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 如何形成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珊瑚 如何形成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蘇淑娟,梁舒婷,吳依璇,劉閎逸,柯伶樺,邱峋文,黃惠敏寫的 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和蘇吉特.希瓦桑達蘭的 南方浪潮:印、太海洋民族對抗帝國暴力、驅動現代史的革命年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珊瑚礁生態| 珊瑚礁恢復力 - Reef Resilience Network也說明:珊瑚 可以通過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進行繁殖。 無性繁殖通過出芽發生,其中珊瑚息肉分裂成克隆形成兩個息肉,以及破碎,其中珊瑚群的碎片破裂或分離,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野人 和時報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書畫藝術學系 王耀庭所指導 楊敦堯的 景物萬變,如真臨焉:燕文貴畫風的歷史生成與接受觀點 (2019),提出珊瑚 如何形成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燕文貴、燕家景致、歷史生成、接受觀點、畫史形象。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海洋科學系研究所 宋克義所指導 魏儀的 東沙環礁潟湖中的塊礁是如何形成? (2017),提出因為有 塊礁、鈾釷定年、測深光達、潟湖、東沙環礁的重點而找出了 珊瑚 如何形成的解答。

最後網站珊瑚的产生- 头条搜索則補充:珊瑚礁 是活珊瑚虫附在上百万个死珊瑚虫的骨骼上不断生长形成的。 珊瑚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见的珊瑚礁岩,生长在浅海,质地疏松,无法加工成饰品。另一种则是贵重的深海珊.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珊瑚 如何形成,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為了解決珊瑚 如何形成的問題,作者蘇淑娟,梁舒婷,吳依璇,劉閎逸,柯伶樺,邱峋文,黃惠敏 這樣論述:

首部從區域環境的獨特視角 開展出臺灣兩種歷史豐度——地球科學史、人文生態史   ◆看月世界如何以極限邊地之姿,刻寫島嶼的形成與變遷 ◆     ◎在臺灣就能上月球?   ◎惡地如何以時間、營力、材料、地層深度訴說臺灣大地故事?   ◎崎嶇不毛的月世界竟能種出遠近馳名、甘甜香脆的燕巢芭樂?   ◎貧瘠環境憑藉什麼吸引野生動物來此棲身,造就生態方舟?   ◎迂迴隱蔽的西南惡地為何成為宋江陣(武藝)、總舖師(廚藝)的原鄉?     ★揭開惡地(Badlands)真實樣貌,顛覆你對不毛之地的想像   ★見證臺灣造山運動前後結構相以及地質多樣性   

★西南惡地面積約占國土3%,卻封存了臺灣四百年族群發展的縮影   ★以水貫穿,寫下人、生物與環境間相互試探、適應的過程與結果   ★在高度開發的臺灣西部,意外保留了一處生物多樣性方舟   ★在地人以草根力量結合特有生物兵團,正在創造當代SDGs永續發展模式——地質公園     人們常聽聞的「月世界」地形,異景如夢似幻、宛若外星球,而它正式的名稱是惡地(Badlands)。惡地的特徵是地表極易受到水流侵蝕,形成密密麻麻的侵蝕溝,使植被難以附著,呈現出裸露、崎嶇、破碎的地貌景觀。臺灣惡地分布多處,其中較為顯著的有三處,一處在島嶼西南淺山帶,大致從臺南延伸到高雄;一處在東南,主要

集中於臺東利吉;還有一處是人們南來北往較易看見的苗栗三義火炎山礫岩惡地,它們分別展現了島嶼不同的大地構造與地質成因。     臺灣本島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惡地地形是西南部臺南到高雄一帶,面積廣達一千多平方公里,厚約三千到四千公尺深。這片泥岩(mudstone)惡地雖約占國土百分之三,卻驚異地創造了觀看、理解臺灣的多重視角,而且封存了臺灣四百年族群發展縮影,更意外成為淺山地帶生態方舟。     本書從地質的大尺度出發,告訴你位於西部麓山帶的這一片泥岩惡地是如何形成、如何見證臺灣六百萬年前造山運動的前後結構相,以及如何反映出臺灣環境的特性。     雖然惡地環境似乎不宜人

居,然而歷史告訴我們,人類已在此活動數百年。本書爬梳了四百年來,在溝谷交錯、空間迴旋錯置的環境下,人們如何發展、選擇聚落、遷徙,並在族群勢力不斷交替間,形成短暫或持續的、穩定或變動的、時消時長的多元生活樣態。這是一段人與環境之間相互試探與適應的過程。     惡地地區極為重要的是水源。透過惡地生態多樣性、環境保育運動雙軸線,溯源水在當地自然與人為力量影響下的流動路線,以及保存方式。     草根公民科學家「喇賽班」和生物們是一股強大的在地力量,顧水、顧生態,例如刺竹、厚圓澤蟹、東方草鴞、梅花鹿、穿山甲、食蟹獴等,不斷在這裡上演驚奇劇場。雖然各式各樣的磨難,不斷挑戰著惡地人與自然

之間的關係,一群人和生物持續在青灰泥上前行,他們正翻轉想像,在寂惡之境,對大眾展現一種當代的SDGs永續生存模式,我們以地質公園理解它。   本書特色     1.地質上:透過一百多公里範圍內的三處惡地,看見島嶼複雜又脆弱的地質形成;其中西南部泥岩惡地的地質與地景多樣性高,包括泥火山、珊瑚礁石灰岩、尪仔上天等。燕巢橋子頭泥火山早在1933年(日治時期)即獲第一波指定保存的天然紀念物,至今仍在噴發,現名為滾水坪泥火山。       2.歷史上:四百年西部淺山文明史,就封存在西南泥岩惡地區。此處是臺灣早期開墾的邊地、原漢交融邊界,惡地為屏障,以極特殊方式封存了淺山原始樣貌與族

群遷徙歷史,更因而成為宋江陣(防護鄉里)、總鋪師(自給自足)的原鄉,發展出農、漁、牧、流竹等特殊營生方式。       3.生態上:看似貧瘠,卻意外成為物種基因庫、生態方舟。西南泥岩惡地面積雖僅約國土3%,却是目前最重要的國土綠網計畫熱點區之一,位於淺山(里山概念)綠帶,是生物與人重疊共居之所,承擔縫合破碎棲地的角色。       4.特有農產之鄉:因地質形成特殊土壤,生產出好吃的芭樂、棗子等,擁有其他地方種不出的滋味。       5.以草根公民力量守護環境的典範:一群不論出身、不論職業、全心投入知識學習與行動實踐的草根公民科學家,正在創造兼顧環境保育與經濟發展的生活

新模式,我們名之為——地質公園。   熱力推薦     ❖王小棣|導演   ❖林俊全|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特聘教授、臺灣地質公園學會理事長   ❖林華慶|農委會林務局局長   ❖林德恩|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柯金源|紀錄片工作者   ❖凌性傑|作家   ❖孫敬閔|IUCN穿山甲專家群東亞區主席   ❖張秀慈|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惡地協作USR計畫主持人   ❖張清榮|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局長   ❖陳玉峯|生態學教授   ❖陳貞蓉|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處長   ❖陳椒華|立法委員   ❖黃美秀|國立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   ❖黃淑梅|紀錄片工作者   ❖楊國禎|臺灣生態學會前理事長、退休副教授   ❖齊士崢|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劉烘昌|陸蟹生態研究室負責人   ❖劉克襄|作家     ──推薦語──     「地誌通常意味著一地的風土民情與各項地質、地形、生態、文化資產等特徵的說明。在這惡地地形區,初看是青灰色一片的不毛之地,加上許多沖蝕現象,刺竹雜亂而生,形成一般人認為的典型惡地印象;但從本書中,看到這裡有豐富的人文活動,也衍生許多惡地文化。『環境是限制,也是解藥』──本書應證了這樣的特質,為惡地做了最好的詮釋。」——林俊

全|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特聘教授、臺灣地質公園學會理事長     「臺灣前四名面臨滅村命運的極限村落中,其中左鎮、田寮即位於西南泥岩惡地的獨特環境。但在月世界貧瘠的表象下,蘊含著豐富的自然生態及歷史人文底蘊,以及先民面對惡地環境的里山智慧和生命韌性。結合學術與實務,本書由長期耕耘於地方的工作者,從多元面向共同撰寫,有著守護惡地的共同目標,透過生動的圖文為讀者打開了在地知識的大門,牽起了與土地連結的悸動。相信在這群惡地好人的引路之下,你我都有機會,成為開展惡地創生的關係人口。」——張秀慈|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惡地協作USR計畫主持人     「十多年來因為投入地

方環境開發案的研究,我協助居民田野調查、研讀資料及環評訴訟抗爭。今樂見多年關切之淺山區域受到重視,此書出版,期待能帶領大家認識泥岩惡地及其重要性,推動政府劃設保護區時可以避免不當開發,並守護這些惡地珍貴的生態環境。」——陳椒華|立法委員    

珊瑚 如何形成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介紹
       
訪問作者:柯金源 (Ke Chin Yuan)
   
內容簡介:
  首篇導演自剖,如何從一開始追求影像美學表現,到自我反省環境紀錄工作者應該要表現的本質為何,至今返歸真實、企圖透過鏡頭傳達種種災難之因並對社會大眾與決策者形成影響的歷程。
  
  第二至四章,是海陸交界與海岸線的總體檢。第二章綜觀臺灣海岸線大尺度、規模性的改變,直指重要指標現象是如何形成,如自然海岸消失與人工海岸水泥化問題。
  
  第三章進入各地樣區,透過錯落在大尺度當中的單點案例,細數人為開發的演變,說明自然與經濟活動間的衝突,以及保育的重要。
  
  第四章以作者的家鄉彰化為記主軸,描述一路以來田野對生命的感動,以及人、生物與環境互動的海岸群像。
  
  第五章與第六章談臺灣日日都在經歷的天災與汙染問題。島嶼無可迴避的天災包括地震、颱風,自然創傷已難平復,人為破壞卻讓天災加劇。如今在氣候變遷之下,複合式災難更年年考驗著島民的智慧。這幾十年來,自然資源從正常運轉到逐漸消失,除了天災,更因為環境汙染。滋養我們的土地、無所不在的空氣、生養萬物的海洋,這些環境汙染,是怎麼一步步走到這裡的?
  
  第七章到第九章的主題別是森林生態、臺灣附近重要島群生態變化以及生物多元價值。第七章論及森林若海洋,一樹一島嶼。臺灣在世界的位置,標誌著生物多樣之島。人們對待山林的態度將決定環境會以協合或是衝突回應。第八章則是細數離島。臺灣是島嶼型國家,每座島嶼都擁有不同的生態重要性與歷史意義,甚至是臺灣的前哨。當我們不瞭解臺灣周遭海域發生了什麼國際紛爭或是生態破壞,我們將無從面對共同未來。第九章則透過指標物種的命運,看到了珊瑚死亡的悲劇,也看到了軟絲成功復育的希望。
  
  最終章則回顧環境命運為何是一場你我必須共同扛起的未竟之戰。環境的故事,就是我們的故事。這是一本關於你與我的書。這是過去以及現在正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一步一步共同刻寫出來的環境啟示錄。
       
作者簡介:柯金源
  人稱柯導、柯師傅。彰化伸港人。
  現任: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
  
  1993年起在平面媒體撰寫環境議題專欄,前後長達十二年,共累積了超過三十萬字的臺灣環境田野調查資料。1998年,進入公共電視新聞部。近年作品多關注產業政策變遷下,臺灣自然環境如何遭受破壞;以及在公民意識覺醒的年代,政府該如何訂定未來環境保護計畫、企業該如何落實社會責任。多項作品入圍並獲得國內外重要影展獎項。
  
  1980年代以打工方式購買第一部照相機,開始記錄自然生態景觀。
  1985年 進入專業視覺語言學習之路。
  1986年 拍攝主題以人文、社會現象為主,並進入媒體,主跑政治與經濟、社會運動。
  1990年代 臺灣媒體開放,閱聽大眾的資訊使用與娛樂方式產生質變。為了更貼近閱聽人以達到環境資訊的傳播目的,開始參與電子媒體「生態類與人文紀實類節目」的拍攝與製作,大量累積影音資料。
  1998年 參與公視新聞部「我們的島」環境新聞雜誌的企劃採訪拍攝製作。並擔任深度報導記者、社會組召集人、編採組長、採訪組副組長。
  2002年 為了完整呈現環境的變遷與觀點,並結合影音創意形式,「環境類型紀錄片」成為重要的呈現形式。
  
  主要獲獎紀錄:
  1997年起,入圍與獲得國內外超過一百個重要獎項,其中包括個人入圍七次電視金鐘獎、獲頒攝影與非戲劇導演三座金鐘獎,以「動物救援」獲得NPO媒體報導獎【電視報導首獎】,《獼猴的戰爭與和平》更同時獲得美國【CINE金鷹獎】、美國廣播電視博物館【永久典藏】以及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IWFF兩項大獎與九項優異獎,近年代表作為紀錄片《海》,記錄臺灣近二十幾年來的海洋環境變遷,全片沒有旁白與配樂,以質樸的影像敘事深入海洋。多部作品入圍加拿大、瑞典、印度、新加坡、泰國、中國、西班牙等各國相關影展。

景物萬變,如真臨焉:燕文貴畫風的歷史生成與接受觀點

為了解決珊瑚 如何形成的問題,作者楊敦堯 這樣論述:

燕文貴(約967-1044),活動於北宋初期,畫史以其善山水、人物、屋木,兼擅舟船等畫科的職業畫家。山水不師古人,自成一家,具有獨特的繪畫風格,而被譽為「燕家景致」。因時代畫史觀與鑑藏品味的關係,在文人群體對於畫者人品與社會地位的強調而消長,僅以少數文字資料與畫作圖像為依託,在畫史中流動。依今日科學實證的觀點,對於討論燕文貴的學術條件並不充分,無法確實掌握其生活經歷、師承關係、繪畫觀點與作品風格等情況,以至「燕文貴」成了一個概念,在畫史中流動與傳遞。 本文就過去學者研究的基礎上,從觀看者的角度,試著梳理歷來的畫史文獻、書畫著錄、題跋、詩文等文本資料,分析觀者語意與畫作景象之間的辯證,討

論燕文貴畫風的歷史生成,並釐清每個時代的畫史接受觀點,與如何形成符號式的風格樣式,建立一個燕文貴的「畫史形象」,以進行流動與傳播,作為辨識燕文貴畫風樣式的方式與鑑賞取向,以至形成現今的燕文貴相關畫作。進而對重要存世作品加以考察,藉由風格的形式分析,重新審視它們的年代性與「燕家景致」的連繫關係,以釐清其畫史位置與意義。 依據本論文的研究成果,說明燕文貴畫風的鑑賞與流傳中的幾個面向,燕文貴畫風在畫史的生成與流動;觀者的畫史認知,與鑑賞之間的互動現象;文本語彙與畫作圖像的關係;作品風格的形式分析,與時代的歸屬;「燕家景致」的內容與畫史意義。從本文的研究,經過歷代觀者對燕文貴的接受與理解,形成「

燕家景致」的概念與形式,附載大量的文化訊息,而有思考與研究的價值。

南方浪潮:印、太海洋民族對抗帝國暴力、驅動現代史的革命年代

為了解決珊瑚 如何形成的問題,作者蘇吉特.希瓦桑達蘭 這樣論述:

全球史的上乘之作 2021年英國國家學術院全球文化理解圖書大獎   從全球南方水域的觀點,描述令人耳目一新的世界史 顛覆傳統西方中心論點, 從地球南方海洋民族視角重述當代世界的塑造歷程     當代世界一向被認為源自18世紀末的兩場革命——法國大革命與美國獨立革命,   它們啟發並重塑了各地的政治與文化。   但本書帶來完全不同的故事,   現代世界的形成,位於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島民功不可沒!     歷史多半是從北半球的角度講述,於是我們看到現代性、知識、自我和政治都是從歐洲—大西洋向外移動而影響全世界。而西方世界在講述歷史時,經常遺忘四分之一的地球——即印度洋和太平洋裡眾多規模較小的海與

灣,《南方浪潮》將以此南方水域為主舞臺,讓世人重新認識到這裡其實是為人所忽略的世界史和現代條件的創造者。     本書顛覆傳統觀點,從澳洲原住民和帕西人、模里西斯人、馬來人、印度人的角度來講述這個故事,它讓我們看到革命年代,在大英帝國不斷擴張,超越法荷成為全球霸主的同時,海洋民族如何對抗帝國主義撲滅民主的勢力,以維護他們在世上的地位,以及他們的未來。     這是一部適合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歷史,匯集了希瓦桑達蘭教授在世界各地檔案館做的研究,以及最好的新學術研究。它描繪殖民在南半球社會給自由、人性和平等帶來的不幸限制,藉由望向被遺忘的印度洋和太平洋角落,《南方浪潮》將徹底翻轉我們這個時代黎明破曉的

故事,並堅信這片大洋的人與地在塑造革命時代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些島嶼居民頑強的抵抗,就如南方海洋上的浪花從不停止,並反過來驅動了歐洲的帝國演進,形塑了現代世界。     這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具有文化縱深,是觸及當今迫切問題的世界歷史。唯有從水域的角度出發,我們才能充分理解今日所處的位置。   專文導讀     孔令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誠摯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李其霖|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美香|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   陳宗仁|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建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專案助理教授     鄭維

中|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   劉序楓|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亞太中心執行長   蔡偉傑|深圳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助理教授   盧正恒|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專業推薦     法國大革命後席捲歐洲的拿破崙戰爭以及大陸系統與英國的對峙,不光使南美各國藉機脫歐獨立造成「想像共同體」的契機,還如同本書《南方浪潮》所說,在從紐澳至印度洋的亞太地區,造就了英法兩國本地各個聯盟者,左右逢源的外交地位,彰顯其主體性。十九世紀以來的殖民書寫,不能抹滅亞太地區人民之間,在此次震盪中透過海洋達成的自主連結的軌跡。欲了解印太地區人民追求自由之根柢原貌者,當閱讀此書。 ——鄭維

中|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     《南方浪潮》以宏觀的視野描述了一段少為世人關注的南方海域歷史。全書八個章節側重於不同時段和跨水域的交互描述。從波斯灣、孟加拉灣再穿過馬來半島和印尼,到澳洲、紐西蘭的塔斯曼海和東加,橫跨了整個南半球的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作者將他在各地檔案館中收集的資料,從被殖民者的角度講述這段歷史,強調在西方勢力到達之前,這片海域的居民已經相互往來交流了幾個世紀,顛覆了傳統西歐殖民史觀的世界史敘事,值得細讀玩味。——劉序楓|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亞太中心執行長     《南方浪潮》講述了在十八世紀晚期至十九世紀初期的「革命時代」,大英帝國在其殖民的南方世界

(Global South,此處以印度洋與太平洋世界為主)所遭遇的原住民反抗革命及其反應,並且探討了被殖民的原住民與帝國殖民者之間在政治、社會、宗教、戰爭、抗議、知識和物品上的種種互動,以及原住民社會如何受到這些互動的影響而改變。在本書中,我們會看到過去被排斥在主流歷史之外的這些南方海洋上的殖民地屬民,如何透過革命與反抗來發聲,而圍繞大英帝國及這些海上島民對手的革命、帝國及平叛行動的互動,則是理解這段海洋歷史的關鍵。——蔡偉傑|深圳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助理教授     十五世紀以來的航海時代,讓各地文化交流和物種交換熱絡非凡。除了歐美地區、非洲和東亞以外,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交流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這個區域的精彩故事,卻鮮少有專書可以將其述說的如此清澈動人。   《南方浪潮》作者的研究歷程,一直以印太地區為研究領域,期間更至各地進行資料收集和田野調查,累積不少成果,如今將這些研究成果以通俗易懂的文筆撰寫完成以饕讀者,值得肯定與推薦。——李其霖|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   各界好評     新鮮、耀眼且前無古人的作品,《南方浪潮》有助重新定位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並為我們看待長期被傳統歷史擺在一旁的區域、人民和地方打開了新的視角。——彼德.梵科潘(Peter Frankopan),《絲綢之路》(The Silk Roads)作者     嘆為觀止……全球史的

上乘之作。   顛覆我們熟悉的「革命時代」故事,將印度洋和太平洋航海人民的聲音、希望和鬥爭,擺在現代世界如何形成的敘事核心。——蘇尼爾.阿姆瑞斯(Sunil Amrith),《不羈的水域》(Unruly Waters)作者     挑戰我們對殖民歷史的理解……蘇吉特的權威著作揭露了迄今為止被許多世界史學家冷落的世界史……宛如一堂歷史書寫的大師課。——奧莉薇特.奧特爾(Olivette Otele),布里斯托大學奴隸史教授     對世界史的權威干預,顛覆和翻轉大西洋觀點對革命時代的既定理解……這個研究透澈且解釋生動的作品不僅證明「我們都是島民」,而且我們都是建立在全球南方海洋上的帝國的繼承人。

——瑪戈特.芬恩(Margot Finn),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長(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東沙環礁潟湖中的塊礁是如何形成?

為了解決珊瑚 如何形成的問題,作者魏儀 這樣論述:

1842 年Darwin提出環礁出是由海底火山噴發後周圍有珊瑚入添成長,火山沉降而珊瑚持續生長造成環狀的礁台,並沒有提到塊礁的形成模式。塊礁是環礁潟湖內特有的地貌,在東沙環礁中有數千個塊礁分布在潟湖內,直徑最長可達約600 m,本研究利用測深光達水深資料將塊礁分類為平頂塊礁與尖頂塊礁,並對於環礁潟湖內的塊礁是如何形成提出兩個假說,分別是喀斯特地形 (Karst topography) 假說;與珊瑚生長假說。其中建立在珊瑚生長假說上又再分出:海水面變動假說、海浪搬動假說,兩種外力影響。本研究結果中尖頂礁頂部的活珊瑚覆蓋率顯著高於周邊礁底,說明了尖頂礁頂部相較於周邊礁底,向上累積石灰岩的潛力較高

。以測深光達水深資料在潟湖內繪製16x16網格 (256個樣點) ,在各個樣點系統性採樣平頂塊礁和它鄰近的尖頂塊礁地貌特徵,比較中發現,同一經度上平頂塊礁頂的平均深度,會隨東到西由淺至深;鄰近礁台的平頂塊礁礁頂,平均深度比較淺,顯示平頂礁的礁頂深度與所在區域相關,且深平頂塊礁 (-3 m~-6 m) 與淺平頂塊礁 (-1 m~-2 m) 兩群裡,礁頂表層中心鈾釷定年年紀變異度有顯著差異。平頂礁頂深度在-5 m的深平頂塊礁發現樹輪模式,該塊礁直徑100 m,以鑽取岩心的方式從塊礁表面的中心採樣到邊緣,鈾釷定年結果中塊礁表面中心年紀距今3413年,最邊緣年紀271年,年紀隨越接近邊緣遞減,推算平頂

塊礁的水平擴張速率是1.68 cm/yr,最老的標本距今4256年,位在距離中心14 m的位置,顯示樹輪形態的樹心並不一定會是在塊礁正中央,像是樹輪的模式不支持喀斯特地形的假說。2017年的7個颱風監測結果中,靠近礁台的測站所測得相對波高最小,鄰近的平頂塊礁礁頂深度約-1 m;波高相對較大的測站,鄰近的平頂塊礁礁頂深度約-4 m,結果支持生長假說中的海浪搬動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