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興工業區服務中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福興工業區服務中心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姚瑞中,LSD寫的 海市蜃樓VI: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 和姚瑞中,LSD的 海市蜃樓IV: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田園城市 和田園城市所出版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 鄭依萍所指導 丁絹芳的 社區經營與發展-以彰化縣福寶社區為例 (2019),提出福興工業區服務中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區發展、永續發展、產業發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農業企業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林幸助、曾偉君所指導 施能超的 彰化福寶濕地保育及明智利用規劃 (2018),提出因為有 福寶漁業資源保育區、濕地保育、明智利用的重點而找出了 福興工業區服務中心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福興工業區服務中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海市蜃樓VI: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

為了解決福興工業區服務中心的問題,作者姚瑞中,LSD 這樣論述:

自2010年持續至今的藝術計畫 《海市蜃樓》系列作第六集   由藝術家姚瑞中帶領「失落社會檔案室」之《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藝術計畫,至今已揭露全台超過五百座閒置公共設施。2018年推出第六集,推翻了第五集出版時宣告不再出版的諾言,直指公共空間所面臨的問題,在政黨輪替後依舊未獲改善。   經過第三次政黨輪替後,新政府在上任將滿週年的2017年三月,編列了高達八千餘億元的「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其不畏朝野論戰,短短四個月強行通過並迅速執行。因此《海市蜃樓》第六集即是對此項法案所衍生的議題,與現實中存在且尚未解決、正在活化,以及已活化之公共設施,進行新一輪的統整。  

 本集彙整115處完全閒置、低度使用、延宕開發以及解除列管與活化的閒置空間案例,包括由不當政策而導致的遊憩設施、工商園區、交通建設,以及在少子化等社會現狀下所產生的閒置學校⋯⋯除了提供公眾反思的參考之外,也促使尚在追尋未來的年輕學子,透過攝影與文字,開啓對家鄉及生活環境的省思。  

社區經營與發展-以彰化縣福寶社區為例

為了解決福興工業區服務中心的問題,作者丁絹芳 這樣論述:

福寶社區位於彰化縣福興鄉西北角邊沿海區域,為舊濁水溪與員林大排水入海之所在,該社區對岸北邊是彰濱工業區,西北邊為台灣海峽,因地理位置屬風頭水尾之勢,冬季強勁的海風,帶來大量鹽分且地勢低窪,且常有海水倒灌情形發生,使得土地鹽化情形嚴重,利用價值低,再加上土地缺乏灌溉水源,自古以來即為農作物種植困難之地,居民主要從事農漁業,直至1973年在政府輔導之下,成立「福寶酪農專業區」,因所飼養乳牛泌乳量在全台名列前茅,故酪農業成為福寶村最大經濟產業。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式,針對12位熟悉福寶社區(其中11位在福寶社區居住5年以上,參加福寶社區相關活動如:志工隊、社區各項活動、各種班隊組織;1位是公所的承

辦人員,參與輔導社區相關事務數十年)作訪談,藉此有效獲得本研究相關之資訊。最後,本研究依據上述訪談資料及研究分析結果,分別就政策面與實務面提出建議,政策面建議-包括資源保育相關工作計畫推動、社區永續發展與產業發展;實務方面的建議-包括協助強化社區會務及文書教育訓練、觀光與生產衝擊面向之影響等。關鍵字:社區發展、永續發展、產業發展

海市蜃樓IV: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

為了解決福興工業區服務中心的問題,作者姚瑞中,LSD 這樣論述:

「蚊子館」的孳生, 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戰爭, 姚瑞中與「失落社會檔案室」以「視線所及」的匯聚力量, 與滋生中的蚊子軍團繼續對峙 ──全台閒置公共設施踏查,《海市蜃樓》系列作第四彈,重量上市!   從2010年以來,藝術家姚瑞中帶領著LSD(失落社會檔案室)的成員以「海市蜃樓」為名,進行了返鄉踏查全台的「閒置公共設施」──亦即現在耳熟能詳的「蚊子館」,到今年為止已經是第四年。但從《海市蜃樓》到《海市蜃樓IV》,蚊子館依舊各處滋生,第四年的踏查成果集結了高達七百頁的百項案例,相較於往年各冊的海市蜃樓都要更加厚實而沉重。   透過LSD成員們第一手拍攝、撰寫閒置現場的踏查記錄,不難發

現這些閒置空間的形成原因儘管錯綜複雜各有來由,但是歸咎其源卻來自相似的理由:原先規劃功能因時空背景變遷而消失、建設政策與民意需求脫節、規劃不夠周全等,導致這些空間儘管耗費公帑大肆建設,卻只能完全荒廢;另一方面,也有些蚊子館成因是選舉政策支票的結果、或出於公部門標案的弊案與業務貪瀆。在《海市蜃樓IV》中,更特別可以看見機關建物更新後閒置無用的原行政建物的荒廢、缺乏維修經費的老舊建築等。   「蚊子館」的踏查不僅揭露了政府公共工程政策的各種暗角所在,也揭露了國家發展中「硬體優先」、將「建設」等同於「經濟發展」的畸形傳統;在大興土木的建設政策下,存留下來的這些宛如廢墟一般的閒置公共設施,最終僅成為

一個個喑啞失聲的歷史遺體;一處處喪失故事、被蛻下、被拋棄的記憶殼鞘。   「蚊子館」是現代社會所共構出的廢墟;要深入這個共構之業的結構,必須從「看見」廢墟、尋找其中被遮蔽之處開始。

彰化福寶濕地保育及明智利用規劃

為了解決福興工業區服務中心的問題,作者施能超 這樣論述:

摘 要1979年經濟部工業局選定彰化海埔地開發為台灣第一個工業區,總開發範圍3,643公頃。造成整個彰化縣伸港、線西鄉大部份及鹿港鎮全部的潮間帶消失不見,使原有的潮間帶養殖及雜漁業等漁業型態被迫失業或轉業,只剩伸港及福興鄉福寶潮間帶漁民繼續從事牡蠣養殖。2017年由於彰化福寶潮間帶養殖牡蠣漁民及福寶村長,建議彰化區漁會依據漁業署核發彰化縣專用漁業權執照,提供福寶潮間帶部份區域,讓社會大眾至福寶體驗休閒漁業。為避免潮間帶養殖漁民紛爭及結合潮間帶、地方產業文化和生態之美,透過生態旅遊方式,為福寶村開創經濟利益,始構想於彰化福寶潮間帶規劃新增螻蛄蝦繁殖保育區,但調查後不具設立價值。本研究依據台灣濕

地學會2018年現地調查彰化縣福興鄉福寶潮間帶濕地底棲動物分布及豐度、底質特性、水質;據此於福寶潮間帶規劃濕地保育及明智利用,設置「福寶漁業資源保育區」範圍約48公頃,訂定功能分區與管理目標,再配合文獻探討及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以SPSS進行敘述性統計之描述性統計量之平均數及標準差,分析問卷各題項分數的高低程度,做為後續推論統計分析的基礎;藉由重要度-表現分析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簡稱IPA)產生二維的策略矩陣圖,分析福寶區漁民對設置「福寶漁業資源保育區」與重要性(認知生態保育)及參與度(明智利用)二個不同構面之間的關聯性。透過問卷調查由彰化區漁會

提供福寶地區自2015年至2016年即申請淺海養殖入漁之牡蠣養殖漁民,每戶面積0.1公頃以上共110位。調查時間於2019年2月間逐戶拜訪,共完成92份有效問卷。依重要性(認知生態保育) 及參與度(明智利用) IPA分析圖,驗證本研究假設:「福寶漁業資源保育區」與「重要性」(認知生態保育) 及「參與度」(明智利用)有顯著相關。漁民都期望利用「福寶漁業資源保育區」設置,結合蚵車帶動地方經濟及銷售在地農漁牧產品,為當地人創造經濟收益。並提供新成立「福寶潮間帶漁民共同管理委員會」,作為「福寶漁業資源保育區」長期發展且符合公眾利益之綜合管理模式之調整及修正參考。本研究建議利用福寶潮間帶所規劃之生態養殖

區,做為未來經濟貝類種源庫,從中找尋替代新興養殖貝種,或可解決養殖漁民目前面臨困境及增加養殖利潤。以福寶潮間帶的牡蠣及文蛤等貝類養殖的歷史背景與優勢,發展相關的生態旅遊產業,推廣貝類為主的生態旅遊活動。結合福寶生態園區營造之水鳥棲地、賞鳥活動,及福寶酪農專業區,規劃與整合相關遊程,訓練解說志工,進行實際的生態旅遊操作。帶動社區繁榮、活化漁村經濟,培育海洋教育人才,深化國人海洋意識,讓漁業資源永續、福寶漁村多元發展。