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漢語字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商務國際辭書編輯部寫的 成語接龍800條(口袋本) 和張雙棣的 古漢語小字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E-Dictionaries, Encyclopedias, & More: 中文字典Chinese ...也說明:Based on the first edition of Lin Yutang'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 published b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 1972. 漢語多功能字庫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 和中華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系 陳俊光所指導 張美玲的 多義詞「而」的篇章分析與教學建議 (2021),提出漢語字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連詞、對比、承接、遞進、整體連接、局部連接、語義連貫。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吳聖雄所指導 李艾希的 文字考釋及以偏旁為主的文字分析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古文字學、形體學、聲韻學、漢字偏旁、文字分析架構的重點而找出了 漢語字典的解答。

最後網站现代汉语词典 - 在线工具則補充:现代汉语词典在线查询词语约四十万个,在线汉语词典可查询简体和繁体词语的拼音、词语解释、组词和英文含义等。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漢語字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成語接龍800條(口袋本)

為了解決漢語字典的問題,作者商務國際辭書編輯部 這樣論述:

收錄成語接龍800多條,串聯常用成語4000多個。儘量選用四字成語,上一個成語的最後一個字與下一個成語的第一個字相同,首尾相接不斷延伸,形成長龍。成語有變式的儘量選用常用的形式,不選用變式。激發興趣,活躍思維,是學習、記憶成語的較好讀物。 商務靠前辭書編輯部 商務靠前辭書編輯部現有編輯12人,均為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或博士,具有豐富的辭書編寫、編輯經驗。編寫了小學生系列工具書、《中華字典》等辭書。編輯出版了《中華大字典》《新華大字典》《商務靠前現代漢語詞典》《成語大詞典》《古代漢語字典》《古代漢語詞典》《蘭登書屋韋氏大學英語詞典》《近期新不錯英漢大詞典》《近期新英漢百科圖解

大詞典》《英漢多功能詞典》等大型基礎性語言文字類辭書,編輯出版了中國古典詩詞曲賦鑒賞系列工具書(10種)、《詩詞書法詩意畫鑒賞》《中國歷代繪畫鑒賞》以及《書法大字典》《行書大字典》等各類文學藝術類辭書,還編輯出版了一大批面向廣大中小學生的各類學習型辭書。 001 哀兵必勝 002 愛莫能助 003 愛屋及烏 004 安步當車 005 安土重遷 006 按兵不動 007 暗箭傷人 008 暗五天日 009 揠苗助長 010 跋山涉水 011 白日做夢 012 白手起家 013 白頭偕老 014 百廢俱興 015 百裡挑一 016 百年不遇 017 百戰百勝 018 百折不撓

019 班門弄斧 020 搬弄是非 021 包藏禍心 022 飽經風霜 023 飽食終日 024 報仇雪恨

漢語字典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字典無「㩒」字】大家平日經常會去櫃員機提款,即所謂撳錢,「撳」這個字不單是粵語,也收錄在現代漢語字典內,「撳」還有另一寫法,與「搇」字同音同義,至於「㩒」錢又是否相通?

多義詞「而」的篇章分析與教學建議

為了解決漢語字典的問題,作者張美玲 這樣論述:

漢語「而」為一跨「並列」、「轉折」、「因果」語義關係類別的連詞,可見功能之複雜,而前人的研究偏重古漢語「而」的語義與語法功能。關於現代漢語「而」的研究多集中在學習者的偏誤,與篇章相關研究著實不多。為釐清多義詞「而」在現代漢語中的功能,本研究以Halliday(1985)的三大語言純理功能(metafunction)的概念(ideational)、篇章(textual)、人際(interpersonal)為分析架構,以真實語料為基礎,探討不同語義關係「而」在語義與篇章上的差異,並將研究結果應用於實際教學中。本研究之語料共2,115筆「而」的書面語料,996筆取自《中文詞彙特性速描系統》(Chi

nese Word Sketch Engine)、1,119筆取自《聯合知識庫》(UDN Data),兩語料庫的字數各約25萬字,以前人的研究為基礎,梳理語料,深入探討「而」不同語義關係的差異與篇章功能的異同。首先,先從歷時的角度來看,「而」原來以連接「並列」、有時間先後的語言成分,因此有「承接」功能,經過語境的推進而有「因果」、「轉折」等不同功能。「因果」為事理上的承接關係,轉折細化出對比功能,承接也延伸出遞進功能,形成複雜的語義關係。再從語料的分布來看,以「而2」(對比)最多,佔29.6%,其次為「而3」(遞進)佔27.5%、「而5」(因果)佔20.6%、「而4」(承接)佔13.2%,而以

「而1」(轉折)佔9.1%最低。整體看來,「而」仍以逆接義(「而1」+「而2」)與順承義(「而3」+「而4」)為主,其次為因果義(「而5」)。在篇章層面上,「而」連接短句或分句的「局部連接」為89.7%,遠高於「整體連接」的10.3%,後者連接語段或語篇,其中以「而3」的30.7%、「而4」的27.5%與「而2」的24.8%較高。其次,「而1」為15.6%,「而5」僅1.4%。而範距大小與信息焦點的分布有關,整體連接的「對比焦點」比例明顯較高,連接語段時常帶出「新話題」並加以說明,因而與前面語段形成對比。最後,研究者將探討現行華語教材中「而」內容的優缺點,並將本研究的結果應用於教學上。

古漢語小字典

為了解決漢語字典的問題,作者張雙棣 這樣論述:

  【學習古漢語的必備工具書】   一、實用   ‧內容豐富,涵蓋面廣,強調詞義的時代性、概括性、簡明性和常用性   ‧專設【辨析】欄目,意在辨析同義詞和近義詞   ‧設有【說明】欄目,說明繁簡字及字形更迭的情況   ‧檢索方便,備有漢語拼音、部首、筆畫檢索表   二、規範   ‧以普通話讀音為標準,用漢語拼音字母注音   ‧標示古入聲字   三、科學   ‧收常用單字7779個,酌收少量複音詞和詞組   ‧釋義簡明,注重詞義系統性   ‧例句精當典型,儘量選用始見書或時代較早的典籍

文字考釋及以偏旁為主的文字分析研究

為了解決漢語字典的問題,作者李艾希 這樣論述:

論文題目:文字考釋及以偏旁為主的文字分析研究漢字無疑地是漢語最迷人的方面之一,但同時也是誤解最多之處,更是使學漢語的外籍人士放棄中文學習的兩大問題之一。漢字的難度出現於幾不同的地方,例如為何「氵」可當「漢」字的表意成分?為了瞭解「部」字的字形,要分成「亠」、「丷」、「一」、「口」、「阝」,還是「立」、「口」、「阝」,還是「咅」、「阝」?何者才正確?又原因為何?「各」字怎麼能夠作為「路」字的聲符?這些皆是想要學會漢語的人士常常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至今還存在的一個原因是,有足夠知識解決此問題的人士(聲韻學家、文字學家等等)對於教學毫無興趣;而一般瞭解教學的人士對於聲韻學、文字學等學科的了解不足。

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運用文字學、聲韻學、語義學、歷史語言學、考古學、統計學的知識和各種研究方法來徹㡳解決上面所闡述的問題。研究目標在建立一個能夠讓一般人瞭解漢字(即其表音系統、表意系統以及其形體訛變)的分析架構,為了提出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本文將要以十分嚴謹的態度和方法下手,並非以教學為中心。此研究的一部分結果當然可在教學上運用,但其本身屬於嚴謹的、以科學、學術精神為主的研究,故所提出的文字分析架構會先使用在文字考釋上,然後再次使用在如何針對學習者解釋該文字考釋的結果。如所周知最早的漢字分析架構為《說文解字》解字所主張的六書說,歷來的學者從之,但到了甲骨文的發現,以及二十世紀,學者逐漸始

於懷疑。唐蘭不僅加以批評,而提出自己的架構,並稱之為三書。接下來陳夢家指出唐蘭三書之短處,亦提出自己的三書說。最後裘錫圭在唐、陳之基礎上加以修改,並提出新的三書說。目前來說,文字學界尚未出現一個共用的分析架構。有的人還使用傳統六書,不過因為原來的分類不太清楚,不同學者對於六書不同的字類會有不同的理解及定義,而有時同一個種類可能有十分不同的定義,尤其是轉注此類。有一組的學者以較現代、較科學的眼光將六書調整修改,不過結果往往是次類會變多,也會變較複雜。再另一組則會放棄六說,而造出新的架構。上述的這些文字分析架構皆有一個共同點,即均以字的種類為主,都使用同一個方法來解釋各個字的字形,那是說,歸類。目

標是將某個字歸入某個種類,能瞭解不同的字類,便能理解屬於該種類的字。問題是,種類很多,且有的十分複雜,例如詹鄞鑫區分意符有表音作用的會意字,以及聲符有表義作用的形聲字兩種。實際上詹氏解釋非常清楚,儘管有助於學界,對一般人士而言,還是難以掌握。本文主張的分析架構梢微改變角度,集中在偏旁和偏旁的功能上,而不在字的種類上。字的種類相當抽象,偏旁的功能則很具體,例如表音、表意等,且偏旁的功能僅有四種。因此,非專家亦能快速地掌握。此外,以偏旁為主的分析架構亦可用來清楚地描述各個漢字的共時形體。本論文分為五章,及三個附錄。第一章是緒論,也當然探討研究背景和研究動機,再說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其所運用的材料及方

法。本論文提出不同以往的文字分析架構,必須便得先徹底瞭解漢字的形音義,故將文獻探討分為形、音、義三章。第二章:「形」方面之文獻探討主要討論文字的考釋、如何看待《說文解字》、歷來的不同文字分析架構,例如傳統六書、現代六書及三書。接下來要研討文字演變之各種現象。第三章:「音」方面之文獻探討有兩個目標:要把握上古漢語的不同概念解釋諧聲系列中的語音變化,亦為了在進行文字考釋時可辨認並合理地及處理各種語音相關的現象,像與諧聲相似的現象,如漢語分期、上古漢語之音節結構、諧聲原則、同音與音近、通假,以及同源詞、詞族、構詞法。第四章:「義」方面之文獻探討,「義」指的是字義,但與字音相同,實際上字義指的不是字的

「語義」,而是該字所記錄的語詞之語義。本章要研究數種不同種對文字考釋很重要的語義,包含本義、引申義、假借義,以及現代基本義。首先描述五部對中國詞書的發展影響宏大又深遠的詞字典,即《爾雅》、《說文解字》、《康熙字典》、《漢語大字典》和《現代漢語規範字典》,其次詳述較新的編排義項的方法,即認知語義學的方法。第五章提出以偏旁為主之文字分析架構,並以此架構描寫字形音義。第六章便運用第五章所主張的文字分析架構來分析「知」字、「智」字的來源與發展,並亦用之來簡潔地列出分析的結果。此章就是從頭到尾集成本文探討的理論、此理論上所造出來的文字分析架構,以及使用此架構在進行文字考釋和表示此考釋的結果。除了上述的五

個章節外,尚有三個研究成果。附錄一:「漢字意符字典」是提供最常3000 多漢字中使用的意符(即形符和義符)之本義、其用為偏旁的其它義項,及以該意符所組成的字,包括619 個意符。附錄二:「諧聲系列中語音變化的公式」提供最常用3000 個字的不同聲符之聲符種類。附錄三:「最常用2000 個字之分析」,即運用本文主張的文字分析架構來分析最常用2000 個字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