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章回小說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清代章回小說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徐鴻寫的 高普特考【本國文學寶典】(依據命題大綱編修.重點歸納試題精析)(初版) 和李明濱的 中國文學俄羅斯傳播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鼎文 和學苑所出版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許麗芳所指導 柳人尹的 濟公傳敘事及其相關意義之研究 (2021),提出清代章回小說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濟公、道濟、錢塘湖隱濟顛禪師語錄、醉菩提、麴頭陀傳。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陳宏銘所指導 顏峯石的 高中國文選文情境教學研究-以古典小說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古典小說、情境教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清代章回小說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清代章回小說,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普特考【本國文學寶典】(依據命題大綱編修.重點歸納試題精析)(初版)

為了解決清代章回小說的問題,作者徐鴻 這樣論述:

  本書乃針對高、普考試文化行政類應考科目:本國文學概論及本國文學概要而編,本國文學概論(概要)要求應考人具備的專業知識是具備與文化行政業務相關的傳統文學史知識,熟悉與文化行政業務相關的古典文學知識,了解現代文學流變,掌握文學社群發展狀況,認知現代文學作品,具備推動藝文活動的能力等。   因此本國文學概論(概要)要求的專業知識範圍廣大,應考生不僅須具備古典中國文學史知識,也需具備現代中國文學史的常識,須了解古典台灣文學史的發展,也擴及現代台灣文學流變,文學社群發展狀況,更包括現代藝文活動等。   所以就算是中文系學生也不見得能應付,本書針對所有應考生的需求而設,廣泛收集

中國與台灣古典文學史知識,近代中國文學史、台灣文學史資料加以歸納整理,並擴及文學社團、藝文刊物、藝文社團、台灣戲曲等藝文活動資料,期望考生能提綱挈領便於掌握其條理,這是一部資料詳盡、條理分明的本國文學概論(概要)總整理。   ☆學習方法   本書是針對所有應考本國文學概論(概要)的考生而編,就算你不是學文科的考生也可以適用,它的特色就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條理分明,提綱挈領」,捨棄一般文學史汗牛充棟的材料堆砌,先論「中國文學史」、「近代文學史」;再論「台灣文學史」、「藝文活動」、「傳統戲曲」五大領域。   「中國文學史」:分散文、韻文,小說,文學批評按不同朝代系統化呈現,依文學主張,代

表作家,作品,價值等條理化整理,方便考生作答時掌握脈絡;另統整式整理各朝代的各類文體發展情況表單,並有歷代流派、作家、著作等總歸納總表,建立系統化的文學觀。   「台灣文學史」:依時代先後,分清代,日治,民國,現代四個階段,再依文體分散文、詩歌、小說、社團、刊物、文學獎項等陳述,更有台灣傳統戲曲至現代劇團的發展演變,現代劇團如明華園、表演工作坊等藝文活動整理。   「歷屆考古題」:精闢解答,讓考生了解申論題寫法,前言、主題、價值、影響四部分,作完整陳述。   ☆本書架構   【命題大綱&最新考題】:了解本國文學概論(概要)的應考要求,最新考題的命題方向,知己知彼,方能戰無不克。

  【本國文學概論(概要)的準備要點】:了解本國文學概論(概要)的備考範圍及應考重點。   【中國散文史要點整理】:先秦歷史散文、諸子哲理散文、兩漢政論文、魏晉情性散文、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等演變。   【中國韻文發展史要點整理】:詩經、楚辭、樂府詩、古詩、唐代近體詩、新樂府詩、宋詞、元曲等韻文發展,一目了然。   【中國小說史】:神話、寓言、志怪小說、志人小說、唐傳奇、宋話本、明清章回小說,精彩可期。   【文學批評與重要作品】:文賦、文心雕龍、詩品、人間詞話等。   【中國現代文學史整理】:現代小說、白話文運動、新詩的發展、文學社團及文學刊物等。   【台灣現代文學史整理】:清代、日治、國

民政府時期,小說、新詩、文學社團及主張,文學刊物,文學獎整理。   【本國文學史歸納與整理】:中國歷代作家、作品、文學流派與主張、台灣文學社團、文學刊物、文學類型總整理。   【台灣戲劇發展整理】:台灣傳統戲劇:歌仔戲、皮影戲、傀儡戲、布袋戲的沿革,現代劇團如明華園、表演工作坊等著名劇團,代表劇作等藝文活動整理。   【歷屆考題解題】:100~107年歷屆考題精闢解題。 本書特色   【資料最完備】:中國文學史、台灣文學史、作家、作品、社團、刊物、藝文活動、文學獎項資料,一網打盡。   【文學史提綱挈領】:中國古代文學、近代中國文學、台灣古典文學、日治文學、現代文學、歸納總整理,條理分

明。   【文類最有條理】:散文、韻文、小說、文學主張、作家作品成就等,分門別類,一目了然。   【重點整理最清楚】:各類文體作家作品重點整理:前言、內容、價值、影響,結構最完整。   【解題最有料】:100~107歷屆考題精闢解答,讓你功力倍增。

清代章回小說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西瀛勝境:那群在二二八事件抗爭的澎湖青年」介紹

訪問作者: 鳴鏑

內容簡介:
「我們無論如何都會把這艘船擋下來,絕對不讓軍隊去高雄殺人!」
這是西瀛青年的起義壯舉、是七十年前燃燒的熱情與怒火。
取材自多位耆老提供之口述過去,壯志未酬的青年自治同盟……揭開澎湖人民如何參與二二八事件真相的專著小說!

  談起澎湖人最悲痛的歷史,不只有白色恐怖時期七一三事件遇害的無辜外省學子──本省籍的澎湖人們,實際上也在1947年的三月三日,團結起來反抗威權體制。他們在馬公港以肉身、草繩阻擋了軍隊運載武器赴台的船隻,保護了部分高雄同胞的性命!他們的領導者是一位年僅二十三歲的青年,但他們的故事,卻被抹消在二二八事件的史冊之中。

  在地青年作家鳴鏑,取材地方文獻、耆老口述歷史以及自身家族故事,獲得國藝會創作補助,尋回轉型正義工程中被遺落的重要拼圖,以家族史折射澎湖這座島嶼的前世今生──一部根據澎湖二二八史實書寫的專著小說!

  嘉義廣播電台:「台灣同胞都已經起來反抗暴政了!澎湖人還在睡嗎?你們澎湖這些青年死了是嗎?還是說你們不敢啊?」

  馬公要塞司令史文桂:「澎湖島上的仕紳們為保民盡力協調,未引起更大混亂、未捲入二二八事件。」

  過去在歷史紀錄上,澎湖人被認為「沒有參與二二八事件」,甚至因此由國民政府設立了「西瀛勝境碑」,以茲表揚。它被視為澎湖人「乖巧」的證據,卻更是歷史修正主義的極致。

  在親伯公趙文邦的經歷、菊島耆老的口耳相傳、有限的歷史文獻中,作者鳴鏑得以窺見有別於統治者認知脈絡下的文本,決意用筆記錄下來,不讓這些親友的奮鬥隨著時代演變而被遺忘。

  「日本時代還有米吃,祖國來了反而沒有米吃」。在國民政府光復台灣後,因統治政權的貪腐欺壓、經濟崩盤與糧食匱乏的種種困境,長期累積的民怨在1947年的二月二十七日緝捕私菸事件正式爆發。

  緊張的情勢也蔓延到澎湖,因語言不通,馬公司令部士兵開槍打傷無辜婦女,開始發生零星衝突。熱血青年們受到嘉義電台的激勵,更意外得知陳儀向史文桂下令派船運輸槍枝與子彈載往南台灣,送至「高雄屠夫」彭孟緝手中,對起義民眾大開殺戒,而集結在城隍廟前,在趙文邦的帶領之下,組成自衛隊。

  民風保守,自清代起從未發生民變的澎湖,響應了台灣本島的奮起,趙文邦並號召鄉紳籌組「青年自治同盟」,卻在演說的當下遭遇軍隊突襲,好友們被武裝警察開槍射殺、趙文邦也入獄飽受刑求、等待處決,純樸的澎湖也與本島面臨相同的「清鄉」命運……

  本書為台灣歷史提供鮮為人知的另一觀點,呈現庶民記憶中政權更迭、動盪年代的真實面貌。

作者介紹:鳴鏑
  1992年9月23日生,本名冼義哲,澎湖人,政治工作者、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專欄作家。

  2014年《海上的人》獲東海文學獎入圍決選;2017年《西瀛勝境》獲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補助;2018年7月出版首本文學小說《十字路口》。

  2010年起社會議題、公共政策等投書文章刊載於蘋果日報、聯合報、自由時報、澎湖時報、澎湖日報、關鍵評論網、上報、民主視野、台灣守護週刊、民報等多家平面、電子媒體。自2015年3月起擔任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專欄作家。


作者粉絲頁: 鳴鏑

出版社: 秀威資訊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濟公傳敘事及其相關意義之研究

為了解決清代章回小說的問題,作者柳人尹 這樣論述:

濟公一位傳奇性人物,以瘋顛形象風靡於大街小巷,八百多年來活躍於小說、舞台上,在民間教團中頗受歡迎。目前濟公研究,大部份著重於《濟公傳》之探討,本文擬從濟公最原始之資料著手,以文獻分析及歷史研究為主軸,整理出濟公故事演變所欲呈現之意義與濟公如何被想像、塑造出融和瘋顛和神聖的形象。 小說的創作與社會背景息息相關,宋以後的因政治力量介入與佛教教義式微,犯戒僧人甚至因財色捲入社會案件中。小說作者借文說法,藉濟公故事以彰顯修者之應有之精神。加以明清時期善書興起,濟公故事流傳深受善書影響,尤以《麴頭陀傳》更甚。 臨濟宗中對於開悟僧人常以狂、顛稱之,分析僧傳中之神異僧人,大部份均呈現瘋

顛形象且具有神通。瘋顛有可能是掩飾神通或已開悟之事實,以幻像示人的一種手段。 廣受歡迎的濟公故事深植人心,世人渴望現世的苦難能夠得到救贖,加之濟公活躍於不同的宗教之中,語錄系濟公故事對於佛教、道教、中國濟生會、一貫道等濟公形象,有著鉅大的影響。

中國文學俄羅斯傳播史

為了解決清代章回小說的問題,作者李明濱 這樣論述:

  李明濱,1955年12月生,台灣台北人。北京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系主任,現為俄羅斯學研究所所長、中俄比較文學研究會會長、普希金研究會會長,長期從事俄羅斯語言文學、俄羅斯國情學與中俄比較文學的教學和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國文學在俄蘇》 《中國文化在俄羅斯》 《中國與俄蘇文化交流志》 《俄羅斯文化史》 《俄羅斯文學史》 《俄羅斯文學的靈魂一一托爾斯泰》 《俄羅斯漢學史》等和翻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回憶錄》等十余部,發表論文約、50篇。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榮獲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榮譽博士學位、俄羅斯聯邦政府頒授的“普希金獎章”和俄方頒發的“俄中友誼獎章”及

“高爾基獎”榮譽證書。 前言 上篇 第一章 18一l9世紀上半葉中國文學在俄羅斯的傳播 一、俄國引進中國文學的開端 二、從西歐文字轉譯的中國文學作品 三、早期直接譯自漢、滿文的文學作品 四、普希金所體現的中國文學在俄國早期的影響 第二章 19世紀下半葉中國文學在俄羅斯的傳播 一、漢學中心形成與中國文學研究 二、瓦西里耶夫院士撰世界首部中國文學史 三、托爾斯泰對中國文學的接受 四、諸子散文俄譯的開始 第三章 20世紀上半葉中國文學在俄羅斯的傳播 一、阿列克謝耶夫院士的全面開拓 二、俄國漢學學派的形成 三、中國文學譯介在50年代

趨向繁榮 四、宣傳介紹中國文學概況 第四章 20世紀下半葉中國文學在俄羅斯的傳播 一、60—70年代起文學譯介的擴大與深化 二、莫斯科大學編出中國文學史教材 三、20世紀末翻譯和研究成果的歸結 四、李福清院士在中國文學研究上的貢獻 下篇 第五章 中國神話、民間文學和俗文學在俄羅斯 一、俄羅斯的中國神話研究綜述 二、俄國人撰寫的第一部論中國神話的專著 三、李福清關于中國神話的論著 四、戈雷金娜論中國古代神話志怪小說的專著 五、李福清論民間文學孟姜女和三國故事 六、斯佩什涅夫的《中國俗文學》 第六章 先秦文學在俄羅斯 一、古代詩歌傳俄綜述

二、《詩經》的俄譯和費德林的《〈詩經〉及其在中國文學上的地位》 三、楚辭的翻譯和研究 四、先秦諸子散文的譯研 五、李謝維奇編選《聖賢書摘中國古代散文》 第七章 秦漢文學在俄羅斯 一、兩漢樂府、漢賦和秦漢散文的翻譯 二、古代散文研究綜述 三、李謝維奇關于樂府和古代文論的兩部專著 四、克羅爾論《史記》的專著《歷史學家司馬遷》 五、《中國古代文學》論文集 第八章 三國兩晉和南北朝文學在俄羅斯 一、建安文學的譯研 二、艾德林著《陶淵明和他的詩》 三、戈雷金娜的專著《六朝小說》 四、文論、散文譯介和《文心雕龍》的詮釋 第九章 隋唐五代文學在俄羅斯

一、唐詩俄譯和研究綜述 二、費什曼著《李白的生平與創作》 三、杜詩評介和謝列布里亞科夫的《杜甫評傳》 四、杜甫研究專題綜述 五、達格丹諾夫著《王維創作中的禪佛思想》 六、阿列克謝耶夫論司空圖《詩品》的巨著 七、戈雷金娜論唐代傳奇的《中國中世紀的短篇小說︰8至14世紀題材淵源及其演化》 八、雜纂和敦煌文學在俄羅斯 第十章 宋代文學在俄羅斯 一、宋代文學俄譯概述 二、謝列布里亞科夫論宋代詩人的專著《陸游‧生平與創作》 三、謝列布里亞科夫論宋詞的專著《中國10至11世紀的詩歌‧詩和詞》 四、熱洛霍夫采夫論話本的專著《話本——中國中世紀的市民小說》 五

、巴甫洛夫斯卡婭論平話與詩話 六、佐格拉芙的新譯《京本通俗小說》 第十一章 元代文學在俄羅斯 一、元曲在俄蘇的翻譯和研究 二、索羅金論元代戲曲的專著《十三四世紀中國古典戲曲︰起源‧結構‧形象‧情節》 三、孟列夫翻譯《西廂記》和彼得羅夫編選《元曲》 四、馬里諾夫斯卡婭關于明清雜劇的新著《中國古典戲劇雜劇簡史(14—17世紀)》 五、元明清詩的俄譯與論述 第十二章 明代文學在俄羅斯 一、中國古典小說的翻譯和研究綜述 二、羅高壽的論著《吳承恩及其〈西游記〉》 三、李福清的專著《中國的講史演義與民間文學傳統——論〈三國〉故事的口頭和書面異體》 四、《金瓶梅》

與古代艷情文學譯介 五、戈雷金娜論明代傳奇的《中國中世紀短篇小說》 六、明代戲曲研究概況 第十三章 清代文學在俄羅斯 一、清代章回小說研究綜述 二、費什曼的專著《啟蒙時期的中國諷刺章回小說》 三、謝曼諾夫的專著《中國章回小說的演變(18世紀末至20世紀初)》 四、《水滸傳》、《紅樓夢》、《鏡花緣》、《儒林外史》、《三寶太監》、《普明寶卷》諸種明清小說譯介簡述 五、費什曼論清代筆記小說的專著《17至18世紀的三位中國短篇小說作家:蒲松齡、紀昀、袁枚》 六、俄國蒲松齡研究巡禮 七、清代戲曲的譯研 八、戈雷金娜的《中國美文學理論》 第十四章 中國現代文學在

俄羅斯(一)——蘇聯的魯迅學和謝曼諾夫的魯迅論 一、魯迅著作在蘇聯的傳播 二、蘇聯對魯迅的研究 三、波茲涅耶娃、索羅金、彼得羅夫和謝曼諾夫的四本魯研專著 四、謝曼諾夫的《魯迅和他的前驅》 第十五章 中國現代文學在俄羅斯(二) 一、翻譯作品綜述 二、切爾卡斯基論現代詩歌的三本論著︰《中國新詩》、《中國戰爭年代的詩》和《艾青——太陽的使者》 三、彼得羅夫著《艾青評傳》 四、蘇霍魯科夫的專著《聞一多生平與詩歌創作》 五、阿直馬穆多娃著《郁達夫與“創造社”》 六、索羅金著《矛盾的創作道路》 七、施奈德著《瞿秋白的創作道路》 八、兩部評老舍的專著——安季

波夫斯基《老舍的早期創作》 九、尼科里斯卡婭著《曹禺創作概論》 十、其他幾位作家的專論 十一、中國現代文學在俄蘇時代的烏克蘭 第十六章 中國當代文學在俄羅斯 一、小說、詩歌翻譯作品數量劇增 二、漢學家的評論 三、作家的看法 四、當代文學跨世紀的俄譯 附錄 俄羅斯漢學家簡介 參考書目 後記 經過近30年多位學者的辛勞努力,現在我們可以說,國際漢學研究確實已經成長為一門具有特色的學科了。 “漢學”一詞本義是對中國語言、歷史、文化等的研究,而在國內習慣上專指外國人的這種研究,所以特稱“國際漢學”,也有時作“世界漢學”、“國際中國學”,

以區別于中國人自己的研究。至于“國際漢學研究”,則是對國際漢學的研究。中外都有學者從事國際漢學研究,但我們在這里講的,是中國學術界的國際漢學研究。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國際漢學研究改變了禁區的地位,逐漸開拓和發展。其進程我想不妨劃分為三個階段︰一開始僅限于對國際漢學界狀況的了解和介紹,中心工作是編纂有關的工具書,這是第一個階段。到了20世紀90年代,出現國際漢學研究的專門機構,大量翻譯和評述漢學論著,應作為第二個階段。在這兩個階段里,學者們為深入研究國際漢學打好了基礎,準備了條件。新世紀到來之後,進入全面系統地研究國際漢學的可能性應該說業已具備。 今後國際漢學研究應當如何

發展,有待大家磋商討論。以我個人的淺見,歷史的研究與現實的考察應當並重。國際漢學研究不是和現實脫離的,認識國際漢學的現狀,與外國漢學家交流溝通,對于我國學術文化的發展以至于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我曾經提議,編寫一部中等規模的《當代國際漢學手冊》,使我們的學者便于使用;如果有條件的話,還要組織出版《國際漢學年鑒》。這樣,大家在接觸外國漢學界時,不會感到隔膜,閱讀外國漢學作品,也就更容易體味了。必須指出的是,國際漢學有著長久的歷史,因此現實和歷史是分不開的,不了解各國漢學的歷史傳統,終究無法認識漢學的現狀。 我們已經有了不少國際漢學史的著作及論文。實際上,公推為中國最早的漢字史專書,是

1949年出版的莫東寅《漢學發達史》,盡管是通史體裁,也包含了分國的篇章。這本書最近已有經過校勘的新版,大家容易看到,盡管只是概述性的,卻使讀者能夠看到各國漢學互相間的關系。由此可見,有組織、有系統地考察各國漢學的演進和成果,將之放在國際漢學整體的背景中來考察,實在是更為理想的。 這正是我在這里向大家推薦閻純德教授、吳志良博士主編的這套“列國漢學史書系”的原因。 閹純德教授在北京語言大學主持漢學研究所工作多年,是我在這方面的同行和老友,曾給我以許多幫助。他為推進國際漢學研究,可謂不遺余力,所做出的重要貢獻是學術界周知的。在他的引導之下,《中國文化研究》季刊成為這一學科的園地

,隨之又主編了《漢學研究》,列為《中國文化研究漢學書系》,有非常廣泛的影響。其鍥而不舍的精神,我一直敬服無地。特別要說的是,閻純德教授這幾年為了編著這套“列國漢學史書系”所投入的心血精力,可稱出人意想。 在《漢學研究》第八集的《卷前絮語》中,閻純德教授慨嘆︰“《漢學研究》很像同人刊物,究其原因是因為從事這個領域研究的學者太少,尤其是專門的研究者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每一集多是讀者相熟的面孔。”現在看“列國漢學史書系”,作者已形成不小的專業隊伍,這是學科進步的表現,更不必說這套書涉及的範圍比以前大為擴充了。希望“列國漢學史書系”的問世成為國際漢學研究這個學科在新世紀蓬勃發展的一個界標,讓我

們在此對閻純德教授、這套書的各位作者,還有出版杜各位所做出的勞績表示感謝。 李學勤 2007年4月8日 于清華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

高中國文選文情境教學研究-以古典小說為例

為了解決清代章回小說的問題,作者顏峯石 這樣論述:

摘  要本研究希望以情境教學理論為基礎,融合高中國文選文-古典小說教材內容與課堂教學的實際上運用,設計「高中國文選文情境教學課程-以古典小說為例」,藉以提升學生對於古典小說的理解以及效果。首先透過文獻及教學現況探討,探究現今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狀況,並將情境教學理論應用在教學上以及反思回饋其成效。教學過程中隨著新課綱的施行以及選文的不同不斷的修正課程內容以及選文的取捨。接著研究者實際進行班級教學,利用情境教學的理論設計了相關課程、並透過課程的安排將教學加入活動、討論、觀賞、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以活動反饋以及多元的學習作業方式了解學生學習效果、觀察其對課程的參與及學習動機是否提升?以提供教師進行

高中古典小說選文情境課程教學時的參考。本研究得到之研究結論如下:一、配合教科書與學生生活情境,「高中國文古典小說」情境教學設計,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並且能獲得學生正面之回饋。二、以情境學習理論為基礎,運用情境教學法,使用圖片、影片與實物、角色扮演進行教學,能幫助學生學習古典小說而且更能感受小說人物的心境。三、教師在發展與實施教學設計與教學活動時,面臨教學時數不足之壓力,將導致學生練習時間不夠,減低學習效果。四、國文教學面臨著教改的衝擊,古典小說的情境教學符合教改精神,將學習權還給學生。使學習更為多元、活潑、有趣。五、高中國文選文古典小說情境教學的研究,須同時兼顧課程的深度與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