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作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現代詩作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亮孩寫的 詩控動物園 和川端康成的 川端康成掌中小說集2 掌の小説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亮語文創 和聯合文學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林文欽博士所指導 鍾宇翡的 台灣戰後屏東現代詩研究 (2014),提出現代詩作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戰後、屏東、現代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林文欽教授所指導 陳雪惠的 臺灣原住民族現代詩研究(1970─2013) (2013),提出因為有 台灣原住民族、原住民族詩人、現代詩、跨文化研究的重點而找出了 現代詩作家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現代詩作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詩控動物園

為了解決現代詩作家的問題,作者亮孩 這樣論述:

  ★繼《詩控城市》、《詩控餐桌》連續獲獎並佔據排行榜,作家「亮孩」最新力作!   ★100首二行詩,100隻失控的動物,帶你跳脫禁錮的圍欄,奔向動人的萬千世界   ★海洋文學家「夏曼・藍波安」、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專文推薦,自然書寫作家「徐仁修」誠摯推薦   〈河豚〉   再毒,也毒不過   你的嘴   *詩控河豚膨脹自我,仍在吞吐間不是滋味;   〈綿羊〉   赤裸裸地   把最溫暖的冬天,給你   *詩控綿羊敞開自己,只待你一圈圈靠近;   〈蝙蝠〉   別說我倒行逆施   是你們顛倒黑白   *詩控蝙蝠在倒掛直立、晝伏夜出之間,努力平衡自己。   這座詩控動物園裡,

豢養珍情異受,聚集人間百態,為人性開展視窗,為靈魂構築巢穴。   若你願走近觀覽,便會發現裡頭別有洞天,充滿各種靈動、美妙、迷人的新視野。 名人推薦   【夏曼・藍波安/海洋文學家】   部落的長輩善於說故事,滋養了孩童的整個年少時光;而在孩童時懵懵懂懂地聽的故事,都在長大後才了解其中的智慧。   《詩控動物園》卻是由孩子來說故事,透過動物和人類世界的連結,將成人的世界打散重組,重回那段懵懂的時光。   用獸口咀嚼人性,用鳥喙吟唱情感,用魚嘴吐露詩意;少年詩人的這支筆,動人而美麗。   【廖鴻基/海洋文學作家】   我們的心搭乘身體這艘船航過這一輩子,感官是外在的天線,讓我們內在的心充分

感受航途中通過舷邊的風景。   《詩控動物園》引導我們在航途中敏銳獲得而不是一次次錯過,讓我們學習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做表達,一步步看見自己也看見世界。   【徐仁修/自然書寫作家、荒野保護協會創會理事長】誠摯推薦

現代詩作家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我們」介紹
  
訪問作者: 姚時晴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情詩集,但同時也是一本討論語言與詩的結構性關聯的詩集。
    
  《我們》,設定兩個探索主題:一是古典聲韻的再發現與再想像;二是詩與歌(或流行音樂)於文本中互涉媒合的多重組合臨床試驗。
    
  藉由對古典詩詞(特別是詞)的閱讀與研究,讓詩語言除了在意象準確度的要求外,還能兼具其聲韻的獨特營造,進而尋找到屬於自己語言呈現的個人標示;而後者則鎖定當代流行歌曲作為倚仿對象,進行類似流行歌曲書寫格式與節奏的詩詞創作。
  
作者簡介: 姚時晴
  現為「小草藝術學院」編輯,以及《創世紀詩雜誌》編輯。獲選2000年《創世紀詩刊》新生代詩人,與2007年「台北詩歌節」新生代詩人。詩作收錄於2007年《台北詩歌節詩選》,2012年《散文詩人作品選》,2013年《台灣詩選》,2014年《創世紀60年詩選》,2015年《散文詩人作品選》和《水墨無為畫本》(精選現代詩人名句104帖),與2016年《風過松濤與麥浪》(台港愛情詩精粹選)等。
    
  著有《曬乾愛情的味道》(2000);《複寫城牆》(2007);《閱讀時差》(集結,2007);《我們》(2016)。希望每一本詩集都是對前一本詩集的背叛,因此這四本詩集分別以不同筆法和語言形式創作,期待每一本詩集都是另一個新生。
      
 
出版社:釀出版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台灣戰後屏東現代詩研究

為了解決現代詩作家的問題,作者鍾宇翡 這樣論述:

屏東地區現代詩創作,雖奠基於日治時期楊華、黃石輝與劉捷等作家,並在台灣詩壇留下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但質與量的匯聚則在台灣戰後。由於特殊的地域視角、不同的世代觀點與多元的族群視野的陸續加入,台灣戰後屏東作家群站在島嶼邊陲位置書寫,自成台灣文化地理的中心主體之一。本論文採用「在地性」的認定,以三十餘位具實際的屏東生活經驗,以及屏東文學活動經驗的台灣戰後屏東作家群逾百本現代詩集為主要研究文本。經歸納統整,以「家鄉」、「自然」、「族群」,以及「政治社會關懷」這四大書寫主題作為探討切入點,輔以人文地理學空間理論,以及文本細讀方法,觀察台灣戰後屏東現代詩的核心內涵與詩藝技巧,並凸顯台灣戰後屏東現代詩在國際

化、全球同質化氛圍下,建構地方認同、形塑地景美學符號、凝聚族群意識、彰顯島嶼之愛的地方文學特色、意義與價值。

川端康成掌中小說集2 掌の小説

為了解決現代詩作家的問題,作者川端康成 這樣論述:

魔術師之花──了解川端文學必讀之作   《掌中小說》是川端康成的極短篇小說合集,從他的青年時代,一直創作到晚年,計有一百二十多篇作品。本書分為1、2冊,共收錄一百一十四篇。這些小說篇幅精鍊,構思精巧,點到為止卻韻味深長。彷彿一張張素描,將人們的生老病死、內心世界逐一定格,望見那些愛戀、幸福、幻想、痛苦與絕望的瞬間。   研究川端文學的學者長谷川泉說:「打開川端文學之門的鑰匙,不是《伊豆的舞孃》,而是《掌中小說》。」川端的文學成就,是先經過掌中小說的奠基、醞釀、發酵而成。極短篇小說的創作要求,也比短篇小說更嚴格,川端在有限的篇幅裡,創造出題材豐富,形式多元的作品,猶如掌中的萬花筒,見其深

厚的功力。   川端康成:「我的著作中,最懷念、最喜歡,現在還想送許多人的,其實是這些掌中小說。這些作品大半是二十幾歲寫的。許多文學家年輕時寫詩,我則是寫掌中小說代替寫詩。」

臺灣原住民族現代詩研究(1970─2013)

為了解決現代詩作家的問題,作者陳雪惠 這樣論述:

摘要本論文以跨領域的文化研究、「易位」理論和文本分析法,探討「台灣原住民族現代詩(1970-2013)」的相關面向和議題。本論文共七章,第一章緒論,論及研究動機、文獻回顧、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研究困境和預期成果;第二章主要論述原住民族從台灣的主人地位,到喪失地位、成為被殖民的命運,直到戰後,國民政府來台至20世紀五、六0年代,原住民族作家「學舌」的創作情形。原住民族從沒有文字,到有了「番仔字」、日語、漢語等書寫的選擇,等於是使用「殖民者」的文字,抒發作者的內心世界。這種種的矛盾現象,所受的影響及衍生的問題,則於第三章至第六章,詳細的剖析和討論。第三章討論七0年代原住民族現代詩的創作,以平埔族

作家──羊子喬為焦點;其第一本漢語詩集《月浴》,將原住民族現代詩集的出版,由學界公認的八0年代往前挪移至七0年代,意義非凡;而其「隱身」的書寫,對應當時原住民族在社會、政治的氛圍上,所受的壓制、漠視和無奈,有了合理的印證。第四章,是所謂的原住民族「文學的創世紀」,和原住民權利促進會的抗爭運動相呼應;現代詩的創作者,也以「還我土地」、「正名運動」和「反雛妓運動」為議題,創作現代詩作品,甚至主題識意、書寫策略和美學特色,都在「反霸權」、「反殖民」的訴求下,有「質勝於文」之議。但作家們的努力,使得台灣詩壇吹起了一陣原住民風,受到相當程度的矚目;不僅文學表現,原住民族在主流社會中的不平等的遭遇和困境,

也都受到關注。卑微的聲音,終於被聽見了。第五章,主要論及原住民族九0年代現代詩的書寫情形,在抗爭運動稍歇之後,再加上解嚴,各種議題紛紛出籠,豐富了現代詩的內涵;同時,書寫時使用的文字,更加多元,不再只是漢字的挪用狀況而已,族語和漢語並列,並雜揉日語、英語、台語,大膽的使用混語、「岔舌」的書寫,作家們的苦心和用意,值得去探討。而且不論是質與量,都有長足的進步,使得原住民族現代詩,向主流文壇又靠近了一步,不再是邊緣的聲音,成功的向霸權社會挑戰。在九0年代的文學界,原住民族的現代詩是一個引人注意的亮點第六章,以21世紀起,迄2013年為斷限,這期間,原住民族作家,出版詩集、辦文學獎活動、成立部落格和

筆會,對抗世紀末文學焦慮的魔咒,原住民現代詩作家,不論是老、中、青各世代,都為重建原住民族的自主、和重構部落的文化、歷史、宗教、祭儀和典制,竭盡心力,以豁達、樂觀、詼諧的筆調,掙脫「被殖民」的枷鎖;以創作療癒原住民族受創的心靈,也以「逆寫」宣誓反撲的決心和重生的希望,這一片繁茂的詩天地,形塑出具有「原」汁「原」味的山海世界,堪與台灣文學並駕齊驅。第七章結論,對本論文再次做檢視,並提出:一、重視瀕危的族群,復振其語言、文化;二、原住民族的去殖民之路;三、擺脫無聲的陰影,以逆寫重生;四、詩美學的強力展現等問題,論述原住民族現代詩的書寫歷程中,所呈現出的反抗和形塑的努力,期盼原住民族藉由文學書寫,為

族人發聲的療傷過程,能從自卑、苦痛中,重塑自信心,由黑暗的泥淖中再生,點亮部落的燈火,原住民族不再是步入黃昏的族群,而是參與歷史洪流的勇者。雖然重生的路程艱辛、漫長,但却值得深入探索和觀察,盼望有志者投入原住民族文學研究和創作的領域,重塑原住民族現代詩的新座標。關鍵字:台灣原住民族、原住民族詩人、現代詩、跨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