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優惠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海底撈優惠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孫勇興寫的 餐飲企業新行銷1+1實戰手冊 和的 巷仔口社會學3:如果贏者全拿,我們還剩下什麼?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海底撈生日優惠2022年也說明:海底撈 生日優惠 · 30%OFF海底撈優惠券 · 55% 海底撈優惠券用於訂單 · 20% 海底撈所有新商品的折扣碼 · 海底撈免費獲取優惠券! · 海底撈全線50%折優惠碼.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大家所出版 。

國立東華大學 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 賴來新所指導 張均鈺的 獨立經營平價小火鍋店之顧客消費動機與飲食生活型態研究 (2020),提出海底撈優惠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平價小火鍋、消費動機、飲食生活型態、獨立經營。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客家學院傳播與科技學系碩士班 黃靜蓉所指導 巫尹文的 當紅背後的秘密:亞洲偶像團體商業模式分析 (2020),提出因為有 偶像團體、粉絲、商業模式畫布、DART模型、情感勞動的重點而找出了 海底撈優惠碼的解答。

最後網站2022 海底捞优惠卷&折扣码 - 北美省钱快报則補充:海底捞 折扣优惠 晒货攻略 109 众测 资讯/热门商品. 折扣优惠 查看更多 ... 工業市海底撈 優惠多多來吃鍋吧‼️ Yuhsing 32 1 ... 【Local分享】UTC海底捞火锅探店.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海底撈優惠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餐飲企業新行銷1+1實戰手冊

為了解決海底撈優惠碼的問題,作者孫勇興 這樣論述:

從餐飲企業廣告行銷、網路行銷、店內行銷、活動促銷和品-牌行銷五個方面,對餐飲企業的行銷管理工作進行了細緻的講解與分析。尤其是結合“互聯網+”“大資料”和“新零售”等時代背景,重點介紹了微信行銷、微博行銷、大資料行銷、App行銷和外賣小程式行銷等內容,讓智慧行銷成為“新餐飲”的重要推手。 為了方便讀者學習和使用,本書推出了“1+1”的閱讀模式,書中不僅針對每種行銷方式提供了相應的實戰案例,而且針對部分內容附上了學習視頻,讀者掃描正文中的二維碼即可看到生動的講解。  《餐飲企業新行銷1+1實戰手冊》適合餐飲企業管理人員、市場行銷人員、相關培訓機構以及大中院校相關專業師生閱讀使用。

孫勇興 註冊中國餐飲服務大師 中國飯店業評委 國際金鑰匙中國區總經理級金鑰匙 山西旅遊職業學院酒店管理教師,擁有高超的實踐管理技能及豐富的理論教學經驗 主編的圖書《餐飲開店全程運作實戰手冊》被中國烹飪協會評選為2017年度中餐科技進步獎 導 讀 新餐飲時代,智慧行銷是核心 / 1 一、未來餐飲業將更加智慧化 / 1 二、智能行銷成“新餐飲”推手 / 3 三、提升“自運營”能力,實現智慧行銷 / 4 第一章 餐飲企業廣告行銷 / 7 如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這是一個講求品牌的市場,依靠口碑傳播已經跟不上市場發展節奏,大張旗鼓地做廣告已經成為餐飲企業主

要的促銷策略之一。廣告行銷已成為餐飲企業行銷組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第 一節 傳統廣告行銷 / 8 一、電視廣告行銷 / 8 相關連結  “魚你在一起”酸菜魚廣告片強勢 登陸央視 / 11 二、電臺廣告行銷 / 13 三、報紙廣告行銷 / 16 四、雜誌廣告行銷 / 18 第二節 戶外廣告行銷 / 20 一、公車廣告行銷 / 20 二、地鐵廣告行銷 / 22 三、電梯廣告行銷 / 25 四、路牌廣告行銷 / 26 五、候車亭廣告行銷 / 27 第二章 餐飲企業網路行銷 / 29 近幾年,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傳統的行銷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餐飲市場的競爭日趨白熱化,企業只做單純的

口碑行銷已經不能滿足餐飲界的現狀了。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今天,餐飲企業尤其需要網路行銷。 第一節 微信行銷 / 30 一、微信行銷的好處 / 30 二、微信公眾號行銷 / 31 相關連結  餐飲公眾號吸引“粉絲”的技巧/40 三、微信小程式行銷 / 44 四、個人微信號行銷 / 54 相關連結  個人號如何與客人私聊 / 57 第二節 微博行銷 / 58 一、微博行銷的特性 / 58 二、微博行銷的價值 / 59 三、微博行銷的流程 / 61 四、微博行銷的要點 / 62 五、微博行銷的策略 / 68 六、微博行銷的技巧 / 71 第三節 會員大數據行銷 / 74 一、會員的分類 / 74

二、會員資料的價值 / 75 三、會員數據行銷的策略 / 77 相關連結  如何解讀餐飲大資料 / 78 第四節 App行銷 / 81 一、餐飲App的功能 / 81 二、餐飲App的價值 / 82 三、餐飲App的運營維護 / 84 四、餐飲App的推廣模式 / 85 五、餐飲App的行銷技巧 / 85 六、餐飲App的行銷關鍵 / 87 第五節 團購促銷 / 88 一、餐飲團購的概念 / 88 二、餐飲團購的意義 / 89 三、餐飲團購的模式 / 89 四、團購促銷的準備事項 / 90 五、團購合作方式 / 91 相關連結  常見的團購網站 / 91 六、團購促銷的時機 / 95 七、餐飲

團購常見問題 / 96 相關連結  餐飲企業如何用團購贏得顧客/97 第六節 外賣行銷 / 98 一、外賣服務的關鍵點 / 98 相關連結  入駐協力廠商外賣平臺與自建外賣平 台的區別與利弊 / 99 二、外賣活動的行銷方式 / 102 相關連結  外賣活動行銷的誤區 / 106 三、外賣平臺的行銷策略 / 107 相關連結  店鋪如何優化搜索,讓顧客更容易 找到 / 109 相關連結  如何提升店鋪評價星級 / 117 相關連結  餐品組合出售的原則 / 119 四、外賣包裝的選擇要求 / 123 五、外賣小程式的開發 / 125 相關連結  入駐了外賣平臺,為什麼還要做小 程式 / 126

六、外賣行銷的技巧 / 128 第三章 餐飲企業店內行銷 / 131 餐飲企業在門店內有許多可以利用的行銷載體(如內部宣傳品行銷、功能表行銷、服務行銷和文化行銷等),將其運用好了,同樣可以產生極好的行銷效果。 第 一節 內部宣傳品行銷 / 132 一、節目單 / 132 二、餐巾紙 / 133 三、打火機 / 133 四、小禮品 / 133 五、告示牌 / 134 第二節 菜單行銷 / 135 一、菜單種類 / 135 二、功能表設計 / 136 三、菜單評估修正 / 137 四、菜品定價 / 139 第三節 服務行銷 / 141 一、知識性服務行銷 / 141 二、附加服務行銷 / 14

1 相關連結  海底撈的“變態”服務 / 142 三、娛樂表演服務行銷 / 142 四、借力行銷 / 143 第四節 文化行銷 / 144 一、文化行銷的概念 / 144 二、文化行銷的內涵 / 145 三、文化行銷的作用 / 145 四、文化行銷的策略 / 146 相關連結  如何做好餐飲產品的文化“包裝”/148 第四章 餐飲企業活動促銷 / 151 餐飲促銷是指餐廳向目標顧客介紹食品和服務專案及配套設施,促使顧客前來消費的市場行銷活動。餐飲企業要通過各式各樣的促銷活動加強與消費者的互動,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顧客的滿意度。 第 一節 促銷概述 / 152 一、餐飲促銷的目標 / 152 二

、餐飲促銷的意義 / 153 三、餐飲促銷的作用 / 153 四、餐飲促銷的原則 / 154 五、餐飲促銷的要點 / 156 相關連結  促銷的具體要求 / 158 六、促銷成功的要素 / 158 第二節 節日活動促銷 / 160 一、全年主要促銷節日 / 160 二、中國傳統節日促銷技巧 / 161 三、西方傳統節日促銷技巧 / 167 四、國際性節假日促銷技巧 / 169 五、季節性節假日促銷技巧 / 170 六、職業類節假日促銷技巧 / 171 七、特殊時段促銷技巧 / 171 第三節 菜品展示促銷 / 171 一、菜品陳列促銷 / 171 二、原材料展示促銷 / 172 三、服務員巡迴

推銷 / 172 四、現場烹飪促銷 / 173 第四節 優惠活動促銷 / 174 一、即時優惠活動 / 174 二、延期優惠活動 / 176 三、其他優惠促銷 / 177 第五節 現場活動促銷 / 178 一、現場餐飲活動的作用 / 178 二、現場餐飲活動促銷的類型 / 179 三、現場餐飲活動促銷的注意事項 / 180 第六節 慶典活動促銷 / 181 一、慶典活動促銷策劃步驟 / 181 二、開業慶典促銷 / 182 【範本】××餐廳開業促銷方案 / 184 三、周年慶典促銷 / 185 【範本】××餐廳店慶促銷活動策劃方案/187 第七節 促銷評估 / 190 一、促銷業績評估 / 1

90 【範本】××餐廳促銷策略調查問卷 / 193 二、促銷效果評估 / 196 三、促銷活動總結 / 198 【範本】××餐廳元旦促銷活動總結報告/199 第五章 餐飲企業品牌行銷 / 203 縱觀我國餐飲企業的發展模式,當前發展的主要方向和任務是提升品牌價值,推進餐飲產品產業化發展。 第 一節 品牌認知 / 204 一、品牌的含義 / 204 二、品牌的價值 / 205 三、品牌的塑造 / 206 第二節 品牌擴張 / 212 一、品牌擴張的意義 / 213 二、餐飲品牌擴張的原因 / 214 三、餐飲品牌擴張的前提 / 216 四、餐飲品牌擴張的策略 / 217 第三節 品牌保護 /

219 一、品牌硬性保護 / 219 相關連結  小肥羊商標的維權之路 / 220 二、品牌軟性保護 / 221 三、品牌危機處理 / 222 第四節 品牌跨界 / 226 一、跨界行銷的概念 / 226 二、跨界合作的基礎 / 226 三、跨界行銷的好處 / 227 相關連結  餐飲品牌跨界為哪般 / 228 四、跨界行銷的形式 / 228 五、跨界行銷的策略 / 230 相關連結  餐飲跨界的新玩法 / 231 Chapter 參考文獻 / 235

海底撈優惠碼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需要surfsharkVPN的大家可以使用下方優惠唷
專屬優惠連結👉https://surfshark.deals/616rk
優惠碼👉616rk

🌟幸福金龍鍋台中旗艦店
台中市西區公益路294號
平日1400-2300
假日1200-2300

影片時間軸🎬
00:00精采預告
00:19餐廳外觀開場
01:18偽店員菜單介紹
02:47桌上配備+菜色介紹
04:30謝謝surfsharkVPN的贊助❤️
05:56邊吃邊聊天
08:26中途心得分得和這個不要點xD
10:20還有點心是冰淇淋
10:32吃飽來去洗頭
11:30影片總結

更多影片⬇️

【新店報報】來自香港的點點心茶餐廳!熱銷品項點一輪!必吃的竟然不是小豬流沙包?!想吃飽要花多少?香港人認證好吃!台中三井outlet
➡️https://youtu.be/_6xYptZTpFI

【吃到飽】299元韓國年糕火鍋!療癒起司🧀️三種吃法大公開!韓式泡麵,飲料,年糕,炸物通通吃到飽!兩餐
➡️https://youtu.be/_6Fuj_oUAts

【新店報報】媲美鼎泰豐的餐廳!台中公益路不葷主義!這幾道必點!一吃就愛上❤️
➡️https://youtu.be/xgGD4WSQY9w

【燒烤吃到飽】鮮蚵/和牛/扇貝/海鮮全都來!大龍蝦兩吃🦞!這次請了打手來這才叫吃回本!超豐盛痛風大餐!燒肉眾
➡️https://youtu.be/T810RW56Xjg

【海底撈】防疫期間的內用!撈麵/川劇/美甲等還有提供嗎?親自感受現場超貼心服務,居然收到驚喜禮物!完全被店員收服啦❤️!
➡️https://youtu.be/isWZFGP7aqg

【九月新品】麥當勞雙餡派!肯德基/摩斯/迷客夏所有新品在這裡!加碼康是美好康活動!LG女神品牌月開跑啦!
➡️https://youtu.be/iXUo3RpGjuA

【重大事件】首次開箱我們的新房🏠格局介紹!未來規劃!陪我們選傢俱!見證61選擇障礙大發作🙄
➡️https://youtu.be/KGk-On0JUW8

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錄影設備⬇️
相機:Sony A7c , Iphone11,Insta360 oneX2,Gopro5
鏡頭:Sony EF 16-24mm F2.8 GM
麥克風:Boya BY-M1領夾式麥克風,Boya BY-MM1
空拍機:Dji Mini2
剪輯軟體:Final cut pro

Music by Ashton Edminster - Melody - https://thmatc.co/?l=6D0C9FF9

#台中公益路#幸福金龍鍋#吃鍋兼洗頭#美食#情侶#火鍋#燒烤#火烤兩吃

獨立經營平價小火鍋店之顧客消費動機與飲食生活型態研究

為了解決海底撈優惠碼的問題,作者張均鈺 這樣論述: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及經濟部統計處的餐飲相關調查報告可看出,台灣人民的外食需求逐年提高,餐飲業的營業額也隨之逐年增加,連鎖品牌業者紛紛進入餐飲市場,其中以火鍋業的連鎖品牌增加數占比最大;再加上時下電子商務發展的趨勢,點餐外送服務陸續來台搶占市場,餐飲業者也多選擇與知名點餐外送服務(如:Foodpanda、UberEats)合作,以協助提升店家知名度、擴展客群。餐飲業中潛藏的發展機會使管理者更容易採用市場導向的策略,考量制定策略前需先深入了解消費者的特性,因此消費動機作為研究消費者行為的基礎而需被探討;除此之外,探查消費者的生活型態可協助管理者掌握顧客的心理或態度傾向,瞭解消費者個人與所處環境互

動的全貌。綜言之,本研究之目的在瞭解不同社會人口統計特徵和不同消費習慣之獨立經營平價小火鍋店顧客分別於消費動機及飲食生活型態上的差異。為達前述目的,本研究選擇使用量化研究調查法,經參考過往文獻後決定引用Renner, Sproesser, Strohbach與Schupp(2012)設計之飲食動機量表(The Eating Motivation Survey,TEMS)及丹麥食物相關顧客關係研究中心(MAPP)(1998)設計之食物有關生活型態量表(Food-related lifestyle,FRL)作為衡量顧客消費動機及飲食生活型態的工具,並透過紙本問卷蒐集至火鍋店內用餐顧客的資料、網路問

卷蒐集外送或外帶之顧客資料,二者共計收回278份有效答覆問卷。研究結果顯示最吸引消費者食用火鍋的因素為喜歡、習慣、需要與飢餓、方便、樂趣及視覺吸引力,整體顧客具有重視與朋友聚餐等社交生活的飲食生活型態。不同社會人口統計特徵的顧客在消費動機上的差異主要發生於不同性別、年齡層、BMI水準、婚姻狀態及居住型態之間,反觀飲食生活型態上則僅在男女性間有顯著差異,女性更重視在家下廚並認為自己有責任提供有營養的餐食給家庭成員。另一方面,不同消費習慣的顧客在消費動機上的差異主要發生在不同用餐經驗、用餐頻率、用餐同伴、用餐方式及購買習慣間,不同用餐頻率、用餐方式及購買習慣的顧客群在飲食生活型態上也有明顯的差異。

本研究比較過往文獻後發現:研究結果中與過往研究相符的是喜歡、習慣及需要與飢餓為受訪者最認同的三個構面,不同性別的顧客在健康及視覺吸引力上存在統計上的顯著差異,不同年齡層的顧客在健康與方便上也有明顯差異;與過往研究不符的是情感調節、社會常規、社會印象並非是認同程度最低的構面,過往研究中也不曾發現不同BMI者在價格上存在明顯差異及不同年齡層的顧客於體重控制上的顯著差異。

巷仔口社會學3:如果贏者全拿,我們還剩下什麼?

為了解決海底撈優惠碼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對不起,是我拉低了平均薪資!」   在贏家通吃的社會,敗者還能不能翻身?是否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出頭天?   讓我們以「社會學之眼」,重新剖析台灣經濟現象!   「為什麼經濟成長,可是我的薪水沒有漲?」   「面對一敗塗地的人生,是不是只要『砍掉重練』,一切就會變好?」   「台灣是經濟的已開發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   「中國的崛起,是否會取代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位置?」   主流的經濟學教科書總是強調,人是自利的動物,經濟的事務就讓市場決定,政府(社會)不要干預,這才是對個人利益最好的安排,市場經濟因而是最佳的、也是唯一的經濟模式。   然而,以上的這個預設是正確的嗎?   本書

所要破除的正是以上的這個神話。不僅人性自利的假設違反我們的日常情感,市場經濟也從來就不是理所當然的,而是有意識的選擇。事實上,人不是原子式的個體,個人的經濟行動總是鑲嵌在社會制度、文化、物質文明當中。人類的經濟行動,必須從社會整體、相互關聯的角度來觀看,而不能將經濟行動與其他領域的行動分開。如果一昧崇拜市場經濟,不去調整市場經濟可能的問題,在此一制度中獲利的只會是少數人,而且是固定的一群人,而非整體社會。   如果世界與台灣的市場經濟發展至今,在先進國家與後進國家的競爭、大資本與小資本的競逐,以及資方與勞方的對抗下,贏者拿走了全部的一切,那麼我們還剩下什麼呢?對經濟議題的思考是對整體社會的思

考,也是對個人命運的思索,也唯有思考、破除盲點才可能突破命運的限制,跨越那些似乎不可能跨越的障礙。   《巷仔口社會學》在這一冊以「經濟社會學」為主題,邀請讀者再度打開社會學之眼,以社會學的角度,觀看在我們生活周邊的經濟活動與現象。從經濟體系的產業、組織、勞動、金融、消費、分配等各個面向重新反省市場經濟,開啟另一種社會想像,追問另類的經濟模式、真正自由的社會生活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   【本冊核心焦點】   ▍自由市場是不是經濟制度的唯一可能?   已開發國家分為兩種不同的經濟模型,一種是自由市場經濟,另一種是協調市場經濟,前者以英、美為典型,後者以德、日為代表。德國與台灣都以中小企

業為主,德國的協調市場經濟模型,可以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另一種選擇。   ▍面對中國的紅色供應鏈威脅,台灣應該如何因應?   台灣不應侷限於價格與成本等經濟條件的競爭,而應加入「綠色供應鏈」,包括生產原料的採購、生產製程中的能源使用,都納入環保的概念,並將供應鏈延長到產品的回收再利用,這才是創造真正贏家的供應鏈競爭。   ▍如果勞動力不免成為商品,還能怎麼辦?   如果這個世界就如馬克思所說,絕大多數的人,除了自己身上的一張皮以外,再也沒有什麼可以出售,這樣的社會經濟體制是否合理?這樣的體制如何才有鬆動的可能?如何去組織那些沒有被組織起來的勞工?   ▍我消費,故我存在?   商業性的消費活

動,幾乎成了現代人過節的必要項目。但許多團結經濟的實驗,也讓消費者能夠和生產者共同治理經濟活動,例如食農運動中,消費者推動立法,在社區及學校推行食農教育。消費者所能做的,其實比消費還要多。   ▍除了失望與絕望之外,我們還能期望什麼?   經濟社會學的知識也如經濟學的理論一樣,能夠積極地影響所描述的對象,也就是說,從社會角度建構出來的社會經濟圖像與想像,也可以成為驅動社會實踐的力量。   ★「巷仔口社會學」網站:twstreetcorner.org   序 返校讀經濟:追尋真正自由的社會生活(潘美玲、王宏仁) ▎第一篇 市場不只一種可能 台灣黑狗兄的未來:如何讓中小企業成為隱形冠軍

?(鄭志鵬) 不同顏色的供應鏈:透過社會價值來創造產業升級(潘美玲) 中國大推進式發展半導體產業可行嗎?(吳介民) 誰的公司、為誰治理?社會學怎麼看公司治理(鄭力軒) 市場是展演,是社會─技術的組裝物(王驥懋) 社會科技系統中的想像與合理性(楊智元) 台灣的汽車安全應該回歸什麼樣的市場機制?(劉清耿) ▎第二篇 借貸人生 簡介「金融化」的故事及其測量(夏傳位) 從市場工具到社會空間:台灣證券營業廳的轉變(陳宇翔) 社會金融是什麼?以及如何可能?(吳宗昇) 欠債與還債:債務的社會學世界(吳宗昇) 債務與不平等的社會學(翁志遠) 能體會幾分街友漂泊?寫在流浪生活體驗營後(黃克先) ▎第三篇 好

工作與壞工作 好工作不見了嗎?從工作機會變遷談青年就業困境(張宜君) 證照對謀職或加薪有利嗎?(林大森) 當社會學遇見管理學:一個小主管的經驗談(李香潔) 台商如何想像越南女性勞工?偷竊、搞破壞、集體昏倒(王宏仁) 竹科園區零工會的奇蹟背後:個別化的勞資關係(林倩如) 新年到,揮別「招裁禁飽,薪餉四成」的人生?(邱毓斌) ▎第四篇 消費萬萬歲 戴上「現代」:日本及台灣草帽的誕生與流行(苗延威) 都市的大型慶典:狂歡解放?財團宰制?(董建宏) 巨型活動進化史:由民族主義到資本主義的兩種都市競技場(蘇碩斌) 「砍掉重練」的世界觀:你想線性累積?或是循環重生?(蘇碩斌) 消費如何改變社會?從兩個消

費者組織的故事談起(萬尹亮) ▎第五篇 真實烏托邦 市場中的擴散?社會學的觀點(鄭力軒) 從黑手變頭家到隱形冠軍:台灣中小企業的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1996-2011)(謝斐宇) 巷仔口的中藥房:醫藥專業鬥爭與中藥房的降格(安勤之) 建構台灣茶:喝茶如何成為台灣的日常生活文化?(陳宇翔) 禮物經濟與公民社會:台灣的捐款文化(田畠真弓) 作環保的社會想像與實踐:社區、經濟與環境(郭瑞坤)   主編序 返校讀經濟:追尋真正自由的社會生活 潘美玲(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王宏仁(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   最近幾年上經濟社會學的課,宏仁老師都會使用經濟學的標準教科書,來對比跟社會學

觀看經濟現象的異同。   這個學期他使用了吳聰敏老師撰寫的《經濟學概論》,閱讀此書時,感覺好像返校重讀經濟學。吳老師是他大學時的總體經濟學老師,非常認真,對於台灣經濟歷史有許多獨到的見解。過去他使用翻譯的美國經濟學教科書,學生經常感到格格不入,因為都是美國的例子,但吳老師的這本書使用了非常多台灣資料來說明經濟現象,而且文筆流暢,這本書應該是目前台灣學生學習新古典經濟學的最佳入門書籍。   你是忘記了「人是社會產物,不是自利動物」,還是害怕想起來?   在該書的第一章第三節「人是自利的動物」,討論經濟學最關鍵的一項基本假設:「人的行為反映其自利的動機,人是為自己而活。」但這個假設實在太違反

我們的日常情感了。     吳老師喜歡登山,我們就來看看某個因登山而起的實際案例。有一群互相不認識的人,一起去能高安東軍縱走,期間一位隊員A體力不支、脫隊嚴重,最後死亡。後來A的家屬去法院控吿其他同行隊員沒有善盡「互助互相照顧的責任」,以至於A死亡。     這些被告的隊友一定心裡OS:「事情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啊?不就只是爬個山而已嗎?」「把所有的痛苦都留在過去,就這麼忘了不好嗎?」   按照經濟學的說法,人類行為反映其自利動機,人是為自己而活、人是自利的動物,那麼A的家屬憑什麼吿其他隊員,何況大家是互相不認識的一群人。     但法院判定同行隊員需負有保證人的義務,而不是一群完全不相

干的人,這些義務包含「盡可能陪伴、鼓勵、救援時留下食物」、「下山向外求救」、「報案」。司法體系的看法經常反映社會大眾的主流思考,所以即使是一群相互不認識的人在一起,我們都會認為,當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已經組成了一個小團體╱社會,也因此要負有某種社會道德義務,彼此不是互不相干、只要追逐自己利益的原子式個人。     經濟學不僅假設人是自利的,而且是自利的「動物」,這種說法剛出來的時候,嚇壞了許多人。經濟學始祖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還認為,人的尊嚴就是一個道德的存在,競爭跟圖利都必須在理性跟人性面前低頭。但是過了二十多年的馬爾薩斯《人口論》(1798),人已經徹底退化成動物,人類的生存

不再跟社會制度安排有關,而只受到食物多寡、自然環境的支配。不過,人類社會的組成跟動物一樣,就只是為了吃飽而已嗎?顯然不是,要不然怎麼會出現今年(2019)五月以來香港的大規模抗議,持續至今仍未退燒?     真理是這樣的:即使有地心引力,但不是因為有地心引力,小鳥仍然會奮力往上飛翔;即使有自利,但不是因為有自利,人類仍會做出道德的經濟行動(經濟社會學鼻祖波蘭尼〔Karl Polanyi〕說的)。   台灣女人「賣」子宮?   吳老師的教科書裡頭,有一個有趣的案例:根據2014年以前的資料,40至45歲的女性之中,有勞保的女性在45歲以前切除子宮的比例,是沒有勞保女性的二至三倍。經濟學家的說

法是:「勞保失能給付所產生的財務誘因,誘發了婦女選擇切除子宮」。看吧!人就是自利!     但是這樣的子宮切除行為,真的只是為了海撈一筆勞保給付嗎?根據王秀雲老師的調查,她不否認經濟利益會造成子宮切除手術,但這裡的經濟利益不只是指切除子宮的女性,也包括開刀的婦產科醫師,畢竟給建議的是醫師,據2005年的調查顯示,有20%的子宮切除是不必要的。另外的80%是基於醫療需要而進行的手術,而且許多婦女都是在醫師告知後才知道,子宮切除後可以領勞保失能給付。如果大家都是為了十幾萬元而去割除子宮,那麼為何不是去賣卵子,一顆可以高達18萬,或一顆高達750萬的腎臟。此外,男性切除睪丸的話,一樣有勞保失能給付,

根據衛生署2008年的統計,當年有2,121個女性切除子宮,而只有16個男性切除睪丸,如果是財務因素誘發了手術,為何幾乎沒有男性去切除睪丸?     王秀雲老師說,探討台灣女性為何要切除子宮,還必須看到社會對於子宮的論述,例如「子宮無用論」、「子宮有潛在癌症風險」、婦女的身體與醫療技術物的關係(例如避孕的樂普)……等等,才能清楚為何女性要割除子宮。     這裡可以看到,經濟學家傾向於把人類的行為都歸因在個人的自利動機,但是社會學者則強調人類的經濟行為跟社會環境息息相關,經濟行動必須鑲嵌在社會制度之中才可以理解。例如台灣女性切除子宮的行為,是鑲嵌在台灣的健保制度、醫病關係、性別文化,甚至裝樂普

避孕的身體經驗當中,絕對不可能是由單一經濟物質因素就可以誘發的。     總結社會學角度看到的經濟行為:一、人不是原子式的個人存在,而是生活在社會中;二、個人的經濟行動是鑲嵌在社會制度、文化、物質文明當中;三、觀察經濟行動必須從社會整體、相互關聯的角度來觀看,而非將經濟行動與其他領域的行動分開。   如果沒有遇見經濟騙子就好了   但是我們生活世界習慣認為,高效率、高獲利是社會發展的動力,社會進步等於經濟發展,就得追尋資本主義的邏輯,自利式的「賺大錢」才是王道。然而自由市場的發展是歷史的產物,人類歷史上有許多不同型態的市場運作,經濟的運作從來就無法脫離社會、文化、和政治的因素。於是首要之務

,就是要認識到:經濟自利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產物,因此在過去、現在、未來,它都不會是支配市場行為的單一原則。   1998年的美國杜克大學,一群學生在校園靜坐,他們抗議的對象不是學校,而是因為身上那件印著Duke標誌的衣服。學生們發現,這些印著他們引以為傲的服飾沾滿勞動者血汗,這些勞動者們在低薪和惡劣環境下的工作,而這樣的壓榨更隨著全球產業的競爭,繼續向下沉淪。這場在美國校園開展的反血汗工廠運動,逐漸成為世界性的社會運動,多少翻轉了全球供應鏈的遊戲規則,也稍微改善了第三世界工人的勞動情況。   如果我們認為自由市場是唯一的經濟制度安排,這種視野將會把人類變成狹隘的經濟人,從而將人類困在市

場經濟的牢籠當中──少數資本家拿走利益,人類卻集體賠上社會整合、自然環境,以及人的自由與尊嚴。如果你存了好久的錢買一輛汽車,卻沒有得到應有的保障,你會認為這是市場自由競爭運作法則的結果嗎?本書的第一篇從不同的面向提出各種可能性,例如公司治理就不見得只為了老闆和股東,能源科技的政策如何制定從來就不是只有一種邏輯。認清資本主義和市場的多樣性,不但讓台灣的黑狗兄有繼續打拚的氣力,也讓我們對未來會有積極的想像   連國家都會變成流浪漢的當代金融社會   司法人員在1970年代的時候,薪水很低,宏仁老師的媽媽的某朋友是法官太太,只要一開學,就會來跟他家借錢,因為薪水太低了,連小孩子的學費都繳不起,我

們猜,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這種跟朋友借錢來繳納學費的情況會少很多,一方面有助學貸款,另方面也有信用卡可以應急。以前到美國旅遊或經商,出國前必須換美金現鈔或旅行支票,但現在使用信用卡刷卡或直接在美國的銀行提領現金也可以;以前上公車必須先買票,現在直接刷卡;以前得用現金袋寄送學費給在外學子,現在網路銀行一指搞定;以前賺了錢就儲蓄,現在則去投資股市理財。   我們的生活、社會早被金融化了。   看似更方便的金融生活,其實也徹底改變國際或社會關係,一不小心國家或個人就會陷入負債。借錢非常方便,缺錢中國就借給你,還不出來,就把斯里蘭卡的港口收歸自己所有;信用卡債務還不出來,討債公司、司法體系就會上門來

,逼得你發瘋或出門流浪。   本書的第二篇就是圍繞著全球金融化下的社會議題討論,包含一帶一路、股票號子變遷、卡債剝削、債務造成的創傷,更甚者淪為街友無所依靠。我們可以看到全球金融資本主義的猖獗、衝擊,而台灣這個在地社會又如何回應、適應這樣的衝擊。   為何台灣薪水三十年不變?   宏仁老師的姨丈只有小學畢業,在1970年代先當學徒,接著跟朋友在愛河旁開起工廠做合板加工生意,賺了好幾棟房子;1980年代的台灣,進入「台灣錢淹腳目」時代,大學畢業生起薪,從1980年的8000多元,到1987年翻了一倍,超過1.6萬元;1985年的某個大學畢業同學說,他應徵了13個工作,13家公司都錄取他。

  從1987年到現在,已經過了三十年,但大學畢業生的薪水還漲不到一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不是好的工作機會都消失了?黑手變頭家的流動路途是不是被堵住了?有人會去考證照,但這只是個人找尋出路的辦法而已,對集體低薪問題的解決有用嗎?還是必須回到勞工組工會才可能改變?但台灣的政經文化環境,非常不利工會組織跟集體行動,怎麼辦?是不是來讀一下《巷仔口社會學》可以比較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還是必須改變組織的奴隸管理文化?   這些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二十世紀的台灣社會,提供許多流動的機會,因此,許多人認為努力就可以階級翻身,但是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如馬克思說的:「絕大多數的人,除了自己的一張皮以外,沒

有什麼可以出售了。」也只有當台灣勞工認清楚這個處境後,才可能團結來抵抗勞動力的徹底商品化,找出新的出路,這是本書第三篇所關心的主題。   資本主義不會忘記的,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掏你口袋的錢   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每年生日的前一個月開始,就會收到各家廠商寄來的賀卡和給壽星的優惠,他們並不認識你,但比你的朋友、家人更在意這個日子,他們提醒你可以如何犒賞自己,提供各種折扣或商品,目的當然很清楚:要你口袋的錢。過去的時代,商人會提醒大家要過母親節、中秋節、聖誕節了,現在則又加碼宣傳古今中外的節日:七夕情人節、萬聖節,還要加上白色情人節,多多益善,甚至就直接宣傳購物節,這個厲害吧!商業性的消費

活動,幾乎成了現代過節的必要項目。我們當然清楚消費社會的遊戲、背後的經濟邏輯,但事情可能比你想的還要複雜。在當代消費開始盛行電子支付,雖然帶來方便,但也暴露了個人隱私,除了國家治理的運作,同時也成為企業蒐集大數據的商機,消費者等於是一頭牛,同時被剝了兩層皮。   以上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個人式消費社會學版本,本書第四篇也介紹進化版的當代資本主義消費,包括許多年輕人期待看到偶像現場表演的跨年演唱會,或各級政府積極爭取舉辦的巨型活動,如花博、世大運、奧運。當然,消費者也不是一盤散沙,要如何不被個個擊破,建立主體性,本書諸多文章也有所討論。   只要我們能另類思考,就有很多事情是可以期待的   有

人說台灣人很愛貪小便宜,一旦有免費的來店禮或促銷活動,事先提早幾小時去排隊,甚至超過24小時都可以。但是台灣人也很有愛心,日本311大地震時,慷慨解囊,讓日本人銘感於心。有一次,我看到一條新聞,一群都市低收入者的屋舍被燒了,時值寒冬,某教會立即為他們募集物資,正當我準備聯絡教會運送物資時,工作人員就和我說已經夠了,這還不到3小時欸!這讓我對台灣人的善心捐助,有了第一手的體會,雖然因為手腳太慢,而有被打敗的感覺,卻也感受到了滿滿的溫暖。   其實,上述行為再次證明了經濟學所預設,以自我最大利益為優先考量的理性經濟人不是人的唯一特質,如何強化從社會利益出發的社會經濟,超越由自由市場支配的資本主義

經濟模式,也可以透過從社會整合的角度,建構社會經濟的想像而加以實踐。而當我們了解到經濟組織和行為不能脫離社會領域而獨立運作時,就得認可經濟行動也是社會行動。經濟社會學的知識也如經濟學的理論一樣,能夠積極地影響它所描述的對象,也就是說,提出從社會角度所建構的社會經濟圖像與想像,也可以成為驅動社會實踐的力量。這是本書第五篇的案例所要傳達的訊息。   這本書的內容還有兩個特色:首先,幾乎所有的篇章都是針對台灣社會或與台灣社會相關的案例展開論述,對於關心台灣社會經濟的讀者而言,可以提供更多元的理解角度,從而思考在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之外的各種可能性。其次,各篇的內容已經是經濟社會學的2.0進化版,除

了傳統的社會制度、社會鑲嵌、社會網絡概念,也加入STS理論的「社會技術組裝體」、展演性等概念。不過關於親密經濟或文化經濟等新近發展的論述,尚無相關文章,希望未來《巷仔口社會學》可以有更多此類的討論。   另外,本書的各篇文章,除了書中「市場不只一種可能」、「借貸人生」、「好工作與壞工作」、「消費萬萬歲」、「真實烏托邦」這五個篇章的安排之外,還可以從不同的面向組織歸類,例如對於全球供應鏈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將台灣黑狗兄、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不同的顏色的供應鏈、中國半導體產業升級策略,合起來一起看。性別的部分,有台商投資的越南工廠的女工、對於柔性管理的討論,以及女性消費者的故事等,同時也可以搭配《巷

仔口社會學》第二輯第七篇的「勞動、運動與性別」共讀。此外,《巷仔口社會學》第一輯第三部的「勞碌人生」也可以與本書內容共同參照。   目前台灣社會經濟,如果贏者拿走了全部,那麼我們還剩下什麼呢?波蘭尼說:「人類最終的認命,讓生命得以重生。不怨天尤人地接受社會現實,讓人類有無比的勇氣、力量來掃除所有可克服的不義與束縛。」本書的作者們,認清目前的個人與社會困境、限制,但是不怨天尤人,大家一起鼓起勇氣來,花費許多時間精力書寫,希望透過知識傳播來為台灣經濟社會提供解方,克服那些似乎不可能超越的障礙。我們要感謝本書的所有作者,即使外在政經、學術環境不是那麼優渥的條件下,為了貢獻、回饋台灣本土社會,他們違

反經濟學的「自利動機」,這就是本書得以順利出版的最重要原因。

當紅背後的秘密:亞洲偶像團體商業模式分析

為了解決海底撈優惠碼的問題,作者巫尹文 這樣論述:

究竟是什麼樣的商業模式,創造了紅遍全球的偶像團體?這些商業模式該如何在台灣 偶像團體市場實行呢?為了回答研究問題,本研究採用商業模式畫布(Business Model Canvas;BMC)中的價值主張、目標客群、顧客關係、通路、關鍵活動、關鍵資源、 關鍵合作夥伴、收益流和成本,共九大構面作為理論基礎,並結合 DART 模型與情感 勞動(affective labor)兩個概念。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首先利用多重個案分析法,對 AKB48、嵐、TWICE、防彈少年團、火箭少女 101 以及 NEXT 六組偶像團體進行分 析,這些團體分別是日本、韓國與中國大陸三個國家中,2019 年音樂作品銷售量

最高 的男子或女子偶像團體。再者,本研究將個案分析結果發展為訪談大綱,訪問台灣偶 像團體經營者,透過深度訪談了解台灣市場現況與可行的商業模式。最終,本研究統 整成功偶像團體的商業模式,歸納適合台灣市場的偶像團體商業模式畫布,以及提出 實行商業模式時需要克服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