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作品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浪漫主義作品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KarelJaromírErben寫的 花束集:捷克民族傳說集 和古斯塔夫.福婁拜的 情感教育(二版)【福婁拜夢幻逸作,超越《包法利夫人》,繁體中文版首度面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浪漫主義的自由特色來自於內在精神,試圖找回感情為目標也說明:浪漫主義 的特色有哪些? · 喜好崇尚自由 · 充滿想像與感性 · 著重內在的傳達 · 畫面構圖的動感 · 筆觸也豪邁自然 · 強烈的明暗對比 · 富於戲劇性題材.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麋鹿 和野人所出版 。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黃勤恩所指導 林家妃的 林家妃鋼琴音樂會樂曲解說 (2009),提出浪漫主義作品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音樂會、觸技曲、幻想曲、隨想曲、協奏曲、變奏曲、前奏曲、巴赫、索勒、海頓、貝多芬、舒曼、葛利格、拉赫曼尼諾夫、莫茲可夫斯基、浦朗。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 黃進龍、洪仁進所指導 傅浩軒的 自然環境背後的心靈場域 (2008),提出因為有 傅浩軒、自然主義、浪漫主義、象徵主義、隱喻、魏斯、保麗龍、上帝的重點而找出了 浪漫主義作品的解答。

最後網站浪漫主義畫派 - 中文百科知識則補充:浪漫主義 畫派是十九世紀初葉,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興起於法國畫壇的一個藝術流派,這一畫派擺脫了當時學院派和古典主義的羈絆,偏重於發揮藝術家自己的想像和創造,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浪漫主義作品,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花束集:捷克民族傳說集

為了解決浪漫主義作品的問題,作者KarelJaromírErben 這樣論述:

  ★ 捷克公認最偉大童話故事作家埃爾本經典敘事詩,出版百年首次授權繁體中文版!   ★ 13篇敘事詩,搭配13幅細緻蛋彩畫插圖,絕美詩集描繪捷克民族不朽精神!   ★ 捷克當地流傳最久遠的民間傳說與童話,送給世界最真誠的警世箴言!   ★ 關於愛與死亡、幸福與懺悔的古老傳說,娓娓道出捷克傳統社會嚴謹的道德觀!     《花束集》是作者埃爾本根據畢其一生採集而來的捷克民族傳說故事,以敘事詩的體裁進行創作成集。一篇篇遞層且相互呼應的寓言或是警世箴言,不僅成功地詮釋捷克傳統社會嚴謹的道德觀,也完美地描繪出捷克民族的靈魂。捷克文學家、音樂家與藝術家深受其影響,包括史麥塔納(Bedřich Sme

tana, 1824-1884)、聶魯達(Jan Neruda, 1834-1891)、德弗札克(Antonín Dvořák, 1841-1904)、楊納傑克(Leoš Janáček,1854-1928)與馬爾蒂努(Bohuslav Martinů, 1890-1959)等,皆紛紛以各種文學作品、音樂或是藝術方式來表達對於民族主義意識抬頭的渴望。其中,最為知名的應是德弗札克在1890年代創作的四首交響詩,其文本取材便是來自《花束集》四篇同名詩作:〈水妖精〉、〈午間女妖〉、〈金紡車〉、〈鴿子〉。而〈水妖精〉也是德弗札克於1900年完成的著名歌劇《露莎卡》(Rusalka)中的角色靈感來源;知

名捷克導演布拉貝茨(F. A. Brabec, 1954)於2000年擷取其中七篇敘事詩成功拍攝同名電影《花束集》,橫掃2000年「捷克金獅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等四項大獎。直至現代,本書一直是捷克小學重要的捷克文學基礎教材。     埃爾本對於《花束集》原版的十二篇敘事詩也有別出心裁的安排。作者就每首敘事內容的屬性採鏡像排列:同書名的開場詩〈花束〉與最末篇〈女先知〉都是關乎國族命運的寓言;第二篇〈寶庫〉與第十二篇〈女兒的詛咒〉則是講述母與子的關係;第三篇〈新郎衫〉與第十篇〈柳樹〉論及男與女的關係;第四篇〈午間女妖〉與第九篇〈水妖精〉則提及人與超自然力量的關係;第五篇〈金紡車〉與第八篇〈札

霍爾的刑床〉談論的是內疚、懺悔以及最終的救贖;第六篇〈聖誕夜〉與第七篇〈鴿子〉則是對比幸福與悲傷,以及愛與死亡。這樣極具巧思的篇章排列,漸層遞接,如同書名,好比一紮花束。   好評推薦     「中文讀者,對英美德法等西歐北美的浪漫主義作品,多半耳熟能詳,但對東歐民族的浪漫傳統認識,尚待開發。《花束集》中譯本的出版,正好可以彌補此一不足,十分可喜。」──詩人 羅青

浪漫主義作品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小提琴 | 林唐安 Tang-An Ling
鋼琴 | 張博翔 Po-Hsiang Chang
地點 | 礁溪長老教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一首古典音樂,標榜聽過一次你就會愛上它,就是這首了-〈泰伊斯冥想曲〉(Meditation from Thais)。這是法國作曲家馬斯內 (Jules Massenet1842-1912) 的作品。

人們總是尊馬斯內為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音樂藝術的代表者,他是一位多產作曲家,除了偶爾寫些器樂作品和歌曲外,主要活動領域在歌劇 。

1894年創作歌劇《泰伊斯》(Thais),描述14世紀時,一位淪落風塵的女子泰伊斯,被修士規勸脫離墮落的生活。劇裡〈泰伊斯冥想曲〉這段間奏曲中,泰伊斯沈靜思索,決定跟隨修士成為修女。不過,最後修士卻發現自己早已愛上泰伊斯,卻再也沒有機會得到她的愛情。

目前歌劇《泰伊斯》已很少上演,不過當中〈泰伊斯冥想曲〉,卻成為最受大眾喜愛的樂曲之一。曲子細膩精巧,含有豐富的音樂表情,樂音悠悠多有轉折起伏,彷彿勾勒出泰伊斯舉手投足間的嫵媚和絕代風華,同時呈現悲劇性格。

內容取自MUZIK古典月刊
https://read.muzikair.com/us/articles/8c188d1d-8152-457a-86da-ce524eb65b2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式工作演出邀約歡迎私訊Instagram或臉書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小提琴手唐安Ann-11...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angann1128/

#Massenet
#Meditation from Thais
#Violin
#Thais

林家妃鋼琴音樂會樂曲解說

為了解決浪漫主義作品的問題,作者林家妃 這樣論述:

此論文包含了《演奏音樂會》及《獨奏音樂會》兩個部分,兩場音樂會皆附有「演奏曲目」及「樂曲解說」。 《演奏音樂會》共演奏四首樂曲,包含了各種不同的樂曲型式。巴洛克時期《c小調觸技曲,作品911》為巴赫早期的重要鍵盤作品,是一種曲式自由、速度甚快的對位式風琴曲或古鋼琴曲。貝多芬《幻想曲,作品77》,是帶有濃厚即興意味,多段落且曲式自由的古典時期作品。莫茲可夫斯基的《西班牙隨想曲,作品37》帶有幽默、詼諧、隨意想像的曲風;亦是兼具西班牙色彩且形式自由的現代樂派作品。葛利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作品16》為浪漫時期協奏曲的曲式。 《獨奏音樂會》共演奏五首不同時期的作品,每一部作品體現的不僅是當

時代的藝術之美,更結合了個人的風格特色,並展現自我國家的文化色彩。第一首,西班牙作曲家索勒為鍵盤樂器所寫的《第四十八號c小調大鍵琴奏鳴曲,作品562》,簡樸精緻的巴洛克舞曲風格,融合吉他音樂的特色,散發著獨特的西班牙風味。第二首,德國作曲家舒曼為鋼琴而作的《幻想曲集,作品12》,恣意遨翔的樂思揉合濃厚的文學氣息,是一套充滿幻想詩意的浪漫時期特性小品。第三首,奧地利作曲家海頓為古鋼琴及鋼琴所作的《f小調變奏曲,作品17之6》,有著雙重變奏的結構,是深具均衡、理性、優雅之美的古典樂派作品。第四首,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的《降B大調前奏曲,作品23之2》,澎湃熱情的後浪漫主義作品,展現現代鋼琴輝宏華

麗的音響及氣勢,更以豐富多層次的音色對比,烘托出細膩深層的內在情感。第五首,法國作曲家浦朗克為鋼琴創作的《拿坡里組曲》,將現代鋼琴的音色及聲響變化發揮到極致,並巧妙地在調性音樂、非調性音樂之間取得極佳的平衡,是一組融合多種理念及素材的現代樂派小品。 藉由彈奏及分析這兩場音樂會之作品,來呈現各時期鍵盤樂器的發展特色及各種型式的樂曲風格;並展現多元的文化差異。

情感教育(二版)【福婁拜夢幻逸作,超越《包法利夫人》,繁體中文版首度面世】

為了解決浪漫主義作品的問題,作者古斯塔夫.福婁拜 這樣論述:

福婁拜夢幻逸作,繁體中文版首度面世 超越《包法利夫人》,揭露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浮華與幻滅 一部令卡夫卡、莫泊桑、普魯斯特、納博可夫,為之著迷的極致名著 最具福婁拜自傳色彩的經典作品   阮若缺 (政治大學歐語系教授)——精采專文導讀   ▍洶湧的愛情、澎湃的理想、無畏的革命   這世上的每個人,都期盼以不同的方式成就自我,完成生命的驚嘆!▍   我想要書寫我們這一代人的道德歷史,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書寫他們情感的歷史。這是一本關於愛情、關於激情的書。但僅能容於當世的激情,亦即消極的激情。──古斯塔夫.福婁拜 自述《情感教育》創作動機   ▍那是我們人生的最好時光!▍   寫實主義巨

匠福婁拜,以瑰麗細密的文字、客觀冷靜的口吻,編織出一幅十九世紀法國社會浮世繪。從柏拉圖式的單純愛戀、再到情欲糾葛的遊戲,最後淪落到為了現實利益妥協,腓德烈克用他人生理想的幻滅,完成了屬於自我的情感教育。藉由成熟的敘事技巧,福婁拜道出了世代青年從滿腔抱負,到最終一事無成的集體生命困境,緬懷那些似水流逝的徒然激情。直至今日,猶有許多的「腓德烈克」,在混亂奔騰的社會局勢裡,惶惶不可終日。   腓德烈克,一名出身富有家庭的法學院學生,初到巴黎這座自由開放的大都市。在某日返家輪船上,他邂逅了畫商阿爾努的妻子-瑪麗,並且深深為她著迷。然而,她卻始終不敢接受他的情意。置身在風起雲湧的十九世紀,這名青年出入

於極致奢華的社交晚宴、迷人感性的高貴沙龍,也見證了法國王朝的一夕傾倒、街頭喋血的暴動場面。革命號角響起,權勢地位轉移。歷經數波動盪,生性浪漫的腓德烈克,除了耽溺在長年的單戀之中,亦先後周旋於家鄉純情少女的愛慕、交際花羅莎妮的胴體、實業家丹布羅斯夫人的財富,久久無法自拔。他的摯友德洛里耶,則是不擇手段地想在混亂的時局裡,尋找一夕翻身的機遇。然而無盡的激情追逐之後,等侍他們的將是…… 本書特色   ★一部最富有福婁拜個人自傳色彩的小說   ★全新中文譯本首度在台上市,滿足經典文學讀者的收藏渴望   ★法國文壇巨匠福婁拜,超越名著《包法利夫人》,顛峰代表作!   ★描繪法國十九世紀當時社會,反映

法國動盪不安的革命時代。出入巴黎上流社會饗宴,目擊群眾攻占王宮時的亢奮瘋狂。   ★刻畫人物性格、形貌傳神細膩,用字優美洗練   ★影響莫泊桑、左拉、普魯斯特、喬伊斯等卓越名家,小說審美從浪漫主義到寫實主義的重大轉折 名人推薦   ▍卡夫卡、納博科夫、莫泊桑、普魯斯特、喬治.桑、努里西埃、阮若缺、房慧真……諸多名家一致傾心推薦 ▍   ★卡夫卡 (《審判》、《蛻變》作者)   在寫給女友菲莉斯的情書裡,提到「《情感教育》多年來如同極少的幾個朋友陪伴著我。無論何時,無論何處,翻開這本書,都會令我感到激動不已,完全被它所吸引。我一直覺得自己是本書作者的精神之子,儘管是愚笨又可憐的那一個。馬上

寫信告訴我,妳是否會法文。如果會,我再為妳寄去最新的法文版本。告訴我,妳會法文,即便這或許不是真的。因為本書文字非常之瑰麗。」   ★納博科夫 (《蘿莉塔》作者、二十世紀當代小說之王)   我最喜愛的法國文學家是福婁拜與普斯特。……沒有福婁拜就沒有法國的馬塞爾.普魯斯特,也不會有愛爾蘭的詹姆斯.喬伊斯,俄國的契訶夫也就無法成為真正的契訶夫。   ★弗朗索瓦.努里西埃 (當代法國作家、龔固爾學院院士)   我無法於《情感教育》和《包法利夫人》兩者之間作抉擇。倘若非抉擇不可,那我無疑會選擇《情感教育》。   ★房慧真 (《小塵埃》作者)   「他們的青春似錦,生活如畫」,《情感教育》的一開場

,從兩個外省出生,一同求學,夢想著即將有著遠大前程的青年寫起。福婁拜筆下總不給任何救贖,只給幻滅與失敗,所呈現的從來都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商品洪流,無止盡對於身分地位的追求,吞沒了包法利夫人,也捲進了這一對曾經純真的青年。   ★阮若缺 (政治大學歐語系教授) 精采專文導讀

自然環境背後的心靈場域

為了解決浪漫主義作品的問題,作者傅浩軒 這樣論述:

摘要 本創作研究在探討人為化物品與自然環境背後的心靈場域。這心靈場域是筆者透過個人特定選用的符號來營造出一種可以訴說個人情感的畫面,而每個符號是親身經歷的、是身邊隨手可得的,也可能是想像出來的角色等。對於筆者而言,這些選用的符號為著就是能讓筆者更能夠清楚地與觀賞者一起關心環境的保護,並傳達不只對大自然的保護有所負擔,同時也要關心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問題。論文撰寫的重心架構共分四章來敘述,謹摘要如下: 緒論:敘述筆者創作研究目的、動機、內容與方法等。重點擺在透過藝術創作深入對心靈的探討,並了解生命的可貴與自然的重要性。 第一章:創作相關文獻學理探討。敘述筆者受到西方藝術流派的影響

,所衍伸出的個人創作方向與思維模式。因著筆者深受西方藝術的影響,在筆者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對西方藝術某些特定時期的思維追求與表現手法的沿用。像是文藝復興時期對於筆者而言,所看重的反是對於自然的偉大而非全然的接受人定勝天的思維。透過探索自然的豐盛,體會寫實的定義不在是追求事物的表象,整個過程從親近大自然的巴比松畫派到指射人文的社會寫實主義與個人心象的寫實。最後透過浪漫主義的遐思與象徵主義背後的意涵,將前面對於生命中的體悟串聯在畫面當中,營造出隱喻性的畫面給予觀者啟示性的聯想。 第二章:從藝術、人文與自然的關連性中反思個人創作。透過藝術的角度筆者將自然的關懷與尋找自然與人文之間的平衡點,做為創作

的方向。探討的方式藉由藝術、人文與自然相互的對話,來釐清三者各自扮演的角色,從筆者對於三者的體驗延伸出對環境保護為意象的心靈場域。 第三章:創作形式與技法媒材。本章節在談論筆者對於藝術創作的價值在於能夠與觀者之間有更深層面的對話,期待的是更深的隱喻性畫面能夠啟示觀者對於環境保護的看待與自身經歷的反思,而不是停留在表面視覺效果的美感。每張藝術品若企圖透過熟練的技法來呈現出畫家所要求的藝術面貌,而這時技法的活潑與細膩顯的格外重要。因為若沒有生命支撐的技法是難以彰顯畫家內心深處的生命力只會成為死板的呈現,也難以成就一張充滿靈魂的作品。 第四章:代表作品分析。本章節以各種的心靈場域連結訴說

筆者的心境,以不同的符號呈現各階段的作品面貌,來表示對環境保護的重視。 結論:個人創作觀感與成果分享,以及在未來面對創作上的態度與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