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鼓 文理 學院 在 校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法 鼓 文理 學院 在 校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特裡·伯納姆寫的 本能:為什麼我們管不住自己? 和蔡焜霖薛化元游淑如的 逆風行走的人生:蔡焜霖口述生命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信出版社 和玉山社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謝聰輝所指導 陳昱甫的 從成人到成神:明代吳鵬的生平事蹟與修行轉昇研究 (2020),提出法 鼓 文理 學院 在 校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吳鵬、瑜珈法教、神譜、出身修行、成神之道。

而第二篇論文法鼓文理學院 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 楊蓓所指導 楊久瑩的 聖嚴法師日常四念處觀融入教育戲劇課程之自我覺察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聖嚴法師、四念處、教育戲劇、自我覺察的重點而找出了 法 鼓 文理 學院 在 校生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法 鼓 文理 學院 在 校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本能:為什麼我們管不住自己?

為了解決法 鼓 文理 學院 在 校生的問題,作者(美)特裡·伯納姆 這樣論述:

作者通過10個方面,揭秘了人性的弱點。這些刻在基因裡的本能,一方面令人類陷入困境,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偉大的科技進步和完善的社會規則。作者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研究的理論基礎上,在這本書中指導讀者實現“人性不完美的勝利”,做出更為理性的行為和判斷。 這是一本集生物科學、行為經濟學及商業心理學於一身的作品,它解決了人類關於本能的三個終極問題:人類行為的生物學基礎是什麼;有哪些是不利於個人發展的;如何馴服本能,做出更好的決策。 圈層效應、從眾心理、資訊屏障,都來源於人類基因中的領地意識。 信用卡消費、會員制度,背後操控的並非商家,而是人類的天性貪欲。 偉大的科技進步,比如智慧手機、

吸塵器、移動支付,是由人類的懶惰所催生的。  

法 鼓 文理 學院 在 校生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梗你報新聞】2020-DEC. WEEK 1 追蹤報導:

▶ 收看YouTube 影片:https://youtu.be/2kfeKK8e-8w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igvq7g24hna0826eqnf1v5q

▶ 【方格子】新聞圖文整理:https://vocus.cc/article/5fd1b029fd897800019621cf
.
00:00:00 開場引言
00:08:16 影劇推薦 - 大債時代
00:10:15 影劇推薦 - 返校影集版
00:12:50 節目變動說明
00:15:37 追蹤報導01 - 《瘋狂麥斯:憤怒道》「不死老喬」休基斯拜倫逝世 享年73歲
00:19:13 追蹤報導02 - 《全面啟動》《雨傘學院》演員 艾倫佩姬 宣布是跨性別者,改名為「艾略特佩吉」
00:25:53 追蹤報導03 - 《夜魔俠》版權回歸漫威本家!粉絲發起連署拍攝第四季
00:38:03 追蹤報導04 - 索尼「低調暴雷」? 《蜘蛛人3》三代同堂已成定局?
00:53:50 追蹤報導05 - 溫子仁將監製《凡赫辛》重製電影
00:56:50 追蹤報導06 - 奧斯卡伊薩克出演《潛龍諜影》改編電影「固蛇」一角
01:00:29 結語
.

01 《瘋狂麥斯:憤怒道》「不死老喬」演員休基斯拜倫逝世,享年73歲

澳洲演員 休基斯拜倫,在12月3日經發言人證實於睡夢中辭世,享年73歲;與他合作過《瘋狂麥斯:憤怒道》的女星 莎莉賽隆也在推特上發文哀悼,並稱休基斯拜倫是個善良又美麗的靈魂,在電影中詮釋邪惡軍閥「不死老喬」令人驚豔。
.

02 《雨傘學院》艾倫佩姬宣布是跨性別者,並改名為「艾略特佩吉」

曾演出《X戰警》《全面啟動》到近期的Netflix影集《雨傘學院》加拿大演員艾倫佩姬,近期在IG上宣布自己是一位跨性別者(非二元性別),並改名為「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艾略特佩吉早在2014年便公開出櫃,並在2018年與舞者艾瑪波特納結婚;如今公開宣布改名和轉型,《雨傘學院》劇組表示並不會更改他在劇中的設定,也對於艾略特佩吉如此作為予鼓勵和祝福。
.

03 《夜魔俠》版權回歸漫威本家!粉絲敲碗第四季

自2018年11月29日,Netflix宣布與漫威合作的原創影集《夜魔俠》取消續訂以來,合約已達兩年年限,發行權版權目前已自動回歸漫威本家,讓兩年來在推特聯署「#救救夜魔俠」(#SaveDaredevil) 的粉絲們再度浮上檯面,希望讓這個由查理考克斯所飾演的夜魔俠版本回歸MCU(漫威電影宇宙)。
.

04 索尼「低調暴雷」《蜘蛛人3》三代同堂已成定局

近期索尼影業的拉丁美洲頻道是出了一支名為「三個蜘蛛人」的西文影片,雖然PO出後馬上被移除,但內容秀出了陶比麥奎爾、安德魯佳菲爾德、湯姆霍蘭德三位蜘蛛人的片段,用文字暗示:「你喜歡哪個蜘蛛人?你不需要選擇,因為在漫威的多元宇宙中,甚麼事都可能發生。」

另外,近期在漫威蜘蛛人中飾演MJ的女星贊達亞,在接受Jimmy Kimmel脫口秀訪問時被套話,差點意外說溜嘴,表示自己不會證實但不會反駁《蜘蛛人3》裡有三個蜘蛛人的傳聞。目前關於《蜘蛛人3》的新聞,外媒Cillider報導,安德魯加菲爾德與陶比麥奎爾正在洽談回歸演出;外媒THR也確認,八爪博士以回歸並已出現在拍攝現場進行拍攝作業。
.

05 溫子仁監製《凡赫辛》重製電影

根據外媒Deadline報導,目前溫子仁將與《大君主行動》導演 朱利葉斯艾佛瑞合作重製環球在2004年的《凡赫辛》電影,並交由溫子仁的製作公司原子怪獸,由《哥吉拉對金剛》的編劇之一 艾瑞克皮爾森執筆。目前這部《凡赫辛》的電影細節並未公開,但環球對於這次的重啟計畫保持開放的態度,並不排斥以R級規格製作。
.

06 奧斯卡伊薩克出演《潛龍諜影》改編電影「固蛇」一角

在《X戰警:天啟》中飾演天啟、《星際大戰後傳三部曲》飾演波、未來即將主演漫威影集《月光騎士》的奧斯卡伊薩克,可說是片約不斷;近期索尼影業準備改編日本遊戲大師 小島秀夫的電玩改編電影《潛龍諜影》,正在與奧斯卡伊薩克本人洽談演出主角「固蛇」一角。
.


.
.
.




大家看到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
.
新聞編輯:Jericho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2HdIoWMM0Ip4VtXd35gRQ

新聞提供:影劇好有梗
https://www.facebook.com/FILMemesTW

**************
歡迎加入【 有梗電影俱樂部 】臉書社團,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需回答問題審核)
.
也別忘了按讚追蹤更多不同平台內容唷!
📣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YouTube:http://pcse.pw/9ZNYT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新聞 #電影 #影視 #梗你報新聞 #追蹤報導 #瘋狂麥斯憤怒道 #全面啟動 #不死老喬 #夜魔俠 #蜘蛛人 #凡赫辛 #潛龍諜影

從成人到成神:明代吳鵬的生平事蹟與修行轉昇研究

為了解決法 鼓 文理 學院 在 校生的問題,作者陳昱甫 這樣論述:

論文題目訂為《從成人到成神:明代吳鵬的生平事蹟與修行轉昇研究》,旨在經由《年譜》、《文集》和《四庫全書》與地方志等史料文獻的搜集、比對和考證,輔之以福建閩中地區田野調查的資料,研究明代吏部尚書吳鵬,如何從成人之道的完滿,發展到成神之道的圓滿,從成人到成神又具備哪些條件與過程。即是究竟具備哪些主、客觀條件:主觀層面包括吳鵬的生平事蹟、仕途經歷、交友關係、神異經驗與塑造的人格特質等;客觀層面則涉及明代的歷史脈絡、時空背景、社會氛圍等特殊的機緣,以及對於江南道教、佛教的影響,使得江南一帶與瑜珈法教的有識之士或群體,肯定吳鵬的修煉與貢獻,而將之納入瑜珈法教神譜中視為傳法祖師。  本文聚焦於「從成人到

成神」和「吳鵬的生平事蹟與修行轉昇」,在緒論與結論之外,再分為五章:第貳章、第參章,考察吳鵬的家世淵源、年少經驗與仕途經歷,進而擴展到親緣、地緣與業緣等社會關係網絡,解決《明史》等史料文獻,對於吳鵬偏頗的評價,以及《明史》為何未收錄〈吳鵬列傳〉的課題,發現晚明的黨爭相當激烈,以及《明史》編修者的問題,導致閱讀明代的史料文獻,都具有未盡公允之處,通過多方的視角以建構本文判讀史料文獻的標準,進而深入到各章的考察。第肆章、第伍章,關注吳鵬從成人到成神,具備的主、客觀條件,一是賑饑、治河與禦叛,符合《禮記》功烈於民的標準,成為生祠的祠廟神。二是具有非常的出身與修行,以及諸多神異經驗的啟迪,還有實際精進

不懈的修行,更設有乩壇──集慶壇,師承萬崙谷仙翁的教導,又對於儒、釋、道的經典,都具有傳播與流傳的貢獻,加諸和雲谷禪師的淵源,得以被瑜珈法教尊奉為傳法祖師──吳公太宰。第陸章聚焦於明代瑜珈法教神譜的轉變與傳播,發現瑜珈法教積極的向中央政府靠攏,通過政府肯定的天臺山、嵩公道德、吳公太宰等,建構自身的正統性、合法性與權威性,此外,根據目前閱讀所及,神譜的祖師又具有「嵩公道德、吳公太宰」與「淨光和尚、吳公太宰」兩種組合,佛教史上的淨光和尚對於天臺宗具有重大的貢獻,然而,卻和吳公太宰的聯繫薄弱,故進而將淨光一詞置於嵩、吳祖師的脈絡思考,發現以雲谷禪師為中介的師傳者,淨光還具有經典與儀式的內涵,所以瑜珈

法教神譜以嵩、吳祖師為主。與此同時,發現晚明歷經農民起義、明清鼎革等動亂,使得南明王朝的軍隊、義士與遺民,逐漸從浙江移入福建繼續固守或避難,瑜珈法教也隨之傳播至閩中地區。

逆風行走的人生:蔡焜霖口述生命史

為了解決法 鼓 文理 學院 在 校生的問題,作者蔡焜霖薛化元游淑如 這樣論述:

  他是《王子》、《儂儂》雜誌的創辦人,曾經負責出版百科全書、資助紅葉少棒隊出賽;他也是白色恐怖案件受難者,經歷了重病、失業、破產等種種困境;在白色恐怖平反運動與台灣民主運動中,一位令人尊敬的前輩。   這位來自清水的少年,因為太喜歡讀書的關係,變成政治案件受難者。出獄之後,他努力工作、完成學業,創辦了《王子》雜誌,卻又陷入財務困境。他的一生充滿多重起伏,遭遇的困境也和台灣的威權體制和不合理的法律規定有關,但始終以樂觀積極的精神,在困境中開展人生事業。   每逢冬季,清水就會吹起東北季風,在逆風中行走就像是他的人生寫照。人生經歷許多波折,他說自己個性懦弱又遇事衝動,不僅讓自己遭遇災難,更是

牽連不少親友。訪談中娓娓道來的人生故事,除了平實的敘事之外,更多是對家庭、親友、人生,以及台灣的愛與關懷。即使曾經身陷困境與磨難,疑惑為何是自己遭遇這一切,但他歷經考驗的善良,依然溫柔、純粹一如少年。 本書特色   ◎蔡焜霖先生口述,薛化元教授採訪記錄,一本最令人動容的口述生命史。      ◎從愛讀書的少年到冤獄政治犯,之後創辦台灣最知名的兒童刊物,在不同行業中努力打拼。這樣的他為人仗義、心中充滿童趣,無論談到過去或未來始終充滿希望與熱情。      ◎這樣的人生路高潮起伏、充滿戲劇性,他的經歷,見證了台灣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和最光輝的人性。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員 陳儀深 專文

推薦   作者簡介 蔡焜霖 口述   1930年12月18日出生,台中清水人,台中一中畢業後,進入台中縣清水鎮鎮公所擔任事務員。在白色恐怖時期下,被當局指涉因為參加讀書會「非法組織」等原因,而被判決有期徒刑10年,褫奪公權7年,並於1951年送往綠島關押,直到1960年9月出獄。出獄後,先後於《金融徵信新聞》、寶石出版社、《東方少年》、文昌出版社、國華廣告公司、《王子》雜誌社、國泰相關企業等單位任職,期間並曾創辦《王子》雜誌、《儂儂》雜誌與編製百科全書等出版品。作為經歷台灣日治、戰後戒嚴至解嚴後時期的蔡焜霖,透過其家庭背景、成長經歷、所涉政治冤案、獄後婚姻與工作生活、轉型正義平反活動的

參與等等之描述,除了將提供不少人對政治受難者的再認識,更重要的是也為日治與戰後臺灣的經濟社會、文化生活史,有了更為深切的了解。 薛化元 訪問記錄   於1959 年出生,彰化人,台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政治大學文學院院長、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歷史學系合聘教授、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財團法人自由思想學術基金會董事長。專攻台灣史、憲政史、近代思想史,著作有《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1861-1900)(修訂版)》(稻鄉,2001)、《民主憲政與民族主義的辯證發展》(稻禾,1992)、《『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稻鄉,1996)、《戰後台灣歷史閱覽(修訂版)》(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15)及《戰後台灣人權發展史(合著)》(財團法人自由思想學術基金會,2015)等書及單篇論文數十種。 游淑如 訪問記錄   台南永康人,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其碩士論文為〈台灣水利機關人事變遷之研究(1943-1960)〉,並曾於《桃園客家》(桃園市客家事務局)、《新北好客都》(新北市客家事務局)與《桃園文獻》(桃園市文化局)等刊物上,投稿撰寫文章。 推薦序 閱讀蔡前輩的「精彩」人生 陳儀深 推薦序 與台灣的政治社會經濟脈絡密切相關的蔡焜霖前輩 薛化元 自序 滿心的愧疚與懺悔 第一章  來自清水的少年 一、家族與原生家庭 二、兒時記憶 三、公學校(國民學校)生

活 四、戰時氛圍 第二章  戰後大環境的試探 一、戰後初期的生活 二、中學的學習經驗 三、清水鎮公所工作情形 第三章  白色恐怖下的犧牲者 一、逮捕經過 二、判決理由 三、關押情形 四、在綠島與人交往的情形 五、在綠島時的閱讀與學習經驗 六、綠島的思想改正 七、離開綠島 八、家人的心情 第四章  出獄後的經歷 一、我的婚姻 二、出獄後的求職經歷 三、淡江文理學院時期 四、國華廣告公司 五、創辦《王子》 六、與紅葉少棒的接觸 七、我對《王子》讀者的承諾 第五章  東山再起的王子 一、破產後的情況 二、我與王政雄 三、國泰人壽淡水教育中心 四、國泰建業廣告公司 五、籌劃出版「百科全書」 六

、創辦《儂儂》雜誌 七、十信/國信事件 八、再回國華廣告公司 第六章  我的人生路 一、社會運動的參與 二、我與孩子 三、我的思想體系   推薦序 閱讀蔡前輩的「精彩」人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人權歷史有關的研習營、會議或紀念活動,大家習慣稱呼政治受難者為「前輩」,以後不分場合,「前輩」普遍成了政治受難者的通稱。一般人並沒有被關過,哪有什麼前輩後輩的關係?不過受難者的青春和自由在戒嚴時代被不義的體制剝奪,實在是替廣泛的台灣人受過,值得感恩,所以敬稱其為前輩,可以說是一種民間先行的轉型正義吧。   我與蔡焜霖前輩結緣是晚近幾年的事,主要是常在景美人權園區審查各種案子(包括口述

史、展覽策畫、研究案等等)的場合相遇,會議中經常受教於他,因為他博學多聞、公正體貼,並不是只憑著受難經歷而已,難怪成為主辦單位較常邀請的審查人之一。如今他自己的口述訪問紀錄終於要出版了,而且是由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的同事好友薛教授主持、由修過我的課的淑如紀錄整稿,倍感親切。   蔡前輩是1930年出生於台中清水,台中一中畢業之後短暫就業,就在1950年九月被捕入獄,1960年九月從綠島「結訓」回來。他出獄後的人生算是幸運而且精彩,諸如1962年與學生時代暗戀的情人順利結婚,1966年創辦《王子》雜誌,雖因擴充太快等因素三年後遭逢財務危機、面臨破產,夫妻躲到屏東潮州幾乎要跳海尋短,但後來投身廣

告事業相當成功,曾經當上國華廣告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蔡前輩還半開玩笑說這是「名利雙收」,直到1999年三月正式退休。   不過,《王子》雜誌社聚集了不少政治受難者一起工作,因而受到警察機關關切;戒嚴時期經營一份兒童雜誌,也要受到〈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的干擾,從這個角度看,蔡前輩經歷的「兩段」人生其實也是「一段」,他都為我們做了難得的見證。   蔡前輩的判決書罪名是「省工委會台北電信局支部張添丁等案」、也就是紅帽子「匪諜案」,他告訴我們這個案子是「不斷在移送偵訊的過程中持續增加人數」,所謂同案的十幾個人他原本都不認識,其中有三位被判槍決、其餘判五至十二年不等有期徒刑、一位被判感訓。判決書

說他「參加非法組織」大概是指他高中二年級參加的讀書會讀的是左翼思想的書,而「曾為叛徒散發傳單」是根本沒有的事,只是被嚴刑逼供與承諾放人(威脅利誘)之下認的罪。   吾人為了理解戒嚴體制對政治犯的處置,很需要更多的受難者現身說法,本書所述蔡前輩的受難過程是:彰化憲兵隊→台南憲兵隊→台北東本願寺→保密局→青島東路軍法處大約三個月(1950年10月14日鍾浩東將遭槍決,希望現場難友為他唱「幌馬車之歌」,蔡前輩跟著唱了)→(軍人監獄人滿為患所以關押於)新店臨時看守所→青島東路軍法處看守所→內湖新生總隊→從基隆坐船出發到綠島(1951年5月17日)。蔡前輩對以上的時間順序與空間描繪至為清楚,可以做為5

0年代白恐的標準案例。事實上,目前綠島新生訓導處部分牢房的復原,營舍寢室正常容納120人,超額關到140~150人時,就必須有人睡在後面水槽蓋板子上面,恰恰是蔡前輩所描述的狀況。     如今,民主化以後的台灣,轉型正義包括補償金發放、真相探求、不義遺址復原大致完成或至少有一定成果,要感謝蔡前輩等等勇於出面談論、熱心參與推動;至於威權象徵的轉型或移除,以及政治檔案開放的坑坑巴巴,都是未竟之路,前兩天新聞報導政治受難者去向執政黨要求加速「促轉條例」通過,就有看到蔡前輩的身影。我們後來者除了感恩,應該更加努力工作,才不辜負蔡前輩的犧牲和苦心。   陳儀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與台灣

的政治社會經濟脈絡密切相關的蔡焜霖前輩   蔡焜霖前輩1930年出生於台中清水,1950年被與原本不相識的難友併為一案而羅織成罪。他的一生充滿了多重的起伏,既與台灣的社會文化脈絡有相當密切的互動,遭遇的困境也常常與台灣不合理的法律規定或是威權體制有密切的關係;而他樂觀進取的精神,積極在困境中開展人生的事業,此外又長期投入白色恐怖平反運動與台灣民主運動,在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歷史紀錄中,有其一定的代表性與重要性。   蔡焜霖前輩出生時家境不錯,歷經公學校畢業之後,考進台中一中初中部及高中部,畢業之後先進入當時清水鎮鎮公所擔任事務員,其後由於之前曾經參加讀書會等因素,被指控涉入「台灣省工委會台北電

信局支部張添丁等人案」,而於1950年9月10日在清水被捕,軍法判決有期徒刑十年,再於1951年被送往綠島,直到1960年9月出獄。對於所涉的案件同案的相關人士,蔡焜霖前輩在受難之前與他們並不認識,是典型羅織製造的政治事件。歷經在綠島的苦難之後,蔡焜霖前輩出獄後,經由其老師(岳父楊明發)的鼓勵,與青梅竹馬的夫人楊璧如女士重新取得聯繫,並且結婚共組家庭。另一方面,他也繼續尋求進修的機會,先後考入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專科學校及淡江文理學院。其中考上台北師專之後,由於誠實陳述過去白色恐怖的經歷,而被迫退學,因而在淡江完成西洋文學系法文組的學業,原本即具備中、日、英文的多元語言能力,此後更為豐富。   

 而在社會歷練方面,蔡焜霖前輩除短暫於《金融徵信新聞》工作之外,也與出版廣告業結緣甚早。在廣告業方面,他早年即在國華廣告服務;另外從事漫畫文學方面的工作,最後自己創立《王子》雜誌,在當時台灣兒童少年文學的領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後在《王子》雜誌不幸遭到天災肆虐,停業之後,再赴國泰集團服務,先在保險部門的員工訓練中心服務,得到蔡萬春、蔡辰男父子的賞識,後來負責百科全書及《儂儂》雜誌等業務,在台灣百科全書的翻譯、編撰、出版或是婦女雜誌方面都開風氣之先。   由於當時台灣的票據制度與其他先進國家不同,只要支票不能兌現,無論有無犯意,根據「票據法」,直接課以刑罰。因此之前《王子》雜誌社的債務,也讓蔡

焜霖前輩感到相當困擾,幸好得到蔡萬春的協助,先繳交罰金而免於牢獄之災,再用薪資無息分期償還的方式,解決此一票據的問題。其後又因為蔡辰洲、蔡辰男兄弟試圖衝破國民黨當局所限制的政經體制(如蔡辰洲集結「十三兄弟」立委進行全島性的串聯、蔡辰男則蒐購華僑銀行的股權,並曾一度掌握經營權)。而在蔣經國主導打壓不馴服的本土財團之時空脈絡下,原本蔡辰洲因「十信事件」導致其旗下事業整體崩盤,再順勢打壓蔡辰男主導的國泰信託集團,造成國泰信託的擠兌,導致國信集團下各公司全部宣布破產。而蔡焜霖前輩由於擔任國泰信託集團下百科文化事業公司的負責人,因而在公司貸款方面成為連帶保證人,受此牽連,直到陳水扁執政期間,由於慶豐銀行

(三陽集團接手國泰信託而成立)管理人換人,他甚至曾一度被凍結全部資產。幸好在親友們協助之下,再由蔡辰男解決原本由蔡焜霖前輩擔任保證人的公司貸款債務,才告一段落。從這樣脈絡中,我們可以發現蔡焜霖前輩此一人生經歷,實在與   台灣的政治社會經濟脈絡密切相關。   透過這本訪問紀錄的出版,期待可以與讀者共同見證白色恐怖期間人權遭到迫害的相關事例之外,並可以了解政治犯出獄以後由於過去的經歷,在求職、求學中所遭到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待遇。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則可以見證蔡焜霖前輩如何突破當時的困境,積極地開創人生,並在白色恐怖平反運動及台灣目前爭取政治主體性的過程中努力不懈的身影。十分幸運地,我和游淑如這

幾年有機會和蔡焜霖前輩密切互動,而有這本訪問紀錄的構想。感謝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的協助,使這本訪問紀錄順利完成,也感謝玉山社出版公司願意協助,使本書得以順利出版、推廣。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院長) 序 滿心的愧疚與懺悔   首次有直接機會結識素所敬仰的薛化元教授,大約是五、六年前,國家人權博物籌備處一次政治受難者口述歷史審查會議的場合。當時一見到我,薛教授就自我介紹說他是看《王子》雜誌長大的。《王子》雜誌創刊於一九六六年底,主要讀者對象是小學中高年級學童,照理應該是當年剛屆滿十歲的蔡英文總統那個世代的小朋友才是《王子》的主要讀者。而薛教授那時還幼小,頂多才要上小學的年齡。看我滿

臉存疑,薛教授順口講了一大段〈杜子春〉的故事情節,那正是當年《王子》雜誌依據日本文學家芥川龍之介的作品改繪成的圖畫故事。   從此對薛教授有特別的親近感,且多次接受他的訪談。雖然我推說早年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已對我做過詳盡訪談且登載於《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一書中。然而還是拗不過薛教授的熱心勸說,要對我出獄後的種種際遇做更仔細的敘述。於是斷斷續續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接受了訪談,以為只是作為從前所做口述的補遺之用,從來沒有想到它終要印成書籍出版。   初聞口述訪問紀錄要編彙成書附梓,著實讓我驚慌。因心想個人白色恐怖際遇,緣自17歲高中二年級時期的讀書會,而被逮捕判刑送到綠島新生訓導

處服刑十年,也不像好多可敬前輩那樣有什麼英勇感人的故事可談。至於出獄後的人生旅程更是跌跌撞撞。由於自己個性懦弱又遇事衝動成性,結果越關心我且給我提供援助越多的人,反而受我牽累越多。每當深夜輾轉難眠反省種種往事之際,想到這位或那位受到我牽累的親人、老師、或朋友,又想往事已難挽回,對他們所造成危害也已不可挽救之際,我實在無法原諒自己,卻也苦苦找不到贖罪的方途。   據研究運動傷害學者的調查分析,比較容易受傷者有其心理因素—如遇事逃避(behavioral disengagement)以及自責心(self-blame)較高,且自尊與自信心(self-esteem)較低者。我就讀清水公學校時吊單槓摔

下來跌斷了左手臂,剛上台中一中玩棒球時跑壘滑倒又跌斷了右手臂,其他每次跟小玩伴玩耍,甚或自己一個人在自家門口玩泥巴,都常常會擦傷這裡、砍傷那邊,害得父母兄姐得隨時提心吊膽細心呵護。及長涉白色恐怖事件被捕更驚動了全家,而出獄後也挫折連連—失業、重病住院、破產、坐牢等等,人家一輩子也難得遭遇一次的災難,我全部遭受,然而自己受苦事小,因此使親人受累,那才是我畢生的愧疚與痛苦。   口述訪問紀錄成書出版之議如今既已無法挽回,只能衷心懇求各位可能的讀者,請多涵諒我個人因性格上缺陷所導致的糗事連連,並繼續賜予鞭撻與指教。全文如有語無倫次或前後矛盾的地方,也請諒解那是不同場合在自己沒有心理準備下接受訪談所

致而賜予寬恕,這是懦弱一生卻享盡眾多貴人恩惠者衷心卑微的願望。   蔡焜霖  2017年11月16日 第四章 出獄後的經歷 一、我的婚姻我認識我妻子楊璧如一家人,是從我讀清水幼稚園開始,妻子的媽媽盧素貞女士是我幼稚園老師,她就讀台中高女,當年的學生都是日本人居多,其中台灣人只有三名,她就是其中一名。我的岳父叫作楊明發,他在公學校畢業後讀台北師範,師範畢業後再續讀一年演習科,他後來成為我五年級及六年級時的老師。上課期間,他觀察到我的眼睛狀況並不好,所以還帶我到台中市區的宮原眼科檢查一番,也是他發現我近視,我才開始了戴眼鏡的人生。我一直認為楊明發老師是一位很好的老師,雖然嚴格,但他每天都會免費幫

學生補習為學生們著想。也由於他的鞭策管教,那一年清水南國民學校考上台中一中的學生共有八位,其中就有我和我妻子的哥哥,升學率算是相當的高的。妻子的哥哥楊坤生,我們從清水公學校(清水南國民學校)、台中一中就是同學,總共當了十二年的同學。 當時讀台中一中時,有一陣子我是坐火車通學,而我妻子的哥哥是住在台中的宿舍,至於她是彰化女中的學生,也是每天必須坐火車去彰化讀書,有時候我們會在車站碰到面,如果她家裡或是她哥哥有什麼要交代的話都是由我來傳話。每次我們碰面講話的時候,我都羞答答的紅著臉,旁邊的同學看了都在唱歌嘲笑我。總之從幼稚園就認識了她,再加上這些層層淵源使我更加認識她,而漸漸埋下暗戀的種子,後來我

妻子的堂兄楊景隆因為有看過我的日記,而知道我喜歡他堂妹,因此一直鼓吹我寫信,也自告奮勇的要幫我傳遞信件,不過即使有這樣的機會,但我還是不敢對她表白。就這樣維持著純純的單戀,直到我被逮捕,一段青春少年的美夢並未完成。之後,我也只能在綠島的山上和海邊唱歌寄深情,當時最愛哼的歌就是〈歸來吧蘇連多〉,儘管她聽不到,但就隨著歌聲的悠揚,似乎也能稍微平復我那熱烈卻禁閉的情感。

聖嚴法師日常四念處觀融入教育戲劇課程之自我覺察研究

為了解決法 鼓 文理 學院 在 校生的問題,作者楊久瑩 這樣論述: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聖嚴法師日常四念處觀融入教育戲劇課程之協同合作方案,對於一般大眾參與戲劇覺察課程後,其自我身心變化與影響。本研究研究參與者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研究方法採用質性研究法之課程方案設計、深度訪談法、參與觀察法進行研究資料蒐集。研究參與者的招募條件是:ㄧ、對自我認識與覺察有興趣之普羅大眾;二、能配合參與戲劇覺察課程及深度訪談者。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兩項,希望藉由研究探討:ㄧ、聖嚴法師日常四念處觀結合教育戲劇課程協同合作應用之可能性。二、探究聖嚴法師日常四念處觀結合教育戲劇課程之研究參與者自我身心覺察變化與影響。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在參與課程後,其覺察能力變得較細膩,在

面對個人生命課題亦有不同層次的體會與領悟,整體而言對研究參與者之身心變化影響是正向有助益的,其研究發現如下所列:(一)身體覺知層面的擴展(二)運用覺察方法觀照情緒感受的自然變化(三)覺察能發揮自我轉變的力量(四)覺察能幫助跳脫二元框架(五)團體互動的功能—從他人反觀自己本研究亦提出聖嚴法師日常四念處觀與教育戲劇課程協同合作之可能性研究結論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