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灣開放時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淺水灣開放時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凌性傑,楊佳嫻,孫梓評,吳岱穎,石曉楓寫的 國民文學讀本1-4 和凌性傑,楊佳嫻的 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淺水灣(香港淺水灣) - 中文百科全書也說明:中文名:淺水灣; 外文名:Repulse Bay; 別稱:東方夏威夷; 地點:香港島太平山南面; 適宜遊玩季節:6-8月; 建議遊玩時長:2小時; 開放時間:全天; 所屬城市:香港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麥田 和麥田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林宗儀所指導 呂紹平的 桃園草漯沙丘-沙灘地形互動之研究 (2020),提出淺水灣開放時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沙灘-沙丘地形、時間尺度、沙丘崖、濱線變遷、人為設施。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系 楊芳枝所指導 陳筱筠的 1980年代香港文學的建構與跨界想像 (2014),提出因為有 1980年代、香港文學、建構、《八方》、《香港文學》、《素葉文學》、跨界想像的重點而找出了 淺水灣開放時間的解答。

最後網站[北部] 新北三芝芝蘭公園海上觀景平台 - 機車仁妻的放閃日常則補充:開放時間 :開放空間 ... 芝蘭公園幅員較小沒有停車場,要往淺水灣的汽機車停車場停放, ... 在淺水灣停車就可以直接往海邊步道走到海上觀景平台,.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淺水灣開放時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國民文學讀本1-4

為了解決淺水灣開放時間的問題,作者凌性傑,楊佳嫻,孫梓評,吳岱穎,石曉楓 這樣論述:

《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 為什麼是散文?為什麼讀散文?創作的基礎來自真誠,各文類裡又以散文最為貼近寫作者的面目、性格。那些多年來使我們追讀不輟的散文家,除了文字好,境界深或見解新穎,大抵就是因為我們能捉摸到「真人」。這裡的真,不是指真人真事、沒經驗過就不准寫,而是指性情的真。美好的讀本,提供我們思考的樂趣、感情的認同,藉由文字符號,我們在思考他人的思考之際,也可以加深自我的理解。 熱愛閱讀,熱愛青年學子的作家凌性傑,與有文字鍊金師稱號的作家也是老師的楊佳嫻共同合作,浩瀚字海淘沙取金,以「好文章」為取向,精選好看又有意義的散文傑作,為學子也為現代國民打造多重觀點角度的散文讀本,不裁切

、不割裂,尊重文本原來的面目。全書五章主題涵括成長、情感、飲食、移動、文化抒寫;從散文家的傾訴裡,讀到成長的艱難與快樂、情感的發生與幻滅、飲食和移動的趣味、文化觀察與價值判斷。每篇作品末尾,另錄有編者的「閱讀筆記」與「作家小傳」,作家與讀者雙重身分的複音閱讀,開闊讀與寫的想像與對話。 凌性傑:我以為,文學的基礎就是,人與人之間,心意的相通 身為閱讀愛好者,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編選一套兼顧現實與理想的讀本。詩人楊佳嫻任教於大學,我則長期任教於中學,深深覺得閱讀能力與文學品味的養成不能局限於校園、教科書。我們的理想是編選一套「好看又有意義」的散文選集,把詮釋與欣賞的權力開放出來。文學沒有標準答案,

普通讀者可以從中發現閱讀的樂趣,也可以透過觀摩名家手筆增進讀與寫的能力。《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所選的諸多作品,回應了人生的種種面向。作家如何進行敘事、描寫、說明、議論,終於成為一門傾訴的藝術,也是我觀察的重點。 楊佳嫻:我的寫作出發點,是散文 爛人有道,雜種有理,浮光裡是寂寞的書纏綿的人,拌干絲,削蘋果,有寫詩的漁夫,有買《山海經》的老嬤嬤,寫內衣的寫月經的,要回家的要出門的,被啟蒙和終於幻滅的……都是從生活出發,刺激浸潤之餘,非寫不可,自然流露,廣大而且親切,適合吳爾芙定義的「普通讀者」──「讀書,是為了自己高興,而不是為了向別人傳授知識,也不是為了糾正別人的看法」。 《生

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 一個人要如何改變世界?一首詩可以具備什麼樣的力量? 傾聽生活的聲音,直接面對我們生存的世界 繼《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後,國民讀本系列再爆發 文字魔術品味家 吳岱穎╳新詩火苗傳遞者 孫梓評 聯手合體 精選觀點最新穎多元的五十一首現代詩,詩寫生活的各種滋味,一次網羅 詩的全民閱讀運動開跑,要你的五感全部動起來! ※每篇詩作錄有編者的「讀詩筆記」,生動閱讀一首詩 ※特別編輯「台灣新詩發展小史」,座標現代詩星圖 ※首度收錄!創作歌手陳綺貞、蛋堡作品,音樂與詩的完美結合 多少有些不願妥協、屈服的我們 願意為道途相逢的另一人,犧牲到什麼程度? 我們需要詩,需要用詩的

力量拒絕低俗,抵抗粗暴 詩人孫梓評與吳岱穎,分別從他們的另一個身分:編輯/教師,將詩的多樣性融合放大,精選最具時代感的好詩五十一首,看見詩的社會性,例如詰問國光石化開發計畫的運動詩;詩的大宗書寫主題:「愛情」的多重變奏,包括傷害的部分;寫親情關係的詩作,追本探看到自身身世譜系,看見家庭之所以存在的重量;對知識好奇,向宇宙探問,透過詩,回到生活細節點滴的奇趣對話。一首好詩,讓每一天感受美好,詩成為一座星球,是現代生活的縮影,更是向生命開放的途徑。 分輯編排不以詩人紀傳排列,也不以文學社團、文學史編年為分類依據。現代心靈可能遭遇到的種種問題,都在這本新詩選裡顯豁出來,所以名曰「生活的證據」。更

能符合教學需求,更能讓普通讀者藉此理解語言文字的藝術如何回應生活。孫梓評、吳岱穎兩位主編,拋卻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種種學術套語,真誠地以自己的感受與學識,懇切寫出他們如何理解一首詩。 《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刻畫中文新詩的自我抒情、生活感受、社會關懷、文化認同、語言實驗,特別選錄陳綺貞、蛋堡的歌詞作品,透露著詩與音樂可以如此纏綿。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尚未出版詩集的林育德、詹佳鑫等年輕詩人,已經在這本選集裡初綻異采。林育德為此書編寫台灣新詩簡史,篇末列有詹佳鑫撰寫的詩人小傳,也讓這本書更具教學的實用性。 《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 自家族圖像摩娑矛盾親情,從一條條

傷痕尋索迷離的愛戀, 青春忽而晴麗忽而飄雪、如油蔴菜籽般的查某人命運、盛夏初綻的同志戀情…… 所有情感、一切悲歡喜樂收束於故事, 小說成為人生縮影,更是幸福的泉源、悲傷的解藥。 繼《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之後 國民讀本系列再發威!十四則短篇小說構築一整座故事迷城 讓筆直枯燥的現實,擁有更多迂迴想像 跨越時代藩籬、消弭性別界線,敲開人與人之間一扇扇緊閉門扉 穿梭無數角色世代,自己不再只是自己 而能拔高觀看視角、學習同理,尋索人情中每一個動人且瑰麗的細節 因為有了這些故事,我們充滿勇氣,並如此幸運。 主編精選十四篇極具代表性短篇小說並細筆賞析。白先勇、朱天文、

李昂、余華、林懷民、胡淑雯、許正平、陳淑瑤、黃春明、葛亮、廖輝英、鄭清文、賴香吟、嚴歌苓,橫跨兩岸十四位各世代作家,所有現實中的不可能皆在故事裡完成:隱匿的心事、模糊的理想、難以言說的性向……振筆疾書的課堂內蘊蓄青春迷茫,教室外亦有許許多多故事正在發生,情感依附生活,生活繼續書寫未竟的故事。本書希冀透過這些篇章激盪出學子天馬行空的想像,想想自己,也想想這個不完美的世界。 凌性傑── 當我專注地走入他人的故事,自身的悲喜變得非常微渺,那些文字幫助我卸除執著,緩解了焦躁不安。更值得珍惜的經驗是,透過讀小說擁有理解的喜悅。我喜愛的那些小說家,勇於探索理性與感性,勇於追求心靈的自由。他們深刻理解人性

,在文字裡寄託了哀矜、悲憫、寬諒與同情。文學教育具有情感教育的功能,那是一種最細緻的心靈境界,也是最具有美感的溝通。 石曉楓── 十四篇小說所呈顯的風格或淡雅、或濃麗,情感張力或激越、或平和,時代背景與個人感性或彰顯、或隱微,然而其中最堅定而一貫的美學信念是,它們都是能引發讀者對世事、對人情有深沉觸動的作品。文學所能發揮的最大影響,或正是這種對世情的體恤與生命氣度的陶養,而這亦正是最珍貴且最值得珍視的,人的品質。 《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 ★從現代文學作品尋覓生活品味之作,讓中學以上的文學愛好者透過讀本體察生活,同時深化語文理解能力,各則選篇後附有專文賞析。 ★提供另一扇日常視窗

:描繪音樂(馬世芳〈巨龍之眼,美麗之島〉、房慧真〈鍾永豐:龐克樂手杜甫穿越過來了〉)、跨文化思索(黃麗群〈如果有一天你去金澤〉、王盛弘〈奈良有鹿〉、盛浩偉〈廁所的故事〉)、在電影中造夢(毛尖〈姊姊〉、孫梓評〈牯嶺街‧少年‧我〉)、生活暗面的反思自省(李欣倫〈致那些被棄的〉、胡晴舫〈無所謂快樂〉),含納傳統散文、短篇雜文、人物採訪等各式書寫。 突破文體與美學界線,生活不再索然無味── 探訪蘭陽平原,回到雨神眷顧的所在; 打開媽媽的便當,一塊紅燒肉讓人掉入「家」的核心; 舞臺上〈美麗島〉拉出蒼涼年代,同時逼落無聲的淚水…… 異鄉白芒雪域寒氣鑽透骨血,最美的也是最致命的記憶; 走進奈良魔幻時刻,

搖擺的鹿尾巴為人貼心指路; 龐克樂手杜甫穿越至今,捲入當代政治風雲; 從牯嶺街走進電影殺人場景,那是被牛皮紙封存的少年時光; 眼前屬於金澤的瞬間如車禍般橫衝直撞而來! 為什麼這麼喜歡這個老鎮呢? 說了很多,但自己又感覺什麼也沒有說完…… 關於「美」,在這三十二篇文章中有其各自塑形。即便枯淡如時光棄物,也煥發著無可忽視的色澤。從視聽感官到各種身體膚觸,化為電流直通全身,那些翻玩美感的經驗,就這樣被深深融進身體、戳記在心底。我們不只有一種看待美的方式,就如同生活不該讓人輕忽;攀著文字的繩索往前走,投身日常祕境,鑽探藏身裂隙的美麗渣滓,或許書寫和閱讀,就是美的最佳詮釋。 =書系緣起= 美麗的

文字風景,迷人的意義路標 【中文好行】書系 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寫給女兒的12封信中,對女兒殷切叮嚀著:要研讀哲學學會思考,要學習歷史鑑古知今,更要學好中文。 「中文好行」系列,與您分享哲學思考、閱讀文學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回到語言文字本身,在中文世界裡發現熱情、培養想像。 「中文力」的培養與提升,除了聽與說,更要強化閱讀與寫作的能力。閱讀與寫作能力,都無法在短時間內養成,主要還在平時的不斷累積。「中文好行」書系的風格,兼具實用性與文學性,由具有教學熱忱與文學創作實力的名家凌性傑主編策劃,廣邀台灣有理想、有創意的作家、老師,精選導讀古今中外名家名作,經由體驗式的導

讀,強調欣賞感受作品的美與思想。將經典文字連結現代生活,展現新時代的思索體會。透過這樣的分享,讓每個人都能揮灑出獨有的心靈風采。 中文學習不應只有考試與分數,而應是一個人對生活與美的追求與享受,這是「中文好行」最希望與讀者分享的閱讀道路。讓經典文字照亮我們的生活,讓閱讀與書寫成為我們生命中最美好的體驗時光。  

淺水灣開放時間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Vlog】要早一個月預訂的餐廳?一生人一次的高級貴婦享受!? 淺水灣露台餐廳 英式下午茶 | Anton

▶試用 Surfshark VPN
https://surfshark.deals/ANTON
記得使用優惠碼 " ANTON " 取得一五折
仲額外再送多3個月!!

▶今日去左有100年歷史既淺水灣露台餐廳,
試一試傳統三層的英式下午茶~
加埋一成$700 真是好貴,而餐廳都要早一個月預約
所以決定拍Vlog 同大家分享下~

【餐廳資料 】
▶露台餐廳 (The Verandah)
地址: 淺水灣淺水灣道109號
預訂: 22922822
開放時間:
星期三至六 : 12:00 - 22:00
星期日: 11:00 - 22:00

*** 垃圾口 如果大家覺得我畀既食評唔夠concrete
希望大家見諒 我會繼續努力 ??‍♀️

*食物是自費的

#淺水灣露台餐廳 #Verandah #英式下午茶 #港女Afternoontea #露台餐廳下午茶 #打卡 #港女
--------------------------------------------------------------------------------------------------------------------
訂閱我 ▶ youtube.com/c/ANTON0304?sub_confirmation=1
訂閱Chill up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rb...
合作請洽:[email protected]

記得按下旁邊的?
有新影片時,你就會知道了!

【 追蹤我 】
Anto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antoniaw/
Jimmy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ragilejim/

▶支持Anton
❤️成為YouTube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6CqLjdoCN_ijofoCJFpCw/join
❤️PayMe:https://payme.hsbc/anton0304
(隨心~ 大家會睇同留言我都好開心~)

桃園草漯沙丘-沙灘地形互動之研究

為了解決淺水灣開放時間的問題,作者呂紹平 這樣論述:

海岸沙丘與沙灘地形受到風、波浪與潮汐多種控制因子影響,沙灘與沙丘的沉積物系統依據風向、風速、波高與潮差會形塑不同的地形景觀。海岸沙丘與沙灘地形在不同觀測時間尺度下,因時距內平均的營力作用海岸沙丘與沙灘具有不同的地形變化特徵。本研究以草漯沙丘作為研究區,分別以短期及中期時間尺度探討草漯沙丘地形變化與控制因子的關係,短期聚焦在草漯沙丘的季節性變化,中期尺度則關注近20年的濱線與海岸沙丘變化。地形的季節性變化使用RTK-GPS測量2019年至2020年間的六座調查區的海岸沙丘與沙灘的地形高程,施測頻率為每4個月一次,分別代表冬季、春季與夏季的地形。近20年的地形變化使用2001年至2018年間的航

空照片與衛星影像呈現濱線與海岸沙丘的變化。攔砂籬、風力發電機、風機維修道路與海堤等人為設施對草漯沙丘地形的影響亦為本研究探討之重點。季節性的監測結果顯示六座調查區的地形變化有所差異,主要差異在沙丘前坡坡腳的恢復與沙丘崖的侵蝕的時間分布不太一樣,沙丘崖的侵蝕頻率與空間分布可能與乾砂寬度相關,乾砂寬度較窄的區域波浪容易到達沙丘坡腳。乾砂寬度與波浪作用相關,波浪入射角、沙灘地形、波高會影響沿岸波能的分布,在波浪的攻擊點波能較大,導致乾砂寬度較窄,影響後方前列沙丘砂源之供給。大體上沙丘崖形成的季節以春夏兩季為主,其中又以夏季最多,冬季的沙丘崖消失恢復為沙丘的前坡面。氣象與海象資料顯示夏季的平均示性波高

雖然較低,但夏季颱風的暴潮與湧浪在灘面上的波浪溯升可能刮蝕坡腳形成沙丘崖;冬季的平均示性波高較高,但強勁的東北風將後灘的乾砂吹往坡腳堆積,且冬季的水位沒有受暴潮影響而上升,海水較無機會抵達前坡坡腳。在沙丘前坡人工設置的攔砂籬因為積砂,造成坡腳與後灘之間的坡度變陡,亦干擾前坡上的飛砂移動。研究結果顯示近20年的濱線大致呈現後退,活動沙丘後緣則受到人工植林防風定砂的作用,大致穩定,整體活動沙丘的寬度縮減。風力發電機、風機維修道路與海堤會降低飛砂活動。沙丘上人為設施的設置位置需考慮地形與營力間的交互作用與沉積物動態,根據管理目的不同在適當的地形區實施相應的管理措施才能海岸沙丘帶的永續經營。前列沙丘上

的攔砂籬方面,本研究建議後方較無人為設施的海岸沙丘段,可以嘗試將沙丘上的攔砂籬拆除,讓飛砂自由朝著內陸移動,讓整體的沙丘剖面形態與景觀恢復為較自然的樣貌。

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

為了解決淺水灣開放時間的問題,作者凌性傑,楊佳嫻 這樣論述:

這個世界並不缺少資訊,只是缺少感動 閱讀寫作超級推手 凌性傑 ╳ 無敵變形文藝少女 楊佳嫻 首度聯手 打造愉快的閱讀體驗,致全體國民最IN的散文讀本選輯 是文學,跨越時空的阻隔,成為最真實的陪伴 繼《自己的看法》《寫作力》出入文學經典與寫作技法 「中文好行」系列持續起步走,規劃5大主題,精選35家散文名作讀本 越能體會閱讀帶來的各種樂趣,越有可能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向現在進行中與曾經的青春致敬,無論痛苦或快樂,我要的都是活! 為什麼是散文?為什麼讀散文?創作的基礎來自真誠,各文類裡又以散文最為貼近寫作者的面目、性格。那些多年來使我們追讀不輟的散文家,除了文字好,境界深或見解新穎,大抵就是

因為我們能捉摸到「真人」。這裡的真,不是指真人真事、沒經驗過就不准寫,而是指性情的真。美好的讀本,提供我們思考的樂趣、感情的認同,藉由文字符號,我們在思考他人的思考之際,也可以加深自我的理解。 熱愛閱讀,熱愛青年學子的作家凌性傑,與有文字鍊金師稱號的作家也是老師的楊佳嫻共同合作,浩瀚字海淘沙取金,以「好文章」為取向,精選好看又有意義的散文傑作,為學子也為現代國民打造多重觀點角度的散文讀本,不裁切、不割裂,尊重文本原來的面目。全書五章主題涵括成長、情感、飲食、移動、文化抒寫;從散文家的傾訴裡,讀到成長的艱難與快樂、情感的發生與幻滅、飲食和移動的趣味、文化觀察與價值判斷。每篇作品末尾,另錄有編者

的「閱讀筆記」與「作家小傳」,作家與讀者雙重身分的複音閱讀,開闊讀與寫的想像與對話。 凌性傑:我以為,文學的基礎就是,人與人之間,心意的相通 身為閱讀愛好者,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編選一套兼顧現實與理想的讀本。詩人楊佳嫻任教於大學,我則長期任教於中學,深深覺得閱讀能力與文學品味的養成不能局限於校園、教科書。我們的理想是編選一套「好看又有意義」的散文選集,把詮釋與欣賞的權力開放出來。文學沒有標準答案,普通讀者可以從中發現閱讀的樂趣,也可以透過觀摩名家手筆增進讀與寫的能力。《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所選的諸多作品,回應了人生的種種面向。作家如何進行敘事、描寫、說明、議論,終於成為一門傾訴的藝術,也是

我觀察的重點。 楊佳嫻:我的寫作出發點,是散文 爛人有道,雜種有理,浮光裡是寂寞的書纏綿的人,拌干絲,削蘋果,有寫詩的漁夫,有買《山海經》的老嬤嬤,寫內衣的寫月經的,要回家的要出門的,被啟蒙和終於幻滅的……都是從生活出發,刺激浸潤之餘,非寫不可,自然流露,廣大而且親切,適合吳爾芙定義的「普通讀者」──「讀書,是為了自己高興,而不是為了向別人傳授知識,也不是為了糾正別人的看法」。 真實的感動,珍惜所有的經過,35家散文名作 王盛弘/王德威/石曉楓/宇文正/吳岱穎/吳億偉/汪曾祺/周志文/周芬伶/邱妙津/柯裕棻/凌性傑/孫梓評/徐國能/郝譽翔/高自芬/張曼娟/張維中/張讓/許正平/郭強生/陳大

為/陳義芝/湯舒雯/楊佳嫻/楊牧/楊照/詹宏志/蔡珠兒/魯迅/賴香吟/薛仁明/鍾文音/鍾怡雯/鯨向海(按姓名筆劃順序) =本書特色= 1.精選不同時代好看的散文作品,題材多元:從青春時期的旅行經驗(楊照【遲來的陽光之歌】)到現代人應該具備的公民意識(王德威【文學,經典,與現代公民意識】),選文新穎,不落俗套。 2.現代生活所具備的:永遠都令人苦惱卻也最割捨不下的各種情感關係,好比感情到了盡頭,如何放下?(張曼娟【誰願意活下去】)父子間的大規模沉默,是努力打拚生活後的副作用?(吳億偉【努力工作】)回頭照看身世,現在的自己是如何構成的?(鍾怡雯【野半島】)時光變遷的體會,個人的小歷史也是時代

的一部分(郭強生【青春作伴西門町】)。生活好壞非關富貴,時間更是測試對自我理解的絕佳探測指標,一天24小時,可以選擇過得充實,也能放鬆放空,從散文裡,我們看見不同的活法。 3.有個性更有意義:所錄文章皆為完整版本,篇末錄有編者獨到賞析,拋開解題的窠臼,認真探問:「真的是這樣嗎?」分歧岔路的詮釋,提供不一樣的閱讀樂趣,為提倡獨立思考、群體互動「學習共同體」的最佳讀物。 =書系緣起= 美麗的文字風景,迷人的意義路標 【中文好行】書系 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寫給女兒的12封信中,對女兒殷切叮嚀著:要研讀哲學學會思考,要學習歷史鑑古知今,更要學好中文。 「中文好行」系列,

與您分享哲學思考、閱讀文學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回到語言文字本身,在中文世界裡發現熱情、培養想像。 「中文力」的培養與提升,除了聽與說,更要強化閱讀與寫作的能力。閱讀與寫作能力,都無法在短時間內養成,主要還在平時的不斷累積。「中文好行」書系的風格,兼具實用性與文學性,由具有教學熱忱與文學創作實力的名家凌性傑主編策劃,廣邀台灣有理想、有創意的作家、老師,精選導讀古今中外名家名作,經由體驗式的導讀,強調欣賞感受作品的美與思想。將經典文字連結現代生活,展現新時代的思索體會。透過這樣的分享,讓每個人都能揮灑出獨有的心靈風采。 中文學習不應只有考試與分數,而應是一個人對生活與美的追求與享受,這是「中文

好行」最希望與讀者分享的閱讀道路。讓經典文字照亮我們的生活,讓閱讀與書寫成為我們生命中最美好的體驗時光。  

1980年代香港文學的建構與跨界想像

為了解決淺水灣開放時間的問題,作者陳筱筠 這樣論述:

1980年代隨著香港即將回歸中國,香港文學研究在台灣開始有了一個比較初步的探討與介紹。近年,不管是面對政治經濟層面上的中國崛起,社會變遷過程中台灣和香港所出現的類似經驗,抑或是在學界領域中華文文學、跨區域批判、東亞想像等議題的開展,皆促使台灣對於香港的探討需要有更進一步的討論與關注。自九七回歸前,中國在短時間內便陸續出版了多部香港文學史,文學史做為一個學科的建立以及一個國家或地方的文學建構皆有著重要的影響,因為它涉及了歷史詮釋權的爭奪與主體位置的設定擺放。但香港文學在九七之前,是否只有被中國論述吸納、收編的命運﹖抑或在回歸之前香港文學自身有其發展與建構的脈絡與軌跡﹖過去談論到1980年代香港

文學時,最直接聯想到的便是由九七回歸中國所帶來的失城恐懼或身分轉換等議題,但實際上這個時期的香港文學並非僅存在這個面向,它亦存在著吸收、轉化各地文學與文化思潮的能量。正因為如此,1980年代香港文學有其必須被重新認知的重要性。本研究以跨界想像做為重返1980年代香港文學的方法,主要應用在兩個層面的討論:1.探討《八方》、《香港文學》和《素葉文學》這三份文藝雜誌在當時如何建構香港文學、與各地華文文學進行連結、參與中國現代文學的重建以及參照西方理論思潮;2.透過香港小說中對於邊界的形塑與建構,脈絡化跨界想像的意義。透過這些討論,將有助於我們找到另外一條觀看1980年代香港文學發展與建構的路徑,在這

樣的思考之下,我們才有可能強調當時各種力量的共存與角力,而非單向的取代或置換。當我們正視了1980年代香港文學實則存在著各地文學資產的匯流,而香港文學自身亦在此時期透過繼承與轉化的文學建構時,討論香港的方式便不再只是借╱還之間的問題,或是因過度急切找尋香港主體性的存在,而忽略了當時的跨界路徑。在這個重返的過程中,本研究至少能帶出三個重要的面向,包括為香港文學尋找新的詮釋框架、對華文文學的反思,以及台灣文學與香港文學相互參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