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書店生存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獨立書店生存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趙慧寫的 下一代書店:光顏值還不夠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研究所 倪晶瑋所指導 林泰安的 「望」基隆–自立書店的轉型與新生 (2020),提出獨立書店生存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獨立書店、複合式營運、地方創生、體驗行銷、舊建築再利用。

而第二篇論文逢甲大學 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 萬尹亮所指導 陳淑玲的 團結的獨立書店: 以合作經濟支撐文化多元 (2020),提出因為有 獨立書店的重點而找出了 獨立書店生存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獨立書店生存,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下一代書店:光顏值還不夠

為了解決獨立書店生存的問題,作者趙慧 這樣論述:

在資訊快速更新的時代,未來書店,究竟該是什麼模樣?   與書店相關的出版、文創、地產、商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國內書業系統改革創新的瓶頸是什麼?   蔦屋書店、誠品書店、青山城市中心……除了顏值,更值得學習的有哪些? 森岡書店、怪人書店、城市之光……小而酷的獨立書店,生存之道是什麼? 亞馬遜實體書店,從線上走到線下,有什麼與眾不同? …… 帶著這些問題,作者採訪了與書店相關的資深書店人、出版人,分析那些生存下來的書店、那些延展出更多可能性的書店、那些吸引資本的連鎖書店以及小而酷的獨立書店有什麼獨到之處。也拜訪了國內外走在風潮前端的出版社,看書業裡的新角力關係;還提供

了具有很高參考價值的與書業相關的各種財務報表……   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對書業同仁、愛書店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希望好的書店永不被淹沒,因為那是我們的城市之光!

獨立書店生存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英國的視覺藝術產業是什麼氛圍?佳士得拍賣內部有什麼秘密?
✅離島人訪談花絮:https://www.humansoffshore.com/2020/ep104/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藝術實踐的不合作方式:唐逸芊。

逸芊畢業於東吳德文,後來前往倫敦取得金匠大學當代藝術理論碩士學位,現在是佳士得藝術拍賣的客戶顧問,同時也出版獨立刊物、同時進行寫作與攝影創作的藝術家。

歡迎大家來聽聽這週的離島人播客節目,
來聽聽逸芊如何在英國倫敦視覺藝術界的經歷及所聞。

0:00 intro
3:14 德文背景決定攻讀當代藝術理論的契機
7:08 畢業後如何留在倫敦
14:20 前進英國視覺藝術業界
17:36 兼職寫作、攝影、創作及出版刊物等創作的理由
20:41 英國藝術品及奢侈品拍賣行:佳士得
27:55 極度商業化的環境裡,是如何看待藝術品?
33:35 藝術拍賣背後的金流與定價是如何決定
42:06 回台時程與規劃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離島人官網 | https://www.humansoffshore.com
🎬 訂閱Youtube收聽節目 | https://bit.ly/ho_youtube
🌹 Paypal支援離島人生存計畫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paypal
-----
🎙Ep104 - 藝術(實踐)的不合作方式:唐逸芊
#唐逸芊 #視覺藝術 #佳士得
🔗 https://www.instagram.com/ichientang/
🔗 http://ichientang.com/

🏆經歷
- 倫敦_佳士得藝術拍賣
- 倫敦_Chisenhale, Bosse & Baum, Laura Bartlett 當代藝術畫廊
- 倫敦_Banner Repeater 藝術家獨立書店及畫廊
- 台灣_畫廊協會(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台灣_五觀藝術

🎓學歷
- 英國倫敦_金匠大學 當代藝術理論碩士
- 台灣_東吳大學 德國文化學系 學士, 英國文化學系及創意文化學程 輔系

「望」基隆–自立書店的轉型與新生

為了解決獨立書店生存的問題,作者林泰安 這樣論述:

本設計論文「望」基隆–自立書店的轉型與新生,針對在連鎖書店與網路書店的蓬勃發展下,造成地緣關係深厚的傳統書店逐漸沒落的問題。因此,選定與基隆歷史發展有著深厚關係的自立書店,在具有歷史價值的舊建築立面內,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的角度切入,將地方故事、環境特色與閱讀體驗鏈結,以空間氛圍的營造,突顯傳統書店與地方共生的特質。設計前,透過文獻了解獨立書店的意涵及發展,在案例分析後,得出複合式書店的發展策略。接續進行自立書店主要客群、基地所在的商圈店種類型分析、實地勘查與訪談所得的資訊,探尋能與自立書店共構出加成效果的商業機能。再透過空間中「望」的主題,形塑出一連串的都市漫遊者體驗序列,豐富傳統書店的服務面

向,創造新的多元價值,使消費者感受與認識基隆的地方特色,進而成為地方創生的原點。

團結的獨立書店: 以合作經濟支撐文化多元

為了解決獨立書店生存的問題,作者陳淑玲 這樣論述:

本論文透過文獻與質性方法研究在2014年時,由數十家獨立書店經營者集結組成的「有限責任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成立之初,期待以合作事業的方式,改變國內圖書出版業面臨社會大眾的閱讀質量驟減,與圖書產業削價折扣戰的狀況。「有限責任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與獨立書店之間在經濟層面的關係如同經銷商與書店,但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合作社借重各書店專業選書和社群經營能力,透過社員們主動參與,以「合作」追求共同權益,促進公共利益的同時,並了維繫獨立書店其自主性、獨特性與自由性的特質,發展出團體串連的實驗性行動,進行社會倡議、推廣在地關懷和傳遞多元文化價值。合作社營運至2020年底,已達到約200家社員書店

。本研究藉由討論「有限責任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與獨立書店的互動,進而提出「有限責任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以合作經濟的模式,協助獨立書店生存,喚起民眾對圖書產業、書店文化的討論,與維護多元文化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