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固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生物炭固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J.B.MacKinnon寫的 機智購物生活:如果我們不再過度消費,會發生什麼事?一場走遍全球,改寫政經、生態與心理的永續消費反思 和VaclavSmil的 這個世界運作的真相:以數據解析人類經濟和生存的困局與機會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今周刊 和商周出版所出版 。

嘉南藥理大學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劉瑞美所指導 洪振愷的 生物炭和植物生長促進根圈細菌對污染土壤中鎘移動性與植物吸收之影響 (2021),提出生物炭固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生物炭、植物生長促進根圈細菌、鎘。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碩士班 簡義杰、彭晴玉所指導 馬翊宸的 電化學群體感應抑制法中導電膜控制濾膜阻塞效能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群體感應抑制、膜生物反應器、醯化高絲氨酸內酯、電化學法、導電膜的重點而找出了 生物炭固碳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生物炭固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機智購物生活:如果我們不再過度消費,會發生什麼事?一場走遍全球,改寫政經、生態與心理的永續消費反思

為了解決生物炭固碳的問題,作者J.B.MacKinnon 這樣論述:

  地球級迫切之痛・全球級必讀之作   ★亞馬遜・Goodreads讀者4.7顆星機智好評!   ★全書採用獲FSC™ 森林管理認證紙張,不僅機智消費,更要環保購物!   ★全球級機智購物行動發起中,全球九國已搶先閱讀中!   如果有一天人類能拯救這個世界,   終結能源短缺、停止物種滅絕、阻擋氣候暖化,你願意盡一己之力嗎?   即便那代表,你必須停止購物?   你我每一次的過度消費,背後都隱藏著殘酷的真相:   為了製造衛生紙,我們砍伐古老的森林;為了便利的包裝,我們隨手害死海鷗與海龜;為了觀看電視重播,我們在河川上建築水壩來發電;為了旅行到國外,我們大量燃燒化石燃料。   人

人都想要更大的房子、更大的床、更大的衣櫥;你我都想要跟上時尚的潮流,穿上嶄新的衣服、使用最新的科技。我們明知必須停止購物來拯救地球,卻停不下來,導致消費者的困境儼然簡化為:人類是否可以繼續在地球上生存。   如果我們只是不再過度消費,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我們只是不再過度消費,能不引發經濟崩潰,並減少消費以拯救地球嗎?   如果我們只是不再過度消費,該如何消解自己的物質欲望?   如果有一天,世界可以不再過度消費,接下來的幾小時和幾天會發生什麼事?   地球是否開始會自我療癒?如果是的話,恢復的速度又能有多快?   廣受讚譽的記者詹姆斯.麥金諾為了深入挖掘消費背後的真相,從美國大型商店

出發,前往納米比亞探討低產能的狩獵採集文化,到厄瓜多瞭解如何透過可永續發展的速度進行消費,再前往芬蘭解析減少消費如何滿足物質和心理需求。   他發現已經有學者認真探討停止購物的可能性,以電腦模擬可能發生的情形,並從外太空進行研究,觀察過度消費對鯨魚、對人類情緒、對地球大氣層的影響;也已經有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正在為有朝一日購物量可能大減的世界,設計新產品、新企業模型和新的生活方式。   本書將透過精彩的故事,帶領讀者檢視美、加、歐洲、中國等購買力強盛的國家與區域,分析減少消費對全球的影響,並鼓勵你我從完全不同的角度思考購物這件事:   ❖人類該如何實現機智購物?不過度消費的未來又會是什麼

樣子?   ❖不再過度消費會導致經濟崩潰嗎?各地消費文化有何差異又怎麼相互影響?   ❖空氣汙染、光害災難、快時尚禍患背後真的與消費脫不了關係嗎?   [本書封面圖片攝於馬爾地夫斯拉夫士島(Thilafushi),平均每日有300噸的垃圾被送到這裡丟棄] 名人推薦   ❖國內好評推薦(以首字筆畫順序排列)   Phyllis(《零雜物》《囤積解密》作者)   Erica(小島日常工作室創辦人)   末羊子(極簡主義作家)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勛(知名理財作家)   林子倫(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   林冠廷(台客劇場導演)   黃之揚(RE-THINK台

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創辦人暨執行長)   楊宗翰(《空屋筆記:免費的自由》作者)   趙家緯(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   羅允佳(看守台灣協會主編、原住民文化教育工作者 )   ❖國外激賞大推   塞拉俱樂部(130年美國草根環保運動基石)   法蘭克.川特曼(《爆買帝國》作者)   艾莉莎.奎特(《被壓榨的一代》作者)   隆納.萊特(《失控的進步》作者)   喬爾.巴肯(《企業的性格與命運》作者   柯克斯書評(重點書評)   出版者周刊   zErica,小島日常工作室創辦人y   消費是一個和人類社會離不開的行為,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會去消費許多其實沒那麼必要的東西,如何能「

機智地購物」變成一個很多人人生中的課題。   我們常常說我們沒有選擇,但是其實我們的生活中就是不斷地在做選擇。   例如今天想要買一個環保水瓶,我們可以選擇雖然價錢更高、但是品質更堅固耐摔的瓶子,也許它可以就這麼陪伴自己好幾年。結果因為圖便宜買了一個不耐摔的便宜貨,使用幾次之後因為不勘使用而讓它成為一個地球難以消化的垃圾,然後因為需要水瓶,我們又再度因為價錢因素買了劣質品,結果不斷地陷入迴圈。   而「做適當的選擇買一個環保水瓶」能牽涉到的也許比你想得更多:當你一開始就選擇了耐用又實用的瓶子,未來的你不再需要煩惱、一次次比較再去購買新的產品。而當你不用再去為這些瑣事煩惱時,你能對生活品質的關注

是不是就更多了呢?   「你的消費決定你的未來。」這是一句我很常和學生講的話,我們每一次的消費都在對未來做選擇,即便只是一個小小的行為,它背後都可能牽涉很大的能量。對自己好一點、但是也要對這個星球好一點。   畢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z林冠廷,台客劇場導演y   「停止購物」? 老實說;這太困難了!   雖然不願意被「物質主義」綁架,也盡量努力往綠色消費前進。但似乎還是不夠,世界仍然瘋狂地消耗自然資源,經濟成長卻消退,貧富差距更大,我們的生活陷在無敵難解的問題中。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常常依循舊有習慣無意識購物。閱讀這本書,可以提高平時對消費的覺察,慎重地重新思考生活的一切。或許

沒辦法立即地拋棄消費文化,但至少要面對過度消耗的事實。地球是否能永續發展,個人的選擇將轉變這一切。   z黃之揚,RE-THINK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創辦人暨執行長y   活在快速方便的現代社會,環保是不少人難以拿捏的光譜。我們無法做到不消費、不消耗,然而,過度消耗的現狀也絕非合理。那個平衡點究竟在哪裡呢?或許透過本書的思想實驗,我們可以找到前行的方向。   z羅允佳,看守台灣協會主編、原住民文化教育工作者 y   「如果全球消費減少25%,世界會變成甚麼樣?」,作者認為,這大約是回到十年前的全球消費水準——讀者請別誤會,群體減少消費不是一種「倒退」,而是更進步的社會型態:人們會更滿足

、更健康,也更自由。本書表面上爬梳消費文化的歷史,實際上卻描繪了令人心動的未來願景,如果你也對拼命賺錢買東西的循環感到厭倦,不妨一起參加這場思想實驗。   z艾莉莎.奎特,《被壓榨的一代》作者y   這本書罕見地組合了強烈的環保論點和輕鬆活潑的思想實驗。作者提出令人信服的案例,讓我們知道自己現在必須減少消費。用麥金諾的話來說,「綠色消費主義」不僅是購買對生態無害的東西或回收垃圾,而是減少消費,讓我們一開始就不需要回收利用這些過度消費。你會想買這本書,而讀完它之後,就不會想要再多買什麼了。   z隆納.萊特,《失控的進步》作者y   剖析文明核心的困境──魯莽的增長為搖搖欲墜的地球帶來負擔。

作者麥金諾在這本引人入勝又精彩絕倫的作品中,深入研究我們的消費背後的真相,並展示驚人的洞察力、豐富的知識和智慧,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有趣故事。這本書邏輯清晰、文字優雅,是我讀過最重要又寫得最好的書之一。   z法蘭克‧川特曼,《爆買帝國》作者y   在市面上充斥的極簡生活書籍中,這本書理所當然地脫穎而出!因為它不僅以其特殊的好奇心、人性和極其精闢的理解,帶領地球上的你我理解過度消費背後的真相與影響,以及又該如何應對。   z喬爾.巴肯,《企業的性格與命運》作者y   這是個深具啟發意義的思想實驗,要求你我們想像目前看來無法想像的事情;這也是一則充滿精美文字和嚴格研究的啟示;這更是一場非凡的創

意之旅,提前讓我們知道迫在眉睫的問題點。這本書滿是對未來的期望,以及需要你我深刻思考的議題。既謙遜又不說教,是能鼓舞你我、激勵人心的作品。我一翻開就放不下。     z柯克斯書評(重點書評)y   經過充分的研究和深具啟發性的分析,為人類帶來希望和樂觀的未來。   z出版者周刊y   本書經過大量研究,還能大量刺激讀者的眼界,激勵我們改變自己的購買習慣。  

生物炭和植物生長促進根圈細菌對污染土壤中鎘移動性與植物吸收之影響

為了解決生物炭固碳的問題,作者洪振愷 這樣論述:

近年來隨著工業發展產生不少環境污染問題,其中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增加,也提高對人體危害風險發生之可能。添加生物炭與植物生長促進根圈細菌(plant-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簡稱PGPR)作為重要的土壤改良劑,利用PGPR之特性與生物炭相互作用增強土壤修復過程,對重金屬污染土壤復育應用具有極大潛力。本研究探討聯合施用生物炭與耐重金屬PGPR對受鎘污染之農田土壤中植物有效性鎘含量與吸收之影響。主要成果分述如下:1.利用熱裂解技術將菱角殼、稻殼和雜木等農業廢棄物轉化成良好生物炭,生物炭之pH值(1:5,生物炭/水)均為鹼性,約為8.35~10.75,其中以菱殼炭之

pH值與EC值較高,約為0.98~5.02 mS/cm,生物炭EC值因質材不同而有所不同。生物炭之孔隙性、比表面積與元素組成不盡相同,以雜木炭的比表面積(173 m^2/g)為最高。2.收集台南地區4處鎘污染土壤的9個植物根圈土壤樣品,篩選出53株耐受20 mg/L鎘之菌株,其中41株菌株具有固氮能力;34株菌株具有溶磷能力;其中13株菌株同時具有固氮、溶磷與IAA產生能力。3.挑選出5株具有4項以上植物促進功能的菌株並完成菌種鑑定;耐鎘菌TA794-9之溶磷能力最佳,培養50小時(菌數達10^8 CFU/mL),即可產生132.9 mg/L的水溶性磷酸鹽;各菌株之IAA產生量介於4.0~29

.9 mg/L,以耐鎘菌TA751-8分泌IAA的能力為最佳。4.在不同稀釋倍率下,TA751-4與TA751-6菌株胞外分泌物有較佳之促進萵苣胚根與胚莖生長作用。5.芥菜盆栽試驗中,施用生物炭對於土壤pH值、EC值與有機質含量有顯著提升作用,單獨接種TA751-6對植體鮮重、乾重與降低植物吸收鎘有顯著效應;施用雜木炭與稻殼炭對植體鮮重、乾重與降低植物吸收鎘有顯著效應;耐鎘菌TA751-6配合生物炭之共同施用時,對提升植物生長與降低植體吸收重金屬之功效較為顯著。

這個世界運作的真相:以數據解析人類經濟和生存的困局與機會

為了解決生物炭固碳的問題,作者VaclavSmil 這樣論述:

全球百大頂尖思想家;橫跨能源、人口、科技領域的權威專家 「史密爾是我最喜歡的作者。」──比爾・蓋茲   病毒肆虐、晶片短缺、電力不穩、過度使用燃料…… 我們必須看清撼動全球經濟根基的七大困局 何為全球經濟的大挑戰?絕對是能源、小麥、病毒和氣候。 能源概括整個世界的運作,使人類可以生產糧食和材料, 種植一顆溫室番茄需要5茶匙柴油,1公斤的麵包需要80毫升的柴油; 能滿足全球需求量的鋼鐵、塑膠、水泥需要多少燃料? 作者呼籲人類應從過於樂觀的預測、政策中甦醒: 各國的脫碳目標不可能實現, 人造食物取代不了農作物…… 世界真正的現實面,影響經濟最主要的七大關鍵: 1.能源:人類有多依

賴化石燃料? 從19世紀起,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為60倍,20世紀增加為16倍,在過去的220年中,大約增加1500倍。2020年,全球有一半以上的電力來自燃燒煤炭和天然氣。 2.食物生產:如何養活全球80億人口? 由於投入的化石燃料和電力日益增加,作物收穫量才會如此豐富,也能夠預測產量。如果沒有這些人為的能源補貼,就無法為90%的人類提供足夠的營養。 3.材料:氨、鋼鐵、混凝土和塑膠,如何主導世界經濟? 大型的基礎建設和消費者需求,都需要靠大規模的基本材料(塑膠、水泥、鋼鐵、氨)才能達成。生活中的塑膠材料無所不在,你摸摸手邊的滑鼠、筆電或正坐著的旋轉椅;1952年全球塑膠產量只有約2萬噸,

1950年增加到2百萬噸,2000增加到1.5億噸,到了2019年,增加到3.7億噸。 4.全球化:運輸和通訊如何讓世界緊密連結? 在1973年油輪運輸以原油和精煉過的產品為主,占總運輸量的一半以上,但是到2018年,貨物的運輸量增加到約70%,這個轉變不僅反映出亞洲(特別是中國)日漸成為全球主要消費品的來源地,而且反映出各國的整合和相互依存度都提高。 5.風險:病毒、飲食到天災,為何文明進步沒讓世界更安全、更健康? 現代社會已經消除或減少許多會致命或造成殘疾的風險,例如小兒麻痺症和分娩,但很多危險仍會繼續存在,天災人禍、飲食、疾病和日常活動中的風險。從食物中殘留的農藥到玩具或地毯中的致癌

物,隱藏在牆壁和嬰兒爽身粉裡的石棉,到人為破壞的全球暖化現象。 6.全球暖化:脫碳言之過早?富裕國家正落實減緩氣候變遷? 早在1958年,我們就清楚二氧化碳濃度加倍與實際暖化程度之間的關連,但我們選擇加倍燃燒化石燃料,過度依賴的結果導致我們很難斷然捨棄,否則就得耗費更高的成本。 7.生物圈退化:災難頻繁、資源匱乏、生育率低,如何面對作繭自縛的生存空間? 夏季大火、海平面上升,礦產枯竭、資源稀少、環境退化。我們不能確定未來人口是會增加到150億,或是縮減到48億,我們也不確定面臨的流行病是會更輕微,或是更嚴重,不過我們必須對未來打下好的基礎,結果會取決於我們所採取的行動。 作者為什麼寫這

本書? 人類的發展有許多值得讚許的成就,我們對物質世界和所有生命形式的了解,已經達到史無前例的擴展。 人類專研各式的知識,高度專業化卻讓知識變得晦澀難懂,鮮少人連世界如何運作都只有粗淺的了解,連小麥如何種植、鋼鐵如何製造都無法確實回答,甚至無知。 都市化讓都市居民和生產食物的方式脫節,也跟製造機器和設備的方式脫節。生產活動和機械化程度與日俱增,全球卻只有極少數的人,從事提供文明能源和構成現代世界的材料。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每年冶煉、鑄造和軋製的鋼鐵將近10億噸,但這些全都由中國14億人口當中不到0.25%的人完成,只有極少數的中國人會站在高爐旁邊。這種脫節的情況發生在世界各地

。 美國現在大約只有3百萬人直接從事食物生產的工作——實際犁田、播種、施肥、除草、收割、照顧動物的人,總共不到美國人口的2%。 麵包和肉品是怎麼來的? 一隻小豬多久會變成豬排,需要幾個星期? 現代世界中的很多人對答案毫無頭緒 本書致力於減少人類對世界的理解缺陷,並針對人類生存和繁榮最基本的主要現實狀況做說明,以科學的角度,解釋世界究竟如何運作,提供主導世界經濟的七大關鍵,讓人類更能意識到未來的限制和機會。

電化學群體感應抑制法中導電膜控制濾膜阻塞效能之研究

為了解決生物炭固碳的問題,作者馬翊宸 這樣論述:

電化學群體感應抑制(electrochemical quorum quenching, eQQ)法為一種新型的群體感應抑制方式,已被證明能有效控制薄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 MBR)的生物性阻塞,利用微生物分泌出的訊息分子AHLs (Acyl Homoserine Lactones)具有pH相依性的特性,透過電化學於陰極產生的電子與水做還原產生氫氧根離子,藉此提高生物膜週遭微環境或系統中局部之pH 值,使AHLs分子水解開環成acyl homoserine,喪失群體感應訊息分子的功能。本實驗室先前研究中,以鈦作為陽極能平均延緩一倍的濾膜阻塞時間,過程中發現以鐵作

為陽極時會有混凝劑的釋出,造成較大顆粒污泥卡在電極網與濾膜之間,反而加速濾膜的阻塞。  因此本研究假設相較於將陰極配置在濾膜附近,在膜表面產生電化學反應生成氫氧根離子,可直接影響附著於濾膜上的生物膜發展,藉由氫氧根離子現地水解微生物所釋出的AHLs分子,進而干擾濾膜細菌的群體感應系統,得以延緩生物膜發展成較成熟、緊密的結構的時程,配合曝氣刮除的動力,應能減少濾膜阻塞的速率。本研究中將實驗分成兩大部分:(1)首先以不同參數、條件製作並優化兩種不同材質的導電膜,接著以電導率、通量、耐久測試評估導電膜的性能,(2)選定一種導電膜進行實驗室規模的連續流MBR試驗,探討在電化學群體感應抑制法中利用導電膜

控制濾膜阻塞之成效,並觀察MBR的處理效能是否會受到影響。  本研究發現,PVDF中空纖維最佳化學鍍鎳法的導電膜條件為鍍鎳時間2分鐘,可使濾膜表面相距5公分處產生3.8×105 μS/cm電導率,清水通量為204.8 LMH,使用實驗室MBR出流水測試,在膜表面相距3公分處電導率至少為8031 μS/cm並可維持10天,並且鎳析出量極低(0.05 ppm/day),不過運行於含活性污泥的MBR中,鎳層僅能維持3天,推測微生物可能對鎳層掉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改良過後的環狀鍍鎳中空纖維導電膜,在膜表面距離5公分處電導率為2.2×105 μS/cm,並且可於活性污泥中運行15天。PES平板導電膜

最佳的條件為添加8%碳黑(CB)及2%聚苯胺(PANI)在製膜溶液中,電導率與通量分別為1.9×104 μS/cm(相距5公分量測值)與219 LMH,其中通量相較於未添加任何導電材料的平板膜提升9.8倍。本研究首次將PVDF中空纖維導電膜應用於電化學群體感應抑制法中,實驗結果觀察到在連續實驗第一輪和第二輪前半段中分別有94.4%及60.0%的延緩阻塞效率,在濾膜的膜阻抗分析中發現較鬆散的濾餅層為延緩阻塞主要貢獻的來源,且化學鍍鎳程序製成的導電膜及其應用在連續流MBR中,並未對所監測的MBR處理效能產生影響。根據上述結果可知具導電膜之MBR系統具有延緩濾膜阻塞的效果,若能進一步測試並尋求最佳電

源供應、槽中濾膜曝氣等操作條件,預期未來將可實際應用於MBR中,以同時達到控制濾膜阻塞、節省能源及處理廢水與回收水資源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