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起源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漫畫起源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馬特•約基寫的 漫威傳奇:漫威宇宙與商業帝國的崛起 和蔡亦竹的 風雲京都:京都世界遺產的文化人類學巡檢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不在中國?日本漫畫中的起源意識與現代身分/ 周德望著也說明:不在中國?日本漫畫中的起源意識與現代身分/ 周德望著 可在總圖書館 總圖2F密集書庫 (578.231 5067 v.9)獲得 查看其他館藏地. 傳送至. QR. EndNote.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機械工業 和遠足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蔣旭政所指導 顏茹稜的 台灣信仰文化漫畫—《冥戰錄》之圖像研究 (2018),提出漫畫起源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冥戰錄、漫畫、讀者、宗教信仰。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應用美術學系碩士班 馮冠超所指導 邱玳昀的 聖經故事漫畫創作研究-以天主教思高版聖經馬爾谷福音耶穌受難史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天主教、思高版聖經、馬爾谷福音、耶穌受難史、聖經故事漫畫的重點而找出了 漫畫起源的解答。

最後網站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誇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 ...則補充:起源. 漫畫作為繪畫作品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從最初作為少數人的興趣愛好,已成為人們的普遍讀物,更是學生的最愛,並成為了漫畫控。雖然才剛蓬勃的漫畫,卻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漫畫起源,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漫威傳奇:漫威宇宙與商業帝國的崛起

為了解決漫畫起源的問題,作者(美)馬特•約基 這樣論述:

漫威公司從一開始在漫畫出版領域奮力追趕DC公司,發展到成為21世紀非常成功的跨媒體企業之一,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又是如何讓創作者和消費者感到信賴的呢?本書分析了漫威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引人入勝且複雜的經歷,試圖從中尋求一些啟發。 “漫威宇宙”的構造非常複雜!它是把許多不斷變化的經濟、工業、技術和藝術力量糅合而成的產物。雖然斯坦•李在1974年發行的《漫威漫畫起源》中描述了漫威漫畫的起源,但筆者認為用“大爆炸”來形容漫威漫畫的起源似乎更加貼切。 在藝術創意、超級英雄題材和較為成熟的讀者群之間的碰撞中,20世紀60年代的《漫威漫畫》雜誌變革催生出一個故事宇宙和一個媒體帝國。這個帝國後來的蓬勃發展

是完全無法預料的。事實上,這本書可以作為“漫威宇宙”研究的起點,為日後更為深入的學術研究奠定了基礎。關於漫威的探討才剛剛開始。 馬特·約基(Matt Yockey) 美國俄亥俄州托萊多大學戲劇與電影學院副教授。他有關超級英雄的論文發表於多種期刊及合集中。他還出版了專題著作《蝙蝠俠》(Batmen)。 菲利克斯·布林克爾(Felix Brinker) 柏林自由大學約翰·甘迺迪研究所北美研究研究生院的博士生。他在漢諾威萊布尼茲大學獲得了美國研究及政治科學的學士學位及美國研究的碩士學位,他在2012年的畢業論文題目為“當代美國系列電視的共謀美學”(The Aesthetics

of Conspiracy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Serial Television)。他的研究重點一般為電影電視、流行連續劇、批判理論及美國流行文化政治。他的近期出版作品包括:尚恩·丹森(Shane Denson)和朱麗亞·萊達(Julia Leyda)編輯的《後電影:21世紀電影的理論化》(Post-Cinema: Theorizing 21st Century Film)中的一個章節“當代(超級英雄)暢銷系列的政治經濟學”[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Contemporary (Superhero) Blockbuster

Series],以及波吉特·道斯(Birgit Dawes)、亞曆桑德拉·甘瑟(Alexandra Ganser)和尼科爾·波朋哈根(Nicole Poppenhagen)編輯的《失範的電視:21世紀美國電視系列中的政治與犯罪》(Transgressive Television: Politics and Crime in 21st Century American TV Series)中的章節“NBC的‘漢尼拔’及觀眾參與的政治”。 詹姆斯·N.吉爾摩(James N. Gilmore) 印第安納大學傳媒與文化學院的博士生。他出版的作品包括與馬修·斯托克(Matthias Stork)合作

編輯的文集《超級英雄協同作用:漫畫雜誌角色電子化》(Superhero Synergies: Comic Book Characters Go Digital)。 邁克爾·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 美國中央密蘇裡大學傳媒學助理教授。他於2011年在堪薩斯大學獲得電影及傳媒學博士學位。他的研究重點為傳媒行業對跨媒體故事敘事的使用、參與性策略及吸引觀眾的新媒體技術。 德魯·傑佛瑞斯(Dru Jeffries) 多倫多大學電影研究院的博士後。他于2014年從康考迪亞大學獲得電影及移動影像研究學的博士學位。他關於漫畫書電影的論文曾發表于《色情文學研究》 (Porn Studies)

、《電影愛好者》(Cinephile)、《電影及視頻的季度評論》(Quarterly Review of Film and Video)和《世界構建:跨媒體、粉絲和產業》(World Building: Transmedia, Fans, Industries)。他還著有《漫畫書電影類型:每秒24格電影》(Comic Book Film Style: Cinema at 24 Panels per Second)。 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傳媒、記者及電影藝術的特聘榮譽教授。他的著作包括《文本盜用者:電視粉絲與參與文化》(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粉絲、博主和遊戲玩家:電子時代的媒體消費者》(Fans, Bloggers and Gamers: Media Consumers in a Digital Age)、《趨同文化:舊媒體與新媒體的碰撞》(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及《借助任何必要的媒體:新一代年輕人的行動主義》(By Any Media Necessary: The New Youth Activism)。 德里克·詹森(Derek Johnson) 麥迪遜

威斯康星大學傳媒與文化研究的副教授。他撰寫了《媒體許可:文化行業的創意性許可及協作》(Media Franchising: Creative License and Collaboration in the Culture Industries),並合作編輯了《媒體作者指南》(A Companion to Media Authorship)與《讓媒體發揮作用:娛樂行業管理的文化》(Making Media Work: Cultures of Management in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ies)。 馬克·米內特(Mark Minett) 南卡羅來納大學英語與文

學學院及電影和媒體項目的助理教授。他的論文曾發表於《電影和電視研究的新評論、電影歷史及羅伯特·奧特曼指南》(The New Review of Film and Television Studies, Film History, and A Companion to Robert Altman)。 德隆·歐維佩克(Deron Overpeck) 東密歇根大學傳媒與戲劇藝術學院的助 理教授。他的研究成果發表於《電影季刊》(Film Quarterly)、《電影歷史:國際期刊》(Film Histor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電影、廣播和電視歷史期刊》(Hist

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恐怖電影研究》(Horror Studies)、《電影、視頻和移動影像季度評論》(Quarterly Review of Film and Video),以及斯蒂芬·普林斯(Stephen Prince)編輯的《1980年代的美國電影》(American Cinema of the 1980s)和《探索新電影歷史:方法及案例研究》(Explorations in New Cinema History: Approaches and Case Studies)的合刊中。 安娜·F.帕德(Anna F.

Peppard) 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大 學英國專業的博士候選人,她的研究重點為展現美國文學及大眾媒體中的性別、種族及性徵,包括電影、電視、類型小說和漫畫雜誌。她的論文曾發表於《美國研究 之加拿大評論》(Canadian Review of American Studies)、《 國際漫畫藝術雜誌》。 致謝 緒 論 精益求精或百川朝海 / 漫威之“創世紀” / 漫威之品牌打造 / 專家彙集! / 第1章 再造“正義”體系 漫威《復仇者聯盟》和全明星團隊漫畫雜誌的轉變 / 產業背景與歷史 / 故事敘述與人物塑造 / 結論 / 第2章 勇者無畏 大衛·麥克和夜魔俠,超級

英雄漫畫中的“差異界限” / 漫畫如詩 / 差異的界限 / 奎薩達和麥克 / 夜魔俠和漫威風格 / 米勒和詹森:一種強化的風格 / 顯克維奇:一種更具繪畫性的技法 / 感知的詩意 / 結論:從藝術書到漫畫小說 / 第3章 “她的反擊!” 漫威漫畫的女性主義史 / 創造屬於我們的漫威 / 第4章 “分享你的宇宙” 漫威出版的世代、性別和未來 / X世代 / 倡議 / 結論 / 第5章 突破品牌 從“新漫威”到“漫威重啟”!媒體融合時代的漫威漫畫 / 我們說的是哪個“漫威”? / 漫威的導演主創論 / 漫威的美學 / 第6章 漫威和動態漫畫的形式 / 第7章 “漫威電影宇宙”中的

跨媒體敘事與融合時代流行系列電影的邏輯性 / 媒體融合和跨媒體敘事 / 漫威電影宇宙中的多線性和跨媒體系列作品 / 非線性系列作品:漫威電影世界的翻拍 / 系列作品與可及性:漫威電影宇宙與融合時代的技術基礎 / 結論 / 第8章 漫威短片和跨媒體敘事 / 跨媒體敘事的八大原則 / 漫威短片 / 作為跨媒體故事的漫威短片 / 結論 / 第9章 吐絲結網 聯結蜘蛛俠系列電影之作者、類型和粉絲 / 尋找副文本 / 原作者意圖:“憑什麼自命不凡?” / 電影類型和改編:“尊重偶像” / 結論:漫威宇宙在媒體之間的連續性 / 第10章 扮演彼得·派克 出演蜘蛛俠與超級英雄電影 / 名人蜘蛛

俠:明星超級英雄 / 造劇:大場面的超級英雄表演 / “有史以來……最佳……蜘蛛俠!”:超級英雄的表演與影迷 / 第11章 尋找斯坦 斯坦·李客串漫威系列電影的趣味色彩和作用 / 第12章 薛定諤的斗篷 漫威多元宇宙的量子序列 / 多元宇宙的歷史概要 / 漫威多元宇宙:量子序列 / 漫威/DC / 結論:水晶宮殿 / 作者簡介 /

漫畫起源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黑寡婦》Black Widow的獨立電影
將在今年2020年4月底上映
這邊依照慣例整理了幾個看前的重點
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黑寡婦 #BlackWidow

(1)黑寡婦漫畫起源00:10
(2)電影時空背景00:50
(3)反派模仿大師01:52
(4)配角與客串出場演員02:35

預告連結網址:
https://youtu.be/4TqqUwykAhM
https://youtu.be/S3s0wdRKQA4
==================================================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台灣信仰文化漫畫—《冥戰錄》之圖像研究

為了解決漫畫起源的問題,作者顏茹稜 這樣論述:

漫畫作為一種說故事的媒介,可以用來諷刺時政、反映民情,創作者透過圖文兼備的漫畫,表達出自己對社會的想法和理念,讀者透過閱讀,與現實連結引起共鳴。許多學者認為,要讓台灣漫畫在市場間具有競爭力,就「必須要創造出屬於台灣本土的漫畫」,但「本土」不是堅持在特立獨行的畫風技法上,而是在漫畫內容本身要進行「本土化」,利用本土題材喚起在地讀者的認同。而宗教信仰是台灣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也是最為人熟悉的社會生活,其中,媽祖又是臺灣民間信仰中,最具代表性,最受關注的神祇,媽祖甚至又被稱為「天上聖母」,是台灣民間的重要信仰,媽祖的「慈母意象」,具有母親的特質、慈母的形象,會將對母親的依賴感投射到媽祖信仰上,普受

愛戴。不過韋宗成著作的《冥戰錄》卻翻轉了文化禁忌,將台灣傳統信仰重新包裝,將神明形象進行改編,但卻受到外界抨擊,認為把媽祖汙名化,是對傳統信仰文化的不尊重,不過這樣的指教,卻還是澆熄不了讀者對《冥戰錄》的喜愛與支持。本研究選擇以《冥戰錄》作為研究讀本,主要探討傳統民間信仰漫畫在台灣的文化脈絡與發展,並分析漫畫中的視覺圖像,以及讀者對於台灣民間信仰漫畫之認同,透過《冥戰錄》傳遞之信仰觀念,如何解讀,又對讀者社會生活產生何種意義與心態轉變,並藉由讀者訪談,思考台灣本土創作的珍貴,讀者對於信仰漫畫的期許,以及其對宗教信仰觀的影響,最後給予以台灣信仰文化為題材的漫畫作品之發展與建議。本研究將研究發現分

為「認知」、「情感」、「行為」三個層面剖析。認知層面上,創作者為了突出特定描述對象的特徵,會以神祇本身在民間信仰中的形象及大眾觀感作為改編基礎,後續再選擇重要部分加以誇張或是變形,但也不至於模糊到讓讀者難以分辨。這樣的神祇塑造,不僅使讀者更能產生共鳴、認同,也使宗教信仰文化以親切、有趣的角度來貼近我們的生活。透過年輕漫畫的結合與闡述,讓神明不再只是人們崇拜的對象,還成了人們心目中的時代英雄與靈感來源,讓更多年輕人能從少年漫畫的元素中,學習到台灣傳統信仰的偉大與悠久。神明信仰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中,會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樣貌,不同的詮釋方式,信仰就會有所改變,但只要人們仍舊對神明充滿敬仰,沒有褻瀆之心,

透過漫畫創作,再加入現代社會文化的表徵,如場景、飲食、流行用語、社會議題等,不僅能喚起讀者共鳴,引發認同感,還能讓讀者重新去認識這些已經逐漸被現代人所遺忘的傳統或信仰,使民間信仰向下扎根,也透過流行的傳播媒介進行翻轉創新,玩出新花樣。讓漫畫的娛樂性帶有傳遞意義的功能,透過漫畫文本,塑造作者與讀者間的互動關係,也建立起漫畫與社會文化間的認同與連結。

風雲京都:京都世界遺產的文化人類學巡檢

為了解決漫畫起源的問題,作者蔡亦竹 這樣論述:

一本京都史,半部日本史 十七座古都文化財,內蘊千年的恩怨情仇和興衰無常 《表裏日本》蔡亦竹暢銷新作 首開以文化人類學巡檢手法 引領讀者深入每一座世界遺產的歷史紋理肌骨 在戰亂與盛世之間、從貴族到庶民文化 有系統地認識京都之所以為京都的迷人風景   為什麼京都名勝多佛寺?   清水寺周畔竟然曾是生人勿近的死者國度?   集結龐大宗教勢力的本願寺,為何一分為東、西二寺?   金閣寺只有二、三樓貼金箔,暗藏什麼陰謀論?   戰國雙雄秀吉與家康,個性大不同的兩人分別在京都留下哪些古都文化財?   京都這座千年歷史之都,不只擁有優雅與光明的一面,也曾有過鮮為人知的黑暗與兇殘。那些寺院建

築上的亮紅,也許是歷史遺留下的血色;極顯華麗莊嚴之姿的樓臺閣院,興許不是勝者為王的產物,而是盛極必衰、人事皆非的蒼涼見證。   因此,在欣賞京都建築和庭園之餘,更要看看這個古都的漫長歲月裡,記載的人們活著的痕跡,和所有悲歡離合的記憶。京都有十七座的世界文化遺產,本書就以這十七個名勝為觸媒,以兼具學術與娛樂的行文,娓娓訴說那些驚心動魄或悠遠動人的故事,來仔細看看平安京這座千年王城的風景。 本書特色   台日藝術家連袂出擊,打造磅礡視覺效果   視覺設計:霧室,金蝶獎金獎設計   封面題字:曾山尚幸,來自沖繩的街頭書法藝術家   內頁彩圖:氫酸鉀,台灣知名插畫家 專文推薦   吳洛纓 知

名編劇作家     「京都並不優雅,京都是個風雲詭譎的江湖,再沒有比流氓生猛的視角更適合書寫。」 風雲推薦     (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凌宗魁 國立臺灣博物館規劃師   「有歷史的城市不會只有一種面貌,有願景的人民不會放棄記憶歷史。」   胡川安  《故事》網站主編   「進入千年古都、了解歷史與現代不可或缺的一書」   姚銘偉 《薰風》雜誌主編   「或許您早已和我一樣,厭倦那些千篇一律了無新意凡善可陳的京都案內本。蔡亦竹先生筆下的京都,才是台灣人真正認識這座千餘年魔幻之都的開始。」   管仁健  文史工作者   「還沒去過京都的不可惜,沒看過《風雲京都》就先去的才可惜。

」   鍾年晃  廣播節目主持人   「這不是一本旅遊書,但是有了它,旅行會更精采。出發去日本前,行囊裡別忘了它」。   鄭弘儀  知名主持人   陳系美  資深日文譯者 作者簡介 蔡亦竹   日本筑波大學地域研究科日本研究碩士,同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科文學博士。專攻民俗學。現職為實踐大學應用日文系助理教授。在學術和政治、實務和夢想間漂流,留學日本現居台南。人生的信條是「既生於世,豈不遊哉」。 曾山尚幸/封面題字   藝名縁筆書家。來自日本沖繩的街頭書法藝術家,目前巡迴世界各國街頭,以筆墨揮灑人生精彩。 繪者簡介 氫酸鉀/內頁彩圖   生長在異國文化環伺的台灣。他長期壓抑

於現世動盪又複雜的表象下,透過不斷解構與省思自我的方式,建立出強烈又灰暗的個人世界,瀰漫一股無法與現世妥協的氣息。 推薦序 洛地江湖風雲起   吳洛纓 自序 古都的面影.王城的風景 一、王城奠都篇:信仰與咒術的都城 ●「賀茂」和千年之都的誕生 ●神道、陰陽道、御靈的風景 ●八百萬神之都的文化人類學巡檢──上賀茂神社、下鴨神社 二、弘法傳教篇:穿梭佛法與世俗間的兩位巨人 ●天台宗與真言宗 ●「為佛賭生命」的留學人生 ●互為表裏的兩人 ●空海與最澄的文化人類學巡檢──延曆寺、東寺、仁和寺 三、平安絢爛篇:貴族光輝與庶民生死同居的都城 ●洛東——平安風華背後的陰影 ●六道之辻

——冥界的母愛與血汗傳說 ●犬神人與坂者。神聖與污穢的分歧者 ●宇治的藤原家,華麗的王朝寄生一族 ●平安光影的文化人類學巡檢——清水寺、平等院鳳凰堂、上宇治神社 四、鎌倉覺醒篇:從佛祖到漫畫的大眾年代 ●鎌倉,本覺思想和大眾抬頭的時代 ●從親鸞到顯如,從凡夫到權門 ●日本式的世界觀與漫畫起源——明惠的高山寺 ●從極盛到分裂的「難攻不落南無六字之城」 ●鎌倉新佛教的文化人類學巡檢——西本願寺、高山寺 五、室町恩仇篇:足利將軍家的華麗一族 ●從體育系轉系到文組的足利將軍家 ●熱血漢尊氏與夢想家尊治的愛恨情仇 ●「我想當好人」──孤獨哀傷的天龍寺物語 ●北山第。稱為金閣的野望之城 ●東山、北山、

嵐山的文化人類學巡檢----──銀閣寺、金閣寺、天龍寺、西芳寺 六、戰國紛亂篇:對極的英雄,燦爛的文化 ●開啟日本新時代的應仁之亂和新英雄們 ●點燃戰亂的天龍人.龍安寺的細川勝元 ●從信長到秀吉,「鄉下人」的京都美麗與哀愁 ●家康.二條城裡裏矜持的霸王 ●戰國英雄們的文化人類學巡檢——龍安寺、醍醐寺、二條城 附錄 ■日本佛教宗派簡表 推薦序 洛地江湖風雲起 知名編劇、作家 吳洛纓     一開始我以為他是流氓,看他在臉書上毫不掩飾的幹譙賭爛時政,讓也來自流氓家庭的我,備感親切。後來漸漸發現他的行文之間有種焦慮,很書生報國的那種憂國憂民。我可以確定我們是在同一片江湖裡,關切同一個國家,最

重要的是我們不曾逃避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做些什麼,讓國家社會更好?     接下來幾年他人生的變動很大,從學成歸國到成家教書,同時用一種蔡桑才會的方式,繼續在臉書上﹁傳道」。他不是再告訴你他知道的,他一直在說的事,我們應該知道的,在此時此刻,在這個國家關鍵的這幾年,年輕繼起者如何好好了解,不管你在哪裡?在做什麼?你都有機會讓自己奮力拚鬥的人生,成為這個國家的一部分。畢竟,每一個個體的人生才能一起嚴實地組構出民主自由、公義平等的社會。     有時也可以讀到在那些難以隱忍不滿而飆髒話的背後,有份炙熱的情感。像有人欺侮了你的至親好友,相罵回去時眼眶都含著眼淚。蔡桑是個漢子,是人中之龍,也是台灣的查

埔仔。他找到他的施力點,教學、著述、寫作及繼續直播幹譙,影響更多人。     然後他出了第一本書《表裏日本》,這是他研究所學,而他使用自體內建的文化翻譯系統,爬梳出一個我們始終不願深入面對的日本文化。那是台灣文化脈絡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至今猶然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卻被國府教育切碎成淺薄的片段,像肉乾一樣的東西,索然又沒營養。     那可是距離我們將近兩千一百公里最現代化的亞洲國家,它仍在進步與變動中。它內部的政經局勢會牽動日、中、美、朝的軍事佈局,甚至整個環太平洋的和平部署。你還甘於認知這是一個只有AV、動漫、次文化、棒球或電子鍋的好地方,旅遊好便利而且莫名地與臺灣好親近?     《風雲京都

》行文流暢偶而夾雜新世代用語的小俏皮,文字從歷史文化、民俗人情娓娓道來,不只讓你複習曾經去過的「場景」,也追一起從描寫江戶時代的時代劇、NHK每年製播的大河劇、屢次出現在日本文學中的「舞台」。這都能讓你重新了解京都之所以是此時此刻的京都,絕對不是天生如此。     京都有野肆殺伐的鮮血淋漓、有悲天憫人的佛教寺院、有階級森然的權力重整,如此,才在死亡與重生中緩緩長出節制的美學。京都並不優雅,京都是個風雲詭譎的江湖,再沒有比流氓生猛的視角更適合書寫。     對了,他還是個流氓教授,真是靠腰了。 自序   古都的面影.王城的風景   其實要從某個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起。     十多年前,我媽媽和

妹妹到日本來旅遊,在日本留學的我途中參與了旅行團一行的行列。在前往某個觀光地的路上,一如台灣團的慣例,導遊拿起麥克風講話幫大家解悶。雖然我極度不喜歡這樣的慣例,但滔滔不絕的導遊仍然繼續興高采烈地講起日本民族的由來。     「各位知道日本人為什麼和服剪裁這麼簡單?為什麼他們喜歡吃生的嗎?因為日本人的起源,就是徐福帶三千童男童女來,他們都是小孩子所以不太會作衣服,所以作出來的就是和服啊。然後也因為都是小孩子所以作菜很笨,所以日本人就都吃生的。」     全車哈哈大笑,就我一個人在後方座位白眼翻到繞了頭蓋骨七圈半。     當然,不喜歡這種說法是因為自己學的是文化人類學─雖然正確來說應該是民俗學,

但是民俗學和文化人類學最大的差異,多在目標地域或民族的範圍性,民俗學較於專注於某地域的特定族群,而文化人類學多設定其調查範圍為廣域的民族文化論。受到前述那種大中華思想的影響,常常讓台灣人到日本旅遊,只停留於站在漂亮的景點前拍照,然後再一伙人講一堆難笑的笑話之後,就入寶山而空手回地離開日本了。     日本不只這樣而已。     在空間和建築的運用上,日本人就和我們截然不同,尤其是對於庭園的特殊眷戀。第一位日本人諾貝爾獎得主湯川秀樹曾經說過:「如果就庭園來講,日本應該是世界第一吧」。在日本,有很多台灣人覺得有趣的是不管多小的建地,日本人通常不會把它「建好建滿」,而會留下一部分作為庭院的面積,裡面

種植一些或多或少的植物。然後再把其他蓋房子的空間作最有效的應用;甚至有效應用到讓台灣人覺得莫名其妙,幹嘛連床都不放還要用舖棉被的然後每天起床才在那邊收到要假死。     這是日本人對於人與空間、以及與自然的堅持,這早已化成他們血液裡的一部分。     在稍微鄉下一點的地方,更是不難發現就算是現在,日本對於舖瓦屋頂的日本式家屋仍然有一種強烈的眷戀。這跟對於庭院的堅持一樣,是從華嚴宗明惠上人時代開始就有的精神傳統,甚至被稱為是日本佛教中特殊的﹁自然信仰」。     在受限的空間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宇宙,有時甚至建築物本身根本就是庭園的附屬物,比方像京都的銀閣寺正是如此。建造者將軍足利義政甚至特地賜

予賤民出身的庭園師「法位」(一種象徵性的出家位,表示脫離世俗的身分秩序),讓這位改名「善阿彌」的庭園師,得到和幕府將軍對座深談的地位,而打造出這座至今不朽的文化遺產。甚至就連主建築金碧輝煌的金閣寺,在一度被縱火燒毀之後,大家才注意到原來圍繞金閣的淨土式庭園,是如此地充滿詩意和風情。     「そうだ 京都、行こう」     沒錯,上京都吧。這是日本JR每年都會推出的京都觀光旅遊口號。在品味《表裏日本》的日本文化鳥瞰之後,這次讓我們到京都這個一千兩百多年歷史的城市,不只看建築和庭園,而更要看看這個古都的漫長歲月裡,記載的人們活著的痕跡和所有悲歡離合的記憶。京都有十七座的世界文化遺產,這次就讓我們

以這十七個名勝為觸媒,訴說故事並輔以文化人類學式的「巡檢」手法,來仔細看看平安京這座千年王城的風景。     這十七個景點並不一定都歷史悠久,其中的金閣寺更是重建於昭和時期。但是京都的偉大,從來都是這裡的人們打造且維護至今的人文風景,而不是建築物的年份長短或是造景有沒有「古法遵製」。也就因為有這樣的自信跟驕傲,京都對於外來觀光客的各種「不像京都風格」舉止其實泰然自若。京都的風景從古代到近代渾然天成,因為京都人驕傲的核心,並不只源於「傳統」或「歷史」,而是因為「京都一直是京都」。不管是過去或是現代,他們都堅持自己的樣子並引以為榮。所以京都人個性機車,但是絕不假掰。     就讓我們來看看「京都一

直是京都」的背後故事。     這本書,沒有私房景點,沒有便宜民宿,更沒有美食指南。當然,這本書更不想告訴你京都人的個性或是「道地的京都人應該怎樣」,因為就算想當京都人,我們除了重新投胎也沒別的方法。     我們就當一個拜訪京都的好客人。     就像千利休所強調的一期一會精神。當我們拜訪這個古都時,作為一個客人,我們用心體會她的美麗,傾聽她的故事,了解她的想法,知道她的過去。然後主客融為一體,一起吟味這些文化遺產帶給我們的知性盛宴,讓時間和空間共同營造出完美的節奏,最後你和這個古都相視微笑,達到「一座建立」(茶會中賓主盡歡的意趣)的美學與人文的交流體驗。     城市是人的集合體。特別是當

一群人在這裡居住了數百年、甚至千年以上之後,城市會有自己的心跳。她會帶著過去的風情,同時也不斷地有新的變化,而這一切結合在一起,才會是她完整的容貌。或許你已經去過京都許多次,但是看完這本書後你再次到訪,相信你會望見她過去不曾展現在你眼前的面影。     而且聽見她延綿千年至今的心跳聲。 室町恩仇篇:足利將軍家的華麗一族 ㄧ、從體育系轉系到文組的足利將軍家 從源賴朝首創幕府這種以武士為中心的政治體制後,日本史上總共出現了鎌倉、室町、江戶三個幕府。這種以武家棟樑獲得「征夷大將軍」的官職、並領導全國武士的體制,其實是非常有趣的。因為征夷大將軍其實是律令制的「令外官」,也就是臨時職,後來卻成為慣例

,讓武士們都把拿到這個「黑官」當作是成為「天下人」(統治天下的人)的最終認證。正因為是黑官,所以其實在律令制的身分階級裡,征夷大將軍是沒有一定位階的。 日本古代在講「官位」這個詞時,嚴格說起來指的是兩個分別的元素,也就是「官」和「位」。所謂「官」是指如大納言、左大臣等官職,而「位」則是指正一位、從三位等身分位階。在正常的體系下,官和位是要互相搭配的。比方說律令制中的最高人臣官職「太政大臣」,原則上就必須是從一位以上者才能擔任。不過征夷大將軍是令外官,所以創造「只有源氏才能開設幕府」的都市傳說(?)的武家最高存在。源賴朝任官時,和後來的室町幕府開設者足利尊氏同樣是正二位任官,幾百年後的德川家康任

官時,卻是較低位階的從一位;但是回顧實質上的初代征夷大將軍坂上田村麻呂,他在任職時卻是更低的從四位下,因此有「越老越偉大的大將軍,官位越低」的有趣現象。 在這段武家歷史中,夾在鎌倉、江戶中間的足利家,算是運氣最不好的將軍家。不但開設室町幕府的足利尊氏,遇上了日本史無前例也後無來者的天皇家分裂南北朝時代,後期的室町幕府治世或是俗稱的戰國時代,根本沒人要鳥連橡皮圖章都不太勝任的足利家,在十五代的將軍裡,還被臣下直接幹掉了兩個。第七代以後將軍的政治實權小到接近搞笑的程度,就幕府將軍權威這點來看,足利家除了初代尊氏、第三代義滿、第六代義教之外,總體看來直讓人搖頭。 此外,幕府政治的根本,其實就是跟貴族

公家畫清界限,最好是像源賴朝把據點設在鎌倉、或是像德川家康定府江戶這樣,把政權基盤設在傳統上武士大本營的關東才是王道。但是室町幕府的「室町」雖然同樣也是地名,但是這個地名卻是第三代將軍義滿在京都的宅邸所在。

聖經故事漫畫創作研究-以天主教思高版聖經馬爾谷福音耶穌受難史為例

為了解決漫畫起源的問題,作者邱玳昀 這樣論述:

現今的動漫產業相當興盛,尤其位於亞洲地區的全球知名動漫產業王國之一日本,每年開發及出產的動畫、漫畫、遊戲、COSPLAY等產業商機無懈可擊,日本所研發的動漫商品,更是吸引全球眾多熱愛及有興趣接觸動漫產業迷們,一同共同關注。  過去喜歡接觸日本電玩遊戲、看漫畫、輕小說、購買動漫商品,接觸動漫產業,從喜好興趣到自己拿起畫筆創作。眾多的動漫產業創作中,經常使用多元題材,豐富作品內涵、意義、增添吸引觀眾的種種特色,其中幾部知名日本動漫《梵諦岡奇蹟調查官》、《聖魔之血》、《聖☆歌傳》等,使用到基督宗教題材。此時不僅想著,日本雖然是個基督宗教人口少的國家,為何許多創作者們,不時地經常使用著基督宗教的題材

,究竟其中隱藏什麼魅力在。  回到教會內,看著上市上出的教會漫畫書籍,常見的形式有聖人故事、教會歷史、耶穌生平、短篇福音、奇蹟比喻漫畫,表現形式與風格表現差異極大,不是如此地吸引人。  圖書館往往是大家找尋得到實際文獻的第一管道,天主教輔仁大學校內建設了三大圖書館公博樓、濟時樓、國璽樓圖書館,以及羅馬聖座認可的華語輔大聖博敏神學院的神學院圖書館中,可找尋到教會相關的漫畫書文獻;其次為台灣國內基督宗教出版社和非基督宗教出版社中找尋。  本文將探討2018前出版之聖經故事漫畫作為本研究對象,將採用文獻分析法、KJ法了解過去當代的聖經漫畫風格表現形式,再透過問卷調查,找出現今青年人偏好的聖經故事漫畫

風格,透過以上分析解果,以電腦繪圖創作。本研究以天主教思高版聖經《馬爾谷福音》生耶穌受難史之前半段公議會的陰謀至山園祈禱為研究創作內容,期望能在未來能畫出一部嶄新的聖經故事漫畫創作。  這不僅只是畫出一部符合現代青年人的聖經故事漫畫,期望能供未來研究相關領域者們,在文獻參考上能有幫助。關鍵字:天主教、思高版聖經、聖經故事漫畫、馬爾谷福音、耶穌受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