺嚴肅的東西,甚至滿抽象的、有點哲學性的、有點宗教性……簡單說來,就是那些沒有標準答案的事情。不過或許也可以暫且把這些問題擱一邊,不管三七二十一繼續讀下去。   此書原本的書名借用第

三個故事的篇名:〈回憶天使協奏曲〉。〈回憶天使協奏曲〉是一九三五年奧地利作曲家阿爾班.貝爾格(Alban Berg)所完全的小提琴協奏曲,他寫這首曲子期間,遭逢一對好友夫婦的愛女遽逝,這對好友夫婦其實來頭不小;大指揮家馬勒的妻子阿瑪(Alma)在馬勒去世後再嫁當時赫赫有名的建築師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所以這首〈回憶天使協奏曲〉所紀念的天使正是他們(十八歲)的女兒瑪儂。我們更不訝異冠在這個書名之下的四個故事都圍繞著死亡打轉,這也是以輕鬆詼諧的筆觸著稱的史密特特別「鍾愛」的情境,他曾在《最後十二天的生命之旅》描寫十歲的罹癌小男孩人生最後十二天的領悟,《被收藏的孩子》則寫德國納粹

黨在歐洲各地張牙舞爪時,一位猶太小男孩受到天主教神父的保護而逃過一劫的故事。   其中,我對《被收藏的孩子》裡的一段內容印象特別深刻:天主教神父在思索基督教和猶太教的不同,認為猶太教堅持尊重的教義,而基督教著重愛,他自問尊重或許比愛更基本也更容易做到,開始質疑自己所信奉的宗教的價值。而這一次這本看似處處充滿基督教印記的故事(聖麗塔、亞伯特和該隱等),本質上卻處處充滿東方宗教的精神,我想,這或是史密特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他不能被放在某個框架之內看待,當你以為他像哲學家探討人的存在時,他卻搖身一變為宗教家;當你以為他以基督教的觀點切入時,卻神不知鬼不覺的融入東方或其他宗教的精神。說到這個東方精神,

我不禁聯想到他曾說他最喜歡的一件事,是看著水流動。   「我在布魯塞爾寓所的花園裡有一個噴水池,我很喜歡它發出類似把紙揉成一團的窸窣聲響,我也喜歡它的多變,彷彿無常的佛陀。」這種多變、無常,當他描寫上帝為何不接受該隱的蔬果而接受亞伯的牛羊,即明白指出「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不公,出乎意料,變化無常,但必須接受它」。史密特直指貝爾格藉〈回憶天使協奏曲〉抒發一個信念:「萬事萬物都有存在的理由;連悲劇也是。」但是這個信念其實也是史密特在撒哈拉沙漠與死神搏鬥的體悟。人生不也經常得面對這種無常不公,甚至悲劇的局面?   史密特在寫這本書時特別強調「他不把話說死」。他在《被收藏的孩子》時藉神父之口斷然說:「上

帝創造出自由的人,因此我們因自己的優點而歡笑,或因自己的缺點而受苦,我們得為我們的行為負責,我們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不過隨著時間他的語氣似乎變得不那麼「斷然」,從他的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他自詡為「人不會變,但可以改的修正派」,但他多所考量,是以他創造四種故事探討這個主題,似乎想列出四種不同的模式。史密特是法國知名的暢銷作家,作品被翻譯了四十多種語言,號稱目前世界上流傳最廣的法文作家,不過身為譯者的我寧願傳播他的可讀性勝於他的暢銷性。此外,這本書也得到二○一○鞏固爾文學獎短篇小說獎,這會兒他又因為是暢銷作家而招惹某些文評,理由是他的書一刷動輒數萬本起跳,還需要如此錦上添花嗎?   我覺得有

意思的是,一位所謂的暢銷作家仍然執迷不悟的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創作故事探索生命中神秘難解的事情,他也隨著時間在變動的,往後退卻,似乎更謙虛、包容。像是他在這本書提出的建議:   用不一樣的眼光去看待人生。命運就像宗教經典,因閱讀而產生不同的意義。   我們可以重新解讀過去來修正錯誤、化解誤會並重建關係,這個觀點似乎有點神秘,但也比「上帝創造出自由的人……我們得為我們的行為負責」更為包容,不是嗎? 回憶天使協奏曲側耳傾聽阿塞爾拉小提琴時,克利斯才體認到自己的琴藝並不如他。〈回憶天使協奏曲〉的琴音在樹林間冉冉升至蔚藍的天空,與盛夏的暑氣、小鳥的啁啾,以及輕淡的雲彩連成一氣。阿塞爾不是演奏而是親歷其

境,他創造旋律,全權控制情緒的變化、節奏的驟急或緩慢,並引領樂團追隨他。音樂經他的手指搓揉便能表達思想,他的小提琴變成一個聲音,時而慵懶,時而遲疑,時而重複,時而緊繃。克利斯雖深受阿塞爾的演出所吸引,卻極力抵擋誘惑,因為他嗅出一絲危險:如果他愛上阿塞爾,他將憎恨自己。一般的音樂家給人的印象只是從群眾裡走出來,離開座位走到舞台上;組成這個樂團的大部分學生便是,他們想搞怪,但稚氣未脫,臉上架著廉價眼鏡,身上穿著隨便搭配的衣服,然而阿塞爾似乎來自外星球,洋溢智慧、品味與高尚精神。他不高不矮,身材苗條,上半身黝黑而飽滿,臉蛋呈倒三角形,很像貓,眼睛大而對稱,能蠱惑人心,深褐色的頭髮輕盈捲曲,無憂無慮,

讓他看起來青春四射。同樣和諧、規律的五官放在別的男孩臉上只會因為空洞而顯得憂鬱甚至無趣,不過他的臉卻發出勾魂攝魄的魅力。阿塞爾為人正直、慷慨、開朗又嚴謹,擁有偶像特有的自信和容光煥發,熟稔雄渾壯美的事物,經常跟天才往來。他對著小提琴沉思,彷彿受到啟迪,態度莊嚴。他強調音樂醫療的功能,可以喚醒聽眾的性靈,讓本性變美好。他的手勢柔和,額頭光滑,成功的將哲學思想化為一首旋律。克利斯憤恨的盯著自己的兩隻腳,他不曾把鋼琴彈得如此曼妙。他該放棄嗎?十九歲的他已經獲獎無數,得到各大獎杯、獎狀,他好像比賽機器,擅於演奏高難度的名家作品,如李斯特或拉赫曼尼諾夫。不過面對阿塞爾這個奇才,他體悟到,如果他能贏得勝利

,那全是憤怒與努力的結果。克利斯只會苦學而來的東西,而阿塞爾卻能貫通苦學不來的東西,站在獨奏台上,演奏得一板一眼並不夠,必須演奏得貨真價實才行。阿塞爾輕輕鬆鬆就演奏的貨真價實,但克利斯卻得仰賴學習、思索與模仿才到得了。雖然太陽為泰國這個小島帶來三十五度的高溫,克利斯依然渾身打哆嗦,顯得很不耐──但願阿塞爾停止如此美妙的演奏,但願他們兩人可以再度展開決鬥。這個「冬季音樂與運動」研習營讓音樂學院的學生、程度好的音樂愛好人士或有志成為專業音樂家的人齊聚一堂,使他們能將休閒娛樂、運動和琢磨音樂技巧相結合,除了每天和各自的指導老師相處兩小時外,研習生不是聚在一塊練習就是做體能競賽。經過風帆、潛水、自行車

、跑步等比賽後,研習營將以尋寶遊戲做為壓軸,每位研習生將盡力贏得首獎,爭取七天參訪世上最傑出的柏林樂團的機會。阿塞爾開始演奏第二樂章,克利斯覺得這個段落有點突兀,是整首曲子的敗筆,他心中暗自竊喜阿塞爾將栽跟頭,把原本營造的魅力完全摧滅,聽眾將感到枯燥乏味,不過他的如意算盤打錯了,阿塞爾拉出的每個音符都表現出義憤、叛逆,忿怒的層次變化,讓這個段落有了形式與內容。若說阿爾班‧貝爾格的第一樂章令人聯想起「天使」(死去的孩子),其第二樂章則著墨於父母的哀慟。「不可思議!他比我最敬佩的大師拉得更好。」一個二十歲的小伙子怎能超越頂級大師如費拉斯、葛羅米歐、曼紐因、帕爾曼與史坦?這首雄渾壯美的協奏曲就在巴哈

讚美歌的琴弓尖音中戛然而止,它在最後一瞬間揭露宇宙萬物都有存在的理由;連悲劇也是,這位現代作曲家驚人的信念,卻被阿塞爾表達得既自然又感人。全場聽眾響起絡繹不絕的掌聲,樂團團員也熱情敲打樂譜架,這個澳洲男孩滿心以為藏在阿爾班‧貝爾格背後默默服務,而露出難為情的樣子,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個詮釋者,實在不值得喝采,於是他笨手笨腳的答謝聽眾,不過他矬矬的模樣卻讓他顯得更高貴。

猿形畢露:從猩猩看人類的權力、暴力、愛與性

為了解決殘酷天使鋼琴譜簡單的問題,作者法蘭斯.德瓦爾 這樣論述:

  《紐約時報》2005年年度選書   《種子雜誌》2005年十大科學好書   《羅利新聞觀察報》2005年最佳科學書籍   已售出18國語文版權。   到底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都不是,其實是人性本「猿」!   自人類出現以來,最透澈、最精闢的人類行為分析,   保證讓地球上所有人……「猿」形畢露!   猩猩知我心?   人性中存在著敵端的兩面性:有時候,我們慈愛如天使;有時候,我們殘暴如惡魔。   人性中存在著複雜的弔詭性:有時,我們透過權力處理性的問題;有時,我們透過性處理權力的問題。   人類為何如此矛盾、如此複雜?人類的慈善與權謀,真的是萬物之靈獨有的「人性」嗎?人

類的暴力與性慾,真的是演化過程遺留下來的「獸性」嗎?   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先認識人類的最近親:黑猩猩與巴諾布猿。   猿來如此!   人類與猿類具有許多共通的特質,例如,我們都會組成部落社群,也都有超強的好奇心。   不過,我們的相似處不一定都是優點,像黑猩猩的凶暴殘忍與操控傾向,就絕對不亞於人類。   然而,我們共同傳承的靈長類特徵不只限於凶暴的性情。在《猿形畢露》中,著名的靈長類學家德瓦爾提出一種深具震撼性的觀點:人類的本性不但包括卑劣的本能,也包括慷慨、仁慈、博愛這類崇高的特質。而且,這些特質並非人類獨有,而是在另一種靈長類身上也看得到,那就是巴諾布猿。   在基因上,巴諾布猿與黑猩

猩同樣近似人類;但是,巴諾布猿的性情與生活型態,卻與黑猩猩差異極大。黑猩猩具有強烈的攻擊性和領域性,也有鮮明的階級體系;巴諾布猿卻是溫和又慈愛,而且崇尚情慾。透過長期觀察這兩種猿類的行為,德瓦爾確切指出,不論是最優秀還是最卑劣的人性特質,其實都深植於我們的DNA當中。   讀過本書之後,你一定會哈哈大笑,因為你從猿類身上看到人類的各種醜態與窘態;同時,你一定也會全身發毛,因為這些猩猩將會徹底讓你……嘿嘿,「猿」形畢露!   德瓦爾這位著名的靈長類學家認為,自私基因與達爾文式競爭等觀念,不足以完全解釋人類的行為。他援引自己對黑猩猩與巴諾布猿這兩種人類最近親的研究成果,指出我們可以從牠們身上獲得對

人類的深入理解:包括我們「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以及執迷於權力且凶暴的一面……   德瓦爾講述了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主題涵蓋政治、性行為、暴力與仁慈,而且都是他研究過的猿類社群中所發生的實例……讀過本書敘述的猿類故事之後,讀者也許會意外發現許多和自己生活的共通之處,也可能會迫不及待想去動物園好好觀察這些靈長類動物。──《出版人週刊》   一部適合大眾的傑出著作……這樣的成果極為罕見,一位卓越的科學家為非專業人士撰寫一部傑出的著作……德瓦爾以高度的智慧和細膩的描寫,呈現他的主題……只要是在奧德列與勞倫茲的影響下、對人類本性存有偏見的人,都應該將這本書列入自己的指定閱讀書單中。──《自然》   德瓦

爾深入研究黑猩猩與巴諾布猿,提出引人深思的假說:「道德規範的基石,顯然早在人類出現以前就已存在。」因此,他認為道德規範這項「人類最崇高的成就」並非源自理性,也不是來自哲學家的論著,更不是文化或宗教的產物,而是人類的靈長類祖先傳承的贈禮。──《羅利新聞觀察報》 作者介紹 法蘭斯.德瓦爾(Frans de Waal)   學術生涯始於故鄉荷蘭。他在荷蘭修習生物學,後於1981年遷居美國。在第一本著作《黑猩猩政治》(Chimpanzee Politics, 1982)中,德瓦爾將黑猩猩在權力鬥爭裡的遊說拉攏與陰謀詭計,拿來和政治人物的伎倆互相比較。自此之後,德瓦爾就一再指出猿類行為與人類行為的共通處

,不論是攻擊性還是道德規範。而這部作品也成為經典之作,美國前眾議院議長金瑞契還曾經推薦新進議員閱讀這本書,可見其剖析政客伎倆之透澈。   德瓦爾的著作都深受歡迎,翻譯成十多種語言,而他也因此成為舉世聞名的靈長類動物學家。在這些著作中,《靈長類的和解行為》(Peacemaking Among Primates, 1989)曾獲《洛杉磯時報》圖書獎;而《巴諾布猿:被遺忘的猿類》(Bonobo: Forgotten Ape, 1997)則是世上第一部介紹巴諾布猿行為的著作,也是唯一的一部。   發現靈長類動物之間的和解行為,促使德瓦爾創立了動物衝突解決研究學門。他的科學研究已經發表在數以百計的專業論

文中,刊登的期刊包括《科學》、《自然》、《科學美國人》,以及其他專門探討動物行為的刊物。此外,他也編纂了九本科學書籍。   德瓦爾目前是艾莫利大學(Emory University)心理學系坎德勒靈長類行為講座教授、亞特蘭大約克斯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活水中心(Living Links Center)主任,也獲選為國家科學院及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   2007年,德瓦爾獲得更高成就,獲選為《時代》雜誌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我們可以把猩猩帶離野生叢林,卻無法消除猩猩的野性。   這種說法同樣適用於我們身上,我們這種兩足行走的猿類。自從人類的祖先開始在樹上懸盪以來,小群體的生活就一直是我們著

迷的對象。政治人物在電視上擂胸作勢,肥皂劇裡的明星在眾多情人之間來回擺盪,真人實境節目的參賽者為了避免遭到淘汰而爭得你死我活──對於這類情景,人類總是百看不厭。我們原本大可嘲笑這種靈長類行為,偏偏其他靈長類動物追求性與權力的態度也和我們一樣嚴肅。   不過,我們和牠們相同的地方不只在性和權力,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也一樣重要,卻很少有人把這類特質視為人類從靈長類祖先傳承而來的一部分。我們總是迫不及待將自己的缺陷怪罪在自然頭上,至於自然賦予我們優點的功勞,則常常略過不提。凱薩琳?赫本在《非洲皇后》這部電影中曾經說過一句名言:「阿爾納先生,我們生在世界上就是為了擺脫自然本性。」      這種觀念至今仍

然沒變。自古以來探討人類自然本性的著作,以過去三十年間的作品最為陰鬱悲觀──但也以這些作品錯得最為離譜。這些作品告訴我們,人類帶有自私的基因,人類的善性只是表面上的偽裝,而且我們從事合乎道德的行為,只是為了博取他人的好感。不過,如果人類真的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剛生下一天的嬰兒為什麼會聽到其他嬰兒哭就跟著哭?這就是同理心的起源。這麼說也許不夠細緻,但我們可以確定,新生兒不會刻意討好別人。我們天生的本能就會讓我們受到別人的吸引,日後又會使我們對別人產生關懷。   這種本能有多麼源遠流長,從我們靈長類親戚的行為即可看得出來。最值得注意的是巴諾布猿,這種少有人知的猿類,在基因上和人類的相似度與黑猩猩一樣

高。英國的泰克勞斯動物園裡,有一頭名叫庫妮的巴諾布猿看到一隻椋鳥撞上她圈養區內的玻璃,隨即上前撫慰這隻鳥兒。她把這隻撞暈的鳥兒撿起來,讓牠兩腳立在地上。看到鳥兒沒動,便推了牠一下,可是鳥兒只是慌亂地拍動翅膀而已。於是,庫妮把牠抓在手中,爬上最高的樹頂,雙腿勾住樹幹,用兩手捧著鳥兒。她小心翼翼地拉開鳥兒的翅膀,兩手手指各夾著一邊的翅膀,然後把牠像玩具飛機一樣拋向圈養區外面。不過,這隻鳥飛不到外頭,只能落在壕溝邊上。庫妮爬下樹木,站在一旁看顧這隻椋鳥,阻止一頭充滿好奇心的小猿騷擾牠。到了晚上,鳥兒終於恢復體力,平安飛了出去。   庫妮幫助這隻鳥兒的方式,絕對不同於她幫助其他同類的方式。她不是單純遵

循某種先天預設的行為模式,而是根據一隻和她自己完全不同的動物所遭遇的特定狀況,選擇適合對方的協助方法。她一定是憑藉以前看過鳥兒飛翔的經驗,設想出該給予這隻鳥兒什麼樣的幫助。我們以前從不知道動物也具有這種同理心,因為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有能力想像其他個體的處境。兩百多年前,經濟學先驅亞當?史密斯把同理心定義為「設身處地想像受苦者的情境」,當時他想到的一定是像庫妮這樣的行為(只是他不可能認為這種現象會出現在猿類身上)。   同理心有可能是我們從靈長類祖先身上傳承下來的特質,這點應該讓人高興,但我們卻不習於接納自己的本性。如果有人犯下種族滅絕的惡行,我們就斥之為「禽獸」;如果有人施捨窮人,我們就讚

揚他具有「人性關懷」。我們喜歡把後面這種行為視為人類獨有的特質,直到一頭猿搭救了一條人命,大眾才覺悟非人的動物也可能有人性的一面。一九九六年八月十六日,在芝加哥的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裡,一名三歲男童跌入靈長類動物展示區。展示區裡一頭八歲的雌性大猩猩嬪提看到男童跌下五公尺多的高度,隨即撲上前把他接在手中,再把他帶到安全的地方。嬪提在溪流裡的一根木頭上坐下來,把男童抱在懷裡,輕拍背部安撫他的情緒,然後把他交給等在一旁的動物園人員。這個簡單的同情動作被攝影機拍攝下來傳遍全球,感動了許多人,嬪提也因此成為眾人心中的英雄。這是美國史上首次有猿類受到政治領袖的讚揚,奉之為人性關懷的模範。 人類的雙面性格

  嬪提的行為引起那麼多人的驚訝意外,可見平常動物在媒體上的形象有多麼負面。她的行為其實沒什麼奇特之處,至少猿類對幼小的同類原本就會有這種關懷的舉動。雖然近代的自然記錄片都聚焦於猛獸身上(或者打倒這類猛獸的英勇男人),但我認為有必要傳達出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有多麼廣博深刻。本書要探究的,即是靈長類動物行為與人類行為之間引人著迷卻又令人駭異的相似之處,不論善惡美醜都一視同仁地呈現出來。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有兩種與人類關係極為親近的靈長類動物可供研究,而且這兩種動物彼此又差異極大。其中一種外型粗暴又充滿野心,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另一種則奉行眾生平等而且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所有人都聽過黑猩猩,

這種動物自從十七世紀就已被科學界所知。由於黑猩猩社群內存在階級體系,而且行為殘暴,因此在一般人心中形成「殺人猿」的印象。有些科學家認為,人類的生物構造注定了人類一定會打倒別人以奪取權力,而且永遠爭鬥不休。我在黑猩猩身上已經目睹了許多流血現象,不得不同意牠們確實具有暴力傾向。不過,我們也不該忽略人類的另一個近親,也就是上個世紀才發現的巴諾布猿。巴諾布猿是一種隨遇而安的動物,性方面的胃口也相當健康。牠們天生愛好和平,足以為人類天性嗜血的說法提出反證。     巴諾布猿具有同理心,所以能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慾望,並且為其他同類提供幫助。一頭名為琳達的巴諾布猿育有一個兩歲大的女兒,每當幼猿嘟起嘴唇向母親嗚

嗚作聲,就表示她想要吸奶。不過,這頭幼猿自出生以來就一直待在聖地牙哥動物園的育嬰室,等她回到社群中,琳達早已不再分泌乳汁。不過,琳達還是懂得女兒的要求,會到水池含住一口水,然後坐在女兒面前,噘起雙唇供她啜飲。琳達在女兒和水池之間來來回回了三趟,女兒才終於喝足了水。   我們總是對這種行為感動不已,這種感動本身就是一種同理心。不過,這種能力雖然可以讓我們了解別人,卻也可以讓我們刻意傷害別人。不論是感同身受的同理心還是殘酷的行為,基本要素都是,行為者必須能夠想像自己的舉動對別人的影響。像鯊魚這種頭腦不大的動物雖然也能夠傷害其他動物,卻完全不知對方有什麼感受。另一方面,猿類的頭腦約有人類的三分之一大

,因此已有能力遂行殘酷行為。就像小男孩拿石頭砸池塘裡的鴨子,猿類有時也會為了好玩而傷害別人。曾有一群年幼的實驗黑猩猩一同玩耍,用麵包屑把雞隻引誘到籬笆後面;呆頭呆腦的雞每次走到籬笆旁,那群黑猩猩就會用樹枝打牠們,或是拿鐵絲刺牠們。這群黑猩猩玩著這個遊戲,用看得到卻吃不到的麵包屑把雞隻騙得團團轉(但那些雞絕對不知道這是一場遊戲),目的只是排遣無聊。牠們甚至還發展出專業分工,由一頭黑猩猩負責引誘雞隻,另一頭負責偷襲。   猿類與人類極為相似,因此贏得「類人猿」的稱號。看到兩種親屬關係非常接近的動物卻有鮮明的社會型態差異,可讓人獲得深刻的啟發。貪求權力又殘暴凶猛的黑猩猩,與愛好和平且注重情慾的巴諾

布猿,恰好形成強烈的對比──有如《化身博士》故事主角的雙重性格──人類本性也同樣結合了這兩者。我們的黑暗面鮮明可見:根據估計,光是在二十世紀,就有一億六千萬人死於戰爭、種族滅絕與政治迫害,全都肇因於人類的殘暴。除了這個難以想像的數字之外,更令人膽寒的則是個人層面的殘酷行為,例如一九九八年發生在德州一座小鎮上的駭人事件。   在這起事件中,三名白人佯裝好意載送一名黑人回家卻把他載到荒郊野外毒打一頓,然後綁在卡車後面,在柏油路上拖行了好幾哩遠,導致頭部與右臂都因此斷裂。   儘管我們有能力想像別人的感受──或者正因如此──卻還是有可能做出如此野蠻的行為。另一方面,感同身受的能力一旦結合正面的態度,

就會促使我們分送食物給饑民,英勇救援自己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例如在地震或火災的情況下),聽別人講述悲傷的故事而一掬同情之淚,或者得知鄰人的子女失蹤而隨即加入搜救行列。我們同時具備殘酷與慈悲的面向,就像羅馬神話裡的雙面神,兩個臉龐各自面對相反方向。我們可能對自己這種雙重性格感到困惑不清,以致對自己的本性產生過度簡化的認知:要不是自吹自捧為「萬物之靈」,就是把自己貶抑成唯一真正邪惡的物種。   為何不接受兩者皆是的事實呢?人類的善惡兩面和靈長類近親完全相符。黑猩猩充分呈現出人類的殘暴面,以致科學家幾乎從不探討黑猩猩的其他面向。不過,我們也是高度社會性的動物,不但互相依賴,也需要和別人互動,才能過著

心理健全的快樂生活;對人類而言,單獨監禁可說是除了死亡之外最嚴酷的懲罰。我們的身心天生就不適合孤獨的生活,如果沒有別人陪伴,就會陷入低落的情緒中,身體健康也不免衰退。近來一項醫學研究發現,原本健康的志願實驗對象,一旦暴露在寒冷與流感病毒的威脅之下,身邊朋友與家人較少的人比較容易病倒。      女性天生就懂得這種人類交流的需求。在哺乳類動物中,父母對子女的照顧必然涵蓋了哺乳行為。在一千八百萬年的哺乳類動物演化過程裡,重視子女需求的雌性動物,一向能比漠視子女感受的母親生養更多後代。於是,我們歷代的祖先也就都是對子女呵護備至的母親,對自己的後代善加哺乳餵養、清洗擁抱、撫慰保護。因此,我們也就不需要

對人類同理心的性別差異感到意外,這種差異早在人類開始社會化之前就已經存在:同理心的最初徵象──聽到其他嬰兒哭就跟著哭──在女嬰身上出現的比例就已高於男嬰。兒童長大之後,同理心在女性身上的發展程度還是高過男性。這不是說男人缺乏同理心,也不是說男人不需要與其他人交流,而是說他們比較會從女性身上尋求這種慰藉,卻比較不仰賴其他男性。和女性建立長期關係,例如婚姻,是男人延長壽命最有效的方法。這種特質的反面則是自閉症──一種同理心異常的症狀,導致患者無法和其他人產生交流──而且,這種病症在男性身上的發生比例是女性的四倍。   深具同理心的巴諾布猿經常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在亞特蘭大的喬治亞州立大學語言研究

中心,有一頭名叫坎奇的巴諾布猿在研究人員的訓練下懂得和人類溝通。他現在已是巴諾布猿當中的明星,因為聽得懂英語而遠近馳名。坎奇發現,自己的同類不曾受過這樣的訓練,於是偶爾會擔任起老師的角色。他有個很少接觸人類口語的妹妹,名叫塔穆莉。有一次,一名研究人員嘗試要讓塔穆莉對簡單的口語要求做出回應,但是不曾受過訓練的塔穆莉一直毫無反應。這時候,坐在塔穆莉身旁的坎奇便開始比手畫腳,用肢體語言翻譯研究人員的話語。研究人員要求塔穆莉幫坎奇梳理毛髮,坎奇就抓起她的手,放在自己的下巴下,夾在下巴與胸部之間。坎奇一面做出這樣的動作,一面注視著塔穆莉的雙眼,帶著看起來像是詢問的神情。後來坎奇又重複一次這個動作,結果塔

穆莉把手指靠在他的胸前,似乎納悶著自己該做什麼。   坎奇完全明白研究人員的指令是針對他還是別的對象,他不是代為執行研究人員下給塔穆莉的指令,而是試圖幫助她了解研究人員的意思。坎奇體諒妹妹缺乏知識而加以教導的善意,呈現了一種高度的同理心;就我們目前所知,這種特質只存在於人類與猿類身上。 名稱裡的名堂   一九七八年,我在荷蘭一座動物園首次近距離看到巴諾布猿。籠子上的解說牌稱牠們為「倭黑猩猩」,意指這種猿類只是體型較嬌小的黑猩猩近親;不過,實際上卻絕非如此。      巴諾布猿在生理結構上和黑猩猩的不同,就像協和客機與波音七四七一樣天差地遠。即便是黑猩猩也不得不承認,巴諾布猿比較迷人。巴諾布猿

的身軀優美高雅,雙手像鋼琴家一樣修長,頭部不大,而且臉部比黑猩猩扁平開闊,額頭也較高。巴諾布猿的臉龐為黑色,嘴唇為粉紅色,耳朵嬌小,鼻孔寬大。雌性巴諾布猿有乳房,雖然不像人類女性那麼突出,但是和其他平胸的猿類比較起來,絕對有A罩杯的水準。最後的畫龍點睛之處,則是巴諾布猿的招牌髮型:一頭整齊中分而且又黑又長的秀髮。   巴諾布猿與黑猩猩的體型差異主要在於比例。黑猩猩的頭顱較大,脖子較粗,肩膀較寬,看起來像是每天健身的成果。巴諾布猿的外形比較具有知性美,上身苗條,肩膀較窄,頸項細長。巴諾布猿的體重有一大部分來自於雙腿,牠們的腿部比黑猩猩長。於是,以四肢行走的時候,黑猩猩的背部便從厚實的肩膀往下傾斜

,巴諾布猿卻因臀部抬高而呈現出背部水平的姿態。雙腳站立的時候,巴諾布猿較能挺直背部,顯得和人類頗為相似。因此,也就有人把巴諾布猿比擬為「露西」,亦即我們的南猿祖先。   巴諾布猿是科學界非常晚近才發現的大型哺乳類動物。這項發現發生於一九二九年,不是在林木茂密的非洲棲息地,而是在比利時殖民地的一座博物館內。當時德國解剖學家許渥茲(Ernst Schwarz)在這裡檢驗一顆嬌小的猿類頭骨,原本以為是幼黑猩猩的頭骨;然而,在發育未成熟的動物身上,頭骨上的接縫處應該有縫隙,但這顆頭骨上的接縫卻都已經密合。於是,許渥茲推斷這顆頭骨必然屬於一隻頭部特別小的黑猩猩所有,從而宣稱自己意外發現了一個新的亞種。不

久之後,他認為這種猿類的解剖結構與黑猩猩差異過大,因此將巴諾布猿的地位提升為一種全新的物種,學名為「Pan paniscus」。   一名曾在柏林師事許渥茲的生物學家向我透露,當時許渥茲經常遭到同儕嘲笑,他不但聲稱黑猩猩有兩個物種,也認為大象有三個物種。當時所有人都知道前者只有一個物種,後者只有兩個物種。他們經常用來譏諷「偉大的許渥茲」的一句話,就是說他不但懂得「一切,甚至還多過一切」。不過,結果證明許渥茲是對的。非洲林象近來已獲得確認為獨立的物種,而許渥茲也已成為巴諾布猿的正式發現者──這是科學家求之不得的至高榮耀。   巴諾布猿的屬名「Pan」哻取得恰如其分,源自於希臘神話裡森林牧神的名字

,其軀幹為人形,卻有羊的雙腿、耳朵與犄角。半人半羊的牧神潘淘氣好色,最愛一面和仙女嬉鬧,一面吹奏排蕭。黑猩猩與巴諾布猿屬於同一屬:巴諾布猿的種名「paniscus」意指「嬌小」,黑猩猩的種名「troglodytes」則意為「洞穴居住者」。將巴諾布猿稱為小羊神、黑猩猩稱為洞穴羊神,這樣的名稱確實極為奇特。   「巴諾布」(bonobo)一詞也許是筆誤,源自於船運木櫃上「波洛波」(Bolobo)這個剛果河畔小鎮的名稱(不過,也有人說「bonobo」在一種失傳的班圖語中意指「祖先」)。無論如何,「巴諾布」這個名稱聽起來有種活潑快樂的感覺,正好合乎這種動物的本性。靈長類動物學家經常開玩笑,把這個名稱

當成動詞使用,例如:「我們今晚要來巴諾布一番。」待會兒讀者即可了解這句話的意思。法國人把巴諾布猿稱為「左岸黑猩猩」──這個名稱讓人聯想到一種另類的生活型態──因為牠們棲息在河水西流的剛果河南岸。這條大河最寬處可達十六公里寬,因而將巴諾布猿和北岸的黑猩猩及大猩猩永遠區隔開來。雖然巴諾布猿一度被人稱為「倭黑猩猩」,但牠們的體型其實沒有比黑猩猩小多少。雄性巴諾布猿成年後的體重平均為四十三公斤,雌性平均為三十六公斤。   第一次看見巴諾布猿的時候,最吸引我注意的是牠們敏感細膩的模樣,而我也在牠們身上發現了若干令我深感驚訝的習慣。我目睹一頭公猿和一頭母猿為了一個紙箱拌嘴。牠們先是跑來跑去,互相搥打,但突

然間吵完了架,反倒享受起魚水之歡來了!我研究過黑猩猩,從來不曾看過牠們這麼輕易就從爭吵轉為性愛。當時我認為這兩頭巴諾布猿的行為應是特例,不然就是我沒注意到促使牠們突然改變主意的原因。結果,當時我看到的這種行為,對於這些愛慾至上的靈長類動物卻是完全正常的現象。   許久以後,我才了解到這一點,那是我到聖地牙哥動物園研究巴諾布猿之後的事情。在這些年間,有關野生巴諾布猿的資訊從非洲點點滴滴地傳了出來,逐步擴增我們對這種神秘近親的理解。土生土長的巴諾布猿只分布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古名薩伊)一個面積相當於英格蘭的區域裡,生活在濃密潮濕的沼澤林中。每當牠們前往林間空地撿拾野外研究人員留下的甘蔗,公猿總是先到

,趕在母猿抵達之前撿好自己需要的分量。母猿抵達之後,所有成員都會先交媾一番,然後再由年長母猿取走最佳的食物。我在動物園裡研究的巴諾布猿也是如此,都由年齡較大的母猿領導。這點頗為令人驚訝,因為巴諾布猿兩性體型大小的差異與人類相當,母猿體重平均只有公猿的百分之八十五。此外,公猿還有銳利的犬牙,母猿沒有。   那麼,雌性巴諾布猿怎麼維持控制權呢?答案是團結力量大。以聖地牙哥動物園裡的雄性巴諾布猿維農為例,他曾經領導一個小群體,其中包括一頭母猿羅瑞妲,是他的伴侶和朋友。這是我唯一看過由公猿領導的巴諾布猿族群,但那時還以為這是正常現象:畢竟,雄性支配是大多數哺乳類動物族群的典型現象。不過,羅瑞妲年齡還

小,而且是唯一的母猿;等到第二頭母猿加入這個群體之後,權力平衡隨即改變了。   羅瑞妲和這第二頭母猿一見面的第一件事就是性交。專家把這種性交方式稱為生殖器摩擦,但我聽過有人用比較傳神的說法,稱之為「呼嘎呼嘎」。一頭母猿用雙臂和雙腿纏住另一頭母猿,就像幼猿趴在母親的腹部那樣緊抱住對方。兩頭母猿面對面將彼此的陰門與陰蒂貼在一起,側向快速摩擦。她們都咧嘴微笑,並且大聲尖叫,讓人對於猿類是否懂得性快感的問題不再有所質疑。   羅瑞妲與這位雌性朋友的性交頻率愈來愈高,進而導致維農失勢。過了幾個月,餵食時間出現的典型景象,就是兩頭母猿先性交一番,然後再一同霸占所有的食物。維農想要獲得食物的唯一方法就是伸手

乞求,這也是野生巴諾布猿的典型現象,由母猿掌控所有的食物。   相較於以雄性為主的黑猩猩,巴諾布猿以雌性為主,注重情慾又愛好和平,因此為人類提供了一種思考祖先的全新角度。一般人總認為,我們的祖先是滿嘴鬍鬚的野蠻人,對待女人的方式,就是抓著她們的頭髮拖在身後;不過,巴諾布猿的行為卻完全不符合這樣的印象。這不表示實情就一定正好相反,但能夠釐清我們知道與不知道的事情畢竟是好事。行為不會凝結成化石,所以,有關人類史前狀態的推測,經常必須以我們對其他靈長類動物的觀察為基礎,由牠們的行為可知我們祖先的行為可能涵蓋多大範圍;而我們對巴諾布猿所知愈多,這個範圍就愈趨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