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潑台語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活潑台語歌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鄭順聰寫的 台語心花開:學台文超入門 和張文綺,F姐的 練習與自己對話:願意當個傻女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新生代台語歌歌單 - LINE MUSIC也說明:專輯封面 歌曲名稱 歌手名 專輯名 歌詞 播放 愛妻暗頓 PiA吳蓓雅 歌手名 PiA吳蓓雅 愛妻暗頓 看歌詞 播放 心愛的再會啦 琳誼 Ring 歌手名 琳誼 Ring 琳誼Ring01 北棲Playlist 看歌詞 播放 歹姐妹仔 戴愛玲 歌手名 戴愛玲 失物招領 看歌詞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木馬文化 和華品文創所出版 。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音樂系碩士班 丁晏海所指導 黃惠婉的 游昌發六首中文藝術歌曲之研究 (2012),提出活潑台語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游昌發、中文藝術歌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吳亦昕所指導 陳怡君的 台灣解嚴以後福佬語社運歌曲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解嚴、社會運動、社運歌曲、台灣意識、認同、福佬語的重點而找出了 活潑台語歌的解答。

最後網站談台語遊戲類囡仔歌的教學運用則補充:歌是小孩在玩耍中邊唸邊玩的歌謠,. 不但有歌唱的性質,更有豐富的遊戲 ... 張惠貞. 談台語遊戲類囡仔歌的教學運用 ... 盈活潑的節奏,邊唱邊拍。 1、一的炒米芳.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活潑台語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語心花開:學台文超入門

為了解決活潑台語歌的問題,作者鄭順聰 這樣論述:

這間台文的百貨公司,滿足你學台語的各種需求。 想學台語又畏懼台文的人,這本書正好是絕佳入門書。——黃筱純(鏡新聞台語主播)   繼學台語的第一本書《台語好日子》之後,致力推廣台文的作家鄭順聰推出《台語心花開》,內容從食衣住行育樂各面向切入,透過小吃料理、身體裝扮、交通工具、娛樂運動等主題來書寫,既有耍廢爆笑,也有心理分析與紓壓療癒,壓軸是台灣各地腔調的豆知識,以及風土飲食的爆點觀察。   全書分為十個章節,共計五十篇文章,融入現代生活的豐富內容,滿足你學習台語的各種需求。例如:上班族最愛的手搖杯,防疫生活的用品與動作,台語怎麼說?怎麼寫?台語的南腔北調與習慣用法不同,如何用三樣食物迅

速辨別對方的出身?   本書透過活潑趣味、親切易讀的華語文章介紹生活裡的台語,是最生活化、現代化的台語學習書。 本書特色   ★進階字彙大補帖   前八章前後切分為「主文」與「字詞整理表」,供讀者對照參考。每篇主文一千多字出頭,文末字詞整理表約二十字,全書收錄近一千組台文字詞。   ★類義詞觸類旁通   「字詞整理表」的最後特別搜集整理出「類義詞」,因歷史脈絡與地域不同,相同意思的台語詞經常有許多的類似詞,引領讀者觸類旁通。   ★兼顧實用性與地域性   「環島聽口音」和「飲食腔調學」分析台灣各地腔口、用詞、風土的差異,內容豐富,深入淺出,原來台灣小吃也有南腔北調喔。 心花開推薦

  江文瑜(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吉尼(青虫 aoi主唱)   李霈瑜(金鐘主持、演員)   汪兆謙(阮劇團藝術總監)   何信翰(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依玲(淺堤樂團主唱)   冠佑(美秀集團鍵盤手)   浩子(浩角翔起)   黃筱純(鏡新聞台語主播)   賴青松(穀東俱樂部發起人)   (依姓名筆畫排列) 各界好評   順聰老師一直致力於蒐集保存各種台語地方詞彙,透過他的作品讓不熟悉台語的人能夠學習食衣住行中各種正港有台語氣的詞彙用法,也讓原本熟悉台語的人從文學的角度再次認識並欣賞台語的媠氣。——吉尼(青虫aoi主唱)   台語原來那麼「皮」!居然能在短短

一句話中有嗅覺、有動作、有逗弄、更有意義精準到位。因為節目《HiHi導覽先生》第一次在人生當中「好好學語言」獻給了這塊土地的博大精深之成果,有台語師父順聰老師的帶領下,台語也不再那麼陌生有距離,反而像一個老頑童一樣陪伴著我的每一天,現在一個人的murmur也都變成台語啦!——李霈瑜(金鐘主持、演員)   打球的時候,最喜歡遇到一種隊友:這種隊友,能夠洞察場上情勢即時回應,連結起團隊的共識,並且為逆境做出突破——順聰就是「台語」在這個充滿變化的新時代,最需要的神隊友。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台語的神隊友,《台語心花開》正是一本非常「鄭順聰」,又非常「當代」、非常「台語」的實用上手好作品!——汪兆謙(

阮劇團藝術總監)   經過久長的母語運動,二、三代人的拍拚,現此時的台語文,展現tī世人面頭前的,已經是完全無仝款的面貌。當代的台語人所思考的,已經是「按怎hōo台語融入現代生活的無仝面向」、「按怎hōo台語會當得著社會大眾普遍的認同kap使用」。 這本《台語心花開》,共這種台語的新面貌完全表現出來。文筆和內容lóng真精彩,我想,無論台語文的初學者抑是老鳥,讀了lóng會「心花開」。推薦hōo對台語有興趣的你。——何信翰(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我想這已經不是一個以自身台語「講袂輾轉」為趣的時代,近年新式台語歌儼然成為一種新潮流,這並非代表語平運動已進入尾聲,而是這優美語言

的一華麗轉身,我們受它牽引、開始相信進步的同時也有力量帶走它失落的部分,在一退一進的舞步中找到自己、與它齊綻放。這人人都能共舞的天地是順聰老師透過幾年來的書寫、推廣,栽種開闢於其中。——依玲(淺堤樂團主唱)   語言沒使用就會生疏,然後慢慢被遺忘,在這過程中詞彙往往是第一個犧牲者。   《台語心花開》看似工具書,但它以生動的日常經驗匯集口語化的生活用詞,並有著詳細的同義詞與近義詞延伸。書本內容除了把更多適當、道地的詞彙放進生活以外,對於詞曲創作者來說還提供了更多精確的用字遣詞,不論對口說或創作都是一股強大助力。——冠佑(美秀集團鍵盤手)   《台語心花開》盡趣味(tsìn tshù-bī)

,讓人一頁一頁欲罷不能。作者從日常切入,筆觸生動幽默躍然紙上,文末的字詞整理表,更深一層引領讀者觸類旁通,深入淺出最難能可貴。   其中最有感的是「環島聽口音」,身為宜蘭女兒,雖以優勢腔播報,但開場自介仍堅持以宜蘭腔唸自己的姓氏黃Uînn,而非優勢腔N̂g,母語是鄉愁、是情感,兼容並蓄於台灣各地的腔口(khiunn-kháu),也是台語可愛之處。   對於未受過本土語言教育的人,明明能聽說台語,卻往往受挫於台羅拼音、台語文,通篇文字看甲霧嗄嗄(bū-sà-sà),想親近母語而不得,難免沮喪,但語言存續,除了口語相傳,文字典藏更為重要,所以想學台語又畏懼台文的人,這本書正好是引人一腳踏入台文世界

的絕佳入門書。——黃筱純(鏡新聞台語主播)   台語在這片島嶼札根生長數百年,發展出各路南北腔調、生猛活跳,可惜歷史因緣翻弄,直到網路時代,台文書寫與教育才有機會在島嶼上落地。感謝順聰兄專注台文寫作,勤學筆耕,從家庭生活到社會文化,淬煉台語關鍵字,讓新世代有機會打開台文視窗及台語頻道,重新連結台語人世代積累的珍貴資料庫,也給自己的心,留一條回轉土地的歸鄉路。——賴青松(穀東俱樂部發起人)

活潑台語歌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完整專訪上線囉:
金曲歌后曹雅雯:用台語詩寫我人生的反差萌
https://youtu.be/UAsgfw43J_Q

自從阿公教了第一首台語歌,就愛上唱歌,唱到鄰居敲門抗議,也唱成歌唱節目百萬得主。外型亮眼、個性活潑的曹雅雯,經歷看似一帆風順,其實曾度過一段自我懷疑的辛苦日子。
 
走過憂鬱症,拿下金曲獎,金曲歌后曹雅雯一再用作品證明自己,新專輯《自本》被譽為去年最精彩的音樂作品之一,不僅入圍八項金曲獎,創新的台語創作,也讓許多從未接觸台語音樂的人重新認識台語歌。
 
喉嚨內建音響,行走CD曹雅雯,雖自嘲自己看起來瘋瘋的,但私底下卻是個愛寫字、愛讀詩的鐵桿文青,她是如何找到面對黑暗的方法?
 
精彩專訪,明日上線。

天下雜誌video製作 製作人/李洛梅 採訪/何綺、鄭景雯 剪輯/何綺 視訊錄影/林有成

#曹雅雯 #金曲獎 #台語歌 #自本 #歌唱節目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游昌發六首中文藝術歌曲之研究

為了解決活潑台語歌的問題,作者黃惠婉 這樣論述:

台灣的中文藝術歌曲分為國語、台語和客語三類。國語歌曲早期作曲家有呂泉生、郭芝苑、張錦鴻、沈炳光,多半屬於民歌風格;早期台語歌曲作曲家有呂泉生與郭芝苑,近期有蕭泰然、林福裕和游昌發等人,作品有浪漫與現代風格;客語歌曲有沈錦堂、曾興魁等人,也有浪漫與現代風格。台灣著名作曲家游昌發的作品相當豐富。他特別喜歡創作歌劇、合唱曲與藝術歌曲,他被認為相當民族主義化,但他並非把民族旋律套到西洋的形式裡,反而創作具有思考性的音樂;他的藝術歌曲帶有前衛派的風格,為華語歌唱家不可或缺的選擇。本文旨在研究游昌發的四首國語歌曲和兩首台語歌曲。〈小蝸牛〉鋼琴部以波浪式音型和大小和絃、同音反覆構成燦爛的音響,歌唱旋律活潑

逗趣,表現蝸牛不喜歡又濕又髒的殼;〈小蜘蛛〉的A段以顫音表現想要消滅蚊子、蒼蠅的氣勢,B段以尖聲細語表現喜歡勤勞的蜜蜂,音樂充滿對比性;〈牧羊女〉也是充滿對比性,A段用鋼琴斷奏表現活潑高興的牧羊女,B段卻充滿了哀傷氣氛;〈上上籤〉的鋼琴顫音表現春天來了,歌者以充滿喜悅的心情,告訴大家這個最高的機密;〈膨風師〉鋼琴表現主角吹牛皮的模樣,但歌者卻批判地揭開他吹牛皮的底細;〈七爺八爺〉,鋼琴部有鑼鼓陣的音響,歌者向大眾強調七爺八爺法力無邊。

練習與自己對話:願意當個傻女孩

為了解決活潑台語歌的問題,作者張文綺,F姐 這樣論述:

  張文綺是為了節目效果裝笨裝傻?   張文綺為什麼這麼好笑?   張文綺怎麼會從乩身變基督徒?   張文綺到底怎麼長大的?   從小有學習障礙唸書不擅長,媽媽為了她的成績傷透腦筋不斷幫她轉學;13歲起到處參加歌場選秀比賽,簽了經紀公司發了唱片卻乏人問津,辦了簽唱會卻沒有人請她簽名,於是拿起麥克風開始主持;她透過自我對話找到人生的解答。   華視天才衝衝衝主持人 張文綺 首次出書  誠實面對自己的過去   走進張文綺的內心世界 是多年來遭遇挫折否定自我後的重生   一次次的打擊 一次次的讓她越挫越勇 是『愛』引領將她從迷途走向光明   ●張文綺到底怎麼長大的?像搭雲霄

飛車般峰迴路轉的求學之路   『從小因為閱讀和認字有問題而看不懂課本,在課業上的表現非常糟糕,大概都是排在班上倒數前幾名那種。我的作業幾乎都要靠媽媽幫我完成,但不是我很懶不願寫功課,而是我真的看不懂,所以只能在書桌前看著寫不出來的作業本哭。』   『為了幫助我,家人將我轉去舞蹈專班,以為這樣我可以重拾信心,建立正常人際關係,但沒想到,我卻在更嚴厲的比較下失去本來就不多的自信心,進而影響到生理發育。十歲那段時間是女孩子身高長最快的時候,但我讀一年下來卻連一公分都沒長。』媽媽又做了一個決定,把我轉回普通國小,利用原本通勤的時間去學習唱歌。   高中時我遇到一位很支持我的老師,在老師的推荐下,我

代表學校去美國波特蘭市的姐妹校進行文化交流,表演以國樂為背景伴奏的台語歌「鼓聲若響」。這是我第一次出國表演,第一次以國樂伴奏做演唱,也是第一次去美國住「寄宿家庭」。   ●感念生命中的貴人,我好幸運與你們相遇   13歲起我就開始注意各地大小型的歌唱比賽,自己報名南北征討參加比賽。   參加過「超級星光大道」第一季止步在一百強,「超級星光大道」第三季,晉級到二十強,最後在民視「明日之星」遇到人生中最大的貴人,那就是人稱「綜藝教父」的黃義雄先生,大家都稱呼他為「寇桑」。   《關於寇桑》   在參加節目前,參賽者們都要試唱,就在我試唱完後,寇桑十分霸氣的跟我父母說:「妳願不願意把女兒交給我?

」   一次節目錄影,我在現場笑臉鼓掌著,寇桑突然走向坐在台下的我,他在所有人面前將麥克風遞到我面前,以特意響亮的音調,用他那老練帶江湖味的口吻直接用台語問:「妳還會唱歌嗎?」   唱完後,寇桑當著所有人面前說:「妳覺得有沒有退步?」然後用犀利的眼神看了我一眼。我在當場則是尷尬到不知如何自處。   我想跟在天國的寇桑說,雖然我沒有如你的期望成為一個台語天后,但是我用主持將歡笑帶給大家、散播正能量鼓勵粉絲們,這樣做你應該不會罵我吧?   《關於小鬼》   當時還是新人時去「娛樂百分百」節目宣傳,在與主持人互動時若沒那麼順暢或腦袋卡住,難免會挨罵,小鬼此時就會安慰我。那天我們互動的很愉快,

他覺得我在綜藝節目裡很有梗也很好笑。經由他的推薦,我被繼續邀請上「娛樂百分百」,連另一位主持人羅志祥也誇我說:「妳像黏土,怎麼塑型都可以」。我很感念小鬼給了我成為綜藝節目主持人的信心,也是他幫我開啓了這扇主持人之門。   《關於乃哥》   乃哥影響我很大的是他為人處事「求真」的態度,還有他對於「效率」的要求。他讓我學到時間的運用和分配上應該要有的堅持。   《關於城哥》   他常提醒我要多看書充實自己,我記得他跟我說過:「妳有用不盡的福報。」大概是他覺得我這麼傻,還可以在複雜的演藝圈活到現在真的是要靠福報。   《關於老大(黃子佼)》   我一直視他為演藝圈裡的老師,他不會吝於分享他的經

驗及人脈,讓我們這些後輩能有更多演出機會,在我需要建議,或是在主持節目遇到瓶頸時,跟佼哥說說話,通常能得到一些啓發。   有件事讓我印象很深刻,那是在我當歌手時,我一直希望在新專輯推出時能有一場風光的「專輯發片記者會」,有一次,我鐵了心決定要自己籌辦記者會,這個想法說給「老大」聽後,他二話不說的答應幫我擔任記者會主持人,我興奮到睡不著,覺得自己何其有幸能得到他的幫忙,雖然最後這場發片記者會沒有辦成,但我心中一直記得他「二話不說」的義氣及相挺。佼哥對於後輩的支持不是只有說說鼓勵的話,他會在有機會時以具體行動表達出來。   《關於梁爸(梁赫群)》   我們是在「食尚玩家」節目一起主持而認識的。

他有激勵人心的能力。他欣賞我這種「憨憨」的性格,也常鼓勵我要繼續保持這種「傻勁」,維持住自己的本性,不要因環境改變自己的率真。   《關於在天國的妳》   我心理想著「不可能,不是昨天我們才見面聊天的嗎?」「不是約好要再一起唱歌嗎?」怎麼會突然就這樣走了。我想要去送妳最後一程,媽媽陪著我到台中,但我無從得知告別式地點在哪裡,我只能自責:「為什麼連告別式地點都問不到…」然後眼淚一直不停的流下來。如今想起妳,我會在心裡禱告:「希望現在的妳在上帝身邊繼續當個很會唱歌的天使。」   ●為消除命運無法掌握的無助感,什麼方式我都試   有關注我的人會知道,有一件讓我身心俱疲的往事,那就是我曾經當過乩童

的過去。   很多人都曾經看過媒體報導過我曾參加過「乩童訓練班」,並且被拍下許多張「起乩」的照片,我像這樣成為宮廟乩身的日子持續了四年之久。   當時我的唱片成績不上不下,演藝事業發展不順,我覺得真的是倒楣到極點。當感到情緒低落或是無所適從時,都會想要找個依靠,此時脆弱的心靈很容易失去理智的判斷。就是在那個時候,我的朋友告訴我有一間宮廟很靈驗可以改運,也許我可以去試試看。   我一心一意祈求自己的演藝之路能順暢一些,也希望不要再被我無法掌握的命運甩巴掌,所以我就跟朋友一起去那間宮廟看看。   宮廟的人說我身上有光,所以那些「東西」想拿我身上的能量,那時我心裡常常十分痛苦及害怕,有時還會

不由自主的打冷顫,於是我問自己:「為什麼我會活成這樣子?」那段日子現在想起來都還覺得全身不舒服。   就在我認為靈魂和心力都最低落的那個時刻,上帝對我又伸出了援手。在因緣際會下,我有機會跟徐小可、小禎,小馬這些朋友深聊,開始對基督有了更深的認識。   ●信仰教會我 順從的力量比起控制的力量還要強   不得不承認,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是很想要掌控全局的人,我喜歡事情能照自己的規劃進行,當我有想法要去做時,腦中自然就會有藍圖及實施的步驟,我不喜歡事情無法控制,我也不喜歡驚喜,因為那常會變成驚嚇。所以若是沒有在計畫內做事,我心裡就會不舒服,我想這應該是缺乏安全感所致。   我以前和別人溝通時,常

常會出現「命令句」及「肯定句」,但現在我在把想法說出口前,會問我身邊的人的意見後再做決定,在溝通上比較有彈性,我會給大家空間去想想看要怎麼做比較適合。這種不再想要全面控制局面的改變是信仰要我學的課題。上帝讓我的身段變為柔軟,會更在乎別人的想法及感受。   我用「真心」來看待一路走來最真實的自己,並且在每次與自己的對話中,重新檢視自己的內心是否還存有「真與善」的本質。我也要感謝「傻女孩」張文綺,在每次與妳的對話中,我都會再度確信,維持「真誠」和「善良」的本性,是我要一直堅持下去的道路。

台灣解嚴以後福佬語社運歌曲研究

為了解決活潑台語歌的問題,作者陳怡君 這樣論述:

  社運歌曲與社會動員有密切關聯,富含反威權、衝撞體制的特質,經常與弱勢、被壓迫的一方同在,有為社會拔苦的動機與效能,對社會的影響深遠,但在台灣卻少見相關研究。本論文以台灣文化研究的角度,參照時代脈絡,對解嚴以後具代表性的台灣福佬語社運歌曲及創作者進行整理與文本分析,探討解嚴以後社運歌曲的發展狀態、特色及其文化意涵。 研究發現日治中期雖有社運歌曲的出現,但是戰後台灣由於實施戒嚴,社會運動幾無發展空間,自由派人士只能透過辦雜誌、地下組織以及海外台獨運動來反抗威權,歌曲的創作也被新聞局嚴密控管,因此社運歌曲發展出現斷層。1970年代國民政府陷入外交孤立,台灣社會歷經保釣、鄉土論戰、美麗島事

件等刺激,興起回頭尋根、擁抱鄉土的台灣意識,1980年代反對運動開始借用日治時期悲情、哀怨的福佬語創作歌謠作為運動歌曲,予以政治解釋,或是重新填詞。至解嚴之後,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也開啟第二波福佬語社運歌曲創作。 解嚴之初社會運動強調台灣主體性,以台灣正名、反霸權併吞,追求台灣新願景為三大目標,並確立海洋國家的新定位,社運歌曲仍以福佬語為主,歌詞從早期的悲情、壓抑,到中後期的激勵、振奮;曲風則從抒情、民謠,到活潑、激昂的進行曲,充滿從禁錮中解放的意涵;而「地下電台」在社運歌曲傳播上扮演重要角色。1990年代後期至2000年代,隨著台灣民主發展與政權交替,社會運動也從政治抗爭,走向環保、人權

、工運、農運、反財團等多元社區關懷,社運歌曲隨之呈現多種語言、樂器混合,以及台灣傳統音樂元素融入西式搖滾,成為獨樹一格的台客搖滾風潮,歌詞內涵逐漸與政治脫鈎,開展了主場視野,也由於資訊社會的形成與網路的發達,社運歌曲的創作與傳播更為自由與多樣,並產生無數的社運歌曲改編與再製現象。2010年代以後由於台灣社會瀰漫著威權復辟的氛圍,在網路社群的串聯下台灣社會運動呈現新樣貌,社運歌曲的變革值得後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