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施肥次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另外網站聽說生茂賣的水稻肥,全期只要施用「45公斤」的肥料!也說明:生茂所販售的聯利緩釋型水稻專用肥『省時』、『省工』 肥效最多可達70-100天讓你的水稻天天都有肥吃 ‍ 《施肥 ... 施肥次數:2次v.s 4-5次

國立嘉義大學 農藝學系研究所 侯金日所指導 張肇佑的 化學與有機肥料施用量與施用法對落花生土壤肥力、農藝性狀、產量及種子微量元素的影響 (2020),提出水稻施肥次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落花生、施肥量、施肥法、產量、種子微量元素含量、土壤肥力。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土木與防災碩士班 陳世楷所指導 廖子綾的 濁水溪沖積扇淺層地下水質鹽鹼化時空變化趨勢分析 (2020),提出因為有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鹽鹼化、Mann-Kendall趨勢檢定、Pettitt檢驗的重點而找出了 水稻施肥次數的解答。

最後網站省肥省工增产吉林省推广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 ... - 农业农村部則補充:“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是在水稻机插秧的同时,将肥料呈条带状定量 ... 氮素缓释技术,水稻返青分蘖不追肥,减少了人工作业次数,比传统施肥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水稻施肥次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化學與有機肥料施用量與施用法對落花生土壤肥力、農藝性狀、產量及種子微量元素的影響

為了解決水稻施肥次數的問題,作者張肇佑 這樣論述:

以落花生台南14號及台南16號(黑金剛花生) 為試驗材料,於雲林縣虎尾鎮下溪里農田進行栽培。於2018年8月(秋作)與2019年2月(春作)播種,藉由不同化學與有機肥料(台肥硝磷基黑旺特43號化學肥料及興農牌新樂園一號有機肥料)、施用量【不施肥、低施肥量(黑旺特43號90 kg/ha、興農牌新樂園一號340 kg/ha) 、中施肥量(黑旺特43號180 kg/ha、興農牌新樂園一號675 kg/ha)、高施肥量(黑旺特43號270 kg/ha 、興農牌新樂園一號1015 kg/ha)】與施用法【不施肥、一次施用全部(黑旺特43號180 kg/ha、興農牌新樂園一號675 kg/ha)、分次施

用一次(基肥施用全量的2/3-黑旺特43號120 kg/ha、興農牌新樂園一號450 kg/ha,第一次分施用全量的1/3-黑旺特43號60 kg/ha、興農牌新樂園一號225 kg/ha)、分次施用兩次(基肥施用全量的1/3-黑旺特43號60 kg/ha、興農牌新樂園一號225 kg/ha,第一次分施用全量的1/3-黑旺特43號60 kg/ha、興農牌新樂園一號225 kg/ha,第二次分施用全量的1/3-黑旺特43號60 kg/ha、興農牌新樂園一號225 kg/ha)】對落花生之土壤肥力、農藝性狀、產量及種子微量元素的影響,試驗結果如下:土壤肥力在施肥量試驗下,43號化學肥料與新樂園有機

質肥料都能稍微改善土壤理化性質,但過多的施肥量會使得土壤pH值上升,新樂園有機肥料的高有機質是能夠有效的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而土壤中有效性磷、交換性鉀、交換性鈣、交換性鎂表現不一,在品種間差異不大,但以台南16號較佳,在春秋作間以春作有較佳的土壤肥力,但有效性磷及交換性鉀以秋作較佳;在施用法試驗下,分一次與分兩次的效果無顯著差異,兩種肥料間以新樂園有機質肥料較佳,但43號化學肥料有較高的電導度、有效性磷及交換性鉀,分施一次、分施二次及一次全施等三種處理皆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農藝性狀與產量在施肥量試驗下,種植台南14號品種並施用43號化學肥料適合使用低施用量以獲得較佳的落花生產量,新樂園有機肥料

在施用後與不施肥對照組相比較無顯著效果;在施用法試驗下,一次全施、分施一次和分施兩次下,各處理與農藝性狀及產量間並無顯著差異,品種間以台南14號具較佳的表現,而春秋作間以秋作具較好的農藝性狀及產量,而三處理的產量皆高於對照組。種子微量元素的含量在施肥量試驗下,種子鐵含量以施肥量低與不施肥處理下較佳,種子銅含量在施肥量中或高時會顯著提升,種子鋅含量以新樂園肥料能有較高的表現,品種間以台南14號具較高的鐵元素及鋅元素;在施用法試驗下,不同施用法與種子微量元素的含量並無影響,但春秋作間以春作有較高的銅元素及鋅元素,品種間則以台南14號具較高的鐵元素,肥料間施用43號化學肥料有較佳的種子微量元素含量,

施用法間以分施二次有最佳的鐵、銅、鋅元素種子微量元素含量。本研究結果建議種植落花生選擇台南14號最佳,43號化學肥料對於小區莢果產量與小區種子產量有較佳的表現,新樂園有機肥料則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質,以低施用量與分施一次可獲得較佳的產量表現。

濁水溪沖積扇淺層地下水質鹽鹼化時空變化趨勢分析

為了解決水稻施肥次數的問題,作者廖子綾 這樣論述:

濁水溪沖積扇為我國重要農業區,幾十年來淺層地下水已被農民廣為抽取作為備援灌溉水源,以補充地表水源之不足。地下水質之劣化將影響此區域農業之永續發展,了解其現況及變化趨勢將助於擬定完善整治策略。鹽鹼化為地下水質劣化之重要指標之一,對農業生產有極重要之影響。本研究以環保署37口監測井水質資料為分析依據,針對EC、SAR、Cl-、Na+等12項水質濃度/指標配合USSL灌溉用水分類及Piper水質菱形圖進行此區域淺層地下水鹽鹼化之現況分析。趨勢分析則採用非參數Mann-Kendall趨勢檢定法配合Pettitt轉折點檢驗,以確認主要水質濃度/指標自轉折點迄今之變化趨勢。而在考量可能之季節性變化影響趨

勢分析結果之情況下,本研究另執行Seasonal Mann-Kendall趨勢檢定,並與前述Mann-Kendall趨勢檢定相較之。海水入侵、地表灌溉水質、耕作制度等也被納入考量以進一步評估其對鹽鹼化之影響性。研究結果顯示,以USSL灌溉用水分類圖將地下水進行分級,73.6%監測井屬於C3-S1,鹽化問題不只普遍嚴重,且趨勢分析顯示部分區域持續惡化中。而鹼害只存在於沿海地區4口監測井,且不具顯著變化趨勢。對比扇央北部明顯集中的地表灌溉水質超標現象,雖無法妥善解釋全區鹽化的成因,但含有高鹽分的灌溉水在中下游經過反覆回歸後,容易在土壤累積大量鹽分並進入地下水。鹼害情形目前僅存在沿海地區,高濃度的N

a+是SAR超標的主要原因,Piper水質菱形圖也說明屬於第IV區的4口監測井其水質組成以Na+、Cl-為主,可作為沿海含水層已受海水入侵汙染之佐證,而沿海鹹水養殖漁業亦可能是造成鹼害的原因之一;高濃度的SO42-集中在濁水溪以南且多數水質呈弱酸性,推測長久以來肥料的超施及水旱田輪灌制度導致SO42-比長期水稻湛水種植更易快速淋洗至地下水造成水質劣化。另一方面,本研究也透過Pettitt's test找出顯著改變點並對趨勢分析結果進行修正,說明同質性檢定在趨勢分析中確實有其必要性;然而面對樣本數不足或周期變化不夠顯著的時間序列資料,建議不需額外考慮季節性變化,Seasonal Mann-Ken

dall趨勢檢定反易導致無顯著趨勢之增加。本研究結果除可作為水質趨勢檢定相關研究之參考外,亦可提供相關單位擬定地下水汙染防治及農業灌溉水資源經營管理策略之參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