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護區三大功能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海洋保護區三大功能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范欽慧寫的 海洋行旅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也說明:::: 網站內容查詢 · 新上架影片 · 公告資訊RSS · [2021/11/26] 即日起新增環保綠點核發時數功能 · [2021/11/17] 個人帳號新增「我的E政府」登入功能 · [2020/04/30] 即日起開放 ...

國立成功大學 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 蕭士俊、張懿所指導 洪一平的 地方利害關係人在促進海洋與海岸管理的關鍵角色-以彰化區漁會為例 (2021),提出海洋保護區三大功能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漁會、利害關係人、離岸風電、漁業保育區。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劉小蘭所指導 蔣欣怡的 國土計畫法下國土保育地區土地使用管制之研究-以南投縣清境地區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國土保育地區、清境地區、土地使用管制、永續發展、財產權保障、政府管制、疊圖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海洋保護區三大功能的解答。

最後網站臺灣海洋保護區則補充:... 保育區,如大肚溪. 口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臺東富岡禁漁區、金 ... 臺灣的海洋保護區面積比是多少? ... 影響」; 第2 類「禁止採捕」; 第3 類「分區多功能使用」。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海洋保護區三大功能,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海洋行旅

為了解決海洋保護區三大功能的問題,作者范欽慧 這樣論述:

還給孩子,我們的海洋   國內第一本海洋教育生態專書,讓孩子學會欣賞海洋、與海洋共處   我因為工作之故,必須跟海洋緊密的接觸。如今,身為一位母親,深刻感受到海洋與孕育生命的奇妙關連,試想,你我的血脈還留著跟海水一樣的鹽度,而我們用十個月的懷胎孕育,溫習了幾億年來生命演化的歷程,那由海洋走向陸地的奇妙蛻變。其中的生命力,深深觸動著我,也因為在海上流浪的過程中,見證了海洋所面對的困境,讓我心疼於那份失落的尊重與珍惜。於是,我決定公開所有海洋帶給我的震撼,並且希望這些內容,也能讓我們的下一代理解與感動。?范欽慧《海洋行旅》前言   全書包括了海洋生態之美,海岸公共工程的省思,討海人的故事,海洋

科學的研究、海洋與社區保育、海洋永續之夢…其中也記錄著我過去這兩年來所經歷的軌跡,我期待這樣的內容,能為台灣的海洋教育提供些許養分。所要強調的,絕不僅是自然科學知識的傳遞,而是體認人與海之間深刻的鏈結,最重要的是,我們對海洋的想像,能藉此展開不同的視野。   此外,提供相關主題的「海洋延伸資訊」,可以與孩子或學生在閱讀本書之後,更深入的討論關於海洋的議題。並且,規劃了「海洋散步」,介紹台灣沿岸著名港口、海岸以及離島資訊,提供讀者「走訪海洋教育的現場」最便利完整的資訊。 作者簡介 范欽慧   政大新聞系學士,美國雪城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碩士。現任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自然筆記」、「追尋古台灣」製作主持

人,並在《國語日報》、《中國時報》、《台灣日報》撰寫專欄。   曾獲四座廣播金鐘獎、文建會八十七年度地方文化紀錄影帶「優等獎」。文字報導作品曾獲第一屆永續台灣報導獎「驚蟄獎」、文字著作包括:《傾聽森林》、《與自然相遇的人》、《台灣生物曆》等。

地方利害關係人在促進海洋與海岸管理的關鍵角色-以彰化區漁會為例

為了解決海洋保護區三大功能的問題,作者洪一平 這樣論述:

臺灣的漁會屬於公益社團組織,漁會宗旨在增加漁民的知識和技能以改善漁民生活。漁會僱用專職工作人員(非漁民)在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指導下實施漁業相關管理措施和相關法定規範。漁會因此在海洋事務上扮演一定角色,但又不可全然視為漁民身份。本研究以彰化區漁會為例,研析該漁會在漁業資源保育及離岸風場開發過程,漁會在臺灣海洋與海岸管理制度下的關鍵角色及功能。臺灣至2021年12月為止計畫46處不同法源規範的海洋保護區,其中30處為依據漁業法劃設之漁業資源保育區,其目的在於復育與保育特定經濟魚類資源。彰化縣自2006年起公告三個美食奧螻蛄蝦(Austinogebia edulis)繁殖保育區,由彰化區漁會成立漁民

保育組織共同管理。本研究在彰化縣伸港美食奧螻蛄蝦繁殖保育區,以科學方法進行 4 年(2017-2020年)的美食奧螻蛄蝦資源量監測調查,探討保育區管理成效與利害關係人之關係。另一方面,臺灣發展離岸風電政策推動迅速,形成海洋空間多元利用的競爭,導致漁民和離岸風能開發之間的衝突日益加劇。由於臺灣離岸風電場域大部分位在彰化縣海域,本研究自2016年起進行彰化縣離岸風能電業與當地漁業之競爭之研究,以質性研究問卷調查、深度訪談以及舉直接觀察法,探討漁會在離岸風能政策推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美食奧螻蛄蝦繁殖保育區管理成效及彰化縣海域離岸風電與漁業競爭之調適二個案例分析結果顯示,區漁會可視為漁民以外的關鍵相關

利害關係人,其參與有利於環境資源保育管理以及海洋多元開發衝突的緩解。本研究建議在漁業資源保育管理議題,應藉由漁會利害關係人建立社區共同管理平臺,漁會推動保護區資源長期監測、尋求政府經費支持,並依據海域變遷適當的保護區管理通盤檢討計畫,此一過程有助推展海洋保育成效。在緩解離岸風電與漁業競爭的調適議題上,漁會建立溝通平台,取得漁民、開發商以及政府單位的共識,有助於海洋風電政策之推動進程。綜整彰化區漁會成為關鍵利害關係人推展海洋與海岸管理的過程,本研究認為該漁會發揮3大功能: (1) 科學化管理與重視生態調查,(2) 致力於宣導各項海洋相關政策對漁民權益的影響,(3)有效的溝通協調角色。相較於其他漁

會,彰化區漁會在海洋與海岸管理推動上成為關鍵功能性的利害關係人。

國土計畫法下國土保育地區土地使用管制之研究-以南投縣清境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海洋保護區三大功能的問題,作者蔣欣怡 這樣論述:

我國國土計畫法於105年5月1日公告施行,空間規劃理念納入資源保育概念及永續發展之目標,依據土地資源特性劃設國土保育地區、海洋資源地區、農業發展地區及城鄉發展地區四大功能分區,並透過國土保育地區土地使用管制落實資源保育及國土復育之理念。國土保育地區之劃設以限制發展為架構進行,朝向資源保育為主,台灣為山多平原少的島嶼約74%為山坡地面積,可利用的土地資源非常有限,加上工商發展、經濟活動改變後,促使都市土地價格飆漲,許多山坡地土地已被開發使用且位屬災害及資源利用敏感之環境敏感地區,其未來被劃入國土保育地區,將產生資源保育與土地利用間之衝突。本研究係為探討國土保育地區如何兼顧資源保育與土地利用,以

清境地區為案例,透過空間數值圖檔套疊環境敏感地區,以釐清該地區可發展、條件發展及限制發展區。研究結果發現清境地區部分土地仍具發展潛力,並以第二章理論基礎為立論點,及參考德國、荷蘭實際案例,提出未來國土保育地區下清境地區適宜之土地使用模式。進而利用上述案例研究結果,對於國土保育地區土地使用管制提出可行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